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 CBCT)引导下微创拔除前磨牙区多生牙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拔除前磨牙区多生牙提供经验参考。 方法收集CBCT定位下使用种植机微创拔除前磨牙区多生牙的病例,分析多生牙的上、下颌分布情况、位置特点、手术时间及拔牙术后反应等情况。 结果前磨牙区多生牙中下颌占 70.13%,埋伏位置偏舌(腭)侧者占 89.61%,手术平均时间上颌(26.96±7.60) min,下颌(27.70±7.35) min,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术后1 d[上颌(2.48±0.90)分,下颌(2.54±0.98)分],术后7 d[上颌(0.57±0.51)分,下颌(0.59±0.53)分]。 结论前磨牙区多生牙以偏舌腭侧最为常见(89.61%);CBCT引导下使用种植机拔除前磨牙区多生牙时间较短,手术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拟通过锥形束状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检测正常牙及隐裂牙牙尖斜面交角的差异,为快速、无创的隐裂牙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病例纳入标准,收集隐裂牙组22例(上颌第一磨牙及下颌第一磨牙各11颗),正常牙组44例(上颌第一磨牙及下颌第一磨牙各22颗),分别经CBCT扫描三维重建后,测量上、下颌第一磨牙近、远中颊舌牙尖斜面交角.结果:隐裂牙组和正常牙组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舌牙尖斜面交角分别为106.70±±7.69±和119.50±±7.97±,远中颊舌牙尖斜面交角为109.30±±7.15±和115.00°±7.48°,下颌第一磨牙近中颊舌牙尖斜面交角为104.40±±6.81°和117.20±±9.25±,远中颊舌牙尖斜面交角为105.60±7.78±和114.70±±8.35±.隐裂牙组的牙尖斜面交角小于正常组(P<0.05).结论:通过检测牙颊舌尖斜面交角发现,角度越小发生隐裂牙的可能性越大,为CBCT在临床早期检测牙隐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牙阻生(impaction of teeth)是指超过了应该正常完全萌出的时间,牙仍在颌骨内未萌出或者仅部分萌出。阻生可以是一颗牙或者数颗牙受累,常对称性发生。牙阻生常见于恒牙列,最常累及第三磨牙、下颌前磨牙和上颌尖牙,乳牙列罕见[1-4]。在乳牙阻生的报道中,多为下颌第二乳磨牙阻生,上颌第二乳磨牙少见[2-7]。上颌第一乳磨牙及其继承恒牙易位埋伏阻生更为罕见,本研究报道1例上颌第一乳磨牙与第一前磨牙异位埋伏阻生的患者,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金亚妮  严洪海 《浙江医学》2019,41(21):2305-2308
目的观察改良局部浸润麻醉在下颌磨牙区的应用效果。方法取149例行锥形束CT(CBCT)常规检查患者的图像,测量其下颌第一、第二磨牙根尖远中处外斜嵴至下颌神经管的垂直距离;以此作为颊侧改良浸润麻醉注射方法的解剖数据参考值,对30例在下颌磨牙区行有创操作有无痛要求的患者术区颊侧行改良局部浸润麻醉注射,舌侧行常规浸润麻醉注射。观察麻醉完全率、麻醉起效时间。结果改良局部浸润麻醉注射法的有效率(即注射后术区同侧下唇麻木)为100.00%,麻醉完全率为83.33%;麻醉起效时间为(4.24±1.99)min。结论在下颌磨牙区远中应用颊侧改良局部浸润麻醉注射配合舌侧常规浸润麻醉注射法是切实可行的,能满足临床有创操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科1994-1998年经临床检查及X线摄片证实的78例89颗多生牙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分析。一、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78例患儿年龄6-15岁,平均10.5岁;男性58例,女性20例,年龄在6-12岁(混合牙列期)为56例,13-15岁(恒牙列初期)为22例。2.多生牙发生上颌前牙区72例83颗,后牙区2例2颗;下颌后牙区3例3颗,前牙区1例1颗O牙位于上下牙弓内者63颗(70.79%),牙弓胯舌侧者22颗(24.72%),唇颊侧者4颗(4.49%)。多生牙多为体积小、很短,冠部呈锥状。其…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探讨CBCT对牙瘤的诊疗价值来总结牙瘤的影像学特点,从而提高对牙瘤的临床认识。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5年5月至2022年2月昆明市延安医院口腔科经CBCT(KavoiCAT 17-19,德国)诊断为牙瘤的19例门诊患者的影像资料,从牙瘤发生年龄、空间位置、牙位、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9例牙瘤患者发生年龄为8~23岁,其中男性6例,女性13例。牙瘤的发生区域为上颌10例,下颌9例,前牙区16例,前磨牙区2例,磨牙区1例;发生牙位为上颌中切牙位4例,上颌侧切牙位3例,上颌尖牙位3例;下颌侧切牙位1例,尖牙位2例,第一前磨牙位1例,其余5例均发生在相邻两牙位之间。牙瘤的发生类型为组合型14例,混合型5例(包括囊性牙瘤2例),其中牙瘤发生牙位牙埋伏阻生12例。结论 牙瘤多发现于青少年,女性患者多见;患者多为出现牙列不齐、牙齿迟萌、发病区域疼痛等临床症状时摄片检查发现,少部分患者常规影像检查时意外发现。牙瘤的发生位置多位于前牙区,其中尖牙位、切牙位居多,并常常伴有尖牙、切牙埋伏阻生;其中组合型牙瘤较多见,囊性牙瘤相对少见。CBCT的广泛应用对于全面了解牙瘤的发病情况、临...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数据,分析远中舌侧根管口发生率及探寻其定位规律。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口腔医院放射科行CBCT检查的患者图像数据。记录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远中根管数目,测量各根管口间的距离(近中颊侧根管口MBO、近中舌侧根管口MLO、远中颊侧根管口DBO、远中舌侧根管口DLO)和形成的角度(MBO?DBO连线与MBO?MLO连线的夹角∠DBML、MBO?DBO连线与MBO?DLO连线的夹角∠DBDL)。通过ROC曲线筛选出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侧根管口存在的最佳诊断指标,并计算其临界值。对远中舌侧根管口及其他各根管口间形成的角度、距离之间比例关系进行分析,定位远中舌侧根管口。结果:共获取300例患者572颗下颌第一恒磨牙CBCT图像数据。远中出现双根管共213例,比例为37.2 %。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根管分组在性别、年龄、左右侧牙位上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 > 0.05)。∠DBML为判断下颌第一恒磨牙存在远中舌侧根管口的最佳指标,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988,其诊断的临界值为72.143°。∠DBDL和∠DBML比值为0.551;MBO?DLO和MLO?DBO比值为1.035。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侧根管发生率较高,下颌第一恒磨牙∠DBML为远中舌侧根管口存在的诊断指标。∠DBML和∠DBDL角度和MBO?DLO和MLO?DBO距离比例关系可为临床上定位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侧根管口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青少年多生牙影像学和临床特点,阐明锥形束CT (CBCT)在多生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过CBCT扫描并已确诊的青少年多生牙患者共146例,分析患者性别、多生牙数目、形态、位置及与邻牙及骨组织的结构关系等,评估多生牙形态不同引起邻牙吸收率的变化。结果:146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98:1(97/49),其中95例(65.07%)为单个多生牙。146例患者共有203颗多生牙,其中圆锥形多生牙为132颗(65.02%),倒置多生牙112颗(55.17%),牙根弯曲多生牙48颗(23.65%);多生牙形态不同引起牙根吸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CT可直观显示多生牙数目和位置等影像学及临床特点,可为多生牙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埋伏阻生前牙诊疗中的应用。方法 28例上颌埋伏阻生前牙(患牙30颗)患者接受曲面断层片和CBCT成像检查,比较CBCT对上颌埋伏阻生前牙的定位情况。结果 上颌埋伏阻生牙共30颗,其中28颗行正畸牵引治疗(1颗牵引失败,正畸术成功率96.4%),2颗因位置倒置而拔除。CBCT显示牙弓内位置位于唇侧、牙根轻度弯曲及根尖孔无闭合的诊断率高于曲面断层片,而牙弓内位置位于牙弓内的诊断率低于曲面断层片(P<0.05)。结论 CBCT可精确显示埋伏阻生前牙的定位,利于指导正畸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曲面断层片和锥形束CT (CBCT)检查评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TM)与下颌神经管位置关系的效果。方法 选取高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IMT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拍摄曲面断层片与CBCT,观察评估不同影下IMTM与与下颌神经管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果 曲面断层片检查发现,与下颌神经管有影像重叠的IMTM共92颗,其中牙根位于下颌神经管上1/2处共32颗牙(34.78%),牙根位于下颌神经管下1/2处共34颗牙(36.96%),牙根超出下颌神经管下缘共26颗牙(28.26%);32颗牙根位于下颌神经管上1/2处的IMTM中,清楚可见者20颗(62.50%),影像模糊者12颗(37.50%);34颗牙根位于下颌神经管下1/2处的IMTM中,清楚可见者13例(38.24%),影像模糊者21颗(61.76%);26颗牙根超出下颌神经管下缘的IMTM中,清楚可见者6颗(23.08%),影像模糊者20颗(76.92%)。CBCT检查发现,92颗IMTM中,共有61颗牙牙根接触下颌神经管,占比66.30%。其中,30颗牙根颊侧中,14颗牙与下颌神经管接触...  相似文献   

11.
锥形束CT诊断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性分析锥形束CT(CBCT)在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诊断及定位中的价值.方法:经CBCT确诊为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56例患者的58颗中切牙为研究对象,分析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的阻生特点及其邻近组织情况.结果:56例患者年龄7~42岁,男女比例为1.67∶1,其中54例(96.43%)为单侧阻生,2例(3.57%)为双侧阻生;39颗(67.24%)牙为唇侧阻生,其中倒置阻生21颗(53.85%),水平阻生6颗(15.38%),倾斜阻生12颗(30.77%);17颗(29.31%)为腭侧阻生,其中水平阻生5颗(29.41%),倾斜阻生12颗(70.59%);2颗(3.45%)为垂直阻生.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及其邻近组织常伴有各种异常.结论:上颌中切牙阻生情况复杂,埋伏中切牙及其邻近组织常存在各种异常.CBCT能精确直观地显示上颌埋伏阻生中切牙及其邻近组织情况,对埋伏阻生上颌中切牙的诊断和定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术中CBCT降低阻生下颌第三磨牙(mandibular third molar,MTM)拔除术下齿槽神经(interior alveolar nerve,IAN)损伤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181例患者(244侧阻生MTM)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接受影像学检查并拟定MTM拔除术,其中研究组115侧阻生MTM拔除时术中应用CBCT实时评估下颌神经管情况并引导手术,对照组129侧阻生MTM拔除时未行术中CBCT。术后1周随访评估拔牙侧IAN损伤及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均未出现IAN损伤,下颌神经管位于牙根颊侧、根下、舌侧、根间的例数为10:87:12:6;对照组出现IAN损伤6例,下颌神经管位于牙根颊侧、根下、舌侧、根间的例数为11:94:16:8。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IAN损伤的情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309)。舌侧型下颌神经管两组患者出现IAN损伤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37),而颊侧、根下、根间型下颌神经管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阻生MTM拔除术中CBCT可实时评估下颌神经管并引导手术,降低IAN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检查,结合牙科显微镜(DOM)在上颌第二恒磨牙根管治疗中,近颊第二根管(MB2)的发现率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需行根管治疗上颌第二恒磨牙56颗,对术前X线片怀疑有MB2,但未探查到患牙行CBCT检查,在DOM下寻找MB2并疏通根管。确定根管长度后,Mtwo机用镍钛系统预备根管,连续波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完成根管充填。根据术前、术中、术后X线片评价根管疗效。结果:上颌第二恒磨牙56颗患牙中,35颗近颊根为1个根管,21颗近颊根为2个根管。肉眼下MB2发现6颗(10.71%)。15颗通过CBCT结合DOM操作可疏通至根尖区,MB2发现上升为21颗(3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后复查疗效均无不适症状,X线片显示根尖区正常或根尖区病变消失。结论:CBCT检查结合显微根管技术能显著提高MB2根管的临床诊治率,提高上颌第二恒磨牙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上下颌骨后牙区颊侧在不同高度下的骨皮质厚度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为选择微植体支抗植入的最适位点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植入后的稳定性。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患者锥形束CT(Cone-beam CT,CBCT)影像资料30例,测量上下颌骨尖牙远中到第二磨牙间根间区距牙槽嵴顶3、5、7 mm位点处骨皮质厚度,并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下颌后牙区颊侧骨皮质厚度大于上颌(P<0.001),上颌在尖牙到第一磨牙间骨皮质厚度在距离牙槽嵴顶5 mm处最小,下颌及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间颊侧骨皮质随距牙槽嵴顶增大而增大。结论:后牙区颊侧骨皮质厚度随前后向和垂直向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微植体支抗植入时应考虑这一因素,上颌尖牙到第一磨牙间应尽可能选择离牙槽嵴顶远或者尽可能近的位置,上颌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间及下颌后牙区应尽可能选择离牙槽嵴顶远位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磨牙邻面磨耗造成食物嵌塞调(牙合)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测量第一磨牙与第二磨牙、第二磨牙与第三磨牙之间的颊外展隙和舌外展隙的角度,采用刃状砂轮、马尼金钢砂车针分别对颊外展隙和舌外展隙进行逐步磨改。结果: 上颌磨牙食物嵌塞80例,成功65例,好转10例,失败5例,有效率93.75%。下颌磨牙食物嵌塞48例,成功40例,好转5例,失败3例,有效率93.75%。结论: 采用磨改磨牙颊舌外展隙角度的调(牙合)方法治疗磨牙区因邻面磨耗而造成食物嵌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非综合征性多生牙(NSMST)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多生牙可能的发生机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1例NSM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专科检查和相关文献回顾,分析多生牙的发生原因、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结果:患者,男性,19岁,因自觉颜面左右不对称就诊,否认系统性疾病和遗传病史。口内检查可见4颗多生牙,均为磨牙形态;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显示已萌出的4颗多生牙牙根发育完整,另外18腭侧根方可见1颗埋伏多生牙,似前磨牙形态且牙根发育完成,其远中根方见1个牙冠钙化影,未见牙根形成。X线头影测量,SNB角较正常值小,下颌骨发育不足;FH-MP角较大,患者下颌平面陡,高角型。上颌右侧磨牙区共6颗多生牙,诊断为NSMST。建议转外科拔除多生牙,采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恢复正常面型和牙列形态。患者因个人原因未行治疗。结论:NSMST患者临床上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方法以手术拔除为主,应在早期发现和治疗以减小对患者颜面部及牙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韩亚飞  乔义强△ 《广东医学》2021,42(10):1245-1248
目的 采用2种方法直立近中阻生的下颌第二磨牙,探讨磨牙直立前后的牙根、牙周以及下前面高的变化,并评价两种方法的疗效差别。方法选取双侧下颌第二磨牙均近中阻生的患者10例,共计磨牙数20颗,每组10颗,每例患者左右下颌阻生第二磨牙随机化选取不同的直立方法。A组:应用种植钉辅助悬臂梁的方法直立近中阻生的第二磨牙。在阻生第二磨牙近中颊侧(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之间局麻下植入助攻型直径16 mm,长8 mm微种植钉,两周后使用0019英寸×0025英寸不锈钢丝弯制悬臂梁,远中插入颊面管内,近中弯制小挂钩放置在种植钉上。B组:采用鱼钩丝的方法直立近中阻生的第二磨牙。排齐整平牙列以后采用0021 5英寸×0028英寸不锈钢丝弯制鱼钩丝,在局麻下从阻生第二磨牙近中牙槽骨内颊侧穿入,抵住阻生第二磨牙的近中面,舌侧穿出并将远中回弯放置在近中磨牙的窝沟内,近中弯制小挂钩,加力时放置在全牙列不锈钢方丝下。两者矫治力值均为100 g,并与矫治前后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T, CBCT)、头颅侧位片检查,比较直立完成后直立时间及牙根、牙槽骨改建情况,以及面部垂直高度的变化。结果A组10颗前倾阻生的下颌第二磨牙完全直立所需的矫治时间为(804±093)个月,B组时间为(707±04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直立后,牙根长度平均减少(058±018)mm, B组平均减少(066±02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直立后的牙槽骨高度明显增加,平均增加(385±166)mm,B组平均增加(378±139)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下颌第二磨牙直立前后平面角、下颌平面角、Y轴角、下前面高、全面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均可以有效直立阻生的下颌磨牙,且牙根吸收程度较轻,牙周健康状况良好,但B组时间更短;在直立过程中应及时注意牙根吸收的问题,对成人高角型患者慎用。  相似文献   

18.
王雪林  李瀛洲 《浙江医学》2011,33(10):1479-1479
多生牙是指超过正常牙数以外的牙齿,也称额外牙,国外报道其发生率为1.04%~2.00%[1],国内报道为l%-3%日。其可以发生于任何生牙区,最常见于上中切牙之间,其次为上颌磨牙区(上颌第四磨牙,位于第三磨牙远中),有时也可在下颌、上颌前磨牙区,以及上颌侧切牙区,  相似文献   

19.
运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下颌颊棚区微种植体植入区域的解剖结构.收集86例患者CBCT资料三维重建.在下颌第一、二磨牙颊根的颊侧牙槽嵴顶下方选取3、6、9 mm的断层,测量牙根表面到骨皮质表面的距离.应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左右两侧及男女各测量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测量点中骨厚度最大值为(9.17±1.93)mm,最小值为(0.96±0.48)mm.下颌颊棚区骨厚度有自牙合方向根方,自近中向远中增加的趋势,且个体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20.
2001年以来,本文作者对28例后牙纵裂患者采用(牙合)面M型钉固位修复保存患牙,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后牙纵裂患者28例共32颗患牙,男性24例,女性8例,年龄23~50岁;上颌第一磨牙15颗,下颌第一磨牙12颗,上颌第二磨牙3颗,下颌第二磨牙2颗.32颗纵裂牙中26颗纵裂前曾行牙体治疗,其中塑化治疗10例,根管治疗者16例,活髓牙6例.纵裂均为咀嚼或咬硬物所致.纵裂牙牙周组织正常,无叩痛,牙周无红肿,无瘘管.牙髓治疗者,X片示根尖周无阴影;活髓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折裂线达髓室或经髓室折向颊舌(腭)侧,但均未及髓室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