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玻璃体手术后白内障摘出术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进行过玻璃体手术的患者行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 (ex-tracapsular cataractextraction,ECCE)的特殊性及手术技巧。方法  2 0例玻璃体切割术后患者再次入院行 ECCE,术中用前房维持器 (anterior cham berm aintainer,ACM)维持前房深度后进行手术。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眼压正常 ,未见视网膜脱离复发及脉络膜脱离 ,术后视力均有所提高。结论 这类患者无玻璃体填充 ,一旦切开前房即会出现眼内房水流出 ,眼压过低而造成眼球壁塌陷 ,使得白内障手术操作困难 ,我院采用 ACM持续灌注及自闭式切口维持眼球内压力 ,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后并发白内障病例共28例(28眼).视网膜脱离后均行玻璃体切除手术,C3F8气体为眼内填充物.采用晶状体囊外摘除术或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经过随访,28眼视力均有提高,视力达到或超过视网膜脱离术后最佳视力的有22眼,占78.57%.结论白内障摘除手术有助于提高患者视力,并有利于对其眼底的随访.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手术中的玻璃体脱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玻璃体手术后的玻璃体出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糖尿病玻璃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玻璃体出血,它升高眼压、刺激眼内细胞增殖,作就其原因、早期诊断和防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分析总结玻璃体切除术在白内障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时机及价值。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13年10月由本文第一作者接诊的81例(81只眼)白内障术中、术后并发症患者适时进行玻璃体切除术,其中包括术后化脓性细菌性眼内炎19例、术中暴发性脉络膜上腔出血4例、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导致晶状体核及皮质坠入玻璃体腔28例、人工晶状体脱位于玻璃体腔9例、视网膜脱离21例。结果随访1个月至10年,所有患者适时的进行玻璃体手术后,白内障手术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控制,大部分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白内障术中、术后出现的严重并发症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适时行玻璃体切除术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的应用优点.方法对42例42眼白内障合并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进行治疗并选择性行Ⅰ期人工晶状体植入.结果42眼经过3~24个月随访,29眼视网膜脱离患者有24眼解剖复位,成功率83.3%,13眼视网膜血管性病变患者,无复发性玻璃体出血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2眼中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13眼,术后视力0.2~0.5者8眼,>0.5者2眼,≤0.05者3眼;本组3例视力低于0.05者,2例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缺血,1例为黄斑前膜.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可完整保留晶状体后囊膜,保证1期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减少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因此该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李纳  马凯  崔蕊 《眼科》2012,21(4):264-267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近期眼压改变.设计 回顾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0年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住院施行玻璃体切割术的连续病例102例106眼.方法 回顾因玻璃体积血或黄斑疾病行标准20G玻璃体切割联合(30例32眼)或不联合(70例74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IOL植入术的病例资料,排除患有其他可能影响眼压的疾病者.比较两组间术后3天的眼压变化情况.主要指标 眼压值.结果 联合白内障手术组与单纯玻璃体切割术组相比,术前眼压分别为(13.8±3.9)和(14.5±3.0)mm Hg,无显著性差异(P=0.319);术后第1天(16.4±9.1)、(16.4±9.1)mmHg,第2天(13.9±5.6)、(14.7±5.1)mmHg,第3天(13.1±4.4)、(13.8±4.6)mmHg的平均眼压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但单纯玻璃体切割术组术后第1天平均眼压较术前显著升高.两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15.6%、27.1%)无显著差别,80%和90%发生于术后第1天.联合手术组中术后高眼压(5眼)均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结论 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并不显著增加玻璃体切割手术后的近期眼压水平及高眼压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伴发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估伴发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硅油充填92例(94眼)分为3组:保留晶状体前囊组(第1组)29眼;未保留前囊组(第2组)56眼;人工晶状体眼组(第3组)9眼,术后随访6月~1年,比较3组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3组视网膜安全复位率分别为93.1%,75%及88.9%。第2组术后高眼压,硅油进入前房及角膜病变的并发症高于第1组及第  相似文献   

10.
白内障是儿童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婴幼儿期是视觉发育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严重的晶状体混浊会导致形觉剥夺性弱视。早期诊断与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远期视功能预后非常重要。由于婴幼儿期,尤其是婴儿期的眼球结构处于快速变化之中,在此阶段所采用的白内障手术方法有别于成年人。目前,临床上越来越多地使用玻璃体切割设备进行婴幼儿白内障手术,故在强调合理利用玻璃体手术技术以改善婴幼儿白内障手术效果的同时,还应注意避免一些可能的并发症。本文中笔者对利用玻璃体手术技术进行婴儿期先天性白内障手术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手术切口的选择等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1.
李健  梁慷  林小俊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12):2440-2442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手术特点、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39眼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其中对有硅油充填的23眼联合硅油取出术,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24(平均10)mo。结果:所有病例术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37眼(95%)提高,2眼(5%)无改变,无视力下降者。1眼硅油取出后2wk视网膜脱离复发,1眼术后1mo玻璃体出血,均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而治愈。无脉络膜出血、低眼压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割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眼内情况复杂,手术难度大,超声乳化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切除手术会加速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白内障手术在玻璃体切除术后患者比在未行玻璃体切除的眼中具有更高的风险和并发症,其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中的操作对于眼科医生具有一定挑战。相比于无灌注下的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手术,25G灌注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于维持眼压,稳定前房,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效果良好,是目前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的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张妙  罗莉霞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2):2076-2080

玻璃体切除术(pars plana vitrectomy,PPV)自1972年由O''Malley提出后已成为眼科治疗史的一大革命,打破了既往的手术禁区,为无数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患者带去了希望。随着玻璃体切除术的不断发展,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增加,手术适应证扩大,目前玻璃体切除术已成为治疗眼后段疾病最常用的手术方式。虽然玻璃体切除术后并发症越来越少,但白内障的发生或进展仍为PPV术后最常见的高发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术后视力及眼底的观察,且目前尚无有效办法预防,白内障摘除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方法,严重增加了患者的负担。PPV术后白内障进展的影响因素众多,对其发病机制有多种假说,包括晶状体周围氧分压增高、玻璃体正常结构的破坏、光毒性等,但尚无定论。本文将从PPV术后白内障发生或进展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影响因素几方面对玻璃体切除术后白内障发生或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后续的研究及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秦兵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11):2190-2191
目的:探讨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在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儿童外伤性白内障21例21眼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进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6mo~2a,21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视力〈0.12者4例(19.0%),0.15~0.3者9例(42.9%),≥0.5者6例(28.6%),视力检查不合作2例(9.5%)。结论: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能显著减少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术后并发症,提高视力。  相似文献   

15.
颜鲁宁  孙涛 《国际眼科杂志》2013,13(5):1006-1007
目的:探讨后囊膜撕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48眼先天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并行后囊膜撕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观察术前、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患者48眼中有5眼(10%)在术后3mo~1a出现后发性白内障,术后常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段葡萄膜炎反应、后发性白内障。结论:后囊膜撕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能有效降低后发性白内障出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25G+微创玻璃体手术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恶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6-07在我科就诊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恶性青光眼确诊患者18例18眼。术前患眼视力手动~0.5,患眼眼压18.3~56.8(平均35.21±10.43)mmHg,眼轴长度19.60~22.46(平均20.63±0.48)mm,中央前房深度0.98~1.86(平均1.31±0.22)mm。所有患者均接受25G+经睫状体扁平部前部玻璃体切除联合后囊膜切开手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前房炎症反应及并发症等情况。

结果:术后随访6~12(平均9)mo。末次随访: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2~0.8,与术前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眼压12.3~19.8(平均16.05±2.46)mmHg,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9,P<0.01); 前房深度1.89~3.49(平均2.42±0.47)mm,与术前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7,P<0.01); 术后早期1眼术后眼压为8mmHg,经抗炎治疗恢复正常,末次眼压为15mmHg; 所有患者无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人工晶状体夹持、眼内出血、感染、眼压失控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25G+微创玻璃体手术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白内障术后恶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17.
前后段联合手术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合并白内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割术联合白内障摘出治疗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92眼前后段联合手术治疗各类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合并白内障的效果。结果失访6例7眼,余84例85眼随访7~56月,平均(24.1±12.5)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57眼;植入人工晶状体57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41眼;2次以上手术14眼;影响视力提高的主要原因为黄斑病变。结论前后段联合手术是治疗伴有晶状体混浊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一种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兔眼玻璃体切割术后晶状体混浊的情况变化。方法:选用Dutch Bbelted兔63只,随机分为3组,玻璃体切割联合平衡盐填充(平衡盐组);玻璃体切割联合200mL/LC3F8填充(气体组);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硅油组)。观察3mo晶状体混浊变化情况及术后不同时间眼压变化情况。结果:玻璃体切割术后玻璃体腔内填充200mL/LC3F8气体,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为85.7%;填充硅油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为19.1%;填充平衡盐术后并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为14.3%,各组术后眼压较术前变化稳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兔眼玻璃体切割术后气体注入组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最高,术后尽早取出硅油可以降低术后晶状体混浊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晶状体前、后囊均破裂的外伤性白内障,经睫状体平坦部的单通道的前部玻璃体和晶状体切除术的效果。方法角巩膜穿透伤伴外伤性白内障26例(26眼)。术前视力:光感14眼,手动5眼,数指7眼。均在一期外伤清创缝合后进行二期玻璃体切除联合手术。玻切通道位于颞上方角膜缘后3.5~4mm处睫状体平坦部,另一切口为12点位角膜缘后2mm处的巩膜角膜隧道切口,切口宽2.8mm于透明角膜内2mm处进入前房。经巩膜切口插入玻切头,经隧道切口插入注水针头,进行前段玻璃体及晶体切除术,经角巩隧道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个月视力0.2者5眼,0.3者4眼,0.5者8眼,0.8者6眼,1.0者3眼。术后5眼出现一过性高眼压,经对症处理后缓解,3例病人因虹膜损伤出现虹膜夹持。结论此手术方法简捷、手术效果佳、术中损伤小、视力恢复快,而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