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特点、手术方式及治愈关键。方法:2000年1-12月共收治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93例,年龄20-78岁,其中30-60岁占大多数。男:女3:7。我们选择单纯气液交换术、环扎放液注气术、玻璃体切割注气术及环扎玻璃体切割注气术等手术方式。结果:总愈率达93%,术后随访2-6月,180例治愈眼中,视力提高138只眼,视力不变42只眼。结论: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只要检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封闭裂孔,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211例216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采用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术39眼,巩膜环扎和/或外垫压联合注气术118眼,玻璃体切割环扎注气术36眼,玻璃体切割环扎注油术23眼。结果 216眼中1次手术后29眼视网膜未复位,经2-3次手术后仍有9眼视网膜未复位。视力提高151眼(69.9%),不变50眼(23.2%),退步15眼(6.9%)。结论 对近视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应根据其是否并发周边裂孔、黄斑前膜、PVR及视网膜脱离的范围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复发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及其注C3F8术后复发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 回顾32例(32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首次手术及复发视网膜脱离后再手术的方法。治疗方法有:气液交换主、环扎放液注气术、玻璃体切除剥膜注气术。结果 复发视网膜脱离解剖复位31眼,复位率为96.88%,随访3月~3年,3例复发,其中1例未冶愈,无期治愈经93.75%,28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P〈0.01)。结论 (1)注气术  相似文献   

4.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56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56例,行玻璃体切除。PVRC110眼,C214眼,C332眼,伴周边部裂孔7眼,白孔11眼。手术中彻底清除玻璃体后皮质,或人工玻璃体后脱离剥膜,气液交换使视网膜复位,眼内填充200mL/L C3F845眼,白孔眼内硅油填充。并发周边部裂孔病例后行巩膜外环扎裂孔冷凝。术后给予抗炎降眼压处理。气泡变小裂孔愈合不佳,裂孔周围氪黄激光封闭或再次补充气体。注气俯卧位14d以上。所有患随访3~12mo。结果:黄斑裂孔闭合、视网膜复位53例,周边裂孔闭合7例。术后视力提高46眼(82.1%),黄斑裂孔术后视力无变化10眼。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C3F8或硅油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术式选择及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经单纯注气术,巩膜环扎注气术、冷凝环扎注气术治疗15例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结果 经不同术式手术治疗,15例15眼均获得了较满意的近期疗效。结论 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应根据病情选择术式,最大可能避免黄斑部进一步损伤,从而提高有限的中心视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浅脱离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71例71眼黄斑裂孔视网膜浅脱离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 单纯气液交换术,环扎放液注气术和玻璃体切除术对黄斑裂孔视网膜浅脱离的治愈率接近。结论 对黄斑裂孔视网膜浅脱离能用简单手术的应作为首选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全气液交换与单注气不做全气液交换情况下的玻璃体切割联合注C3F8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73例75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玻切联合环扎及注C3F8的病例进行3月~2年随访,其中一组病人术中采用全气液交换(简称全气液交换组),另一组病人采用高浓度单纯注C3F8(简称单注组)。结果 全气液交换组治愈率90.6%,单注组治愈率66.7%。二组术后视力均有提高,全气液交换组视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巩膜环扎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1例(22只眼)施行巩膜环扎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气。全部病例随访3~12月。结果:18只眼一次或二次手术成功复位,占82%;4只眼分别在术后2~4个月后复发,其中2只眼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2只眼未再手术。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巩膜环扎术联合玻璃体腔注气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安全、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内注气术联合其他术式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20例(21只眼)施行玻璃体腔内注气(C2F6、C3F8)联合环扎术、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割术。术后俯卧位。全部病例随访4-6月。结果:18例(19只眼)手术成功,痊愈率90.48%%,2只眼失败。结论:玻璃体腔内注气联合其他术式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安全、可靠、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10.
黄斑裂孔合并周边裂孔视网膜脱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分析黄斑孔合并周边裂孔视网膜脱离病例病情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7只眼选用单纯气液交换,环扎加压,或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注气手术方法,部分病例予以激光辅助治疗。结果:患眼视网膜总复位率达86%(49/57),一次手术复位38只眼(占67%)。视力提高36只眼(占63%),未变10只眼,下降3只眼,激光治疗眼视力恢复无影响。结论:严重PVR、术前病程长、高度近视、后极部裂孔、并发脉络膜脱离是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术前检查不遗漏裂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及时封闭裂孔,预防膜增殖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42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病例,分别选用冷凝环扎加外加压术和环扎玻璃体内注气术或冷凝环扎玻璃体注气术及冷凝环扎玻璃体切割加注气术。前者用于非黄斑裂孔性复发性视网膜脱离,近期手术成功率为85%;后者主要用于黄斑裂孔及某些特殊病例,综合成功率为60%。二者之间有明显差异,但因适应证不同而无可比性。  相似文献   

12.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和激光光凝治疗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手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35例38只眼,11例12只眼单行经睫状体平部的玻璃体手术及惰性气体眼内填充,未作激光光凝治疗;24例26只眼在玻璃体手术术中及术后作黄斑裂孔缘激光光凝。术后均作6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7个月)。结果非光凝组5只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发,占41.7%,术后0.1以上视力6只眼,占50.0%;光凝组2只眼黄斑裂孔复发,占7.7%,1只眼因周边新裂孔形成而复发视网膜脱离,术后有13只眼视力在0.1以上,占50.0%。统计学检验两组黄斑裂孔复发率概率P=0.024,视网膜脱离复发率概率P=0.0487。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无显著差异。结论玻璃体手术联合黄斑区激光光凝治疗可提高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剥离内界膜的玻璃体切除术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例(16眼)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行常规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气-液交换、裂孔区注射透明质酸钠、吲哚菁绿染色、液-气交换、内界膜剥离、再次气-液交换、14?F8填充玻璃体腔,术后保持头低位,随访1~6个月。结果16眼中,13眼黄斑裂孔愈合,视网膜复位,3眼裂孔未闭,其中1眼复发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提高14眼,不变1眼,下降1眼。结论剥离内界膜的玻璃体切除术能有效治疗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并能促进黄斑裂孔的愈合。  相似文献   

14.
董应丽  郭希让  郭娟 《眼科研究》2000,18(4):367-368
目的 探讨C2F6气体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对27例28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气液交换及效气体填充。结果 随访1~3个月总的 风膜复位率为82.1%,3例视网膜未复位的原因为后巩膜葡萄肿较重,裂孔大致使裂孔周围的视网膜与脉络膜不能紧密相贴,2例再行硅油填充,视网膜复位良好,27例28眼手术后视力提高者22眼,未变者5眼,下降1眼。结论 C2F6气体应用于黄斑  相似文献   

15.
应用玻璃体手术治疗有明显玻璃体牵引、伴严重PVR或多次手术未能成功的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简称网脱)37例37只眼。根据病情不同,合理选择玻璃体腔注气、完全气体/液体交换或硅油/液体交换作眼内充填,部分病例结合环扎术,术后取面向下体位。经过6-30个月(平均16.5个月)的随访,37例中30例视网膜完全复位,成功率81%,成功病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随访视力在0.05以上者共有19例。认为玻璃体手术是治疗复杂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对不同的眼内充填物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并提出各自的适应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首选不联合巩膜扣带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未伴明显PVR的较复杂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住院病人合适病例31人(31眼)。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除,气液交换经原裂孔视网膜下液内引流,复位后直视下巩膜外冷凝封孔,酌情予C3F8眼内充填的手术方案。结果:1.术中内探查出并治疗术前调诊裂孔15个。2.一次性手术视网膜复位率达96.8%(30只眼),1例为术前合并脉络膜脱离者,术后葡萄膜炎影响复位,2周后再行眼内补充注气及环扎术。最终解剖成功率达100%。3.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明显提高,其中0.3以上达14例(45.2%),最佳视力达1.0。4.术后早期晶体后囊混浊16例(51.6%),均于1月内消退。3—6个月随访期内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对于裂孔大小、形态、数量、分布、位置稍特殊或屈光介质混浊影响眼底检查等未伴明显PVR的较复杂型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首选不联合巩膜扣带的玻璃体手术,有利于提高一次性手术复位率和视功能恢复,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C3F8气体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晰 《眼科研究》1994,12(4):249-251
采用我国自制99.97%浓度C3F8气体,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155眼,作环扎注气,单注气,气液交换,玻璃体切除注气。术后保持俯卧或鼻侧卧位,部分病例加激光封孔。术中注入纯C3F860眼,混合空气95眼。C3F8量0.6 ̄0.9ml。痊愈率83.2%。视力提高显著,脱盲率71%。并发症有气体进入视网膜下、青光眼、白内障、新孔、膜形成加重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裂孔产生的相关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在我院采用环扎加压手术后不同时期产生黄斑裂孔患者23例23眼,对其术前PVD情况、裂孔大小位置、黄斑部情况、术中冷凝量、环扎带长度、放液及术后玻璃体与黄斑区视网膜粘连、PVR情况,与对照组42眼进行卡方统计分析比较。结果:术前黄斑情况、上方大裂孔、PVD、术中冷凝量、环扎带长、术后黄斑区PVD及PVR情况均与视网膜脱离术后黄斑裂孔的形成有密切关系,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而术中是否放液与术后黄斑孔的形成关系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60.87%患者视力≥0.1,发生MH后视力均<0.1,积极治疗后视力≥0.1者39.13%,与术后60.87%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视网膜脱离术后MH的形成与术前上方象限大裂孔、黄斑脱离囊变及PVD有关,与术中冷凝过量、环扎过紧,术后黄斑区PVD及PVR情况密切相关。术中应控制冷凝量、环扎松紧度,术后密切观察黄斑区、玻璃体及PVR的变化,一旦发生术后MH,应综合考虑患眼情况,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或激光等治疗,一般均能挽回一定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9.
浦丽娟   《眼科新进展》2000,20(1):45-46
目的 探讨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疗效。方法 采用单纯注气术、环扎加压注气术、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并对手术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6例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手术,治愈99例,治愈率为84.5%,其中Ⅰ级膜治愈率100%,Ⅱ级膜治愈率92.5%。Ⅲ级膜治愈率76.6%。结论 依据膜形成程度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及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空气填充治疗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远期疗效及适应症。方法单纯性黄斑裂孔者仅行玻璃体内空气注入;合并其他部位裂孔者,先采用常规凝固方法将这些裂孔封闭,再行玻璃体内空气注入。以单针法行气液交换,空气注入量不少于1.5毫升。结果出院时,92.9%病例术后解剖学复位,78眼随访6月~8年,8眼复发,复发率10.3%。结论绝大部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病例(约90%)行玻璃体内空气注入能获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