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峰  王慧 《临床眼科杂志》2000,8(3):205-206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26例26只眼患者行5.5mm的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 26只眼中有2只眼轻度炎症反应,全部瞳孔恢复圆瞳孔,术后1个月裸眼视力≥0.5者22只眼(84.6%);≥0.3者3只眼(11.5%);〈0.05者1只眼(3.9%)。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轻,视  相似文献   

2.
Hong R  Wu H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2):93-95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的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184例(200只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中后囊破裂者29例(29只眼)行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10例囊袋内植入,19例睫状沟植入。术后3个月随访,裸眼视力1.0以上者17例(58.62%),0.5~0.9者10例(34.48%);矫正视力1.0以上者22例(75.86%),0.5~0.9者5例(17.24%)。本组并发症主要为角膜水肿,瞳孔缘虹膜咬伤,前段玻璃体炎症等。结论对于后囊破裂及玻璃体脱出的患者,适当利用残留的前、后囊作为支撑,清除前段玻璃体,仍可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3.
刘宗明  王文田 《眼科》1998,7(2):67-69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81只眼)糖尿病患者接受白内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连续随机抽取年龄相当的糖尿病患者56例(87只眼)作对照组,两缚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方法相同,植入光学部直尿病患者的87只眼中,术后矫正视力≥0.5者的76只眼(87%),两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术在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及其优、缺点。方法用钻石刀在颞侧角膜周边血管弓中央的透明角膜上,做一深0.30mm、宽1.75mm和内口长3.20mm、外口长3.50mm的梯形角膜隧道切口,对812例(845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地形图、角膜散光及角膜内皮的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和1个月,61.30%和79.05%的术眼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0.5,术后早期切口附近角膜变平,视轴中央角膜散光有轻微变化,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为8.23%。并发症主要有切口热灼伤(0.40%)、术中后囊膜破裂(1.07%)、晶体脱位(0.12%)、眼内炎(0.12%)和囊样黄斑水肿(0.24%)。结论经颞侧透明角膜隧道切口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操作便利,手术疗效良好、稳定  相似文献   

5.
王静  李建平 《眼科》1998,7(4):208-211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56例(64只眼)老年性、先天性和并发性白内障施行3.2mm巩膜隧道切口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视力和散光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术后1周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87.5%,1个月者占93.8%,3个月以上者占97.1%。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42±0.89D,1个月为0.84±0.64D,3个月以上为0.81±0.12D。与同期所做5.5mm切口超声乳化及PMMA硬性人工晶体植入术组比较,术后1周和1个月散光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散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3.2mm切口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早期视力恢复快,效果好而稳定,角膜散光小,适当的植入方法及慎重选择病例可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手术特点及术式选择。方法玻璃体腔液体灌注维持眼内压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37例(40只眼)中,术后视力≥0.1者31只眼(77.5%),≥0.3者12只眼(30.0%)。术中并发症有晶体核脱位至玻璃体腔内(1只眼)、玻璃体出血(1只眼),术后并发症为虹膜红变(1只眼)、人工晶体夹持(1只眼)。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的白内障手术必须采取克服低眼压的措施,玻璃体腔液体灌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对于晶体核硬化明显的患者,白内障囊外摘除较超声乳化吸出更为适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I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596 眼老年性白内障作囊外摘除或超声乳化摘除术中后囊膜破裂者62 眼行I期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wk 裸眼视力≥0-5 者15 眼(24-19%),≤0-4 者47 眼(75-81%),术后3 月随访到42 眼,≥0-5 者28 眼(66-66%),≤0-4 者14 眼(33-33%)。本组并发症主要为角膜内皮水肿、瞳孔变形等。结论 对于后囊膜破裂及玻璃体脱出患者,处理得当,仍可I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后囊破裂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400例(430眼)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术,植入PM-MA后房型人工晶体,分析其中后囊破裂原因。结果:术中后囊破裂30眼(6.98%),并发玻璃体外溢13眼(3.02%)。术后随访3~12月,视力0.5~1.2有405眼(94.2%),0.25~0.4有25眼(5.8%)。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30  
目的探讨能够在术后早期迅速恢复视力的白内障术式。方法对三组131例老年性白内障分别采用3.5、6.5mm巩膜隧道和11mm角巩缘切口,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超声乳化摘除及一体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囊外摘除及一体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第3天的平均裸眼视力分别为1.04、0.51和0.46,达到正常视力的比例分别为62.75%、12.50%和8.93%,前者与后两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检验,P<0.05)。结论采用3.5mm无缝线切口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使术后视力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晶状体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及后与人工晶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患者行晶状体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及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3-10个月随记中,所有患者术后视力都有不同程度提高,视力0.5以上者6例(37.5%),0.2-0.4者7便(43.75%),0.1以下者3例(18.75%)。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中行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能够获得良好视力而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囊破损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22只眼)后囊破损的白内障术后患者,根据后囊破损的大小和位置,分别采用睫状沟或囊袋内固定和缝线睫状沟单襻或双襻固定的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后囊破损的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59.1%(13例),术后前房及人工晶体表面渗出者占22.7%(5例),而同期所做的后囊破损的Ⅰ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者术后矫正视力≥0.5者占40%,术后前房及晶体表面渗出者占40%。结论后囊破损的白内障患者,在破损的范围不能确定或范围过大时,主张选择Ⅱ期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12.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1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特点、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总结了一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操作改进及随访结果。方法对40例(40只眼)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小切口(6mm)人工晶体植入术,并采用周边旋转刻蚀法对硬核性白内障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术后3~6个月,裸眼视力≥1.0者占57.5%;≥0.8者占82.5%;≥0.5者占97.5%。术后平均散光为0.50±0.25D,小于同期内施行的40例大切口(9~12mm)对照组(P<0.001)。结论该手术不失为一种优于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且安全、可靠的复明手术。  相似文献   

13.
原位碎核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讨防止晶体核脱入前房的超声乳化碎核技术。方法采用原位碎核技术对52例(55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92.72%的晶体核原位粉碎乳化吸出,超声乳化晶体核平均耗时2.26分钟。术中玻璃体脱出的发生率为5.46%,角膜内皮丢失率约12.13%,术后1周,72.72%术眼视力超过0.5。结论选择相对软的晶体核、完整的环形撕囊、充分的水化分离及象限性粉碎是保证原位碎核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无缝线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无缝线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疗效。方法对65例(72只眼)老年性、并发性、先天性和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通过3.2mm切口植入硅胶折叠式人工晶体。结果术后1天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94.4%;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视力≥1.0者分别占70.8%,75.8%和76.5%。术后1周和1个月平均散光分别为0.89±0.83D和0.73±0.76D,分别小于6.5mm切口对照组(P<0.001),但3个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提示无缝线小切口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早期恢复和稳定眼屈光状态和视力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73,自引:4,他引:69  
目的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对67例(74只眼)老年性、并发性和先天性白内障施行超声乳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占80.5%,3个月者占97.6%。术后1周平均散光为1.90±1.15D,术后3个月为0.93±0.55D。分别小于10~12mm大切口对照组(P<0.001),但与手法切核小切口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本组并发症为术中瞳孔领虹膜咬伤6只眼,后囊膜碰破2只眼,术后无菌性前房积脓1只眼,其余未见明显并发症。并讨论超声乳化病例及方法的选择以及术中意外的处理方法。结论提示超声乳化术具有推广的价值,但不能忽视对初学者有更多和更危险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覃淑华  洪斌  高巍 《眼科新进展》2000,20(6):428-429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处理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19眼外伤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1wk视力≥0.5者11例(57.9%),≥1.0者3例(15.8%),术后1mo视力≥0.5者15例(78.9%),≥1.0者4例(21.0%)。结论 在具备良好的手术条件、熟练的操作技术下,根据外伤性白内障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超声乳化技术,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龄老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0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从1989年1月至1992年9月为106例(117眼)75岁以上老人白内障患者施行了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患有全身多系统疾病者占74.5%,以冠心病居多占44.3%。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妥善治疗处理,不公安全地施行了手术而且术后恢复迅速,效果良好。术后一年以上随访型67例(77眼),裸眼或矫正视力≥0.5者66眼占85%,0.1-0.4者9眼占12%。并发症与年龄较轻者相比未见增多。  相似文献   

18.
旋转切削法超声乳化摘除成熟期白内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54眼(53例)成熟期白内障采用改良旋转切削法超声乳化手术的疗效。超声乳化时间为93.39±38.05秒。术后7天、1个月和3个月裸眼或球镜矫正视力≥1.0者分别为34眼(62.96%)、38眼(70.37%)和41眼(75.93%)。该术式不需裂核,对成熟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摘除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外伤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的处理方法。方法 在67例68眼中,67眼进行了超声乳化吸出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1眼行囊外摘出术。结果 术后1周视力数指2眼(2.9%),0.1 ̄0.4者21眼(30.9%),≥0.5者45眼(66.2%),结论 采用超声乳化,连续环形撕囊以及对玻璃体溢出者进行眼前段玻切,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或睫状沟内,得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0.
6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60例60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经原3.2mm巩膜隧道小切口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术后第一天有54眼(90%)的裸眼视力≥0.5,第一周60眼(100%)≥0.5,第一月23眼(38.33%)≥1.0,第三月27眼(45%)≥1.0。手术致角膜散光第一周为1.21±0.38D,第一月为1.02±0.17D,第三月为0.87±0.12D。结果表明:白内障超声乳化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早期视力恢复快效果好,手术致角膜散光少及屈光状态稳定,并无严重并发症。作者还介绍了折叠式人工晶体的发展、材料和种类,讨论了折叠式人工晶体的植入方法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