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0~1997,我院采用腰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13例,术中出现意外情况46例(椎管内血管损伤出血25例,硬脊膜和蛛网膜损伤发生脑脊液漏18例,切髓核时刀片断入椎间隙3例),占2.49%。现将髓核摘除术中意外情况处理的经验与教训报告如下: 1 椎管内出血 椎管内出血主要是由于硬脊膜外血管和椎管前侧壁血管损伤破裂引起。本组中8例在咬除椎板和切除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椎管后壁切除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方法、技巧,提高手术疗效,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1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行漂浮法椎管后壁切除术,即用尖嘴咬骨钳、高速磨钻、神经剥离子、超薄型椎板咬骨钳等器械对拟切除的椎板及骨化黄韧带进行逐层切除、薄化,直至致压物变薄呈漂浮状再予以分离、切除。术中术后使用激素和脱水剂保护脊髓。结果经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手术前后平均JOA评分之间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手术后大于手术前,即手术后脊髓功能较手术前明显好转。手术疗效优良率80.95%,有效率90.48%。术后并发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1例,血肿形成1例,脑脊液漏5例。结论对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使用漂浮法切除椎管后壁,具有对脊髓侵袭小的优点,辅以药物治疗,使脊髓功能获得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和适应证。方法:采用脊柱后路椎间盘镜进行同核摘除及神经根管扩大术。术前采用“C”型臂X线机准确定位。术中行纵向1.2cm切口,沿导针依次使用扩大套管,最后放入金属通道管及内窥镜头,在电视监控下咬除少放椎板及黄韧带,显露硬脊膜、神经根管及突出的髓核,摘除突出的髓核并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本组共治疗椎间盘突出及椎管狭窄15例,按Nakai标准评定;优11例,良3例,可1例,结论:本术式在保证神经根管扩大基础上,手术创伤小,出血少,费用低,同时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本术式适用于单阶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或神经根管狭窄及黄韧带肥厚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8例行全椎板减压髓核摘除内固定术,28例行单侧后路开窗髓核摘除术。结果3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术后神经症状有不同程度恢复,术中硬脊膜破裂脑脊液漏2例,无神经损伤加重病例。参考中华骨科学会脊柱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3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7.3%。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案应根据每一例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对于年轻、单节段及旁侧型的椎间盘突出症者选择单侧开窗髓核摘除;对严重椎管狭窄或合并椎间不稳的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腰椎间盘手术的普遍开展,后路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已广泛用于治疗腰椎间备用突出症患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近年来时有发生术中失误与术后并发症的文献报道,特别是神经根损伤和硬脊膜破裂报道较多,一旦发生,后果严重,为减少失误与防治并发症,我院从1999年以来采用黄韧带表面椎板开窗或扩大开窗法,有效地防止了神经根损伤和硬脊膜破裂,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8例患者均行全麻,手术减压。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形术,后行椎板切除减压加固定植骨融合术。结果本组术后随访,术后JOA脊髓功能评分平均14.2分,明显高于术前的平均8.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脊髓功能改善率68.5%,脊髓功能改善明显。术后四肢功能评定结果为:优5例,良2例,可1例。未出现血肿、脑脊液漏或者硬脊膜撕裂等并发症,未见颈椎反曲现象发生,未出现螺钉断钉和松动现象。结论行颈后路椎管减压成形术,联合椎板切除减压加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合并后纵韧带骨化,减压完全,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发生迟发性脑脊液漏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2002年9月~2011年10月收治迟发性脑脊液漏7例患者,其中3例腰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术后,4例腰椎板次全切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结果本组5例患者经过保守治疗3周内脑脊液停止外漏;2例患者经过手术探查,修补硬膜囊后脑脊液外漏停止;所有患者无切口感染、椎管内感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本组7例患者均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结论迟发性脑脊液漏前期往往没有临床表现,不能早期诊断,处理比较棘手;临床上要以预防为主,术中操作要柔和,尽量避免硬脊膜撕裂;术毕仔细探查,发现硬脊膜破损后及时采取修补措施;术后也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二次损伤。迟发性脑脊液漏一旦发生后,首先采取保守综合治疗方案,对于难治性病例采取手术修复探查,经过积极治疗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开放椎板开窗(open discectomy,O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组、开放椎板开窗组各48例),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黄韧带和椎板咬除量、住院时间、VAS评分;术后随访按Nakai评分统计术后优良率。结果椎间盘镜组和开放椎板开窗组术后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总出血量、黄韧带和椎板咬除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间盘镜组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椎间盘镜与开放椎板开窗术均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但椎间盘镜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恢复较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总结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诊疗措施,分析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7例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临床表现:4例患者有运动障碍;3例患者有感觉障碍,其中2例患者合并有肢体乏力。此外,3例患者表现有相应部位的神经根痛,1例患者小便失禁。②影像学检查:MRI检查可见椎管内硬脊膜外T1WI呈低信号, T2WI呈高信号,占位病灶内液体与脑脊液表现类似。此外,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位置分别为颈段1例、胸段4例、腰段1例、骶段1例。③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4例患者采用椎板切除术联合蛛网膜囊肿切除术治疗,2例患者采用半椎板切除术联合蛛网膜囊肿切除术治疗,1例患者采用采用椎板成型术将蛛网膜囊肿切除治疗。④预后: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周内出院,其中6例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例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硬脊膜外蛛网膜囊肿在临床上极为罕见,严格按照手术原则选择术式治疗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001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32例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临床资料,24例行椎板整块切除减压,8例行传统椎板咬骨钳"蚕蚀"减压。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32例随诊27例,随访时间1~10年,优9例(33.3%),良11例(40.7%),改善5例(18.5%),无变化2例(7.4%),优良率74.1%,有效率92.6%。结论熟练掌握脊髓病的临床表现是提高胸椎黄韧带骨化症诊断率的关键;手术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黄韧带外椎板扩大开窗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黄韧带外椎板双侧扩大开窗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2例:在黄韧带的保护下扩大开窗、保留黄韧带并外移3-5 mm,对合并突出者摘除突出的椎间盘髓核组织.结果 本组5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9-36个月,平均12个月.根据Macnab疗效评定标准:优28例,良20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达92.3%,未见医源性腰椎滑脱.结论 通过扩大开窗方式保留了黄韧带,能达到充分减压和保留腰椎后部结构的双重目的,避免医源性椎管狭窄及脊椎滑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介绍并采用第二代后路椎间盘镜(MED、METRX)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进行髓核摘除及神经根通道清理术。术中通过“C”型臂X线机引导准确定位,仅做长1.6cm纵行切口,沿导针逐级更换套管扩张后放入金属手术通道及内窥镜镜头,于电视监视下显露椎板间隙。咬除少量椎板下缘及黄韧带,扩大椎间隙,显露硬脊膜、神经根以及突出椎间盘的髓核组织并予以摘除,必要时清理或扩大神经根通道。结果:本组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例。男8例,女7例。平均37.9岁。随访6~12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12例,良3例,无神经根损伤及硬膜囊撕裂病例。结论:MED、METRX用于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安全、损伤轻微,恢复快等优点,能准确摘除突出椎间盘,能切除增厚的黄韧带,修整增生的关节突以扩展侧隐窝解除神经根压迫。随手术操作技巧的提高,适应证能扩大。并发症能减少,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3.
在腰椎骨折和腰椎管内疾病手术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在反复发作的腰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硬脊膜粘连及二次手术者,经常合并硬脊膜损伤,甚至术后形成脑脊液漏,若处置不当易发生严重的椎管内感染等后果。我院自1985年以来治疗腰椎骨折合并硬脊膜损伤18剜,腰椎管手术并发硬脊膜损伤24例,其中术后形成脑脊液漏6冽,对其采用了不同的补救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设计可复式椎板截骨显露椎管开展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自L2~S1各棘突、椎板的上1/3水平截骨,小关节突内缘两侧椎板向上凿开,将棘突、椎板、黄韧带向上掀起,显露椎管,节段切开硬脊膜行SPR术.结果 治疗下肢痉挛性瘫17例,经7~18个月随访,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术式不破坏脊柱的完整性,又便于SPR术的操作,能避免脊柱不稳和硬脊膜粘连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单纯开窗或椎管环形切除减压术.自病变间隙切除棘间韧带,咬除部分上、下棘突和椎板,切除黄韧带,两侧小关节突内缘有限切除,前方凿除骨性凸起及摘除突出髓核,伴腰椎不稳者,行保留的上、下棘突劈开自体髂骨植入植骨.结果35例经1~3年随访,疗效均达优.结论单纯开窗或腰椎管环形切除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减压较彻底,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秋生  陈燃  熊俊林 《江西医药》2005,40(12):780-782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人腰椎管狭窄症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自病变间隙切除棘间韧带,咬除部分上、下棘突和椎板(1/4-1/2),切除黄韧带,两侧小关节突内缘有限切除(〈1/3),前方凿除骨性凸起及摘除突出髓核,伴腰椎不稳者.行保留的上.下棘突劈开自体髂骨植入植骨。结果20例经12-18个月随访,疗效均达优。结论腰椎管环形减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减压较彻底.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临床效果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方法 经后路椎板间隙入路,术中用C臂机定位后,作后正中切口3-5cm,少量剥离椎旁肌,准确显露病变椎间隙,用带光源的椎板拉钩牵开椎旁肌,咬除黄韧带及少量椎板,扩大椎板间隙,清除病变髓核组织,并解除神经根的骨性压迫,彻底松解神经根。结果 本组107例患者,术后平均住院8.2天,术中出血少,平均手术时间54min,疗效优良率达92.4%。  相似文献   

18.
袁碕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582-2582
脑脊液漏是腰椎间盘出症行髓核摘除术后的常见早期并发症。及时的观察及护理,能减少脑脊液外漏,促进硬脊膜破裂口的愈合,防止颅内压降低出现头晕等不适,或可引起脊髓感染,甚至硬膜外脑脊液囊肿而再次手术的危险。我科于2000年2月——2004年2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后路行髓核摘除术后出现脑脊液漏21例,经积极护理,未出现其他并发症,平均住院18天,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选择行全椎板切除、黄韧带骨化块切除脊髓减压的黄韧带骨化症患者31例,给予围术期康复护理,随访12—36个月。结果27例患者术后症状立即缓解;3例术后7~14d胸部束带感、双下肢胀痛等症状逐渐消失,2-6周双下肢麻木、沉重感消失,肌张力恢复正常,并恢复工作;神经症状无继续发展,双下肢麻木僵硬感无明显变化1例。3例发生脑脊液漏,经降颅压治疗、体位护理、局部加压及全身支持治疗后愈合,1例患者出现肺炎发热,经雾化排痰、翻身叩背护理后治愈。术后JOA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由术前的(1.22±0.96)分提高到(3.76±0.68)分,括约肌功能评分由术前的(1.97±0.52)分提高到(2.68±0.46)分。结论针对性术前心理指导,可使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患者尽快接受手术治疗,术前进行适应性训练,改善呼吸功能,术后严密观察双下肢的肌力、感觉变化,做好体位及康复训练,同时做好脑脊液漏、下肢深静脉血栓等的预防护理.可明屙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讲患者康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症的康复护理。方法对19例行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成形、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黄韧带骨化症患者,有针对性地做好术前心理护理、适应性训练,术后严密观察并及时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结果本组19例患者术后症状得到缓解,在及时正确的康复训练下,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黄韧带骨化症患者病程长,手术护理难度较大,术前有效的护理干预及术后的康复护理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