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hbFGF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种植体周骨界面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质粒载体pDC316bFGF-IREs-EGFP,将bFGF基因转移至MSCs中,再移植到种植体周围,为寻找一种新的促进种植体周骨界面形成的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犬BM-MSCs,通过细胞表面标记和分化能力进行鉴定.将重组质粒pDC316bFGF-IREs-EGFP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犬骨髓源MSCs.再将其与藻酸钙凝胶复合移植到种植体周围,4周后通过大体、放射线、Micro-CT及组织学观察缺损再生情况.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再生速度明显快于未转染bFGF的MSCs移植组.讨论和结论:pDC316bFGF-IREs-EGFP转染的MSCs可以提高骨形成的效率,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bFGF基因转染对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转染对骨髓基质细胞(B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探讨细胞因子在骨缺损基因治疗的可行性,为进一步体内实验奠定基础。方法:利用脂质体将bFGF-pcDNA3重组真核表达载体导入体外培养的BMSCs中,对稳定表达bFGF的BMSCs从形态、增殖特性(MTT法)和细胞周期、碱性磷酸酶活性等生物学特性方面进行观察。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转染bFGF-pcDNA3后,细胞生长曲线上移,倍增时间缩短,与未转染细胞相比,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转染bFGF-pcDNA3后,细胞生长加快;细胞周期中增殖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大;而细胞形态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明显改变。结论:表达bFGF的BMSCs能促进自身的增殖,并不抑制细胞向成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种植珊瑚人工骨(NC)后形成的复合物结合牙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狗牙周缺损的效果。方法(1)体外分离获得狗的MSCs,矿化培养液进行成骨诱导,检测细胞的成骨活性;(2)将NC和PLGA—NC复合膜分别吸附MSCs共培养,观察复合物的形态:(3)将MSCs与NC共培养10d后的复合物移植到狗的牙周实验性骨缺损处。8周后行组织学染色牙周再生检测。结果(1)诱导后的MSCs成骨活性明显,矿化结节茜素红染色和Ⅰ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阳性;(2)MSCs与NC和PLGA—NC复合膜均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3)MSCs—NC复合物移植后可修复牙周缺损。结论MSCs有望成为牙周前体细胞的体外来源,骨组织工程学方法修复牙周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BCL6共抑制因子-BCOR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载体的BCORshRNA基因敲除BCOR,进行丧失性功能研究。通过检测ALP活性、茜素红染色、钙离子定量分析、成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成骨分化能力。结果BCOR在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达无明显差异。基因敲除BCOR促进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ALP活性、体外矿化能力及成骨分化相关基因骨涎蛋白、骨钙素的表达。结论BCOR基因表达降低能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证实BCOR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5.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体外研究绿色荧光蛋白 (GFP)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SCs)的方法,并检测基因转染后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化潜能。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大鼠MSCs,用重组GFP的腺病毒载体Ad GFP及脂质体介导质粒pEGFP C1两种方法转染GFP,流式细胞术观察比较基因转染和表达结果;将腺病毒介导的基因转染细胞经成骨定向诱导后,检测碱性磷酸酶表达和钙结节形成情况。结果 重组Ad GFP对细胞的感染率达(41 3±1 4)%,感染 6周后仍有表达;脂质体组转染效率最高为 12 5%。病毒感染组阳性细胞与未感染组细胞经成骨诱导分化后碱性磷酸酶表达均逐渐增高;诱导 3周后茜素红钙盐染色均为阳性。结论 重组GFP的腺病毒载体Ad GFP可高效感染MSCs,基因转染后细胞的增殖分化能力与未转染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可以作为一种高效的大鼠MSCs的标记方法。 相似文献
6.
7.
8.
血管内皮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影响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肾血管内皮细胞,三维培养体系中直接、间接接触培养后,检测细胞中蛋白质和骨钙素含量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直接、间接接触培养及单独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蛋白质含量为(0.195±0.023) mg/mL、(0.174±0.015) mg/mL、(0.152±0.015) mg/mL、(0.141±0.014) mg/mL;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为(0.625±0.223) μ/mg、(0.412±0.178) μ/mg、(0.141±0.08) μ/mg ;骨钙素含量分别为(0.800±0.124) μg/L、(0.435±0.216) μg/L、(0.235±0.146) μg/L.经方差分析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接触培养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血管内皮细胞可以显著提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实验合成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明胶温敏水凝胶,研究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制备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明胶水凝胶,冻干后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其表征;检测水凝胶毒性;CCK-8法筛选出载bFGF温敏水凝胶促BMMSCs增殖最适浓度并用于后续研究;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染色及钙结节半定量分析观察其对BMMSCs成骨向分化能力的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对BMMSCs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1)成功制备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明胶温敏水凝胶,扫描电镜下冻干后的水凝胶孔径为20~80μm.(2)活/死细胞染色结果显示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明胶温敏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3)载bFGF温敏水凝胶能显著促进BMMSCs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最适浓度为100 ng/mL(P<0.01).(4)载bFGF温敏水凝胶组碱性磷酸酶表达增多,钙结节形成增多(P<0.05).(5)载bFGF温敏水凝胶组成骨相关基因(ALP、BMP-2、Runx2)表达增高.结论:载bFGF温敏水凝胶能促进大鼠BMMSCs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同一个体来源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生长特点和诱导分化能力。方法:取7~10 d SD大鼠的脂肪和骨髓,体外分离、纯化脂肪和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从细胞形态、生长动力学、表面标志、分化潜能等方面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速度明显大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P<0.05),两种细胞所表达的表面蛋白标志物基本相似,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表面蛋白标志CD106呈阴性,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CD106呈阳性。在成软骨分化中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弱表达Ⅱ型胶原,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表达。第5、10、15、20代ADSCs及BMSCs经成骨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均呈阳性且有"矿化"结节形成,碱性磷酸酶活性以第5代最强,随着细胞代次的递增,碱性磷酸酶活性呈递减趋势。结论:ADSCs较BMSCs更易于分离培养及体外扩增,诱导条件下成骨、成脂、成软骨能力较强,适合作为再生医学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体外研究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促进牙龈间充质干细胞(GMSCs)增殖的作用.方法:酶消化法获得原代GMSCs,克隆化培养后进行干细胞鉴定.取第4代GMSCs,以含有10%胎牛血清的α-MEM作为基础培养基,分别加入0、0.5、1、5、10、20 ng/ml 5种不同浓度bFGF培养1~9 d,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GMSCs可以通过酶消化法获得,具有干细胞特性;0.5~20 ng/ml的bFGF均能促进GMSCs的增殖,在0.5~ 10 ng/ml范围内促增殖作用随浓度增加和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强.结论:bFGF对GMSCs增殖能力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牙髓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碱笥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培养人牙髓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效应。方法 采用四唑盐法、^3H-TdR掺入法、图象分析,检测重组人bFGF(hbFGF)对细胞DNA、胶原蛋白、纤维为连蛋白、碱笥磷酸酶、骨形成蛋白合成和凝集素表达的影响。结果 hbFGF浓度在1~10μg/L时显著促进细胞增殖,浓度为1~100μg/L),Ⅰ型胶原 相似文献
13.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拔牙后牙槽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双能X线吸收法测量实验组、对照组拔牙后即时、1、2、3和6月时牙槽骨骨密度的变化。结果:应用bFGF的实验组牙槽骨骨密度在1、2和3月时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拔牙后即时和6月时牙槽骨骨密度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拔牙后局部应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有良好的促进拔牙创骨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基因修饰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促进大鼠下颌牵引成骨的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对两组大鼠右下颌骨进行牵引成骨,牵引期最后1 d,实验组大鼠牵引间隙内注射转染重组质粒pcDNA-bFGF的BMSCs,对照组注射转染pcDNA空质粒的BMSCs。分别于固定期第2,4,8周分3批处死,并进行放射学检查、组织学检查及骨密度检测。结果:两组牵引间隙内均有新骨形成。各时间点实验组牵引间隙内新骨的形成和骨质密度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bFGF基因修饰的BMSCs可有效促进DO新骨形成,为颌面部骨缺损的重建提供了一个新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增殖、迁移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常规组织块培养法体外获得人牙髓细胞,实验组分别加入终浓度为1.0、5.0、10.0和50.0ng/ml的bFGF,对照组仅加入等量的空白培养基,采用CCK-8法分别测定450nm下各组光吸收度A值,研究bFGF对牙髓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应用Transwell小室培养法,研究bFGF对牙髓细胞迁移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bFGF在1.0~50.0ng/ml浓度下可促进牙髓细胞的增殖(P〈0.05),bFGF最低显效浓度为1.0ng/ml,最佳显效浓度为10.0ng/ml。bFGF在1.0~50.0ng/ml浓度下诱导细胞迁移(P〈0.05)。结论 bFGF可诱导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在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修复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构建牙本质基质蛋白1(DMP1)绿色荧光融合蛋白pEGFP-DMP1,确定该重组质粒转染猪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POMFs)及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的最佳条件,评价DMP1转基因修饰对细胞生物学特性及DM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构建pEGFP-DMP1真核表达载体,使用不同参数评价脂质体介导基因修饰POMFs及MSCs的转染效率,检测转染后细胞的DMP1基因表达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成功构建DMP1真核表达载体pEGFP-DMP1,酶切后得到4.7kb和1.5kb的片段,当脂质体用量为5μl、质粒2μg、转染细胞密度为30%时,DMP1基因的表达比例最高,POMFs及MSCs的最佳转染时间分别为3h和45min。转基因48h后的细胞可见有DMP1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显示DMP1阳性。结论选择合适的转染条件可使pEGFP-DMP1绿色荧光融合蛋白重组质粒高效转染POMFs及MSCs,并可检测到DMP1基因及DMP1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7.
腮腺幼年型血管瘤中bFGF表达及肥大细胞计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特殊肥大细胞染色法、免疫组化法及图像分析技术,对40例婴幼儿腮腺血管瘤、5例正常腮腺组织进行肥大细胞和bFGF的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腮腺幼年型血管瘤中肥大细胞的数量、面积及平均光密度均明显增加.差异显著:腺小叶内及幼稚毛细血管中出现大量的肥大细胞;血管瘤组bFGF呈高表达,bFGF阳性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胞浆,主要分布于细胞外基质,呈浅网状。本研究表明:bFGF和肥大细胞与腮腺幼年型血管瘤的发生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复合降解膜对面神经离断伤延期修复神经再生的作用。方法:选取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复合降解膜组(吻合处包绕复合降解膜)、降解膜组(吻合处包绕不含试剂的降解膜)和对照组(不放置任何膜),每组20只。制备大鼠面神经离断伤模型。3周后,再次解剖出面神经断端.修剪后进行吻合,、术后12周取材,进行形态学观察,测定各组大鼠有髓神经纤维数量、直径,并测定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应用SPSS11.5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复合降解膜组再生神经纤维的数量、卣径以及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均明显较降解膜组多、粗、快,2组问存在显著差异(P〈0.05)。降解膜组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眇0.05)。结论:bFGF复合降解膜具有提高面神经离断伤延期修复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体外培养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过程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并鉴定,加入不同浓度bFGF(1ng/ml、10ng/ml、50ng/ml、100ng/ml)培养,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对细胞进行矿化诱导,检测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hPDLFs呈星形或长梭形,免疫组化波丝蛋白阳性,角蛋白阴性,证实该细胞来源可靠。bFGF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细胞增殖成正比,而在本实验培养条件下(10%FBS)bFGF最大效应浓度为10ng/ml。矿化诱导条件下,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增加,在联合应用bFGF的情况下,100ng/ml组碱性磷酸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不同浓度bFGF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不同,在一定浓度条件下,低浓度bFGF促进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而高浓度bFGF作用于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可能更易于分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