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和木 《安徽医学》2009,30(3):345-346
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病变,本文主要概述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内容,主要包括脊髓损伤早期的正确体位、被动训练、康复护理以及必要辅助药物等康复治疗;恢复期肌力、功能及转移训练等康复治疗;常见并发症如泌尿系统的感染与结石、疼痛、肌痉挛、异位骨化等的康复治疗。可见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从脊髓损伤开始进行,贯穿始终,以最大程度改善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尽早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不同节段及程度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92例脊髓损伤(SCI)患者进行常规康复治疗,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颈、胸、腰段脊髓损伤及完全性、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前后功能改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60d~426d康复治疗后,92例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有显著提高(P(0.001),运动评分有明显提高(P(0.05),感觉评分提高不明显((P>0.05);颈、胸、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及FIM评分均有显著提高(P(0.001),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腰段脊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FIM评分高于胸段脊髓损伤患者,而胸段脊髓损伤患者又高于颈段脊髓损伤患者;完全性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的Barthel指数、FIM评分较康复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两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复治疗能促进不同节段及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不同节段及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及预后不一,应根据脊髓损伤的平面及不同程度制订康复目标和康复方案。  相似文献   

3.
呼吸系统并发症对脊髓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显著,是此类患者反复入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呼吸训练可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本文对脊髓损伤后呼吸系统的相关临床表现、呼吸功能评估、目前临床常用的各种肺康复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为更好地制定脊髓损伤患者肺康复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海容 《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251-3253
目的:防止脊髓损伤并发症发生,促进肢体残存功能的恢复和重建。方法23例脊髓损伤患者心理、预防并发症、功能锻炼等护理。结果经过有效康复护理,无1例发生并发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通过正确的康复护理,可帮助脊髓损伤患者在心理、生理等多方面达到最大程度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脊髓损伤患者的主要障碍是失去运动自由,导致患者脊髓损伤的原因除了交通事故和高空坠落、暴力打击、砸伤或摔伤等都会造成脊髓受压甚至完全断裂~([1])。脊髓损伤后下肢康复患者应及时给予康复治疗、下肢机器人训练以及运动想象疗法的相关护理措施的综合应用,对提升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具有重要作用。临床康复治疗中应用下肢康复机器人以及运动想象疗法,两者都取得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系统的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28例脊髓损伤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的脊髓损伤评定量表和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但ASIA的脊髓损伤积分,运动与感觉积分改变无显著性。结论: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对于脊髓损伤患者Barthel生活指数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痉挛发生的影响。方法:对143例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痉挛发生的影响。结果:接受康复治疗和未接受康复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痉挛发生率不同,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χ^2=17.932,P=0.000)。早期开始康复治疗和中晚期开始康复治疗,脊髓损伤患者的痉挛发生率也不同(χ^2=8.015,P=0.005),前者更能降低脊髓损伤患者的痉挛发生率(16.67%vs47.62%)。结论:康复治疗能减少脊髓损伤后痉挛的发生,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 对15例脊髓损伤后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的脊髓损伤积分评定量表和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结果 经过系统的康复治疗后,患者的Barthel指数有显著性的升高,但是(ASIA)的脊髓损伤积分却没有显著性的改变。结论 系统的康复治疗对于脊髓损伤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脊髓疾病的康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通  崔利华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0):784-786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所造成的四肢瘫或截瘫可由外伤和非外伤性疾病引起。不管是何种疾病引起的脊髓损伤,患者均可出现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障碍及大小便障碍等功能障碍。脊髓疾病的康复就是要运用物理疗法、作业疗法、心理治疗、康复工程、社会康复、教育康复、职业前训练以及心理康复等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9年l月—2011年10月对我院65例住院的创伤性或非创伤性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进行康复功能锻炼,观察患者康复前后运动、感觉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脊髓损伤患者经过早期系统的康复治疗后,运动、感觉及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明显提高。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可提高治疗效果,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1.
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SCI)的临床常见合并症之一.膀胱功能障碍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是脊髓损伤患者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因此,重建脊髓损伤患者的膀胱功能,是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中一项重要内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但目前仍是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尿流动力学检查已成为脊髓损伤后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常规检查技术,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查可对膀胱尿道功能进行分类外,还可为临床的诊断、治疗及疗效评价提供更多的客观指标.本文结合尿流动力学理论就近些年来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研究的成果进行概述,总结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是复杂的综合工作,治疗的前提是必须明确其尿流动力学特点,间歇性导尿、膀胱功能训练等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治疗手段,但目前仍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使神经源性膀胱功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方法:选择40例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膀胱功能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尿残余量和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残余尿量比较并无明显差别,经护理及康复训练后,两组残余尿量均明显减少,但康复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5%,对照组为2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膀胱康复训练有利于恢复脊髓损伤患者的排尿功能,减少尿路感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住院期间系统康复对脊髓损伤(SCI)患者回归社会的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信访的方式,调查2000年1月~2008年1月在康复科收住院的所有符合要求的脊髓损伤病人,了解系统康复后脊髓损伤患者的回归社会情况。结果:系统康复后的SCI患者回归社会率为31%。结论:系统康复能提高SCI患者回归社会几率,在帮助患者重新规划生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活信心方面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4.
康复机器人是一种旨在协助运动功能障碍人群进行康复训练的设备,广泛应用于脑卒中、脊髓损伤等疾病的康复治疗。本文分析了近20年来康复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并探讨康复机器人的分类、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目前,康复机器人在脑卒中和脊髓损伤领域展现出积极意义,同时其与多项技术的融合创新也为它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准确性。在临床研究主导下的发展趋势中,患者、康复治疗师、工程师和医师都发挥着关键作用。尽管RR在临床康复领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许多挑战,存在无限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训练、心理治疗、康复护理、职业康复等,对56例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应用改良Barthe指数(MBI)、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IM)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治疗后,MBI和FIM评分有显著提高,治疗后MBI、FIM评定结果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使用步行矫形器后,16例患者恢复步行能力,40例患者回归家庭,3例患者回归工作岗位。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和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患者在住院期间实施重建膀胱功能训练的作用,提高截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方法 63例截瘫患者分阶段联合应用无菌间歇导尿、膀胱区脉冲短波及针灸治疗,制订个体化膀胱功能重建训练计划。结果 63例截瘫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情绪配合治疗,均在4周内恢复自主排尿,训练成功率达100%。结论重建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脊髓损伤的临床统计资料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其中脊髓损伤为较常见创伤之一。国外报道脊髓损伤的年发病率为每百万人口l5—40例。脊髓损伤患者一生的治疗康复费用高昂。因此脊髓损伤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受到人们的关注,已成为当今医学界一大课题。本文对其发病率、病因、临床特征、并发症的统计资料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路优泰治疗脊髓损伤后抑郁焦虑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数字随机法把7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综合康复治疗措施,两组患者治疗时间,训练强度均一致;实验组同时并用路优泰片300mg,每日3次,疗程4w。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记录患者HAMD评分、HA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HAMD评分、HA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在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康复治疗4w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HA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实验组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路优泰能够改善脊髓损伤后患者抑郁焦虑状态,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观察催眠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1月至2012年11月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66例,按照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平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催眠治疗,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康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脊髓独立功能的评分(SCIM)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抑郁及焦虑评分(HAMD、HAMA)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定(WHOQOL-BREF)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催眠治疗有助于脊髓损伤患者抑郁及焦虑情况的改善,有利于提高患者脊髓独立功能,应广泛用于临床治疗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5):187-192
下肢康复机器人是近年来康复医学中的研究热点,通过程序化的被动下肢运动,促进大脑可塑性的发生,增加患者的主动运动,改善患者下肢功能,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坐姿平衡,步行能力,独立行走,多系统康复存在积极意义。经过近20 年的高速发展,下肢康复机器人在治疗脊髓损伤方面,其研发、评估、训练和日常生活已较为成熟,虽不可避免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其未来发展也同样是重点康复研究内容,本文对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