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一例肺动脉栓塞的抢救和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肺动脉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肺栓塞的病死率高达 2 0 %~ 30 % ,占肺部疾病死因的第三位 ,肺栓塞患者如能得到及时诊断 ,正确治疗、护理 ,病死率可以下降至 8%以下。据国内外尸检报告 ,6 7%~ 79%的栓塞病人生前未能得到正确诊断[1] 。急性重症肺栓塞最有效的治疗是溶栓疗法。本文报道我科成功抢救一例急性重症肺动脉栓塞病人。1 临床病例患者 ,男性 ,4 4岁 ,农民 ,因“发热、气急伴胸痛18天 ,咯血 15天”于 2 0 0 1年 11月 11日入院 ,入院时查体 :体温 38 5℃ ,脉搏 12 0次 … 相似文献
3.
20例肺动脉栓塞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动脉栓塞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结果 肺动脉栓塞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患者存在危险因素,呼吸困难和胸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动脉血气分析、血D-二聚体、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对肺动脉栓塞症的诊断有参考价值,同位素核素灌注扫描、螺旋CT具有无创和高敏感性的特点,肺动脉造影是最为可靠的辅助检查.结论 肺动脉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被漏诊误诊,临床工作中应增强对肺动脉栓塞症的诊断意识,结合适当的辅助检查手段,以期达到早期诊断、降低病死率的目的 . 相似文献
4.
5.
6.
1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thromboembolism ,PTE)是指静脉系统或右心内形成的血栓脱落随血液漂流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而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我国目前尚无确诊PTE的流行病学资料[1] ,加之该疾病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 ,误诊、漏诊率较高。我科于 2 0 0 0年 2月收治了 1例“慢性右肺动脉栓塞 ,肺动脉高压”患者 ,成功地为其实施了手术治疗。经综合防治 ,严密监测、精心护理 5 1天 ,痊愈出院。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男性 ,32岁。 1999年 2月始无明显诱因出现气促、咳嗽 ,不伴畏寒、发热 ,无心悸、胸痛 ,同年 5月上述…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患者发病急,肢体瘫痪严重,常导致各种神经功能障碍及严重后遗症,患者由于病情的变化常合并多种并发症的发生.肺动脉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是一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的常见病[1].我科于2005年10月收治了1例脑梗死合并肺动脉栓塞同时伴有低蛋白血症、肾功能衰竭的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症状减轻,病情逐渐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梗死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1],使脑血流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栓塞性脑梗死根据栓子来源可分为心源性、非心源性和其他3种.肺动脉栓塞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致残率高、病死率高.1996年1月-2006年1月我科共收治脑梗死合并肺动脉栓塞病人31例,通过及时的急救和护理,病人症状减轻,病情逐渐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9.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系静脉或右心腔内栓子脱落阻塞肺动脉所致的疾病,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病急,病情重,死亡率极高,是常见的血管病急症,其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必须及时、有效地诊治,否则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溶栓抗凝是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主要手段,临床验证其安全有效,正日渐普及和规范。通过我科对一例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进行溶栓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长沙市某三甲医院护理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VTE,venous thromboembolism)认知水平现状,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自制的“长沙市三甲医院护理人员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认知水平调查表”对长沙市某三甲医院的716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护理人员认知水平总得分为(35.99±10.29)分,得分率61.0%,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高危因素维度平均分为(11.84±2.49)分,得分率最高,为74.0%;VTE预防维度平均分为(8.58±5.77)分,得分率最低,为50.5%;年龄、科室类型、工作年限、参加VTE相关培训、科室建立规范化的防护流程是影响护理人员VTE认知水平的因素。结论 该医院护理人员的VTE相关知识水平较低,需加强培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螺旋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在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经CTPA诊断的8例肺动脉血栓栓塞患者的CT征像.结果 8例经CTPA确诊的PIE病例,共累及86支肺动脉(51.1%).受累肺动脉位于右肺56支(65.1%),肺段动脉受累58支(67.4%).栓子形态包括完全充盈缺损16支,中心充盈缺损18支,偏心性部分充盈缺损39支,附壁充盈缺损13支.PE的间接征象主要包括肺动脉高压、肺梗死灶形成、胸腔积液和支气管动脉扩张等.结论 螺旋CT进行CTPA检查具有快捷、无创、安全等特点,是诊断肺动脉血栓栓塞症(FIE)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12.
13.
【】分析及总结17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通过对肺切除术后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指导早期活动,分析肺切除术后患者发生肺栓塞的相关因素,积极预防并加强护理可减少肺栓塞的发生,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48例肺动脉栓塞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8例确诊为肺动脉栓塞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动脉栓塞以中老年患者居多,常伴有多种危险因子(如深静脉血栓形成(35.40%)、心血管疾病(40.20%)、恶性肿瘤(12.50%)、外科手术(14.60%)后等)。临床表现不典型,多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93.3%)及胸痛(62.5%).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休克(10.4%)及晕厥(14.6%)。动脉血气分析、血D-二聚体检查、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对肺栓塞的诊断有提示作用;而同位素肺灌注/通气扫描、螺旋CT及肺动脉造影是确诊肺栓塞的较为可靠的诊断方法。结论:肺动脉栓塞是一种常见的肺血管疾病,有较高的病死率。对有症状的高危患者应尽早给予同位素肺灌注/通气扫描和螺旋CT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肺动脉栓塞 (chronicpulmonaryembolismCPE)症状较隐匿 ,常延误诊治。近年来 ,我科收治 2例 ,经手术治愈。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男 ,3 8岁 ,无明显诱因心慌、胸闷 8月 ,伴肝大、腹水、下肢水肿 1月 ;彩超示 :三尖瓣中度反流 ,肺动脉压 3 0mmHg ,肺动脉主干及右肺动脉血栓形成 ,左侧下肢静脉有血栓并部分阻塞。例 2 ,男 ,5 8岁 ,活动后胸闷 ,呼吸困难伴紫绀 3a ,下肢水肿 ,肝大 ,腹水。彩超示 :三尖瓣中度反流 ,右肺动脉血栓栓塞 ,肺动脉高压 71mmHg。2例患者术前起病较隐匿 ,… 相似文献
16.
17.
肺动脉高压的表现是不明原因的肺动脉压力增高.肺循环是一个高流量、低压力、低阻力的系统.正常肺动脉平均压为14mm Hg(1.85kPa),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为25mm Hg(3.32kPa)或运动时肺动脉平均超30mm Hg(3.99kPa)时称之为肺动脉高压[1].肺动脉高压从第1例临床报道距今已有50多年,该病治愈难、死亡率高[2].但随着治疗水平的提高和多种药物的应用,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生存率显著延长.我科自2001年收治1例肺动脉栓塞患者,此患者已经患肺动脉高压8年,反复住院调整治疗,每次均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均病情稳定而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病理形态学上的三种疾病,即:慢性亚型肺血栓栓塞症(chronic silent pulmonarythrombolism)、肺静脉闭塞性疾病(pulmo-nary venooclusive disease)和典型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在临床上很难鉴别,故1975年WHO 专家委员会将以上统称为不能解释的肺动脉高压,以上疾病在临床上并不罕见,但往往由于症状上缺少特异性,常被误诊为风心病、先心病等,故确诊的病人病情危重,及至晚期,治疗困难,予后不好。本文通过三个病例力求对此有更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19.
肺动脉高压的表现是不明原因的肺动脉压力增高。肺循环是一个高流量、低压力、低阻力的系统。正常肺动脉平均压为14mm Hg(1.85kPa),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为25mm Hg(3.32kPa)或运动时肺动脉平均超30mm Hg(3.99kPa)时称之为肺动脉高压[1]。肺动脉高压从第1例临床报道距今已有50多年 相似文献
20.
肺血栓栓塞症的护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肺血栓栓塞症(pul 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PTE不是局限于某一专科的疾病,病死率高[2]。是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第三位的致死性病变,近年来护理人员在肺血栓栓塞症的护理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为医生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准确信息[3],为患者赢得了救治的有利时机,综述如下。1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肺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性危险因素和获得性危险因素[4]。1.1遗传性危险因素如V因子Leiden突变、Ⅷ因子水平增高、G20210A基因突变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