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探讨适用于气管切开术后初期病人较为理想的气道湿化方式。方法:将气管切开病人37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9例采用微量泵持续注入气道湿化,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方法湿化即定量间断气道湿化法,观察术后第一、三、五天分泌物粘度.吸痰频率以及第七天继发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湿化效果理想,未发现痰痂,对照组痰液粘稠并发现4例痰痂;吸痰频率第一天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天开始具有显著差异(p〈0.05);继发肺部感染率试验组为0,对照组为11.11%。结论:气管切开初期宜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以减少肺部感染,避免痰痂形成,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2.
气管切开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56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实验组32例,对照组采用超声波雾化加湿+气道内间断滴入加湿法进行气道湿化,实验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滴入法进行气道湿化.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痰痂形成、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刺激性咳嗽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认为气管切开后,微量泵持续滴入法湿化气道流速恒定,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安全有效,气道湿化效果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后2种气道湿化效果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采用微量注射泵对气管切开病人进行气道持续湿化,并与常规法比较,为寻求一种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法.方法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滴药、注射器间断或定时气道滴药两种方法,通过湿化效果、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气道黏膜出血4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微量注射泵气道滴药湿化并发症少,效果明显优于注射器间断滴药湿化组,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意义,p<0.01.结论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滴药湿化法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两种气道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术病人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氧气雾化湿化法和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术病人气道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氧气雾化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观察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吸痰次数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氧气雾化湿化法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中效果明显优于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 相似文献
5.
6.
朱成兰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33):3491-3492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病人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60例气道切开的病人分为2组,实验组30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气道,对照组30例采用输液瓶持续滴注法,采用连续观察,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形成痰痂、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率也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减少了护理工作量.结论 气管切开病人应用微量泵持续湿化明显优于输液瓶持续滴注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气管内间断湿化法与输液式持续湿化法的临床效果和所需护理人力的情况。方法:将气管切开术后需气道湿化的病人8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气管切开病人应用输液式持续性气管内滴药湿化;对照组用气管内间断性滴药湿化,对比观察两组气道湿化的效果并统计其护理操作消耗的时间。结果:实验组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为病人气管内滴药护理操作人平均每天所需的时间,实验组为10min,对照组为96min。结论:输液式持续气道湿化法明显优于传统的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且可明显节省气道湿化的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气管切开术后微量注射泵湿化气道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2002年3月~2003年10月,在借鉴麻醉连续给药法的基础上,对20例气管切开病人设计并试用了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保证气道有效湿化,降低痰堵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5例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的间断定时气道湿化法。结果:试验组形成痰痂、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痰培养阳性率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可以明显减少气管切开患者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气道出血及肺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气管切开术后微量注射泵湿化气道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2 0 0 2年3月~2 0 0 3年10月,在借鉴麻醉连续给药法的基础上,对2 0例气管切开病人设计并试用了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的方法,代替了传统的气管内定时、间断滴注湿化的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A组:2 0 0 2年3月~2 0 0 3年10月,对2 0例气管切开病人(年龄34~76岁,其中男16例,女4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的方法。B组:1999年3月~2 0 0 2年3月,对2 0例气管切开病人(年龄30~70岁,其中男19例,女1例) ,采用传统间断滴注方法,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1 2 方法。(1)A组:常规用… 相似文献
15.
应用注射泵持续湿化气道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探讨一种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新方法。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同时使用注射泵恒速仪,24h持续气管套管内滴入湿化液,每小时2ml(即每2min1滴)。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同时人工间断气管套管内滴入湿化液,每2h1次,每次2ml。观察2组患者痰痂形成、肺部感染、拔管时间等指标的差异,并作出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肺部感染及拔管时间等指标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χ2=5.880,p<0.05;χ2=6.285,p<0.05;χ2=4.007,p<0.05)。结论在气管切开患者护理中,用注射泵恒速仪持续气道湿化,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安全有效,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术后采用不同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滴注湿化法,对照组采用间断气道滴注湿化法.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痰痂形成率、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刺激性咳嗽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法更能提高排痰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与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对老年患者气管切开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 70例行气管切开的颅脑疾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组(A组,n=35例)和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组(B组,n=35例)。比较两组气道湿化后血氧饱和度(Sp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等血气指标水平,比较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湿化程度。结果两组气道湿化前PO_2、SaO_2、PCO_2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气道湿化后PO_2、SaO_2明显升高(P0.05),PCO_2明显降低(P0.05),且A组PO_2、SaO_2升高更为显著,而PCO_2降低更为显著(P0.05);A组气道湿化后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出血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气道湿化程度I度比例明显低于B组(P0.05),而Ⅱ度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输液泵持续恒温湿化效果明显优于间断滴注式气道湿化,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气道持续微量湿化的疗效。方法:选择74例气管叨开病例,按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持续湿化组41例,定时湿化组33例,观察病人的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持续湿化组肺部感染发生12例,定时湿化组发生肺部感染18例。结论:持续湿化组对预防肺部感染有明显的疗效,缩短了气管套管带管时间,缩短了病程,为病人节约了开支。 相似文献
19.
微量泵用于持续气道内湿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3 年 初 ,我 科 利 用 微 量 泵 持 续 气 道 内 湿 化 ,保 持 患 者气 道 湿 润,解 决 了气 管 切 开 患者 易 感 染 、治 疗 时 间 长 、疗 效 差的 问题 ,报 道 方法 如下 。1 资 料与 方法 2003 年 ,我 科 共 收 治 104 例 气 管 切 开 患 者 ,其 中 神 经 外科68 , 例 神经 内科 16 , 例 胸外 科 例 ,普 外科 5 15 。 例 用生 理 盐 水+沐 舒 坦 30 m g 稀 释 成 湿 化 液 , 必 要 时 根 据病 情加 入 地塞 米松 5 m g 及 适量 敏感 抗 生素 。用 50 m l注射 器抽 取 湿 … 相似文献
20.
微量注射泵应用于气管切开气道湿化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度湿化是气管切开护理的关键环节,湿化不足引起痰液粘稠,甚至形成痰痂,是影响病人呼吸的重要因素。采用微量注射泵(以下简称微量泵)准确、匀速地将湿化液注入气道是控制痰痂形成的有效方法。我科自9月28日~12月5日对9例气管切开病人应用微量泵行气道湿化,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9例患者中,男8例,女1例,年龄7岁~54岁,平均37.4岁。颅咽管瘤1例,高血压脑出血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1例,脑外伤伴急性肾衰1例,脑外伤、肋骨骨折、肺挫伤、双上肢及左下肢骨折1例,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2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1例。1.2方法①用物微量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