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9 毫秒
1.
张瑜 《重庆医学》2012,41(30):3218-3220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及分子探针在影像学中的不断应用,影像医学已从对传统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成像,由此产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分子影像学(molecu-lar imaging,MI),国外核医学学会将其定义为在活体状态下从细胞和分子水平对生物过程进行可视化的定性和定量研究。  相似文献   

2.
分子印迹技术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分离技术,结合了化学工程、材料学和生物学等学科,具有预定性、识别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参考近年来分子印迹技术分离纯化中药活性成分的文献,介绍了分子印迹技术的基本原理、类型、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它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3.
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是20世纪生物分子检测技术发展达到先进水平,出于人类对自身遗传信息库的完全解析和对人类的诸如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糖尿病及老年性痴呆等与细胞基因调控密切相关疾病从分子水平进行深入研究并寻求最佳治疗措施的强烈愿望,首先由美国科学家提出并得到全世  相似文献   

4.
肺癌生物分子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小花  田应选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931-2932
近年来,随着肿瘤流行病学及分子病理学的研究表明,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着逐年上升趋势。通过对肿瘤基础研究发现肿瘤的发生及发展可能涉及到某些关键性靶分子的改变。加之,化疗和放疗在临床应用上的广泛副作用、手术切除的局限性以及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的日渐成熟,使人们将目光投向涉及控制肺癌细胞分裂与分化、永生化与凋亡等某些生物靶分子特性的研究,寻求肺癌的临床诊治研究提供分子手段。在此,本文将对与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肿瘤生物靶分子及其临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分子医学是涵盖医学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医学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技术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应用等的综合性学科。分子医学与传统医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前者可在基因水平上对疾病进行操作 ,所以分子医学技术已成为推动分子医学发展的重要工具。本文较全面阐述分子医学和分子医学技术的主体内容 ,并指出其在医学发展中的重要性。分子医学的发展将逐渐改变目前以经验医学为主导的局面 ,分子医学技术将成医学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使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更紧密地相互联系 ,使科研成果更快速地向临床转化 ,使实验医学和经验医学有机地融合起来 ,这将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当代免疫学拓展了对疾病认识的新视野白求恩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130021)杨贵贞免疫学是当代医学中进展速度最快、生命力最强的学科之一。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呈现出广度的多学科交叉性,深度由整体向细胞、分子、基因水平的多层次性发展,并以先进学科为支柱,推动了...  相似文献   

7.
皮肤微循环检测方法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吕瑞林  吴伯瑜 《医学综述》2006,12(2):124-126,128
局部微循环的改变不仅反映局部,而且反映着全身生理及病理变化。微循环信息的获取,对了解脏器功能、发现和诊断各类疾病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各种微循环检测方法提供了大量信息,特别是现代分子成像技术的发展,更使微循环的观察做到了活体、实时、无损伤,并达到细胞、分子级水平。  相似文献   

8.
由于西医学是在工业大革命以后,科学快速发展时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这之后的医学更加注重科学实验,使医学的学科越分越细,越来越深入微观,所以西医学又有人称之为分子医学。使众多学者倾毕生精力研究“一个疾病/一种基因/一个病菌/一种治疗”的线性纵向思维模式成为医学的主流。而有时在进入分子水平研究的细节时,却忘记了整体,带来了大量弊病。  相似文献   

9.
分子寄生虫学简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寄生虫学是一门古老、经典的以形态学研究为主的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分子寄生虫学(Molecular Parasitology)已成为现代寄生虫学最重要的学科分支之一和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所谓分子寄生虫学即寄生虫学中的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in Parasitology)。在这里,分子生物学是作为工具使用的,其目的是从分子和基因水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化学是一门在分子水平上探讨生命奥秘的学科.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基础学科,它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中,以及在推动各学科的发展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学生学习后续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及在分子水平探讨病因、研究发病机理、诊断疾病、寻求防治方法奠定基础。生物化学学得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在其他学科方面的深入发展。由于该学科发展迅速,知识量大,内容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因此要营造良好的生物化学学习氛围,改变以往单一的课堂学习模式.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生物化学学习格局,要让学生在生活的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生物化学,在校园更多的空间里面呈现生物化学,使学生在生动形象、形式多样的生物化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生物化学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分子影像学是近年来兴起的涉及影像学与现代分子生物学,及其他学科的新的边缘学科.本文针对分子影像学所需的三种探针和成像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胥维勇  杨红 《四川医学》1997,18(6):403-404
传统病理学技术向分子水平发展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胥维勇杨红李科杨群近年来,病理学技术的发展已越出了传统病理学技术的范畴,不论在理论上还是方法上都有很大的进展。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病理学上的应用,使病理形态学内容得到充实,正在诊...  相似文献   

13.
1概述 分子成像是在活体内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显示及测量生物机体的生化过程。从微观水平认识疾病。对靶分子的特异性成像可以灵敏地检测和揭示疾病,早期直接地从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对各种治疗的反应、直至评估疗效,进而有助于认识疾病机制,提高诊治水平。目前能够用于分子成像的技术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为代表的核素显像、功能磁共振成像(fMR1)、核磁共振谱成像(MRI/S)和某些光学成像(01)。[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药物成瘾是一种由于长期滥用成瘾性物质所引起的大脑神经细胞形态结构、生物化学和功能改变的大脑慢性疾病。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为研究药物成瘾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与方法,不但可以把人类自身作为研究对象;而且可以在整体、环路、细胞和分子各个水平上对脑的内部结构和生理特点进行深入而系统的观察,对全脑的活动过程进行探测分析,有利于发现影响成瘾的特定脑区,还可用于检测不同脑区在成瘾行为中的交互作用。脑成像技术在药物成瘾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可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深入到分子水平,即检测成瘾过程中脑内神经递质含量的变化、神经递质受体的上调、下调、受体亲和力等;另一个是对神经系统的宏观活动和整体结构的研究,通过测量大脑的血流量或新陈代谢等情况来反映大脑状态。  相似文献   

15.
生物化学是一门利用化学的理论、方法和观点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物质和生命过程的学科,在医学生必修课程体系尤其是基础科目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分子标记这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实验动物学及免疫学等研究领域中,本文概述了分子遗传标记的种类及其在犬中的应用情况。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及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完成,分子标记必将不断改进完善,人们也将会不断地发现更为有效和便捷的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犬的遗传及应用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
分子医学的出现犹如分子生物学之于生命科学之伟大意义,将改变传统医学的模式,开拓出医学发展的新潮流。分子医学已经影响到医学的每一专业。无论是正处于医科学习阶段的青年学生,还是已翱翔在医学临床、科研和教学领域的广大医学工作者,对这一新型学科的领略或贯通已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分子烙印技术的历史发展状况、基本原理及制备方法,并对其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分子影像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人类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迅猛发展,提供了人类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的系列变化,如启动疾病发生的分子、促进疾病发展的分子、疾病预后的分子、评估治疗效果的分子。将医学影像技术与现代分子生物学相结合产生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分子影像学,其利用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对生命体内部生理和病理过  相似文献   

20.
PET-CT临床应用进展:从代谢显像到分子影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庆 《中国医刊》2005,40(10):33-36
PET-CT是将PET提供的组织细胞代谢显像及在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基础上进行的分子影像和CT提供的反映组织解剖结构、血流灌注的显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最先进的影像设备.它也是目前进行临床分子显像研究使用最广泛、最重要的影像设备.PET-CT设备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医学影像的模式,能够为临床提供从分子水平研究肿瘤、神经和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工具.由于新型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分子探针)不断被推向临床应用,目前PET-CT已经从传统的代谢显像进入到分子显像的全新时代,对疾病的研究已经从简单的解剖、血流灌注和代谢研究发展到特征性变化的研究阶段.本文就PET-CT在分子影像的临床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