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ED椎间盘镜手术38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椎间盘镜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行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物摘除及侧隐窝扩大术38例。结果 35例获随访,时间3-11个月(平均6个月)。疗效优31例、良3例、可1例。无差级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MED除能达到解除临床症状的目的外,主要优势为微创、腰椎后结构及软组织损伤小、出血少、患者乐于接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症为最佳适应证;操作者必须具备熟练的常规椎间盘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2.
后中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目的:探讨后中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操作要点以及并发症处理。方法:采用后中路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本组46例,随访3-12个月,按Nakai分级:优40例,良5例,可1例。结论:ME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的优点,适用于大多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  相似文献   

3.
后中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后中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操作要点以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采用后中路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术 (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 ,MED)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 本组 46例 ,随访 3~ 12个月 ,按Nakai分级 :优 40例 ,良 5例 ,可 1例。结论 ME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的优点 ,适用于大多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  相似文献   

4.
后中路椎间盘镜手术的适应证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19  
目的:探讨后中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icroEndoso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方法:2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按椎间盘突出的类型选择149例行MED手术,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开放式手术。结果:本组215例。随访6-16个月,按Nakai分级;MED组,优112例,良27例,可10例,优良率93.28%;开放式手术组,优48例,良11例,可7例,优良率89.39%。结论:MED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但手术适应证有一定局限性,MED主要适用于单节段外侧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也适用于部分伴钙化或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不适用于伴腰椎不稳或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抿弃盲目扩大MED适应证,镜下操作失败再中途转行开放式手术的错误做法。  相似文献   

5.
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术后5年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7例,男63例,女54例;年龄24~72岁,平均50.6岁。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单纯侧隐窝狭窄症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侧隐窝狭窄32例,伴有髓核钙化15例。L3,42例,L4,556例,L5S148例,L4,5合并L5S111例。中央型22例,旁侧型95例。隆起型32例,破裂型73例,游离型12例。单侧98例,双侧19例。采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切除术(ME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和神经根管扩大。结果:117例经随访48~84个月,平均5.5年,根据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93例,良16例,差8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减少MED手术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显微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介绍显微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方法:自2000年10月~2002年12月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其中46例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结果:随访6~24个月,按Na—Kai疗效评定,34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结论: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只要遵循神经根彻底减压的原则,就可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MED椎间盘镜手术38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道经椎间盘镜治疗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症。方法  2 0 0 0年 5月至 2 0 0 1年 4月 ,采用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技术 (MED)行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物摘除及侧隐窝扩大术 38例。其中 2 1例为单节旁侧型突出 ;17例合并侧隐窝狭窄。结果  35例获 3~ 11个月、平均 6个月的随访。疗效优 31例、良 3例、可 1例。无差级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1) MED除能达到解除临床症状的目的外 ,主要优势为微创、出血少、腰椎后结构软组织损伤小、病员乐于接受 ;(2 )初期开展应选择好病例 ,旁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症为最佳适应证 ;(3)操作者必须具备熟练的常规腰椎间盘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50例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后路显微内镜及自制器械行髓核摘除术和侧隐窝扩大减压术的切口选取和手术技巧。其步骤如下:①选取切口:双间隙病变于两间隙中间取切口;3间隙病变者于中间病变间隙取切口。②建立与病变间隙相对应的工作通道。③髓核的摘除。④术中自制器械的应用。结果连续双间隙突出34例,间隔间隙突出2例,连续三间隙突出14例。50例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按Nakai评定标准,优34例,良13例,可3例,优良率94.0%(47/50)。结论后路MED治疗合并侧隐窝狭窄的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刨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满意的特点,是目前该类疾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及治疗情况。结果: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19例。发生率为8.84%。其中术中椎管内血管破裂出血6例,单纯硬脊膜破裂4例。硬脊膜破裂合并神经根束损伤1例,合并马尾神经束损伤1例,神经根牵拉伤1例,突出椎间盘摘除和/或侧隐窝扩展不足3例。原节段对侧突出遗漏1例。遗漏另一节段突出2例。全组无术后椎间隙感染及死亡。结论:术者经验和适应证的选择与MED围手术期并发症有关;强调循序渐进的原则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显微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方法:自2000年10月~2002年12月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其中46例合并有侧隐窝狭窄.结果:随访6~24个月,按NaKai疗效评定,优34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结论:应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侧隐窝狭窄症,只要遵循神经根彻底减压的原则,就可取得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