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幼虫抗菌蛋白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5种诱导源所诱导产生家蝇幼虫抗菌蛋白的抗菌活性,观察不同诱导源对家蝇幼虫抗菌蛋白产生的诱导效果.方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脂多糖、紫外线及热诱导家蝇幼虫,在诱导后不同时间提取抗菌蛋白进行抑菌实验,观察不同诱导源诱导后抗菌蛋白产生的高峰时间,并比较各诱导组高峰时间产生抗菌蛋白的抗菌活性.结果各诱导组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蛋白达最大活性时间为诱导后36~48 h(热诱导后家蝇幼虫很快化蛹,未观察抗菌蛋白产生高峰时间);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后的抗菌蛋白抗菌活性最佳,热诱导后的抗菌蛋白抗菌活性也较未诱导组好.结论各诱导源诱导后抗菌蛋白产生的高峰时间不同;细菌诱导的抗菌蛋白抑菌效果最好,热诱导也是一种较理想的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2.
家蝇幼虫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及其组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诱导源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及其蛋白组分.方法取5种诱导源诱导后提取抗菌蛋白,用不同细菌进行抑菌实验,观察5种诱导源诱导组抗菌蛋白的抗菌特性;5种诱导源诱导组抗菌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观察抗菌蛋白的组分变化.结果各诱导组产生的抗菌蛋白均能抗多种G+菌、G-菌和耐药菌株,但对不同细菌的抗菌活性有所差别.各诱导组抗菌蛋白中有2条电泳带与对照组完全相同,但含量高于对照组;各诱导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出现不同的新的蛋白带.结论家蝇幼虫诱导后产生的抗菌蛋白抗菌谱广;不同诱导源可诱导家蝇幼虫产生相同蛋白及不同的新蛋白.  相似文献   

3.
诱导家蝇幼虫抗菌蛋白的提取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比较两种方法提取家蝇幼虫抗菌蛋白抑菌活性,并观察两种诱导源所诱导家蝇幼虫血淋巴中抗菌蛋白产生的动力学变化。方法 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诱导家蝇幼虫,在诱导后12,24,36,48,60h收集家蝇幼虫,80℃热水处死,分别用血淋巴、组织匀浆提取抗菌蛋白后进行抗菌活性的测定。结果 用组织匀浆提取的抗菌蛋白抑菌效果明显好于血淋巴;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物质达最大活性时间分别为诱导后48,36h。结论 用组织匀浆提取家蝇幼虫抗菌蛋白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诱导后36~48h的抗菌蛋白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4.
家蝇抗菌物质诱导及高温处理后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蝇幼虫经针刺诱导产生的抗菌物质经不同温度处理不同时间后的抑菌活性。方法室内饲养的家蝇3龄幼虫,经针刺诱导48h后提取血淋巴,100℃处理10s和30s及1、3、5min,80℃和60℃处理30s、1、3、5、10min后,采用磷酸盐缓冲液制备离心上清样品,分别观察记录其对溶壁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经100、80℃处理后,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环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环直径减小,60℃处理不同时间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环大小无明显影响。100℃处理1min后以及80℃处理3min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无明显的抑菌环产生,60℃处理不同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直径无明显影响。结论家蝇幼虫经针刺诱导产生的抗菌物质,其抑菌活性对高温有一定的稳定性,80~100℃加热处理,抑菌活性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减弱,60℃高温处理10s至10min对其抑菌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家蝇抗菌物质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兵红  曾莉萍  陈萍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6):3023-3024,3027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家蝇抗菌物质诱导表达的规律。[方法]室内饲养的家蝇三龄幼虫,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处理后,分别于第0、12、24、36、48、60、72、84h提取血淋巴,以溶壁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指示菌,采用平板法作抑菌试验,以抑菌圈直径表示抗菌活力的大小,借以指示家蝇抗菌物质的诱导表达规律。[结果]经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处理后,第12~36h提取的血淋巴抑菌活性较强,对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活性高峰出现在处理后12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高峰出现在处理后36h。[结论]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诱导家蝇产生抗菌物质,血淋巴收集在诱导后12~36h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家蝇抗菌物质针刺诱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针刺体壁对家蝇抗菌物质诱导表达的规律。方法室内饲养的家蝇Ⅲ龄幼虫,针刺体壁处理后,分别于第0、24、48、72、96h记录幼虫存活率,并提取其血淋巴,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壁微球菌作指示菌,采用平板法做抑菌试验,37℃恒温24h观察抑菌圈,并以抑菌圈直径表示抗菌活力的大小,借以指示家蝇抗菌物质的诱导产生规律。结果经针刺诱导后,家蝇幼虫存活率逐渐降低,提取的血淋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壁微球菌的抑菌活力峰均出现在诱导后48h。结论针刺体壁可诱导家蝇产生抗菌物质,血淋巴收集在诱导后48h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7.
家蝇幼虫中与抗菌功能相关的蛋白和多肽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家蝇幼虫体内与抗菌功能相关的蛋白和多肽。方法 对家蝇 3龄幼虫进行针刺、带菌针刺、热激、超声 4种处理 ,于处理后 6、16、2 4、4 8、6 5h分别收集提取耐热水溶蛋白 ,比浊法测定抗菌活性 ,经逐步回归分析确定抗菌相关蛋白和多肽。结果  4种处理均能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菌物质 ,其中表观分子量为 2 0kDa、2 2kDa的蛋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均有抗菌作用 ,13kDa、16kDa、2 6kDa蛋白只对上述两种菌中的一种有作用 ,37kDa、4 4kDa的蛋白对抗菌作用具有显著负贡献。结论 家蝇幼虫经过诱导后 ,会有多种与抗菌活性相关的蛋白和多肽开始表达或加强表达 ,它们彼此合作 ,共同建立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子宫内膜癌细胞(JEC)的影响.方法 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氨噻唑蓝(MTT)法测定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JEC细胞生长的影响;MTT法测定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正常人牙周膜细胞生长的影响;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并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高浓度组JEC细胞数及吸光度 (A)值明显降低,细胞增殖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各浓度组正常人牙周膜细胞的A值和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HE染色见细胞凋亡,各浓度组A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可能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来抑制JEC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的抑制作用。方法 细胞计数法、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及吖啶橙(AO)染色法测定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如,A375细胞生长的影响;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法测定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对正常人牙周膜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 高浓度组A375细胞数及吸光度(A)值明显降低,细胞增殖抑制率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各浓度组正常人牙周膜细胞A值及细胞增殖抑制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浓度组A375见细胞凋亡。结论 家蝇幼虫抗菌蛋白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A375细胞生长,对正常人体细胞基本无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有一个阈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针刺体壁对丝光绿蝇抗菌物质的诱导表达规律。方法 丝光绿蝇三龄幼虫针刺体壁处理后,分别于第0、12、24、36、48、60、72、84h提取血淋巴,以金黄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滤纸片法作抑菌试验,用于显示丝光绿蝇抗菌物质的诱导表达,以抑菌圈直径表示抑菌活力的大小。提取诱导后48h的血淋巴,设置3、5、7ul不同的血淋巴加样量实验组,记录不同加样量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设置不同稀释浓度,记录不同浓度的血淋巴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观察诱导后48h的血淋巴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枯草杆菌、溶壁微球菌等8种细菌的抑菌效果。结果 丝光绿蝇幼虫针刺体壁处理后,对金黄葡萄球菌的抑菌活力高峰出现在处理后48h。平板滤纸片法抑菌试验中,以加7ul血淋巴的抑菌效果最佳。丝光绿蝇诱导48h血淋巴1/2、1/4、1/8、1/16、1/32、1/64的不同稀释浓度,对金黄葡萄球菌均能产生明显的抑菌环。丝光绿蝇诱导后48h的血淋巴,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枯草杆菌、溶壁微球菌等8种细菌都能产生明显的抑菌环。结论 针刺体壁能诱导丝光绿蝇体内产生抗菌物质,诱导的抑菌活力峰出现在处理后48h。抑菌试验加样以7ul为宜,诱导后丝光绿蝇的血淋巴,稀释至64倍,对金黄葡萄球菌仍有抗菌活性,提示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8种细菌都能产生明显的抑菌环,提示具有较广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1.
无机抗菌剂、抗菌制品及其测试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传统的有机抗菌剂由于在抗菌谱、耐热耐候性、持效性、使用安全性、细菌耐药性获得方面存在固有局限性,在某些场合其应用受到了限制。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菌措施,无机抗菌剂成功地克服了有机抗菌剂的固有局限性,近年来,这类抗菌剂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应用。一、无机抗菌剂...  相似文献   

12.
Diethyl 1-cyclopropyl-5,7,8-trifluoro-1,4-dihydro-4-oxoquinoline-3,6-dicarboxylate 4 as a key-intermediate was synthesized via the Dieckmann reaction. The reaction of 4 with nucleophiles proceeded regioselectively at C-5. Facile cyclization between the C-5 and C-6 side chains of the resulting products gave novel pyrroloquinolones 10 and 12 and pyrazoloquinolones 15. They were converted into a series of cyclic amino-substituted pyrroloquinolones 17–21 and pyrazoloquinolones 22–24, and their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ies were tested. 1H-Pyrrolo[2,3-f]quinolone 17a and 2H-pyrrolo[3,4-f]quinolone 21a exhibited a potent in vitro antibacteri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3.
厚朴酚抗菌作用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厚朴酚对口腔致龋菌的抗菌作用、杀菌时间及对双歧杆菌的影响,采用试管法测定了厚朴酚对6种菌的最低杀菌浓度,其中对变链C、g及对青春双歧杆菌的MBC为16μg/ml,对溶血性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MBC均为4μg/ml;在4倍的MBC浓度下,对变链g的杀菌时间为3分钟。结果提示:厚朴酚长期应用时应注意维护肠道菌群平衡。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用导管的广泛应用,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风险日益增加,尤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已成为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往往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以及病死率的上升;如何降低导管相关感染风险和抑制导管表面生物膜形成,国内外学者均做了大量研究,且已有部分应用于临床;该研究综述了近年来针对导管相关感染预防策略和措施的现状、进展以及不足,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一些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研究环境因素对磷酸钛钠抗菌剂的抗菌活性的影响。方法 利用摇瓶法测定大肠杆菌ATCC4 4 113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培养后的存活菌数。结果 在试验细菌浓度为 (1 2× 10 2 )~(1 2× 10 8)cfu/ml的范围内 ,存活菌数随试验细菌浓度的提高而增大 ;抗菌剂抗菌活性在 16~ 4 6℃的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共存NaCl和蛋白质使抗菌剂抗菌活性下降 ,但分别在浓度为 0 0 1g/ml和 0 0 0 0 5g/ml处达到饱和值 ,超过此值时 ,抗菌性能不再下降。结论 在细菌浓度较大的场合 ,利用该抗菌剂所做成的抗菌材料必须和有机抗菌剂同时使用才能得到良好的洁净环境效果 ,由于抗菌剂在人体温度下具有较好抗菌性能并可望在汗液作用下保持抗菌性能在抗菌布料方面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7.
A series of cationic amphiphiles, each with an aromatic core, was prepared and investigated for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The synthesized amphiphiles in this study are bicephalic (double-headed) in that they each possess two trimethylammonium head groups and a single linear alkoxy tail. Minimum inhibitory and 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s of these amphiphiles were in the low micromolar range.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are highly sensitive to the chain length of the hydrophobic region, and modestly reliant on the relative positioning of the head groups on the aromatic core. These trends were more pronounced in time kill assays, wherein longer chain compounds required significantly shorter times to completely kill bacteria. Microscopy suggested that the mode of cell death was lysis. Strong inhibition was observed with both biscationic compounds and monocationic comparisons against Gram-positive bacteria; only biscationic amphiphiles maintained good activity versus the Gram-negative bacteria tested. These observations provide direction for future antimicrobial structural investigations.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对特殊生物矿物源双机抗菌陶瓷的除菌性能进行评估。方法:采用浸渍振荡法进行定量除菌试验、稳定性试验和耐久性试验。结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的10 min平均除菌率均为99.99%;在54℃恒温培养箱中存放14 d后,10 min平均除菌率仍为99.99%;经酸性和碱性介质浸泡3 h和90 d后,对大肠杆菌作用24 h的除菌率分别均为99.99%和99.9%。结论:特殊生物矿物源双机抗菌陶瓷具有快速、高效、稳定以及耐久的除菌性能。  相似文献   

20.
Honey is an ancient wound treatment that was re-introduced into modern medical practice in Australasia and Europe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regulated wound care products. Its therapeutic properties are attributed to it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and its ability to stimulate rapid wound healing. This review will briefly describe the evidence that demonstrates it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viv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