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使用海德堡眼底血管造影仪对986例患者进行混和造影,按体重同时注射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2种造影剂,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5.58%。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绝大多数在造影开始的5min内。其发生率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造影的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结论造影的不良反应一般是轻中度而且不留后遗症,两者合用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单独使用荧光素钠或吲哚菁绿造影不良反应相似。仔细观察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对提高血管造影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眼底血管造影技术在国内已广泛应用,眼底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同步血管造影将大大提高视网膜脉络膜疾病的诊断率,对指导眼底病的治疗有重大意义.单独荧光素钠血管造影或吲哚菩绿血管造影所发生的不良反应已有许多报道[1].笔者曾对正常人群荧光素钠和吲哚菁绿同步造影所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报道[2],本文回顾分析350例具有药物过敏史患者进行同步血管造影检查中发生的不良反应,评价该类患者造影是否安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吲哚菁绿绿术中荧光造影护理配合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吲哚菁绿术中荧光血管造影的护理。结果 12例患者术中16次吲哚菁绿术中荧光造影经过顺利,护理措施正确,无不良反应。结论吲哚菁绿药物特殊,需专人管理。术前充分问诊过敏史,谨防发生药物过敏;术中及术后备齐急救器材和药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尿液颜色等参数,随时组织抢救。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通过利用吲哚菁绿(ICG)血管造影剂进行荧光血管造影,以确认动脉瘤是否完全被排除于血流之外,载瘤动脉有无血流缺失,小血管是否血流良好[1]。我院2012年1~7月对开颅颅内动脉瘤夹闭的手术患者24例,应用吲哚菁绿进行荧光血管造影,均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现  相似文献   

5.
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操作与护理配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397例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Indocyaninegrenangiographyofthefundus,ICGA)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luoresceinfundusangiography,FFA)的护理操作体会,对造影的原理、意义进行了介绍,对造影前的准备、用药剂量、安全性及吲哚菁绿造影剂的溶解方法与注意事项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眼底血管荧光造影产生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在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5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给予创伤性高位截瘫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系统化整体护理,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试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创伤性高位截瘫患者施以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摆脱或缓解负性情绪的困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吲哚菁绿是一种无毒、具有低分子量的非放射性荧光染料,临床上常用于评估肝功能储备功能、心功能、眼底血管造影等。其虽然可引起胸闷、皮疹、恶心、呕吐、低血压等,但发生率低,发生过敏性休克者更为少见。本文回顾了1例老年肝癌男性患者进行肝功能储备试验,应用吲哚菁绿所致过敏性休克的急救过程与护理措施。过敏性休克属于急性速发型变态反应,病情发展迅速而凶险,医护人员需要早期识别,快速反应,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正确评估病情发展程度,迅速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预防晚期胃癌患者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化疗药物局部静脉损伤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轻晚期胃癌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辅助内界膜染色在黄斑裂孔手术中的应用与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黄斑裂孔患者在手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辅助内界膜染色的方法和护理方法。结果:在黄斑裂孔手术中应用吲哚菁绿辅助内界膜染色,给予适当的护理措施,患者术后并发症减少,裂孔封闭,预后良好。结论:吲哚菁绿辅助内界膜染色,提高手术成功率。加强术前、术中、术后护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开展QC( quality control)活动以降低患者雾化吸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阳光天使QC小组,运用计划(P),实施(D),检查(C),总结(A)循环管理方法,对患者产生雾化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现状调查,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制定可行性对策并实施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患者雾化吸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对照组19.1%,试验组6.1%,患者满意度对照组为87.25%,试验组为94.4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QC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的一种途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成熟期白内障手术的撕囊环节进行两种不同浓度吲哚菁绿前囊膜染色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附属爱尔眼科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成熟期白内障患者56例(56眼),通过序列生成方法随机分为0.5%吲哚菁绿染色组和0.1%吲哚菁绿染色组,各28例28眼。两组在手术中分别使用0.5%吲哚菁绿或0.1%吲哚菁绿0.2ml注入前房,在前房内留存30s后彻底冲洗,后进行白内障连续环形撕囊(continuous curvilineal capsulorrhexis,CCC)。术中观察前囊膜染色状态、CCC撕囊成功率、晶状体后囊破裂发生情况及人工晶体囊袋内置入完成情况。术后观察染色后30min染色残留情况,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及眼前房炎性反应。结果 术中前囊膜染色情况、连续环形撕囊成功率、后囊破裂发生情况、人工晶体囊袋内置入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0.5%吲哚菁绿染色组较0.1%吲哚菁绿染色组染色后30min主切口及前囊膜染色残留更明显,术后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率、术后眼前房炎性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0.1%吲哚菁绿囊膜与0....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疫苗的儿童配合度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预防接种疫苗的儿童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儿童配合度、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配合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5/53),低于对照组的24.53%(1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6.23%(51/53),高于对照组的73.58%(7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应用于预防接种疫苗的儿童中,可提高其配合度与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帕金森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3例病患。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予以干预组预见性护理,均持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不同方法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02%(40/43)、97.67%(42/43),对照组分别为76.74%(33/43)、83.72%(36/43),干预组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98%(3/43)、27.91%(12/43),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在临床干预中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进而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急诊静脉输液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急诊科收治的146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方式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8.32±1.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4±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静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静脉输液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放射科中的应用及成效。方法随机将2011年1月~2011年8月于本院放射科进行造影检查的558例患者分为干预组280例、对照组278例。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造影中不良反应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造影中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满意度99%(277/280),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89%(247/278)(Fisher确切概率值26.56,P<0.001)。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放射科中可提高患者对影像学检查的满意度,更有利于各项检查的开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纳入研究的80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出院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干预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药物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药物治疗依从率(92.5%)和患者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75.0%,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5.0%)低于对照组(22.5%);两组干预后心理、独立性、社会关系、环境、生理等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生存质量评分增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明显改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和患者满意度,同时还可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1日~2014年1月30日期间本院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给予试验组患者保温护理干预,比较2组的临床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的术后体温(36.5±0.5)℃,优于对照组(35.5±1.2)℃,试验组的低体温比(3.33%),优于对照组(20.00%),试验组的寒战比(3.33%)优于对照组(30.00%);试验组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感染比和护理满意度(93.33%)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保温护理干预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好,可纠正低体温,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预防CT强化扫描中造影剂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螺旋CT增强检查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从心理干预、健康教育、预防护理等方面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情绪、造影剂注射后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副反应发生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压及心率异常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CT强化扫描中造影剂副反应发生率,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行过继免疫治疗患者单采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某驻军医院普通外科恶性肿瘤应用单采法行过继免疫治疗患者167例,采取护理干预前作为对照组(80例),按一般单采操作常规宣教、操作;护理干预后为观察组(87例),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取认知干预、心理干预、饮食干预、血管通路干预以及行为干预等形式进行全程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单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护理干预组发生单采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显著,护理干预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恶性肿瘤行过继免疫治疗患者单采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