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过程中,运动对实验小鼠主动脉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l(VCAM-1)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取8周龄ApoE基因敲除小鼠饲以“西方饮食”饲料建立AS模型,将其分为ApoE-/-安静组及ApoE-/-运动组,ApoE-/-运动组给予持续12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另同时选取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C57安静组),给予普通生长繁殖饲料喂养。于实验进行12周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小鼠主动脉ICAM-1及VCAM-1表达情况。 结果C57安静组主动脉无ICAM-1、VCAM-1阳性表达,ApoE-/-安静组小鼠主动脉可见大量ICAM-1、VCAM-1阳性表达,在AS早期阶段,以内皮层阳性表达较明显;在纤维斑块及粥样斑块阶段,阳性染色则主要分布于斑块深部脂质核心区,内皮层呈低水平表达,ICAM-1、VCAM-1阳性表达面积相近;运动可促使ApoE-/-小鼠ICAM-1、VCAM-1阳性表达面积明显减少(P<0.05)。 结论运动能下调AS小鼠主动脉ICAM-1、VCAM-1表达,这可能是运动抗AS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指导临床脑梗死病程的判断。方法采用双抗夹心AB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动态检测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同时设立30例脑供血不足对照组和30例健康对照组。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在脑梗死发生第1天即明显增高,高于脑供血不足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1~3d呈增高趋势,3~7d呈下降趋势,7~14d又呈增高趋势。不同脑梗死体积组的sICAM-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ICAM-1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联系,可用作监测脑梗死发生及病程进展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间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用ELISA法测定38例急性脑梗死、33例恢复期脑梗死(RSCI)患者和20例健康人血sICAM-1、sVCAM-1。同时测定末梢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脑梗死体积。结果:ACI组血浆sICAM-1、sVCAM-1浓度明显高于RSCI组及正常对照组,ACI患者血浆sICAM-1、sVCAM-1浓度与脑梗死体积、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结论:sICAM-1、sVCAM-1参与了ACI病理生理发展过程,sICAM-1、sVCAM-1可作为ACI后监测病变化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小儿急性肺损伤(ALI)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动态检测43例ALI患儿血清SICAM-1的表达,同步血气分析测定氧合指数.分析血清SICAM-1浓度与病情预后的关系.结果好转组,恶化组患儿在确诊ALI后1 h时血清SICAM-1无显著性差异,好转组ALI患儿血清SICAM-1逐渐降低,至确诊后48 h明显下降,恶化组却逐渐升高,至确诊后48 h上升明显.血清SICAM-1与氧合指数成负相关.结论SICAM-1是判断ALI患儿病情轻重、估计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家兔实验性颈动脉硬化(athemsclemsis.As)斑块的形成及颈动脉壁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e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体质量1.8~2.3kg的新西兰大耳白家兔,48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AS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复方丹参滴丸大、中、小剂量组。正常对照组喂饲基础饲料,其余5组均于每日喂饲40g高脂饲料(最后1个月减量为20g),不足者给予基础饲料。辛伐他汀组给予4mg/(kg&;#183;d),复方丹参滴丸小、中、大剂量组给予复方丹参浸膏0.013 0.039,0.117g/(kg&;#183;d)。饲喂3个月后处死动物,从颈总动脉分叉处连续横断切片,苏木素-伊红组织化学染色,计算机图像扫描,定量分析颈AS斑块的大小及斑块占管腔的面积;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杂交方法测定颈动脉壁VCAM-1的表达。结果:复方丹参滴丸可明显消退颈AS斑块,大、中、小剂量组VCAM-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8.5&;#177;2.6)%,(43.4&;#177;4.3)%,(49.0&;#177;3.0)%,均显著低于模型组(74.1&;#177;2.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F=328.880,P&;lt;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能下调颈动脉壁VCAM-1的表达,这可能是其消退颈AS斑块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高血压左室肥厚时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 - 1(ICAM - 1)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 8周龄雄性Wistar-Kyoto (WKY)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共 30只 ,分为对照组、高血压组Ⅰ、高血压组Ⅱ ,分别在 2 4、 12、 2 4周龄处死大鼠 ,留取心肌标本进行苏木素 -伊红 (HE)和VanGieson (VG)染色 ,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和胶原分布情况 ;免疫组化染色及ED1标记显示心肌巨噬细胞浸润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心肌ICAM - 1的mRNA表达 ;酶链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检测ICAM - 1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WKY大鼠及 12周龄SHR比较 ,2 4周龄SHR存在明显的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 ,心肌ICAM - 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巨噬细胞浸润显著增加 (P <0 0 1,P <0 0 1,P <0 0 1) ;12周龄SHR与WKY大鼠在心肌病理学改变、ICAM - 1表达及巨噬细胞浸润等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心肌ICAM- 1过度表达及其介导的炎性细胞浸润可能参与了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7.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任强  李自成  巫少荣 《临床荟萃》2004,19(7):419-420,F003
细胞黏附分子是指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以配体-受体相对应的形式发挥作用,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与活化、细胞的伸展和移动、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肿瘤转移、创伤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它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黏附分子,属免疫球蛋白超  相似文献   

8.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统性输注后,何种因素促使其迁移到正确部位尤为关键,目前认为黏附分子在介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缺血或损伤组织迁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的:观察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直接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直标法在流式细胞仪上检测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抗原的表达率,RT-PCR半定量分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呈弱阳性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呈强阳性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率为6%,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率为100%.RT-PCR检测结果显示,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mRNA呈微弱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 mRNA呈高度表达.提示在生理状态下,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低表达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高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 - 1(ICAM - 1)在高血压左室肥厚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12周龄雄性WKY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共 34只 ,分为对照组、高血压组、抗ICAM - 1抗体治疗组。抗ICAM - 1抗体治疗组经尾静脉注射抗ICAM - 1单克隆抗体 12周。断头处死大鼠后留取心肌标本 ,进行HE、VG染色 ,观察心肌细胞形态和胶原分布情况 ;免疫组化染色及ED1标记显示心肌巨噬细胞浸润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心肌ICAM - 1mRNA表达 ;酶链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检测ICAM - 1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WKY大鼠比较 ,SHR肥厚心肌中ICAM - 1的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加 (P <0 0 1,P <0 0 5 ) ,巨噬细胞浸润明显 (P <0 0 1)。应用抗ICAM - 1抗体治疗后 ,SHR心肌ICAM - 1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 (P <0 0 1,P <0 0 5 ) ,巨噬细胞浸润数减少 (P <0 0 5 ) ,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在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发病过程中 ,心肌ICAM - 1过度表达及其介导的炎性细胞浸润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肺炎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动态检测58例轻型肺炎,34例重型肺炎及26例健康儿童血清SICAM-1的表达,肺炎患儿同步血气分析测定氧合指数。分析血清SICAM-1浓度与病情关系。结果:肺炎组患儿血清SICAM-1较对照组患儿明显升高,重型肺炎较轻型肺炎患儿升高。92例肺炎患儿血清SICAM-1与氧合指数成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841,P<0.01.结论:SICAM-1是判断肺炎患儿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检测冠心病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探讨其在冠心病发病机理、病情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30例健康者血浆sICAM-1水平。结果 (1)AMI、UA、SA患者sICAM-1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高,且三组间亦有显著差异。(2)AMI患者按心功能分组,各组间亦有显著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普外科行手术切除的老年结直肠癌患者57例。另选正常结直肠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组织中ICAM-1表达和D2-40标记的LVD表达情况。观察ICAM-1表达和LVD与患者一般资料,肿瘤大体类型、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Dukes分期的关系,并观察ICAM-1表达水平与D2-40标记的LVD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ICAM-1阳性表达率为73.7%(42/57),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ICAM-1阳性表达率为15.0%(3/20)。结直肠癌组织中ICAM-1表达与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Dukes分期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大体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结直肠癌组织中D2-40标记LVD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Dukes分期相关;与患者年龄、性别、大体类型无关。ICAM-1阳性表达的42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LVD值为(31.85±6.52),ICAM-1阴性表达组的15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LVD值为(25.41±4.2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6,P0.01)。结论 ICAM-1过表达可以上调结直肠癌的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在结直肠癌中联合检测ICAM-1和LVD,有助于判断结直肠癌的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和甲胎蛋白浓度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266例门诊及病区就诊患者sICAM-1的血清含量(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71例,慢性肝炎68例,肝硬化67例,健康人群60例),同时测定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的血清甲胎蛋白(AFP)浓度,并与sICAM-1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1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为(1694.41±664.58)ng/ml,明显高于慢性肝炎(CH)组〔(526.21±233.94)ng/ml〕、肝硬化(LC)组〔(685.50±298.16)ng/ml〕及正常对照组〔(324.19±105.71)ng/ml〕。其中58例AFP阳性和13例AFP阴性HCC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分别为(2219.81±621.72)ng/ml和(1498.12±273.99)ng/ml。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存在与sICAM-1相关的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异常,血清sICAM-1检测可以反映肿瘤细胞逃逸机体免疫监视的能力,可作为判断原发性肝细胞癌发展程度及疗效评价和随访监测病情变化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靶向超声分子成像评价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亲和素-生物素”桥接法构建携抗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靶向微泡(MBI)和携同型抗体对照微泡(MB).10只SD大鼠行左侧肾异种移植术,术后72 h移植肾随机先后注入MBI和MB(间隔30 min),分别于注入3 min后行移植肾超声造影检查,并测量移植肾声强度(VI),最后进行肾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移植肾在注入靶向超声微泡后可见肾区域明显灌注显影,延迟3 min显像MBI组在移植肾可见显著的超声显影增强.而MB组移植肾仅见轻度的超声显影增强,其显影强度较前者明显减弱.MBI组和MB组移植肾VI值分别为(27.0±7.4)U、(10.2±2.4)U,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4.744,P<0.05).结论应用靶向ICAM-1超声微泡和超声造影结合能有效评价大鼠肾移植急性排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鼻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治疗鼻息肉前后鼻息肉组织中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鼻分泌物中的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ICAM-1、sICAM-1两者间关系及其在鼻息肉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鼻内应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19例未用药的鼻息肉患者(未用药组)、14例经鼻内应用激素(氟替卡松)治疗后的鼻息肉患者(激素治疗组)、12名正常人(正常对照组),取其鼻息肉或鼻黏膜组织及鼻分泌物,用ELISA法检测其鼻息肉或鼻黏膜组织匀浆中ICAM-1和鼻分泌物中sICAM-1的含量并作比较.结果:未用药组鼻息肉组织匀浆中ICAM-1的含量及鼻分泌物中sICAM-1的含量,较激素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为高(均为P<0.01),而激素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鼻黏膜组织匀浆中ICAM-1的含量和鼻分泌物中sICAM-1的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用药组鼻息肉组织匀浆中ICAM-1及鼻分泌物sICAM-1含量呈线性相关(r=0.843,P=0.000).结论:鼻内应用激素的治疗效果可能与其抑制ICAM-1的表达有关.在未受药物干扰的情况下,鼻分泌物中 sICAM-1的含量也能很好的反映鼻息肉组织中ICAM-1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7.
肺癌中细胞黏附分子-1和L-选择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细胞黏附分子-1(ICAM-1)和L-选择素水平,探讨其与肺癌发展、转移、治疗、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8例肺癌组织ICAM-1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48例肺癌患者、18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血ICAM-1和L-选择素的浓度。结果:(1)Ⅲ+IV期肺癌组织和有淋巴结转移者ICAM-1表达分别显著高于Ⅰ+Ⅱ期和无淋巴结转移者,腺癌组织中ICAM-1表达显著高于鳞癌。(2)肺癌和肺良性病变患者血中ICAM-1和L-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肺癌与肺良性病变患者ICAM-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而L-选择素差异无显著性。Ⅲ+Ⅳ期显著高于Ⅰ+Ⅱ期,有转移者与无转移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组织ICAM-1与肺癌的发展和转移有关.检测血ICAM-1和L-选择素含量可以作为肺癌术前诊断及术后效果评估指标之-。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半导体激光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内皮细胞的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方法,应用半导体激光、低强度氦氖激光辐照体外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研究内皮细胞增殖情况,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其ICAM-1表达的变化。结果:半导体激光辐照内皮细胞后可促进细胞增殖,增殖效果要好于低强度氦氖激光;辐照结束后的48、72和96h发现同一辐照时间不同功率的两种激光,以2mW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效果最好,3.5mW次之,0.7mW最差;同一功率不同辐照时间的两种激光,以辐照30min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效果较好,20min次之,10min最差。两种激光辐照内皮细胞1次、2次和3次后,观察其ICAM-1的表达有下降趋势。结论:半导体激光在辐照血管内皮细胞促其增殖方面优于氦氖激光;同一辐照时间的两种激光,以2mW促进内皮细胞增殖的效果最好;同一功率的两种激光以辐照30min促进内皮细胞增殖效果较好;低强度激光对内皮细胞ICAM-1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