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影响乳腺癌术后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对比分析我院1997年5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女性乳腺癌初治病例中术后5年内复发转移患者与5年以上无复发生存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肿瘤组织病理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状态以及辅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情况是影响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重要因素.结论 乳腺癌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术后复发转移,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50岁.2006年9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左乳腺癌标准根治术,术后予"艾素+吡喃阿霉素"化疗2个疗程,2个月后因左侧胸骨旁红肿、疼痛再次来诊;行病灶切开引流术,抗生素及局部清创换药效果不明显;左胸部创面逐渐扩大,疼痛加剧.  相似文献   

3.
An isolated late chest wall recurrence after mastectomy for breast cancer is rare. We present a case of a lady with a T2N1M0 right breast cancer who developed an isolated local recurrence on the chest wall 11 years after mastectomy. Staging investigations excluded distant metastases. She underwent an excisional biopsy and was started on an aromatase inhibitor. Radiotherapy was given to the chest wall followed by a boost to the site of excision. Although most chest wall recurrences fare poorly, a favourable subgroup can be identified and should be treated aggressively in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相似文献   

4.
5.
Cutaneous metastasis from colorectal carcinoma is uncommon, occurring in less than 4% of the whole patients. The most frequently involved are incision scar or abdominal skin, while cutaneous metastasis to neck and chest is very rare. We hereby report a case of synchronous, postoperative cutaneous metastasis from colorectal carcinoma to neck, upper limb and chest skin, which were confirmed by biopsy.  相似文献   

6.
乳腺癌术后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是众多术后重建方法中的一种,具有手术操作技术相对简单易学和易推广、术后恢复快、创伤小、适应证广、并发症少且易处理等诸多优点,近年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有关乳腺癌术后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文献报道数量的变化、我国公开发表的文献对乳腺癌术后即刻假体植入乳房重建的评价和手术存在的问题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保留乳头乳晕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DIEP皮瓣乳房重建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 2006年1月~2008年3月,对2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行保留乳头乳晕的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配合同期DIEP皮瓣游离移植乳房重建,术后均常规行放化疗或内分泌治疗. 结果 全部皮瓣均成活,无并发症.随访2~25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无腹壁疝和腹壁膨出发生.重建乳房外形可,与健侧对称性可,弹性好,患者自我满意度高,对生活充满信心. 结论 保留乳头乳晕皮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同期DIEP皮瓣乳房重建,具有皮瓣血运良好、重建乳房外形满意、腹部供区并发症少,可同时达到腹壁整形的目的等优点,是乳腺癌术后乳房重建的理想方法之一.放化疗和内分泌治疗不影响皮瓣的成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不同时间点给予帕瑞昔布钠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60例,分为4组,每组15例:A组麻醉诱导同时给予2 mL生理盐水,B组麻醉诱导同时予帕瑞昔布钠40 mg,C组缝皮前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D组麻醉诱导同时和缝皮前分别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帕瑞昔布钠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2 mL静脉注射。苏醒期根据患者主诉追加芬太尼至患者满意。记录术后2、12和24 h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24 h VAS运动评分和镇痛满意率,以及术后恶心、呕吐情况。结果 B、C、D组术后2、12、24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1), B组和D组术后12 h VA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P<0.05)。B、C、D组术后24 h VAS运动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P<0.01),B组术后24 h VAS运动评分显著高于D组(P<0.05)。B、C、D组术后24 h镇痛满意率均高于A组。B、C、D组术后12、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组。结论 帕瑞昔布钠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具有超前镇痛作用,可提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和镇痛满意率,减少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麻醉诱导同时和缝皮前均给予帕瑞昔布钠可能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跟骨转移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报道1例乳腺癌跟骨转移病例,结合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女性,64岁,左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根治术后10年,发现肺转移癌1年余,出现左足部疼痛,左踝部轻度浮肿,轻度活动受限于2011年5月19日收入我院。踝关节磁共振显示左踝关节距骨及跟骨多发异常信号。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诊断跟骨转移,经化疗、跟骨局部放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后足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结论乳腺癌跟骨转移容易被误诊为炎症、外伤或痛风等,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局部放疗、化疗及内分泌疗法等综合治疗有较为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乳腺癌Ⅰ期假体植入术是指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同时行假体植入.此项技术在西方国家已成为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在我国起步不久,因此对此项手术的认识需加强和推广[1].2009年11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成功完成首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假体植入术,对其在围手术期实施了个体化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