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创伤急救中几个争论的问题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当前,创伤的发生率和创伤患者的病死率、伤残率明显增加,如何及时有效地救治创伤患者,降低伤后的病死率和伤残率,是社会和医学界共同关注的重点课题。在创伤急救中争论的问题也比较多,下面重点介绍其中的3个有争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介绍和总结近年来有关不同急救转运方式对严重创伤患者病情影响的研究进展。回顾国内外文献,对急救转运方式从陆上、空中、水上三方面进行分析,介绍不同转运方式对严重创伤患者生命体征及病理生理改变影响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规范急救转运模式,促进立体转运体系的建立及合理利用,提高创伤急救的救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创伤是急诊急救比较常见的,如车祸伤、刀伤、工伤事故等,由于创伤可涉及身体多处组织器官,伤情轻重不等,互相掩盖,因而早期急救护理中易发生漏诊、误诊或继发性损伤。若早期处理(包括急救、复苏、重要脏器伤的专科处理等)不当可影响病人的生命安全,而医院急诊科正确、合理的急救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将2001年以来,我科438例创伤病人的救护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许燕  盛悦  王芝  尹其翔 《全科护理》2016,(13):1356-1358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策略在急诊严重创伤病人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抢救的84例严重创伤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按创伤急救护理常规,观察组运用急救护理策略,比较两组病人的急诊科停留时间、放射科及CT检查时间、路途时间、入院到手术室时间、早期漏诊率、早期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病人急诊科停留时间、放射科及CT检查时间、路途时间、入院到手术室时间、早期漏诊率、早期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严重创伤病人运用急救护理策略开展工作可有效地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救治时间。  相似文献   

5.
急救程序化管理包括建立急救中心网、快速而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急救绿色生命安全通道和完善的创伤急救模式。现代创伤以严重创伤、多发伤和同时多人受伤为特点。严重创伤可造成病人心、脑、肺、肾和脊髓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相似文献   

6.
王亚梅 《齐鲁护理杂志》2007,13(18):106-107
2006年以来,我院急救部开创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院前急救模式绿色通道,特别是创伤致CRP成功率明显高于2005年有关统计。现报告如下。1院前急救伤类型院前急救患者根据统计资料,创伤占急救患者数的首位,其中颅脑外伤占11.97%。创伤患者多以交通伤为主[1],其次为坠落伤,创伤患者病情危急,尤其是多发伤和复合伤,可涉及身体多处组织器官,伤情轻重不等。2人员与设备的准备2.1人员准备2.1.1人员设置我们有博士后1名,博士5名,研究生数名,有38名护理人员除5名是应届毕业生外,均持有护士执照,有4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占一半,上岗前必须经过急救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急救护理新模式后危重创伤急救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将信息化、网络化、整体化、环环相扣无缝隙连接的急救新模式对77例中重度创伤患者评估其危重情况及伤情,并快速作出计划,迅速实施急救措施,然后进行评价。结果:应用急救护理新模式后,77例中重度创伤患者全部病情稳定后转入相关科室或EICU继续治疗,跟踪治愈率上升了18.6%,死亡率比以前下降了43.4%。结论:急救护理新模式在危重创伤急救中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明显提高了急救的护理质量,同时提升了急救护理队伍的应变速度和护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苏州地区一级医院急救技术开展现状调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研苏州地区一级医院急救技术开展现状,为今后医疗资源的整合、管理策略的制订及急救技术的培训提供基本资料.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对一级医院既往二年开展的各项急救技术、具体实施人员、常用急救物品和药物年度消耗情况进行问卷调查.调研表由课题组、苏州市急诊急救质量控制中心设计制定,并借助行政途径下发至被调研单位.调研内容互为印证以评估被调研单位填报信息的真实性.结果 ①调研表的实际回执率和合格率分别为69.5%、97%;②与创伤急救技术的开展相比,一级医院高级别的循环与呼吸支持急救技术的开展较为薄弱;③在建立人工气道方面,90.2%气管插管由麻醉师实施,50%气管切开由五官科医师实施,另外50%气管切开的实施则要依赖于各外科专科.结论 苏州地区一级医院需进一步加强急诊科(室)的建设和高级别急救技术的开展,尤其是高级循环和呼吸支持急救技术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护理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社会中交通事故、工伤和群体伤等意外创伤不断增加,创伤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公害,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文献报道:现代创伤总数的1/2~2/3为骨科创伤,因此,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十分重要,急救措施正确和时间及时与否,对于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现就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雯  孙颖  宋国敏 《天津护理》2011,19(4):246-247
创伤是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现代工业和交通业的发展,各种安全事故和交通事故造成的严重创伤明显增多。创伤的急救目前没有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医院根据自身特点开展不同形式的创伤急救,救治效果有显著的差别。但不管采取任何救治模式,目的都是为了建立和建全院前急救、院内救治的体系,使创伤救治成功率不断提高,人民生命得到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于冬梅  张莉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1):864-864,866
2008年1月31日国务院颁布《护士条例》,并于同年5月12日起实施。条例从保障护士合法权益、规范护士执业行为、强化医疗卫生机构职责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极大激发了广大护士的工作热情,在促进护理工作规范化、吸引优秀护理人才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颅脑损伤是一类常见的创伤,在全身各部位损伤中,其发生率仅次于四肢伤居第二位,伤残率和病死率高于其他部位的损伤,并常与身体其他部位的损伤复合存在。因此,快速有效的院前与急诊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自2012-03-2012-10共出诊并接回颅脑损伤患者198例,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光气又称碳酰氯,是化工原料,也是剧毒气体。光气中毒是指在短期内吸入光气,引起以急性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该病易并发肺水肿,严重者可很快死亡。2009年5月11日,我科收治群体性光气中毒患者46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住院6~10d后均痊愈出院,现将抢救与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救是急诊科最重要的工作内容,急救具有突发性、严重性及复杂性等特点。急救管理,是指在急救发生时对急救过程的一系列组织管理,使急救规范、有序进行,以提高急救成功率及减少风险。急救中的非技术性问题是指病情判断、用药、手术方法或策略等技术性问题之外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15.
药物溶栓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一种方法。在抗凝溶栓药物的作用下,患者的凝血机制发生改变,可能引发机体任何一个部位的出血,故出血是药物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发生在重要器官出血可危及生命。我院2008年2月成功救治了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行药物抗凝溶栓治疗后并发肝破裂的患者,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创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某些物理性、化学性或生物性致伤因素作用后所引起的组织结构的破坏。目前,随着工矿事故、交通运输事故、自然灾害和意外事件的频繁发生,我国每年死于创伤的人数达十余万人,致伤数百万人。作为医疗救护重要组成部分的护理工作,迫切需要认真研究总结创伤救护理论,完善和发展护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规范化临床实训在军队危重症急救护理示范基地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制定在6个监护病房为期8周的轮转带教计划,并实施培训。培训前后对学员进行专科技能和急救技能的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8名学员培训后专科技能和急救技能明显提高,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效果显著。结论规范化的临床实训、高水平的师资是提高临床带教质量的根本措施,对于保障军队危重症急救护理示范基地的培训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固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在常规固定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弹力绷带固定。观察转运中静脉留置针固定后的针头脱落及重新固定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转运中静脉留置针针头脱落及重新固定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患者静脉留置针采用透明贴膜加弹力绷带外固定的方法 ,明显减少了留置针在转运过程中发生针头脱落及重新固定情况,提高了急诊患者的转运安全性,减轻了急诊护理人员在转运过程中的工作负荷。  相似文献   

19.
损伤控制学(damage control)是控制损伤发展进程进行的急救措施研究的一门学科,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是1983年由Stone等〔1〕提出,主要在普外科开展,即采用简便、有效且损伤较小的应急手术来处理一些致命性的创伤。在神经外科,突发自发性脑出血、外伤后急性硬膜下血肿、  相似文献   

20.
在战时胸部创伤多为火器伤,占战时死亡的75%,大多数胸部创伤伤员死于受伤现场和运送途中(院前占80%,院后早期占10%)。卫生列车是大批量疫情、灾难性和战时伤病员的重要运送工具,因受列车条件的制约,提高后送途中严重胸部创伤的早期救治能力是亟待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难题。笔者总结临床经验,结合我院野战医疗所大型演习作战和列车课题组的多次演练实践,浅谈急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