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37岁,农民.主诉:右上腹阵发性疼痛三月,经当地卫生院多次治疗(用药不详)无好转来我院行B超检查. B超所见:胆囊约7×3.9cm,壁毛糙不光滑,在增大的胆囊内可见两条平行的双光带样蛔虫回声,连续观察可见其频繁活动并不断回缩、蜷曲或相互缠绕,(图1);胆囊横切时蛔虫断面分别呈四个“二”样回声(图2),诊断:胆囊双蛔虫症,胆囊炎。经抗炎、利胆、解痉和驱虫治疗1周后B超见:胆囊缩小,蛔虫光带消失(图3),而  相似文献   

2.
<正>1病例介绍患者,男,78岁,自述右上腹隐痛两天,用热水袋热敷、揉腹未见缓解,晚饭进食少许两小时后突感右上腹绞痛,伴恶心,无呕吐,无发热等症状。既往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病史(20余年)。急诊B超:胆囊体呈"8"字状,远离胆囊颈部的部分肿大,有张力感,前后径约3.9 cm,囊壁略显毛糙,无明显增厚,囊腔内可见多个直径约0.5 cm的强回声光团堆积一起,后伴宽大声影,能随体位移动;近颈部的部分胆囊内可见一直径约1.0 cm的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也能随体位移动,但不能活动到胆囊的最底部,胆囊的两部分之间不相通,见图1。肝外胆管内径0.5 cm,无增宽,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超声印象:胆囊多发结石,急性胆囊炎(胆囊体扭转所致可能  相似文献   

3.
<正> 1、病例介绍 例1,男,53岁,无明显诱因突发右上腹持续性疼痛5~+小时入院。查体:腹肌紧张,右侧腹压痛明显,反跳痛阳性,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T:36.8℃,BP:16.0/8,OKpa。化验室检查:WBC:7.2×10~9/L N:0.80,胸腹联透:未见异常。B超:胆囊大小:6.5×1.6×2.6cm,形态正常,壁不厚光滑,腔内无回声反射,胆总管内径1.0cm,于管腔内可见密集线状强回声。超声提示:胆道蛔虫症(几条)。手术所见,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有一约0.3cm大小穿孔,肠壁充血水肿,腹腔内有中量胆汁样渗出液,术中探查胆总管不宽,未摸及条索状物。术后诊断:十二指肠穿孔并发腹膜炎。  相似文献   

4.
刘文婷 《中国民康医学》2014,(13):F0003-F0004
<正>病例1:患者,女,56岁,上腹部饱胀不适6年,近日高脂饮食后疼痛。超声声像图示(图1):胆囊大小8.1cm×3.3cm,胆囊壁局限性增厚,最厚处0.9cm,增厚的壁内见多个小无回声。超声诊断:胆囊炎,胆囊腺肌症(局限型)。术后病理诊断:胆囊腺肌增生。病例2:患者,女,60岁,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2月余。超声声像图示(图2):胆囊大小4.9cm×2.7cm,壁增厚,最厚处0.6cm,壁间见多个强回声斑,直  相似文献   

5.
<正> 患者男,67岁。6月前因反复性右上腹疼痛5年,作B超提示:胆囊5.5cm×3.5cm,壁毛糙,腔内可见一1.5cm×1.5cm的强光团,后有声影,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诊断:胆囊结石,胆囊炎。2月前开始服用中药排石,1dl剂。3d前上腹疼痛加剧,遍及全腹,伴恶心、呕吐、寒战、发热及黄染。查体:全身皮肤及双侧巩膜中度黄染。腹隆起,全腹压痛及反跳痛,腹肌紧,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弱,腹腔穿刺抽出黄色胆汁。急症手术探查,腹腔内约有3000ml左右黄色胆汁,混浊,胆囊3.0cm×2.0cm,壁水肿增厚,胆囊腔内无结石,胆囊管及肝总  相似文献   

6.
儿童胆囊结石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六荣  汪远全 《四川医学》2005,26(12):1399-1399
例1,患儿,男,12岁,体型肥胖。因反复上腹疼痛2+年就诊,B超示胆囊大小7.0cm×2.5cm,壁厚0.4cm,腔内有2枚强光团后伴声影。2003年12月5日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例2,患儿,女,4132岁,体型偏胖。2004年12月22日右上腹反复疼痛3个月,在我院行B超检查,发现胆囊大小6.3cm×2.5cm,壁厚0.4cm,腔内见多枚强光团后伴声影。1个月后在外院行了胆囊切除术,术后诊断:胆囊结石。例3,患儿,女,12岁,体型肥胖。因右上腹反复疼痛6年,再次发作8d入院,B超示胆囊大小13.2cm×3.6cm,胆囊内见多枚强光团后伴声影。2005年4月15日行了胆囊切除…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0岁,住院号181276。因右上腹持续性隐痛5年,阵发性加剧并向右肩放射3个月入院。体检:除右上腹胆囊区局限性压痛外,余无异常发现。B超显示胆囊9.8×4.6cm,囊壁增厚,胆囊底部分粘膜向囊腔内环形突出,伴有数个结石影象,提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并发胆囊癌可能。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王某,女,7岁。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向右肩部放射,进食后加剧。巩膜及皮肤黄染,尿色加深,纳差,乏力。 诊断:“胆囊炎”、“胆道蛔虫症”。 B超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右肋缘下斜切,可见肝脏形态、大小及内部回声正常,胆囊大小为6.6×2.6×2.2cm,壁毛糙,肝内胆管轻度扩张,于门静脉上方胆总管部位探及约5.6×4.8cm的囊性肿块,边界清晰,内  相似文献   

9.
<正> 患男,57岁。因右上腹隐痛10月,加重20d于1995年9月13日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收住入院。查体:T36.8C,P70次/min,BP18/10kPa,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莫菲征(+)。化验结果:血常规,WBC4.6×10~9/L;NO.71,LO.28;腹部B超结果:胆囊周围呈蜂窝状分布,腔内可探及约0.8cm结石,胆总管宽1.1cm,可探及1.0cm强回声光团伴声影,提示胆结石,可疑胆囊占位;腹部CT提示,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肝右后叶小血管瘤;静脉胆管造影胆囊未见显影。1995年9月26日在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术。术中见胆囊萎缩,与周围轻度粘连。经网氏  相似文献   

10.
胆管息肉极为少见,有关胆管息肉的超声显像尚未见报道。本文就一例胆管息肉的超声显像、胆道镜所见和病理检查结果报道如下。患者 男性,64岁,因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一年,右上腹持续隐痛并放射至右肩部而来院就诊。体格检查无黄疸。超声检查发现:肝脏轮廓及肝内管系结构清晰,肝总管增宽,内径10mm,胆总管壁回声强,内膜边缘毛糙。于胆管后壁可见一回声稍高的实质性块质突向腔内,表面尚光滑,基底部较宽,后方不伴声影;改变体位并长时间观察,胆管壁上块质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该高回声区处胆管变窄,内径5mm,与肝总管相通(图1)。肋间扫查呈断续高回声双光带(图2)。该病变远端胆总管中下段不扩张,内径4mm,其内未见  相似文献   

11.
陈改臣  伍宝珍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3):1806-1806
胆囊癌是一种不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所有癌的0.3%~6%[1],故临床上不甚多见。本文收集5例胆囊癌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患者,女59岁,反复发作性右上腹疼痛0.5a,进脂餐后加重,伴发热入院。查体:体温37.8℃,无黄疸,肝脾扪及不满意,右上腹压痛,未扪及包块。胆囊超声检查:胆囊轮廓规整,壁薄,但于囊颈附近可见局部增厚1.0cm,其回声欠均匀,表面欠完整,囊腔见数枚强回声团伴声影(其直径0.4cm),术前诊断: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术中见胆囊与周围组织粘连,行胆囊切除术。送检标本肉眼观察胆囊肿大约8cm×7cm×5cm。内含大小不等结石数枚,胆囊肥厚…  相似文献   

12.
马忠 《吉林医学》2013,(34):7338-7338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69岁,因不慎摔倒左髋着地致左髋疼痛就诊于我院,入院后行髋关节CT检查示:左股骨颈骨折(头下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前常规腹部超声检查:胆囊自体部至底部见实性回声,表面不光整,内回声不均匀,局部与胆囊壁分界不清,较厚处达1.6 cm。CDFI:内见血流信号。PW:可引出高速高阻血流频谱(PSV:35 cm/s,RI:0.9),另于囊内见强回声团,后方伴声影,改变体位可移动,较大直径1.0 cm。追问病史,自述半年前外院诊断泥沙样胆结石、胆囊炎。超声诊断:胆囊实性占位病变、胆囊结石,建议进一步检查。CT检查示:胆囊底部囊壁明显增厚,并局部形成结节,向囊内突入,增强后囊壁明显强化,局部与邻近肝脏分界欠清,囊内可见多发点状高密影,考虑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恶性肿瘤可能性大。病理:胆囊低分化腺癌侵及囊壁全层,未累及肝脏(肿瘤大小2 cm×2 cm×1 cm),可见神经侵犯;肝脏切端未见癌;送检淋巴结未见癌(肝十二指肠0/0,门静脉后下0/4,腹腔干周0/3)。  相似文献   

13.
周红 《九江医学》1995,10(3):150-152
对1000例异常胆囊声像图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其中细菌性胆囊炎占9%,胆囊结石和胆道蛔虫占38%,53%由其他不同原因造成,作者认为胆囊壁毛糙、增厚或双层征,胆囊增大及胆汁回声改变不是胆囊炎固有的表现;B超见胆囊壁改变而笼统诊断为“胆囊炎”临床则按细菌性胆囊炎治疗是不合适的。  相似文献   

14.
1病例介绍
  患者女,19岁,因2年前每当进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疼痛向右背部放射,无发热寒战及黄疸,无恶心、呕吐、泛酸、嗳气;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肉眼血尿,右上腹压痛阳性,无反跳痛,莫菲氏征阴性。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超声检查提示:胆囊大小5.8cm×1.7cm,壁毛糙,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见图1),胆总管内径3.8cm,呈囊状扩张显示长度10cm,壁欠光滑,其内可见数枚米粒样大小的强回声光团,其后伴声影,可随体位改变而移动(见图2),肝脏胰腺扫查未见异常。超声诊断:(1)胆囊炎;(2)胆总管囊状扩张伴多发结石、胆总管炎。临床给予抗炎、利胆及对症治疗,4日后行硬膜外麻醉手术治疗,术中探查胆总管直径约2.4cm,管壁增厚,内取出结石4枚,大小约0.6cm×0.5cm×0.5cm。  相似文献   

15.
Mimai综合征是因胆囊管或胆囊颈结石嵌顿式合并炎症以及结石长期压迫胆管引起胆囊胆管瘘所致的梗阻性黄疸和胆管炎,是胆囊结石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少见,约占胆囊切除术的0.7~1.1%,现将1例罕见的胆囊与肝胆总管完全融合病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2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2年,加重2月入院.体查,体温正常,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腹深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莫菲氏征阳性;尿三胆阴性,肝功能检查正常.B超显示,胆囊轮廓不清,该区一片声影,胆总管内径1.4cm,远端1.0cm强光团伴声影.术前诊断: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伴胆总管扩张.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拟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术中见:胆囊区存7×5cm大小团块状物,扪其为囊性,内充满结石,周围存粘连、尤其与左侧关系不清.胆囊三角消失,胆总管不能显露,且胃壁紧贴于此处.由囊块右侧分离粘连,将其由肝区上剥离,纵行切开囊壁,共厚约0.4~0.6cm,粘膜粗糙,内充填较大结石,共4枚,其中一枚4×3cm大小,另3枚3×2cm及2×2cm大小,取除后,则囊腔内上方有清亮胆汁由两小孔溢出,该腔向下延续为一管道,探条由此深入,进入十二指肠;囊腔上方两小孔用探条探查,是入左、右肝管.即判断该囊腔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70岁,退休教师,因间歇性右上腹痛3年以“慢性胆囊炎并胆囊结石”于2012年4月16日收入住院。1个月前患者曾在当地县医院行B超及CT检查,诊断:(1)胆结石;(2)胰头占位。去某三甲医院行腹部MRCT检查,诊断“胆囊结石”,随来我院行手术治疗。入院时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腹部平软,右上腹轻压痛,Murphy氏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4.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2.4%,淋巴细胞43.6%;血沉20mm/h;总胆红素15.2μmol/L,间接胆红素5.8μmol/L,谷丙转氨酶36.7U/L;结核抗体(-);肿瘤免疫标记CA199正常。影像学检查:胸片未见异常;腹部彩超示:胆囊3.6cm×1.2cm,壁厚0.4cm,内部液区消失,见强回声充填,后伴声影,胆总管显示段内经0.7cm,诊断提示:胆囊萎缩,胆囊炎,胆结石;MRCP:胆囊结石,胆总管走行及形态正常。术前诊断:慢性萎缩性胆囊炎,胆囊结石。于2012年4月19日在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被网膜包裹,粘连紧密无法在腹腔镜下分离,中转开腹,开腹后见胆囊与网膜、胃壁粘连致密,仔细分离粘连,见胆囊壁厚,组织较硬,呈皮革状,胆囊内充满结石,术中怀疑胆囊癌,取胆囊组织行快速冰冻切片,排除胆囊癌,怀疑结核。仔细顺肝床用电刀切除胆囊,因胆囊颈与肝十二指肠韧带粘连紧密,无法分离,保留部分颈部胆囊壁,行粘膜电灼烧,胆囊管残端缝扎。切除胆囊后见胆囊体积约13.5cm×6cm×3cm,剖开胆囊见内有多个结石,最大者直径约0.9cm,胆囊壁慢性炎性增生性改变,组织脆硬,胆囊颈部可见一灰白色肿物约4cm×3.2cm×2.2cm,切面灰白,实性,质软,呈干酪样,胆囊壁厚(0.3~1.2)cm。术后石蜡切片:胆囊组织内见大量郎罕氏巨细胞、淋巴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形成的结核结节,伴干酪样坏死。病理诊断:胆囊结核。术后给予抗结核治疗痊愈出院,出院后继续正规抗结核治疗并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17.
<正> 患者女30岁.上腹部隐痛1周、阵发性钻顶样疼痛4h,伴恶心、呕吐。B 超检查:胆囊长径9cm 前后径4cm,胆囊壁0.2cm.于胆囊腔内可见2条平行的中强度回声光带,中间为暗区,前后径约0.4cm,并可见回缩及蜷曲的缓慢蠕动,时而呈弯状、时而呈直线状活动图像.揭示(1)胆囊内活蛔虫.(2)胆囊积液。经肌注654—2 10mg,间隔4h  相似文献   

18.
1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常规来我院检查。即往有轻度脂肪肝、胆囊结石病史,但无临床症状。近来右上腹有轻微隐隐不适,但进油腻饮食无影响。B超检查:肝大小正常,被膜光滑,实质回声密集、增强,远区有轻度衰减,肝内管道结构走行清晰,肝内外胆管无扩张。脾、胰、双肾未见异常。胆囊长径5.6cm,前后径2.1cm,壁厚0.55cm,毛糙略呈双线样回声,于颈部见强回声0.4cm×0.4cm、0.3cm×0.3cm,其后方伴声影,可随体位而移动;胆囊体部腔内见点絮状稍强回声,可移动,声影不明显。在胆囊管后方见椭圆形液性暗区3.7cm×2.4cm,壁薄而完整;后壁见一点状强回声附着,…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9岁。右上腹隐痛四年,无黄疸史。B超检查胆囊8.6×1.8cm,壁厚0.2cm,壁内侧附着大量散在的中等回声光团,直径约0.3~0.6cm,内部回声均一;边界清,但不光滑,无声影;部分以细蒂与胆囊壁相连,不随体位活动(见附图)。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无扩张。诊断胆囊多发性息肉样病变(考虑息肉或草莓样胆囊)。口服加静脉胆道造影胆囊胆管显影正常,收缩功能良好。手术所见:胆囊内散在黄色桑椹样物,约0.2~0.5cm大小,质地软,大部分以细蒂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30岁。右上腹疼痛 2 0 d、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1d,急诊入院。急诊超声检查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 ,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囊 97mm× 5 0 mm,囊壁增厚、毛糙 ,囊内透声较差 ,可见多个大小约 5 mm× 3mm强回声光团 ,后伴声影 ,可随体位移动 ,并见多条盘曲的条索状回声。超声墨菲征 (+)。胆总管内径 8mm ,下段可见一 6 mm× 7mm大小强回声光团 ,后伴声影。超声提示 :胆囊肿大、胆囊炎 ;胆囊合并胆总管下段结石 ;胆囊内条索状回声。考虑为 :胆囊炎性沉积物 ,胆囊蛔虫。住院经消炎、利胆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手术证实 :胆囊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