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董应兰 《全科护理》2012,10(3):242-243
[目的]探讨三级护理质控对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质量的实践效果。[方法]制订三级护理质控计划、质控小组具体职责、质控检查标准,由三级护理质控小组成员进行质量检查,做到人人参与、层层管理、共同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护理质控的作用,从而提高ICU护理质量。[结果]通过严格执行三级护理质控后ICU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有效地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结论]三级护理质控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重要保证,也是保证病人治疗护理的重要措施,三级护理质控是提高ICU护理质量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科室质控小组在护理环节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科内环节质控制度,成立科内质控小组,现定质控小组和质控员职责及要求,将护理质量监控重点,从终末质量前移至环节质量的管理,严把环节护理质量关。结果年度护理质量检查综合评分成绩、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及住出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结论科室质控小组可大大提高病房护理质量和危重病人护理合格率,提高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通过改进质量控制措施,使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更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方法:采取二级四层护理质控模式,即全院性质控——护理部质控和院级质量控制小组质控、科室质控——护士长质控和科室护理质控小组质控,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建立积极的质量信息反馈制度。结果: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质量控制,各部门不断修订完善护理质量标准,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使护理缺陷和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病人得到了高质量、高水平、低价位的护理服务,也为护理队伍储备了优秀管理人才。结论:二级四层质控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质量保证体系,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质控小组在提高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以科室为单位分为8个质控小组,采用自查、互查、督查等方法对病区护理单元进行质量管理。结果自成立质控小组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以来,护理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提高了患者满意率。结论质控小组对提高护理质量,持续质量的改进,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高淑平  李忠丽  李梅 《现代护理》2007,13(21):1996-1997
目的探索科内护理质控小组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根据科室工作薄弱环节,本着"护理质量,人人有责"的原则,将科室成员划分为5个护理质控小组,即:基础护理小组、健康教育小组、护理文书管理小组、电脑收费管理小组、院感管理小组。适当指导,合理督查,公正评价,并予以精神及物质奖励。结果护士长能集中精力进行宏观管理,提高了团队精神,培养了护理人才。结论护理质控小组是临床护理管理的基层组织和执行者,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科内护理质控小组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科室工作薄弱环节,本着“护理质量,人人有责“的原则,将科室成员划分为5个护理质控小组,即:基础护理小组、健康教育小组、护理文书管理小组、电脑收费管理小组、院感管理小组.适当指导,合理督查,公正评价,并予以精神及物质奖励.结果 护士长能集中精力进行宏观管理,提高了团队精神,培养了护理人才.结论 护理质控小组是临床护理管理的基层组织和执行者,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质量控制小组在手术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手术室设立六个质控小组,通过建立科护士长—护士长—质控员—专科组长四级质控体系,进行系统、有效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质量控制.结果 质控小组实施后(2010年)与实施前(2008年)比较,科室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下降70%,护理质量评分从84.59分提高到93.21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质控小组能促使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制度化,帮助提高管理效能和护理质量,增强专业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管道专项质控小组对管道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成立院级管道专项质控小组,每月进行全院管道检查,每季度就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分析、指导及质量追踪。以便利随机抽样法抽取本院护理管理者及护士2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管道专项质控小组对管道护理管理的作用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87.1%~100%的调查对象认为管道专项质控小组能帮助护士提高认知、规范管道护理行为、减少或消除管道滑脱机率、持续提高管道护理质量。结论管道专项质控小组的成立,为持续提高管道护理质量及防止管道滑脱提供依据,从而保证深入开展管道管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管道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护理文件书写质控中的应用效果,对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实施全程监控,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方法各科室成立质量管理小组、护理部成立护理文件质控组,对护理文件书写质量进行全程有效监督和指导。将2013年8-12月1251份归档病历作为观察组,2012年9月-2013年1月1162份归档病历作为对照组进行缺陷发生情况比较。结果观察组中体温单、医嘱单、出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缺陷率分别为4.40%,2.80%,4.16%,13.1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1.53%,9.03%,15.49%,35.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487,42.898,84.873,160.424;P<0.01)。体温单、出入院评估单、医嘱单在观察组中每项缺陷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护理记录单中绝大部分问题的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个别问题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科室护理文件质控管理小组及护理部质控组对护理文件书写的全程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护理病历质控小组在护理记录中的质量控制作用,提高护理记录的书写质量。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0月份住院病历200份为对照组,本组未进行质控。随机选择2011年1月住院病历200份为实验组,质控小组对本组病历反复检查,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两组资料均为危重或发生病情变化住院1周以上患者的病历。结果:通过质控小组的质控,实验组的护理记录缺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质控小组对护理记录单书写质量的提高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确保了护理记录质量。  相似文献   

11.
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我们护理工作的好坏,病人对护理工作的肯定与否,护理在临床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因此我院十分重视护理质量,而且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季度末进行1次。科室护理质量分析会由护士长主持,质控小组成员参加。护理部质量分析会,由护理部主任主持,质控组长参加,分析研究护理工作质量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工作目标,奖优罚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质量控制小组(简称质控小组)管理模式,实施全方位的优化手段,以提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方法 手术室设立四个质控小组,通过建立护士长一质控组长一质控成员三级质控体系。进行系统、全面有效的护理质量控制 。结果 通过细节管理使手术室护理人员行为更加规范,从而提升了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结论 有效的质量控制是促进护理工作不断改进的先决条件,确保护理工作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为合理分流护士承担的非护理工作,确保有限的护士人力精力用在对病人的直接护理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以适应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我院成立了由工勤员组成的临床服务中心,本着“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的服务宗旨开展了多方位服务,如护送病人、送检各种标本、打扫病区卫生、领送药物、提供陪护等等。为保证各项工作的质量,我们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质控体系。对各小组工勤员的工作实行全面质控,为临床科室提供了有力的保障。1制订质控评价标准我们以院部、护理部的目标为指导,结合服务中心各小组工作特点制订出较系统、科学的质控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世纪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与对策。方法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与对策应与医院改革方向保持一致,质量定位是放在是否满意病人的健康需要上,在管理中追求高质量、低成本为目标;不断完善护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定期讨论研究分析。结果采取多种形式的质量管理意识教育,及危重病人抢救技能的培训,组建各专业护理质控小组,全方位对医院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与对策,从而使病人得到高质量、高水平、低价格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5.
吴远玉 《全科护理》2010,(33):3068-3069
[目的]了解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方法]通过成立护理质控小组,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结果]自2005年成立质控小组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以来,护理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降低了医疗安全事故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论]成立护理质控小组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压疮质控小组在预防压疮护理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压疮质控小组,对77例压疮高危患者予以预防压疮护理管理,统计压疮的发生状况及痊愈时间,并与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2012年高危压疮患者压疮发生率为27.3%,显著低于2011年( P<0.01);与2011年比较压疮治愈时间缩短4 d ,好转时间缩短3 d。结论压疮质控小组的建立能有效降低医院高危压疮发生的概率,有利于提高预防压疮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黄丽君 《现代护理》2001,7(10):61-62
为提高整体护理工作的质量,2000年6月份自行设计外科住院病人问卷表,随机对22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术前后和检查前护士不能讲解有关注意事项为20%,护士不能经常主动巡视病房,耐心解答病人问题为17.2%,护士不能介绍出院后注意事项为16.4%,笔者应用护理程序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评估,设计并发放护士问卷调查发现:缺乏沟通交流技巧、缺乏知识、不能应用护理程序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与病人调查有直接因果关系,通过有计划的组织管理成立质控小组,组织学习、指导、培训,并将考核结果与评星级护士结合起来,激发了护士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护理服务管理与病人满意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的管理方法,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及服务质量。方法 1996—2001年,护理部组织问卷调查小组每季度对56个病区随机抽查30%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针对存在的不良护理服务项目进行管理改进,并对收集的原始数据作分析处理。结果 病人满意度从1996年的76.9%上升到2001年的99.4%。服务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结论 不断加强护理服务的质量管理,是提高病人满意度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不断地提高护理质量,我科成立了护理质控小组。质控小组成员有护士长一人、副护士长一人、主管护师二人、护师一人。质控小组成员中护士长、副护士长是固定成员,其余成员采取自荐和群众选举相结合一年一更换。质控小组自成立以来,在科室护理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医院护理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改进质量控制措施,使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更趋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方法:采用二级护理质控模式,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并建立积极的质量信息反馈制度。结果: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质量控制,各护理单元不断修改和完善护理质量标准,真正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管理,使护理差错和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病人的满意度连续三年保持在99%以上。结论:多层次、多方位质量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质量保证体系,对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