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肾功能衰竭诱发的高尿酸血症性肾病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1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 ,14岁 ,因“反复蛋白尿 11年 ,肾功能不全 1月”于 2 0 0 1- 0 8- 0 8入院。患者于 1990年 8月无诱因出现浮肿 ,在当地医院查尿蛋白 4 ,血浆白蛋白下降 ,诊断“肾病综合征” ,予强的松 30mg/d治疗 ,半月后浮肿消退 ,尿蛋白转阴 ,1月后当强的松减至隔日 30mg时尿蛋白复燃 ,将强的松剂量再次增至 30mg/d ,尿检正常。此后长期服激素治疗 ,约每年复发一次 (多在口服强的松 10~ 2 5mg/d时 ) ,复发前多患上呼吸道感染 ,将强的松增至 30mg/d半月后尿蛋白即转阴。 2 0 0 0年 2月 ,至山东某医院就诊 (当时…  相似文献   

2.
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性肾病 (DN)的危险信号 ,高血压是微量蛋白尿发展进程中的危险因素。作者应用 3种降压药治疗DN并高血压 ,进行治疗前后疗效观察 ,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80例病人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伴轻、中度高血压 ,尿蛋白定性 3次以上阳性 ,持续2 4h蛋白尿 >0 .5 g。随机分成 3组 ,各组在性别、年龄、病程、1与 2型糖尿病所占比例、大量蛋白尿例数所占比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A组口服贝那普利 (benazepril) ,1 0~ 2 0mg d ;B组口服尼莫地平 (nimodipine) ,90~ 1 80…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原 (AGT)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多态性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疗效的影响。  方法 :利用苯那普利前瞻性治疗 4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的IgA肾病或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 ,治疗时间 12个月。利用PCR方法测定患者ACE、AGT基因型 ,并据此分组 ,比较苯那普利治疗后不同基因型组肌酐清除率 (Ccr)及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的差异。  结果 :苯那普利治疗 12个月后 ,ACE基因DD、DI型组Ccr下降速度较II型组略快 ,分别为 0 2 2 4、0 172及 0 113ml·min-1·month-1,但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DD、DI型组尿蛋白下降幅度显著高于II型组 (48 93%、32 5 6 %vs 9 0 9%,P <0 0 5 ) ;AGT基因TT、MT型组Ccr下降速度较MM型组快 (0 179、0 16 4vs 0 0 96ml·min-1·month-1,P >0 0 5 ) ,TT、MT型组尿蛋白降幅显著高于MM型组 (2 1 97%、37 78%vs 2 74%,P <0 0 5 )。  结论 :苯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早期的原发性肾炎 ,含ACE基因D等位基因及AGT基因T等位基因的患者Ccr下降速度较其他基因型略快。尚需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以探讨ACE、AGT基因多态性对ACEI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的确切影响。苯那普利降低尿蛋白的疗效明显受基因多态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经多年来临床应用已证实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能显著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的临床症状[1 ] ,同时能够逆转高血压性血管及心脏结构的变化。本文应用超声心动图(UCG)评价苯那普利 (商品名 :洛汀新 )治疗常见的高心病、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筛选 5 0例均为高心病、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男 3 1例 ,女 2 9例。年龄 45~ 76( 5 9± 4)岁。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 ,Ⅱ级 2 1例 ,Ⅲ级 2 5列 ,Ⅳ级 4例。5 0例均使用苯那普利 ,早 8∶0 0服用。高心病并心力衰竭患者 1mg qd ,最大量…  相似文献   

5.
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苯那普利单独治疗和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6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氨氯地平组(5mg,qd,22例);苯那普利组(10mg,qd,22例);氨氯地平和苯那普利联合治疗组(氨氯地平5mg,qd,苯那普利10mg,qd,22例)。疗程24周。治疗前、后观察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①氨氯地平、苯那普利及联合治疗组高血压病患者治疗后均能显著降低血压(P<0.01)及尿蛋白的排泄量。但联合治疗组降低尿蛋白排泄的幅度比氨氯地平组、苯那普利组明显高,而氨氯地平组和苯那普利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肾小球滤过率在联合治疗及苯那普利组明显增高,而氨氯地平组无明显变化。③三组治疗后尿白蛋白下降幅度与血压下降幅度均无显著相关。结论氨氯地平、苯那普利长期单独治疗均可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两药联合治疗对减少蛋白尿、保护肾功能有一定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6.
苯那普利和美托洛尔联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ACEI)苯那普利和选择性 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CHF)患者 30例 ,并与单用苯那普利治疗 2 0例进行比较。以探讨苯那普利和美托洛尔联用以及单用苯那普利对慢性 CHF患者临床症状及左室功能的改善情况。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根据 NYHA心功能分级 ,选择住院或门诊心功能 2~ 3级慢性 CHF患者 5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0例 ,男 2 0例 ,女 1 0例 ,年龄32~ 72 ( 55.84± 8.3)岁。对照组 2 0例 ,男 1 3例 ,女7例 ,年龄 35~ 74( 56.79± 9.6)岁。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7.
低分子质量肝素治疗糖尿病肾病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质量肝素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6 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低分子质量肝素 (法安明 ) 5 0 0 0U每日 2次 ,皮下注射 ,10天 1个疗程。B组予以常规治疗 ,不加法安明。结果 A组治疗后尿蛋白明显减少 ,差异显著 (P <0 .0 1)。而B组治疗前后尿蛋白变化无差异 (P >0 .0 5 )。A、B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肾病临床蛋白尿期 ,低分子质量肝素治疗对减少尿蛋白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8.
[英 ]/MathiesenE…∥BMJ 1 999,3 1 9( 72 0 1 ) 2 4~ 2 5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以延迟微白蛋白尿向糖尿病肾病进展。作者进行了一项为时 8年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 ,评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肾功能的维护性作用。44例血压正常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及有持续性微白蛋白尿 ( 3 0~ 3 0 0mg/ 2 4h)病人为本研究对象。治疗组 ( 2 1例 )病人给予卡托普利 ( 1 0 0mg/ 2 4h)和苄氟噻嗪 ( 2 5mg/ 2 4h) ,而其余 2 3例病人不用药物治疗 ,作为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的定义是白蛋白尿持续…  相似文献   

9.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ET)及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观察苯那普利 (5~ 2 0 mg,每日 1次口服 4周 )治疗的 30例 EH患者治疗前后血浆 ET、NO水平 ,并与 2 8例健康者血浆 ET、NO对照。结果 :EH患者 ET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1) ,NO显著降低 (P<0 .0 1)。经苯那普利治疗后 ,收缩压、舒张压都有显著性下降 (P<0 .0 1) ,ET显著下降(P <0 .0 1) ,NO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苯那普利不仅有较好的降压作用 ,还能有效地恢复血浆 ET、NO的代谢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环磷酰胺(CTX)治疗中等量蛋白尿(1.5g-3.5g/d)IgA肾病的疗效、副作用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将64例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使用强的松^ ,共一年;环磷酰胺苯那普利、雷公藤多甙三种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并观察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24h尿蛋白排泄率、24h肌酐清除率及副作用等。结果 用激素加环磷酰胺组可显著降低平均尿蛋白水平,苯钠普利和雷公藤多甙组平均尿蛋白水平降低不明显;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有效率为68.2%,比使用苯那普利组患者的50%高,显著高于雷公藤多甙组患者(35%)(P<0.05)。有感、肝损害、消化道反应等副作用,但治疗后出现三组总的副作用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于中等量蛋白尿IgA肾病患者,长疗程的激素结合环磷酰胺治疗,可以明显降低尿蛋白排泄率、提高治疗有效率且可延缓肾功能衰竭,但在治疗中应注意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 (DN)已成为威胁糖尿病 (DM )患者生命最主要并发症之一 ,虽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已被确定为治疗DN的一线药物[1] ,但其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ATRA)合用对 2型DM患者微蛋白尿的改善作用报道较少。为此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3年 2月 ,我们用ACEI类药物苯那普利与ATRA类药物厄贝沙坦联合治疗 2型DM患者2 4例 ,并与单用其中之一者比较 ,以探讨减少DN发生及病死率的有效途径。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择 2型DM患者 72例 ,其中男女各 36例 ,平均年龄 5 1 8(35~ 65 )岁 ,体重指数(BMI)为 (2 4…  相似文献   

12.
洛汀新辅助治疗蛋白尿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 1997年以来 ,我院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洛汀新(苯那普利 )治疗中等量以下的蛋白尿 ,获得了满意疗效。一般资料 :80例蛋白尿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者 ,其2 4小时尿蛋白定量 <3.5 g、肌酐清除率 >30 ml/ min、血肌酐<30 0μmol/ L。其中男 48例 ,女 32例 ;年龄 16~ 49岁 ,平均34.1岁 ;病程 9.2个月。原发病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 38例 ,高血压所致肾损害 14例 ,糖尿病肾病 11例 ,紫癜性肾炎 6例 ,狼疮性肾炎 11例。随机平分为治疗组 (4 0例 )和对照组(4 0例 ) ,两组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 (潘生丁、肾复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苯那普利、吲哒帕胺单药或联合治疗对老年 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病人血钾、血糖的影响。 方法 9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其中男 49例,女 41例,年龄 60~78岁,平均(69±7)岁,分为 3组,每组 30例。苯那普利组服苯那普利10mg每日 1次,吲哒帕胺组服吲哒帕胺2. 5mg每日 1次,联合治疗组两药同服,服法同上 2组。3组疗程 12周。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钾,空腹血糖。 结果 苯那普利组血钾上升,空腹血糖降低,吲哒帕胺组血钾降低,空腹血糖升高(P均<0 .01),联合治疗组血钾、空腹血糖均无明显变化 (P>0 .05)。 结论 苯那普利与吲哒帕胺联用不仅联合降压,而且互相纠正单用引起的血钾、血糖波动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美多心安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小剂量苯那普利和美多心安对扩张型心肌病 ( DCM)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38例 DC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一组为常规治疗 ,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苯那普利( 2 .5~ 5mg,1次 /d)和美多心安 ( 6.2 5~ 1 2 .5mg,2次 /d)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6、1 2、2 4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监测和生活质量评定。结果 :苯那普利加美多心安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程度、左室舒张末内径、每搏量、心排血量及生活质量均较常规治疗组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 P <0 .0 5~0 .0 1 )。结论 :小剂量苯那普利加美多心安治疗 DCM不仅能控制心力衰竭 ,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远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前列地尔联合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分析该院33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不同治疗下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尿蛋白、尿微蛋白排泄量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数据均有所下降。观察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用药安全且效果良好,应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自 1992年至今 ,我院应用巯甲丙脯酸 (CPT)治疗糖尿病肾病伴肾功不全患者 3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36例中 ,男 2 1例、女 15例 ,年龄 36~ 6 8岁 ;糖尿病病史皆在 10年以上 ,并伴持续性蛋白尿 (>0 .5 g/2 4h) ,排除蛋白尿的其它因素 ;肾功能均为轻中度不全(CCr43.2± 13ml/m in) ;2 8例伴高血压 ,2 7例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方法 :CPT12 .5~ 5 0 m g/次 ,口服 ,每日 3次。治疗前及治疗 8周后分别测定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 (BU N)、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2 4小时尿蛋白定量 (测 3…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糖尿病患者生存时间的延长 ,糖尿病肾病 (DN)发生率明显升高。本文报道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CRRT)缓解DN临床蛋白尿期及终末期顽固性水肿、改善心功能及全身情况 9例。一般资料 :从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0年 8月共对 9例DN患者施行CRRT ,基础疾病均系 2型糖尿病。年龄 5 6~ 87岁 ,平均 6 8岁 ,其中男性 8例 ,女性 1例。临床蛋白尿期 7例 ,终末期 2例。 2 4h尿蛋白定量平均 15 0 3g/d(5 80~2 8 2 5g/d)。血浆白蛋白平均 2 0 5g/L(15 2~ 2 3 4g/L) ,血肌酐 (Scr)平均 32 1 9μmol/L(137 8~ 6 75 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缬沙坦、苯那普利以及二药联合治疗对慢性肾炎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 79例伴有高血压和稳定期肾功能不全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为A组 (用缬沙坦 80mg/d ,2 7例 )、B组 (用苯那普利 10mg/d ,2 4例 ) ,C组 (2 8例 )服用缬沙坦 80mg/d、苯那普利 10mg/d ,治疗 2 4周 ;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2 4小时尿蛋白 (UPE)、血清肌酐 (SCr)、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肝功能、血钾的变化和不良反应 ,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三组治疗后血压、2 4小时尿蛋白、SCr均明显降低 ,CCr明显升高 ,三组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A组与B组比较疗效无明显差异 ,而C组明显优于B、C组 (P <0 .0 1)。三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缬沙坦、苯那普利及二药联合治疗均能有效降低血压 ,降低 2 4小时尿蛋白 ,减轻肾功能损害 ,但二药联合使用起效更快 ,效果更优 ,更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联合福辛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疗效并研究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0例临床蛋白尿期的(24h尿蛋白≥1g)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服用福辛普利10mg,1次/d,治疗组服用福辛普利10mg,1次/d,以及骨化三醇0.25μg,1次/d。每组30例,观察4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以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出现下降,并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外周血CD3+T细胞明显升高(P<0.05),CD4+T细胞明显降低(P<0.05),CD8+T细胞明显升高(P<0.05),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福辛普利能有效减少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可能通过免疫调节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前列腺素E1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前列腺E1(LipoPGE1)与福辛普利联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 (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糖尿病肾病 (DN)的疗效。方法 将 86例 2型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福辛普利 )和治疗组 (福辛普利 LipoPGE1)。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 8周UAER、Scr和BUN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UAER均显著下降 (P <0 0 5 ,P <0 0 1) ,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 (P <0 0 5 )。 (2 )治疗后治疗组Scr显著下降 (P <0 0 5 ) ,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 (3)治疗后两组BUN、FBG、MPA、TC和TG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LipoPGE1和福辛普利联合治疗能有效减少早期DN和肾功能正常的临床DN患者的蛋白尿 ,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