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作用。方法分离得到的MSCs在体外扩增、传代。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预诱导后加入不同时间的臂丛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诱导。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以鉴定分化细胞的表型特征。结果细胞诱导后具有神经元或胶质细胞样细胞的形态,相应细胞表面标志NSE或GFAP阳性,以损伤后7d脊髓匀浆上清液诱导组NSE阳性和GFAP阳性率最高(P<0.05)。结论臂丛根性撕脱伤大鼠脊髓匀浆上清液在体外能够有效地诱导骨髓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伤后1w可以作为MSCs移植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紫外线诱导皮肤光老化模型大鼠皮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15 W UVA和UVB紫外灯,每日照射大鼠背部裸露皮肤区2h,共照射60d.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MSCs治疗组,每组10只.体外分离培养MSCs,在大鼠背部裸露皮肤区多点注射,1次/w,共8 w.取皮肤组织,利用RT-PCR方法检测.结果 治疗组Bax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接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Bcl-2 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MSCs对紫外线诱导的皮肤光老化模型大鼠皮肤细胞有抑制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丹参单体丹酚酸B(Salvianolic acid B,SalB)在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情况及Nkx2.5、GATA-4、Desmin和α-actin mRNA的表达,确定大鼠 MSCs 体外诱导为心肌样细胞的条件、规律及转化细胞的特点.方法 选用成年近交系Wistar大鼠,利用percoll分离液进行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直接贴壁法进行分离、提纯 MSCs,并进行培养扩增.免疫组化方法对第9代MSCs表面抗原进行鉴定.分别应用10 μmol/L 5-氮胞苷(5-aza)及250 mg/L SalB联合5-aza(5-aza+SalB)对第9代的MSCs进行联合诱导24 h,于诱导后第4周,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Nkx2.5、GATA-4、Desmin和α-actin的基因表达.结果 ①第9代MSCs免疫组化染色CD44呈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②诱导4 w后,细胞体积变小,可见由几个细胞连接形成的多核肌管样结构.5-aza组、5-aza+SalB组均出现明确的心肌早期分化基因;与5-aza组相比,5-aza+SalB组的Nkx2.5、GATA-4、Desmin 和α-actin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SalB具有促进5-aza诱导的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作用,并且在Nkx2.5基因表达上SalB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激活Notch信号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MI)模型鼠炎性因子与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6只Wistar大鼠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制作MI模型,其中60只建模成功,2 w后再将其随机分为激活Noth信号的MSCs移植组、MSCs移植组、培养液移植组及MI模型组,即E、D、C、B组,每组各15只,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另选取10只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A组),给予假手术处理。移植后4 w,所有大鼠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心脏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量大鼠各项心功能指标及炎性细胞因子表达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移植4 w后,B、C、D、E组大鼠的LVEF、LVFs较A组降低,LVDd、LVDs较A组增高;而E组大鼠的LVEF、LVFs则较B、C、D组增加,LVDd、LVDs较B、C、D组降低(P0.05)。B、C、D、E组大鼠的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均较A组明显增加,而E组大鼠的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较B、C、D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MSCs移植既能改善MI大鼠的心功能,又能使炎性因子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尤以激活Notch信号的MSCs移植效果更佳,表明Notch信号激活可促进MSCs移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转染pIRESneo- EGFP-BDNF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侧脑室注射对帕金森病(PD)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pEGFP(N1)-BDNF与pIRESneo进行双酶切后再连接,构建高拷贝质粒pIRESneo-EGFPBDNF,采用电穿孔法将其转染MSCs.采用6-羟多巴(6-OHDA)制备PD大鼠模型(36只),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B组为模型组: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C组:侧脑室注射MSCs;D组:侧脑室注射转染pIRESneoEGFP-BDNF的MSCs;A组(12只大鼠,为假手术组):以生理盐水代替6-OHDA后,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侧脑室注射后2、4、8周腹腔注射阿扑吗啡(APO)诱导大鼠旋转,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经双酶切鉴定,pIRESneo-EGFP-BDNF构建成功.侧脑室注射细胞干预PD大鼠模型后2、4、8周,大鼠旋转次数D组<C组<B组(P均<0.05);D组大鼠旋转次数明显减少,但仍较A组多.[结论]侧脑室注射转染plRESneo-EGFP-BDNF的MSCs能明显改善PD大鼠的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培养体系中添加心肌细胞裂解液的方法,体外模拟心肌微环境,观察M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并与诱导分化剂5-氮杂胞苷(5-aza)比较。方法分离新生乳鼠的心肌细胞并制成心肌细胞裂解液,自成年大鼠骨髓中分离MSCs,用含有心肌细胞裂解液的培养基(A组)、含有5-aza的培养基(B组)、含有5-aza和心肌细胞裂解液的培养基(c组)以及普通培养基(对照组)培养。观察细胞形态的改变,并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分化后细胞表达α-肌动蛋白、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连接蛋白43及CD31的情况。结果A、B组的MSCs在培养1周后均形成肌细胞形态,并且均表达α-肌动蛋白和cTnT;A组MSCs分化的肌样细胞所含的肌纤维较B组更丰实,细胞生长趋势也优于B组,并且可以表达CD31;B组MSCs分化的肌样细胞不表达CD31;对照组细胞仅表达α-肌动蛋白。结论心肌细胞裂解液是体外诱导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理想条件,优于传统的5-aza,在心肌细胞移植技术中可以用于体外模拟心肌细胞微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羊膜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及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 从妊娠14~ 16 d的SD大鼠胎盘剥离羊膜,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大鼠羊膜上皮细胞,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和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表型特征;使用含有10%胎牛血清(FBS)和100 U/ml青霉素-链霉素(PS)溶液的DMEM/F-12的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结果 每次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从1只孕鼠分离的上皮细胞数为(1~6) ×105/ml,足够达到贴壁培养浓度.所分离的羊膜上皮细胞表达神经前体细胞特异性蛋白nestin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蛋白CD29和CD44,但是未成熟神经元标记蛋白β-Ⅲ-tublin、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以及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蛋白CD34表达阴性.在完全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羊膜上皮细胞生长增殖较快,原代培养1 w后即可传代.结论 建立了大鼠羊膜上皮细胞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大鼠羊膜上皮细胞具有神经前体细胞的特异标志和间充质干细胞的某些表型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5-氮杂胞苷(5-Aza)诱导分化的心肌样细胞及2种细胞联合移植治疗大鼠心肌梗死后功能性室壁瘤的疗效.方法:体外培养大鼠的MSCs,及用5-Aza诱导成的心肌样细胞.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形成心肌梗死,4周后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并筛选形成功能性室壁瘤者,分4组:A组(n=10),在室壁瘤瘤部及周边部点状注射MSCs(106~107个);B组(n=10),注射心肌样细胞(106~107个);C组(n=10),联合移植MSCs和心肌样细胞(106~107个);D组(n=10)为对照组,注射0.9%氯化钠.术后4周用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方法测定大鼠的心功能.另外,用组织学方法评价细胞移植后毛细血管密度,Masson氏三色染色法测量室壁瘤范围.结果:心脏彩超结果显示,与D组相比,A组、B组和C组的左室舒张内径、左室收缩内径均明显缩小(P<0.05),短轴缩短率及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大(P<0.05),且C组优于A组和B组(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显示,与D组相比,A组、B组和C组的左室舒缩压差和左室正负最大变化速率均明显增高(P<0.05),其中C组增高最明显(P<0.05),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血管计数结果显示,A组(3.452±0.168/高倍视野)和C组(3.383±0.129/高倍视野)的毛细血管密度高于D组(1.827±0.052/高倍视野)(P<0.05),B组(1.917±0.038/高倍视野)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氏三色染色法评价室壁瘤范围(%)结果显示,A组[(21.32±0.90)%]、B组[(22.14±0.74) %]和C组[(21.98±0.51) %]的室壁瘤范围小于D组[(25.70±1.7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s移植,心肌样细胞移植,及二者联合移植对大鼠室壁瘤均有修复作用,联合MSCs和心肌样细胞移植改善心功能及心室重构方面效果优于单项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后促进胰腺损伤修复的方法.方法 应用贴壁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经bFGF、EGF、HGF、2%B27、activeA、β巯基乙醇、尼克酰胺诱导12~14 d,RT-PCR鉴定后,以DAPI标记治疗胰腺损伤模型大鼠.治疗1 w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胰岛样细胞的迁移、定位,RT-PCR鉴定参与胰腺损伤修复的细胞来源.结果 MSCs经诱导12~14 d,分化为可表达Ins1、Ins2的胰岛样细胞,经DAPI标记后治疗胰腺损伤模型大鼠1 w,使炎性细胞浸润明显、细胞结构不清、胰岛结构崩解的损伤区的胰腺组织结构开始恢复,胰岛再建;RT-PCR检测Sry进一步证实损伤区胰腺组织内存在输注的胰岛样细胞.结论 MSCs可诱导分化成胰岛样细胞,该细胞参与损伤胰腺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定向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影响.方法 取SD大鼠四肢骨髓,分离培养MSCs,应用2、5、10、15 ng/ml TGF-β1对第2代MSCs定向诱导,依次为A组、B组、C组和D组,不加TGF-β1诱导为对照组.各组培养4周后,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结蛋白、α横纹肌肌动蛋白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的表达,通过肌钙蛋白Ⅰ表达计算心肌样细胞的转化率.结果 对照组结蛋白、α横纹肌肌动蛋白及p38MAPK均为弱阳性或阴性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其他4组上述各标记物阳性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B组表达呈峰值水平,明显高于A、C和D组(P<0.05,P<0.01).对照组的心肌样细胞转化率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其他4组心肌样细胞转化率均明显升高(P<0.01),B组最高,明显高于A组和D组(P<0.05,P<0.01),但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GF-β可诱导MSCs获得心肌分化表型,TGF-β15 ng/ml可能是一种合适的诱导浓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熟地含药血清对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MSCs至第3代,并鉴定;熟地水煎剂分高、中、低3个剂量组对SD大鼠灌胃,10d后取大鼠血清加入培养至第三代的骨髓间质干细胞中诱导其分化,每组分别诱导24h,诱导后的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巢蛋白(Nestin)、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三种蛋白.结果 原代培养鉴定为MSCs;熟地含药血清能诱导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诱导后与对照组比较,高、中、低3个剂量组细胞NSE,Nestin的表达率都较高(P<0.05),且高、低剂量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GFAP表达极低.表明所分化的细胞为神经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显示,β-巯基乙醇对细胞诱导分化能力强而促细胞增殖能力弱.结论 经典的培养方法,可分离出相对较多、纯度较高、生长状态良好的MSCs细胞;熟地含药血清能够促进MSCs向神经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验性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培养、诱导的最优条件,为MSCs治疗临床重症肝病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贴壁法分离大鼠MSCs.经培养传代获得纯化的MSCs.采用析因实验,设不同诱导时间、不同浓度的FBS、不同浓度的细胞因子为3个因素,每个因素设不同水平,对纯化的MSCs进行分组诱导培养.留取15、2l、27 d细胞培养液进行白蛋白(A1b)、甲胎蛋白(AFP)检测;于27 d时收集细胞爬片,采用过碘酸希夫(PAs)实验进行糖原染色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MSCs中CK-18和CK-19.结果:诱导15、21、27 d,各MSCs诱导组AFP水平均高于MSCs非诱导组(P<0.01),21 d诱导组AFP水平最高:15 d各MSCs诱导组与MSCs非诱导组白蛋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21、27d各MSCs诱导组白蛋白水平均高于MSCs非诱导组(P<0.01),27 d诱导组白蛋白水平最高.27d各MSCs诱导组糖原染色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染色CK-18、CK-19均阳性,而MSCs非诱导组糖原染色、CK-18、CK-19均阴性.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Mscs体外最佳诱导条件为含200mL/LFBS的DMEM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20Ug/L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4(FGF-4)20UG/L.结论:HGF和FGF-4可在体外诱导实验性大鼠Mscs分化为具有肝细胞样细胞表型和功能的类肝细胞:不同浓度的FBS、HGF和FGF-4影响MSCs的体外分化;MSCs可作为治疗临床重症肝病的一种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单次与多次经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选择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单次移植MSCs)、B组(多次移植MSCs)、C组(单次移植MSCs对照)和D组(多次移植MSCs对照),每组15只。A组在心肌梗死后第1天、B组在心肌梗死后第1、4、7、10、13天经尾静脉移植MSCs 5×10~6个,C组和D组注射等量培养液。大鼠心肌梗死后4周测定左心功能,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心肌梗死后4周A组和B组大鼠梗死心肌中均可以观察到4’,6二脒基-2-苯吲哚标记阳性细胞存在。与C组和D组比较,A组和B组大鼠左心功能均明显改善,心肌梗死面积减小,毛细血管密度增高(P<0.05)。与A组比较,B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P<0.05)。结论经静脉单次与多次移植MSCs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均有效,但多次移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离、培养、诱导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并将其移植入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并检测其治疗效果,探讨异体MSCs修复CHF受损心肌的能力。方法注射法分离幼龄大鼠胫骨中的MSCs并使用5-氮胞苷对其进行诱导分化。使用阿霉素鼠尾静脉注射法制备大鼠CHF模型,将大鼠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非移植组10只,正常移植组10只,CHF非移植组20只,CHF移植组20只。将诱导分化的MSCs手术注射入左心室部位,对照组植入等量培养液。术后4 w进行超声检测及血流动力学分析,然后取心脏行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5-氮胞苷诱导后MSCs可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将其移植入CHF大鼠后,超声及血流动力学结果显示,与CHF非移植组比较,移植干细胞组左室收缩末压、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压力变化速率最大值均显著升高(P<0.05,P<0.01),左室舒张末压显著降低(P<0.05);术后4 wCHF移植组可以检测到Brdu标记阳性细胞。结论 CHF后移植MSCs可改善心功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为慢性心衰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途径和不同浓度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采用同种异体大鼠MSCs体外分离、纯化、扩增,4’,6-二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A、B、C和D组于心肌梗死后2周经尾静脉移植MSCs(A组:细胞数5×105、B组:细胞数1×106、C组:细胞数5×106、D组:细胞数1×107),E组:经心外膜注射MSCs(细胞数5×106),对照组:注入等量培养基。4周后测定左心功能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1)经静脉和心外膜注射移植MSCs大鼠心肌组织中均可以观察到DAPI标记细胞存在,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标记细胞α-肌动蛋白检测阳性,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左心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和梗死面积均明显缩小[分别为(45±2)%,(40±4)%和(41±3)%,P<0.05]。(2)与对照组比较,A组左心功能无明显改善(P>0.05),B、C、D组左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C和D组优于B组(P<0.05)。结论MSCs经不同途径归巢至心肌梗死区,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联合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构建组织工程瓣膜(TEHV)过程中,MSCs表型特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的表达情况.方法:分离培养大鼠MSCs,进行细胞鉴定后种植于去细胞瓣叶支架上.将瓣叶置于含5 ng/ml bFGF的培养液中,培养14 d构建的TEHV作为A组;B组除培养液中不添加bFGF外,其余同A组;C组为大鼠肌成纤维细胞构建TEHV的对照组.RT-PCR检测各组TEHV中α-SMA、MMP-13和TIMP-1 mRNA的表达.结果:MSCs表达CD29(94.82%)和CD44(93.59%).A组与C组α-SMA、MMP-13和TIMP-1 mRNA表达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B组(P<0.05).结论:采用bFGF联合MSCs体外构建TEHV过程中,通过bFGF的调控作用,可以使MSCs的表型特性和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表达与肌成纤维细胞相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大鼠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在去除蛋白激酶A磷酸化位点后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的信号通路.方法 利用携带去除蛋白激酶A磷酸化位点的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重组腺病毒(AdvMfn2-PKA(△))和携带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Adv-Mfn2),感染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免疫印迹分析相关蛋白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亚细胞定位;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法比较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法分析磷酸化蛋白激酶B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外源基因转染后可表达特异性蛋白产物;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去除蛋白激酶A磷酸化位点后的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表达产物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外膜;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显示去除蛋白激酶A磷酸化位点后,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诱导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作用显著减弱(P<0.01),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免疫印迹检测表明Mfn2-PKA(△)组磷酸化蛋白激酶B表达较Mfn2组显著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去除蛋白激酶A磷酸化位点的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表达产物仍主要分布于线粒体外膜,但其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丧失,对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也无抑制作用.这表明蛋白激酶A磷酸化位点是调控线粒体融合素2基因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重要功能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纤维化的修复作用,探讨MSCs逆转心室重构的可能性. 方法选用12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同龄Wister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健康大鼠MSCs,贴壁培养14天消化传代,采用心腔内注射方法移植细胞,移植剂量为1×106个/只,注射后4周处死动物.检测干细胞移植对于心脏舒张容积、顺应性及心脏结构的影响,研究MSCs对于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SCs干预组大鼠心脏顺应性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明显优于未干预组(P<0.05),胶原容积分数及I型胶原含量与未干预组相比也明显降低;同时MSCs还促进心脏局部HO-1的表达(P<0.05).MSCs移植并不增加心室肥厚指数(LV Mass),但可以增加舒张末期心脏容积/体重,改善心脏向心性肥厚. 结论 MSCs移植治疗可以通过调节组织局部胶原的合成与降解,改变心脏局部胶原纤维的含量,从而有效地逆转高血压心脏纤维化的过程,这种结构的变化同样伴有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mniotic membran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M-MSCs)和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模型大鼠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分离培养hAM-MSCs和hUC-MSCs,流式检测CD29、CD44和CD34.CCl4诱导大鼠肝硬化模型,在第8周时,杀死5只大鼠做病理检测以确诊为肝硬化.3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脐带干细胞组(n=10)、羊膜干细胞组(n=10)和对照组(n=10),分别注入hAM-MSCs、hUC-MSCs2mL(细胞数量2×106)和等量生理盐水.细胞移植前和移植4wk后,检测大鼠肝功能;肝组织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α-SMA在肝脏中的表达.结果:2种细胞表达CD29、CD44,不表达CD34.移植后,与对照组相比,脐带干细胞组和羊膜干细胞组ALT和AST明显降低(204.6±16.4,195.6±21.2vs539.8±36.2;180.1±25.2,167.5±19.0vs337.4±23.4,P<0.05);胶原沉积减少;组织病理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脏α-SMA表达量减少(130.6±3.0,127.0±2.6vs152.2±5.4,P<0.05).脐带干细胞组和羊膜干细胞组的肝功能、肝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肝脏α-SMA表达量均无明显差异.结论:hAM-MSCs和hUC-MSCs能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模型的肝功能和肝硬化程度,两者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诱导与移植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无菌条件下采集兔MSCs,一部分不诱导,一部分经5-氮胞苷诱导使其向类心肌细胞分化;将干细胞移植于兔心肌梗死区.实验动物随机分两组:MSCs组(n=20)心梗后1 h在心梗区域注入MSCs;经诱导组(n=20)心梗后1 h在心梗区域注入经诱导的MSCs.2周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移值细胞是否存活,利用TUNEL法检测植入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MSCs经5-氮胞苷诱导,传代培养2~4周,细胞表达肌钙蛋白T(trponin T),证明MSCs向心肌细胞转化.移植2周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在梗死区组织标本中可见DAPI标记带蓝色荧光的供体细胞核,形态呈椭圆形类似心肌细胞核,并与心肌纤维排列方向一致,证明移植细胞已存活.利用TUNEL法检测,两组移植细胞均出现细胞凋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s移植入心肌组织后的凋亡与5-氮胞苷诱导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