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病各期病机变化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风病各期病机变化浅析田立唐可清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261041)关键词:中风病/先兆期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病机变化对于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唐宋以前,主要以“内虚邪中”主论,侧重于外邪为患,金元时代否认了外风论,提出了“因火”、“因气”、“因痰”...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揭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影响疾病演变的主证,探寻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病机.[方法]采用前瞻性临床调查的方法,对发病72 h内入院患者进行自入院当天至发病14 d的连续动态采集临床信息,研究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病机.[结果]缺血性中风病起病24 h内,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主要与痰证相关;痰证与风证、火热证相关;至发病48 h时,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主要与痰证和气虚证相关;痰证与火热证、气虚证相关,气虚证与风证、痰证、血瘀证均相关;而至发病72 h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与痰证、气虚证和火证均相关.[结论]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的病机是风、火挟痰上犯清窍,壅滞脉络,气虚血瘀,气不化津则痰凝,痰瘀互结,致气虚益甚,使疾病不断恶化;或痰郁化热,痰热互结,上蔽神明,阻塞脑府脉络,而加重神机受损. 相似文献
5.
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缺血性中风又名卒中,因本病起病急骤,证见多端,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性相似,故以中风名之。本病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口眼涡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涡僻率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为老年人常见死因之一。因此中风的病因病机对临床用药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现从以下几方面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中风发病迅速,症状严重,且常常留有后遗症,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通过回顾15年来中医药干预脑缺血的临床报道,分析其不足,探索中成药防治缺血性中风研究方法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7.
8.
缺血性中风基本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中风发病必根于气虚中医学认为 ,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气者 ,人之根本也”(《难经 .八难》)。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均依赖于气的滋养和激发功能。正气充足 ,脏腑功能正常 ,阴平阳秘 ,在表可抵御六淫外邪侵袭 ,在内则无内生五邪之忧 ,疾病无以发生。正所谓“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如若正气不足 ,脏腑功能低下 ,则人体阴阳失调 ,气血不和 ,外易感受六淫之邪 ,内易滋生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 ,导致疾病发生 ,亦即“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灵枢 .百病始生》篇亦谓 :“风雨寒热 ,不得虚 ,邪不能独伤人 ,卒然逢疾风而不病… 相似文献
9.
10.
11.
中风病病因病机的探析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百病皆源于肾的精气血衰竭。中风不论是标证还是里证,不论是虚证还是实证,不论是阳虚还是阴虚,不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不论是“心火暴甚”还是“肝火自旺”,都是因肾的精气血衰竭所致。肾的精气血衰竭是导致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同时也是致成五行逆乱,百病蜂起,损命短寿的重要根源。中风产发在外的风必痰瘀虚是标证,不是致病机因。家传治疗中风预兆症和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等秘方,都有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对辨机论治进行阐述,认为辨机论治是中医学辨治理论的最高境界,充分体现传统中医学理论动静结合的系统论思想。提出对于中风病的治疗,应在综合各种传统辨证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辨机论治理论,可以提炼出更加实用、灵活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中风病神昏的病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风病神昏,是指在中风病过程中出现的以神志不清为特征的危重证。临床表现为昏睡、神识模糊、时昏时醒、昏迷不醒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以致意识丧失。同时伴有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状。近年来对中风神昏临床证候的研究不断深入,气机逆乱、痰热腑实、血瘀脑腑等病机逐渐被认识。以此采取的种种治法也取得了一定疗效。然而对在中风病发展过程中各证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尚缺乏系统阐述。形成这些病证机理的阐述尚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将 相似文献
17.
18.
刁燕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23):108-110
中风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最大特点是死亡率及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工作能力,对于中风的治疗及康复已成为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外到内,由简到繁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以及新的理论观点的提出,使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得到了不断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