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海平 《中医药研究》2011,(11):1390-1391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更年期女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开放单一治疗设计方案。共入选更年期女性患者35例,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的轻中度高血压病的诊断标准。给予比索洛尔5mg,每天一次,治疗4周,如血压大于140/90mmHg,则服用比索洛尔10mg,每天一次,共8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记录血压、心率、空腹血糖(FBG)、血脂、血清雌二醇(E2)。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周时收缩压/舒张压分别降低14.2/9.0mmHg(P〈0.01),治疗8周时收缩压/舒张压分别降低27.9/15.8mmHg(P〈0.01)。治疗前平均心率86.8/min,治疗4周后降至76/min(P〈0.01),治疗8周时继续下降至68/min(P〈0.01)。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血糖、血脂、血清雌二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结论比索洛尔治疗更年期女性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明显,对心率有良好控制,对血糖、血脂、血清雌二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 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和美托洛尔组,各42例,分别给予比索洛尔(5 mg/d~10 mg/d,每日1次)和美托洛尔(50 mg/d~100 mg/d,每日2次),治疗16周.观察服药前及服药后16周末各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比索洛尔组和美托洛尔组患者血压在用药后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比索洛尔组治疗16周末24 h平均压(24 hDBP)、白昼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 (nSBP)较美托洛尔组降低(P〈0.05).比索洛尔组和美托洛尔组治疗16周末时血压变异性24 hSBPV、dSBPV、nSBPV、24 hDBPV、dDBPV、nDBPV均较治疗前明降低(P〈0.05或P〈0.01).比索洛尔组治疗16周血压变异性24 hSBPV、dSBPV、24 hDBPV、dDBPV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均能降低高血压患者BPV,比索洛尔对BPV的控制较美托洛尔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疗效、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血压不达标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停用原来降压药后,口服比索洛尔5-10mg,每天1次,随访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心率、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血压、心率有明显下降,但血糖、血脂无明显变化。结论比索洛尔有效降压、减慢心率,不影响糖脂代谢,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李建微  姚凤臣 《中医药研究》2011,(10):1162-1163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BPV)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入选68例轻中度初发高血压患者,服用比索洛尔片4周后,采用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评价血压变异性及心率变异性,观察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比索洛尔治疗4周后24 h血压、日间血压及夜间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BPV显著降低(P〈0.05),HRV时域指标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比索洛尔降压作用疗效确切,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BPV,升高高血压患者的HRV。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两种降压方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外周肱动脉压及中心动脉压的影响。方法35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及培哚普利或关托洛尔缓释片及氢氯噻嗪两种不同降压方案,于治疗前及血压达标后3个月时(非糖尿病患者血压〈140/90mmHg,糖尿病患者血压〈130/80mmHg)分别测量患者肱动脉压及应用桡动脉脉搏波分析仪获得中心动脉压。结果治疗后两组药物对患者外周肱动脉压的影响无明显不同(P〉0.05);但非洛地平缓释片组较美托洛尔缓释片组中心动脉收缩压进一步下降4.5mmHg(P〈0.05)。结论虽然两种降压方案对外周肱动脉压影响相似,但非洛地平缓释片组降低中心动脉收缩压较美托洛尔缓释片组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与尼可地尔联合用药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心绞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比索洛尔5mg/d+尼可地尔5mg,3次/日)和对照组(比索洛尔5mg/d)。两组患者PCI术后常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术后14d患者心绞痛缓解情况及3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术后14d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缓解和心电图表现均好于对照组(P〈0.05)。随访3月,两组均未发生死亡、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事件。结论比索洛尔联用尼可地尔对PCI术后心绞痛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血生化的影响。方法80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每天早晨口服1次氨氯地平5mg和培哚普利4mg,B组(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每天早晨口服1次氢氯噻嗪12.5mg和氯沙坦50mg。两组治疗时间为8周。治疗8周以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24h动态血压、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尿素氮、肌酐、血糖、血脂等检查结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全天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分别降低18.88/10.35mmHg、18.11/10.85mmHg、18.58/9.79mmHg;B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全天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分别降低19.60/9.20mmHg、18.61/9.81mmHg、18.60/9.41mmHg。两组用药后血压均明显下降(P〈0.01),两组降压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用药后对血生化各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与氢氯噻嗪联合氯沙坦均有明显的降压效果,并且两组降压效果无明显差异,同时两种降压方案对血生化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就诊于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的高血压患者72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14分,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和依那普利组,分别口服比索洛尔5mg,或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连续服药4周。于服药前及服药后2周、4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焦虑量表评分测定。结果服药后2周、4周,比索洛尔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服药前和依那普利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4周后,比索洛尔组HAMA评分下降显著(P〈0.01),与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比索洛尔可有效控制合并焦虑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09年6月本院36—65岁的未经治疗或已经使用降压药物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46例,所有病例近2周未服用任何降压药。给予替米沙坦80mg,每日一次,服用4周。每周测血压3次。血压测量采用袖带式水银柱血压计,测诊室坐位右臂血压3次,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结果:降压疗效:经4周的治疗后,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分别下降了(27.3±7.7)mmHg及(14.2±2.5)mmHg.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其中显效23例(50.0%),有效21例(45.7%),无效2例(4.30%),总有效率为95.75(44/46)。结论: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观察比索洛尔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比索洛尔(疗程1月,1.25—5mg/d)。结果:测量治疗前后体表12导心电图,治疗后QTd和QTcd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绞痛控制总有效率为98.38%。结论:比索洛尔显著改善QTd和QTcd,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制剂,以2.5mg/d作为初始剂量治疗可能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动态血压监测(ABPM)方法评价尼群洛尔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2周洗脱期,服用尼群洛尔片(尼群地平5 mg和阿替洛尔10 mg)2片/次,1次/d,4周末坐位舒张压(DBP)≥90 mmHg(1 mmHg=0.133 kPa)者加服1次。于洗脱期末及治疗8周末仍服药1次患者各行ABPM和实验室检查1次。结果ABPM显示8周末24 h平均血压、日间平均血压、夜间平均血压、白昼平均收缩压(SBP)负荷、夜间平均DBP负荷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降低SBP和DBP谷峰比分别为0.51和0.60;SBP和DBP的平滑指数分别为1.63和2.08,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尼群洛尔片每天服药1次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王凤秋 《吉林中医药》2011,31(2):149-150
目的:分析松龄血脉康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及降低血压变异的作用。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高血压患者益处的内在差异。方法:门诊随机抽取首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68例,单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1次/d;B组70例,联合服用松龄血脉康胶囊1.5 g,3次/d,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1次/d。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动态血压检测(ABPM),分析两组间降压效果和血压变异(BVP)的差异。结果:两组比较,治疗4周后降压效果差异显著(P〈0.05),以B组为优;4周后白天和夜间收缩压BVP的幅值两组均下降,但仍以B组较优[白天:A组(13.2±2.6)mmHg vsB组(11.1±3.0)mmHg;夜间:A组(12.2±1.6)mmHg vs B组(10.3±2.3)mmHg;P均〈0.05]。结论:与单用氨氯地平片比较,松龄血脉康联合氨氯地平的中西医结合方案对减少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治疗前停服降压药2w。非洛地平+依那普利组服用非洛地平缓释剂5mg/d,依那普利10mg/d,均1次/d。非洛地平组单服用非洛地平缓释剂5mg/d,1次/d,疗程均为4w。服药2w后,如血压达到130/80mmHg以下,或收缩压(SBP)下降20mmHg,或舒张压(DBP)下降10mmHg,则继续服药;反之则增加药物剂量,非洛地平增至10mg/d,依那普利增至20mg/d。结果:治疗4w后,非洛地平+依那普利组SBP/DBP下降[(18.42±16.85)/(15.26±13.62)mmHg3明显高于非洛地平组[(12.13±9.05)/(10.97±8.18)mmHg](P〈0.05)。非洛地平+依那普利组显效34例,有效14例;非洛地平组显效19例,有效21例;非洛地平+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96.0%)显著高于非洛地平组(80.0%)(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心率、肝功能、血脂、血糖无异常变化。结论:非洛地平联合依那普利具有良好的协同降低血压的效果,副作用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中度至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对云梦县人民医院及市妇幼保健院内科收治的5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中度至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采用比索洛尔进行治疗,并对临床记录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患者血压幅度及心率变化明显下降,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或稍微好转。50例患者中显效40例,占80%,有效6人,占12%,无效4人,总有效率92%。用药后患者血糖、血脂、电解质等指标与用药前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比索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中度至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卡维地洛与拉贝洛尔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与拉贝洛尔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54例)和拉贝洛尔组(53例),分别给予卡维地洛和拉贝洛尔口服治疗24周。观察2组患者血压、心率、血糖和血脂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在治疗2周时血压均有所下降,在治疗6~8周末下降最明显,并维持至24周。卡维地洛组和拉贝洛尔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83%和78%。治疗后卡维地洛组患者血糖、血脂无明显变化,拉贝洛尔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增高。2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卡维地洛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耐受性及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复方制剂治疗老年人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蔓全性,并与缬沙坦比较。方法:50例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厄贝沙坦/氢氯噻嗪1片(含厄贝沙坦150mg,氢氯噻嗪12.5mg)/天,39例缬沙坦1片(80mg)/天,两组患者均在每日早晨6:00~7:00空腹口服1片,服药4周如坐位舒张压仍〉90mmHg,则剂量加倍,日二次口服,即早晨6:00—7:oo空腹口服1片,晚5:00~6:00空腹口服1片,总疗程8周。服药前后行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服药后2、4、6、8周血压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不良反应少。结论: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用于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是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7.
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拉贝洛尔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PIH)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住院治疗的确诊为PIH患者64例,给予拉贝洛尔注射液100mg,稀释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滴速控制在1—4ml/min,并每5min测1次血压,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调整滴速,达到理想血压并基本稳定后,改为口服拉贝洛尔片,100mg/次,每日3次,直至分娩前。同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硫酸镁等解痉药物治疗。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尿蛋白、血糖及不良反应等变化情况,并监测其对胎儿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结果:经拉贝洛尔治疗后,患者血压均控制到理想范围,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率有所降低,尿蛋白基本消失,仅9例无效,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用药前后胎心基线变异无明显变化。分娩后胎儿及孕妇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拉贝洛尔治疗PIH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可明显改善母婴结局,可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给予依那普利5mg口服,每日2次,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10mg口服,每日2次。连续口服3天后,根据血压情况增减剂量,观察期为4周。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62.5±11.7)mmHg、(103.7±8.2)mmHg,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19.8±13.5)mmHg、(85.5±7.1)mmHg。经统计学处理,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1)。经疗效判定,本组显效25例、有效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所有患者均无咳嗽,治疗过程中仅见1例头晕、2例头痛,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那普利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能有效控制血压,用药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是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对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效果和内皮保护作用。方法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分别测定用药前、用药8周后血浆肝细胞生长因子(H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同时监测动态血压(ABMP),计算血压平滑指数(SI),并选取25名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纽。结果奥美沙坦治疗后ET、NO、HGF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较正常对照组仍升高(P〈0.01);奥美沙坦治疗后血压SI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仍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不全,且血压变异性增高,奥美沙坦在稳定降压的同时可降低血压变异性,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与拉贝洛尔联合应用的控制性降压效应。方法 60例ASAⅠ~Ⅱ级手术患者,全身麻醉下行颅脑肿瘤外科手术。所有患者随机分成3组,硝酸甘油组(Ⅰ组),硝酸甘油复合拉贝洛尔组(Ⅱ组),拉贝洛尔组(Ⅲ组),每组20例。术中监测和记录手术前、降压前、达到目标血压0 min(t0)、5 min(t1)、15 min(t2)、30 min(t3)及停止降压5 min(t4)、15 min(t5)、30 min(t6)时的HR、MAP。Ⅰ组打开硬脑膜后以1μg/(kg·min)硝酸甘油行控制性降压,根据血压调整硝酸甘油剂量。Ⅱ组打开硬脑膜后给予拉贝洛尔0.2 mg/kg,同时以硝酸甘油1μg/(kg·min)行控制性降压,根据血压及心率变化调整硝酸甘油和追加拉贝洛尔剂量。Ⅲ组拉贝洛尔2 mg/min行控制性降压,根据血压调整拉贝洛尔剂量,如出现心率低于55次/min,给予阿托品0.5 mg。3组均于肿瘤切除后停止降压。结果Ⅱ组较Ⅰ、Ⅲ组血压容易控制,Ⅱ组硝酸甘油用量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拉贝洛尔用量与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降压15 min后的MAPⅠ组恢复为降压前的102.4%,Ⅱ组恢复为降压前的98.8%,Ⅲ组恢复为降压前的96.3%,Ⅱ组比Ⅰ组、Ⅲ组升压过程平稳。结论硝酸甘油与拉贝洛尔联合应用控制性降压可减少两者用量,低血压状态易维持,反射性心动过速和反跳性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减少,复压过程平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