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静  戴闽 《中医药研究》2011,(11):1302-1303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拟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比索洛尔治疗,对照组给予比索洛尔治疗。观察PCI术后2h内的再灌注心律失常。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肌钙蛋白T(cTnT)指标,了解依达拉奉联合比索洛尔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观察组的再灌注室性心律失常评分为(1.79±0.33)分,对照组为(2.74±0.23)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OD活性上升高于对照组(P〈0.01);MDA下降高于对照组(P〈0.05);cTnT上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急诊PCI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索洛尔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前后QT离散度(QTd)的变化,观察比索洛尔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比索洛尔(疗程1月,1.25—5mg/d)。结果:测量治疗前后体表12导心电图,治疗后QTd和QTcd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心绞痛控制总有效率为98.38%。结论:比索洛尔显著改善QTd和QTcd,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制剂,以2.5mg/d作为初始剂量治疗可能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3.
仝凌  张虹 《中医药研究》2013,(11):1330-1331
目的 观察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80例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40例)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4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前提下分别加用尼可地尔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4周后观察心绞痛缓解情况和主要心血管事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等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尼可地尔组心绞痛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单硝酸异山梨酯组(P〈0.05).结论 尼可地尔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均可缓解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尼可地尔疗效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比索洛尔和低分子肝素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4月在延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86例,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低分子肝素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吸氧、阿司匹林、硝酸甘油治疗,比索洛尔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比索洛尔片,5 mg/次,1次/d;低分子肝素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液,皮下注射,0.6 mL/次,2次/d。3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后,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比索洛尔组、低分子肝素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及心电图改善优良率均较对照组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索洛尔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和心电图改善优良率均高于低分子肝素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索洛尔组、低分子肝素组的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索洛尔组和低分子肝素组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比索洛尔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压变异性(BPV)的影响.方法 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和美托洛尔组,各42例,分别给予比索洛尔(5 mg/d~10 mg/d,每日1次)和美托洛尔(50 mg/d~100 mg/d,每日2次),治疗16周.观察服药前及服药后16周末各检测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比索洛尔组和美托洛尔组患者血压在用药后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比索洛尔组治疗16周末24 h平均压(24 hDBP)、白昼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 (nSBP)较美托洛尔组降低(P〈0.05).比索洛尔组和美托洛尔组治疗16周末时血压变异性24 hSBPV、dSBPV、nSBPV、24 hDBPV、dDBPV、nDBPV均较治疗前明降低(P〈0.05或P〈0.01).比索洛尔组治疗16周血压变异性24 hSBPV、dSBPV、24 hDBPV、dDBPV低于美托洛尔组(P〈0.05).结论比索洛尔与美托洛尔均能降低高血压患者BPV,比索洛尔对BPV的控制较美托洛尔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氯吡格雷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20年7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6例经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尼可地尔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心率、血压指标、临床疗效、心电图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比索洛尔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60例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验开始前曾服用过左旋氨氯地平2.5mg/d。治疗前其坐位血压稳定并且满足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的要求。每日口服2.5mg~10mg比索洛尔片剂,均为一次给药,同时建议所有患者降低食盐摄入量至5g/d7g/d。所有患者均根据心率、血压情况先给予比索洛尔片剂初始剂量2.5mg,每两周剂量增加2.5mg,直至10mg/d。观察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的坐位血压、空腹血糖水平和血红蛋白(HbA1c)水平,75g葡萄糖负荷前及负荷后30min、60min、120min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血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比索洛尔联合用药前后血压有明显下降,用药后患者血脂、血糖、胰岛素敏感性等指标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面,比索洛尔联合用药降压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伴焦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就诊于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的高血压患者72例,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总分≥14分,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和依那普利组,分别口服比索洛尔5mg,或依那普利10mg,每日1次,连续服药4周。于服药前及服药后2周、4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焦虑量表评分测定。结果服药后2周、4周,比索洛尔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较服药前和依那普利组明显下降(P〈0.05或P〈0.01),治疗4周后,比索洛尔组HAMA评分下降显著(P〈0.01),与依那普利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比索洛尔可有效控制合并焦虑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参软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心绞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8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拜阿司匹灵100mg/次,1次/晚。辛伐他汀片40mg/次,1次/晚。富马酸比索洛尔片2.5mg/次,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片40mg/次L,1次/d。治疗组49例丹参软胶囊3粒/次,3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5d为1疗程。观测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频率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参软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心血瘀阻型心绞痛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将其中经比索洛尔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的28例作为研究组,经辛伐他汀治疗的2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心绞痛缓解情况与心电图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研究组患者在心电图、心绞痛缓解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比索洛尔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能够缓解患者心绞痛程度,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4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规范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规范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治疗时间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改善、LVEF和6min步行试验变化。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LVEF和6min步行试验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PCI术后规范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姜宏  郑子龙  李海涛  卢新 《河北中医》2011,33(4):509-511
目的 观察自拟安舒汤辅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PCI术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自拟安舒汤,2组均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解毒中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主症计分、血瘀证计分、心绞痛计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等指标的变化。方法将介入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1例随机分为活血解毒组(30例)与活血组(31例)。两组均服药两周,两周后对治疗前后中医主症计分、血瘀证计分、心绞痛计分、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心电图进行观察;以后每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1次,随访6个月,重点观察生存质量、终点指标发生的情况。结果活血解毒组治疗后可显著降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s~CRP水平,而活血组治疗后效果不显著(P〉0.05)。与活血组相比,活血解毒组有进一步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计分的作用趋势。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解毒药物可降低介入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hs—CRP水平,改善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血脂水平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PCI术后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56例血脂水平正常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患者分别于PCI术前、术后24 h、术后1个月检测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4 h与术前比较,血清PAPP-A和hs-CRP浓度均有明显升高,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与术后24 h比较,均有回降,但瑞舒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回降更为明显,两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瑞舒伐他汀能更有效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PAPP-A和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邓铁涛经验方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脉介入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ACS冠脉介入后气虚痰瘀证患者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邓铁涛经验方及常规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生存质量、心绞痛分级与心血管事件,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疗程14d,随访1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15天、随访第30天中医症状计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维度积分比较,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程度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情况、疾病认识程度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第15天、随访第30天心绞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随访1个月均无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益气除痰兼以活血功效的方药可改善ACS冠脉介入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养心氏片治疗;对照组用辛伐他汀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2组治疗12周后判断疗效。治疗前后测定TC、TG、HDL-C和LDL-C水平。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3.31%,对照组显效率为74.36%(2组比较P0.01);2组TG、TC、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养心氏片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有效药物组合,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胸痹3 号方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 年7 月-2013 年12 月收治的62 例冠心病PCI 术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 例.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胸痹3 号方,两组疗程均为4 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胸痹3 号方对痰阻心脉型冠心病PCI 术后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生理盐水250 mL,每日1次静脉输注。对照组30例接受常规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的变化。结果心绞痛疗效在治疗组总有效率88.2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频率,改善心电图心肌缺血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胡量子  肖莉 《中医药研究》2011,(9):1052-1053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可能机制。方法 402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4粒,每日3次口服。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测定两组血清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hs-CRP浓度,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两组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治疗组显效率及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P〈0.05);并测得两组TC、LDL、hs-CRP分别低于治疗前水平,HDL则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上述参数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能通过调脂、抗炎等机制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方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活血方,2次/日,30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血脂改变,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在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电图改善率、心绞痛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上升(P〈0.05),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更能改善心绞痛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