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T病毒(TTV)是一新发现的单股DNA病毒,与肝功能异常有密切关系,可能属嗜肝病毒,其致病机理还不甚明了。TTV感染导致肝损害的临床类型分布以及TTV感染与肝癌发生的相关性亦未定论,为此我们就有关病例进行了初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延安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99年9月~2001年1月就诊的肝炎患者228例(随机抽取),男158例,女70例,年龄2~70岁。重型肝炎、慢性肝炎和急性肝  相似文献   

2.
宋红  张宏伟 《河北医药》2004,26(3):263-264
肝炎是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目前在临床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例无法用已建立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进行病原学分型,人们将其统称为非甲-戊型肝炎。  相似文献   

3.
赵宁志  李雅丽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0):3061-3063
输血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医患的重视,而输血安全与相关病毒的研究成为近些年来的研究热点。迄今为止,已有5种肝炎病毒(HAV、HBV、HCV、HDV、HEV)被证实。HCV又称为输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职业献血员、肝病患者的血清采用nPCR法和ELISA法检测TTVDNA和IgGTTV ,分析了它们与肝功能、病原学、发病诱因的关系 ,进而探讨TTV的致病性。对象和方法一、对象2 0例职业献血员血清来自南通市血站。 85例肝病患者为本院传染科 1999年 9月至 2 0 0 0年 1月的住院病人 ,诊断符合 1995年北京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制订的标准。二、方法 :1.TTVDNA检测采用nPCR法 ;IgG抗TTV检测采用ELISA法 (北京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试剂 )。2 .其他病毒血清标志检测 :IgM抗HAV、HBVM、IgG抗HC…  相似文献   

5.
对南京地区各型肝炎患者TTV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肝炎患者TTV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390例各型肝炎患者进行TTVDNA检测。结果 TTV在154例非甲~庚型肝炎患者和236例甲~庚型肝炎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1.69%(18/154)和12.71%(30/236);48例TTV阳性者中9例有输注血制品史。结论 TTV感染可能与部分非甲~庚型肝炎有关,TTV感染可能存在输血外的其他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常用的病原学分类有甲、乙、丙、丁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并沿用至今,但还有10%~20%病毒性肝炎患者尚不能分型,暂时被称为非甲一非戊型病毒性肝炎。本文就病原学研究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及进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10.
1997年日本学者Nishizawa在一例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一种新的可能与输血后肝炎相关的单链DNA病毒,由于该病毒是从1例发生输血后肝炎的日本患者血清中克隆出来,系输血传播(Transfusion Transmitted,TT),因此该病毒被命名输血传播病毒(TTV)。自此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激起了研究TTV的热潮.大量实验室及临床研究仍在进行之中,该研究对TTV感染与肝病至关重要。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不同地区、人群TTV感染状况及肝病的致病性进行了初步探讨.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章健 《江苏医药》2002,28(9):718-719
我院自 1998年 4月开展输血传播病毒 (TTV )的血清学检测以来 ,在收治的 12 6 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发现 93例为TTVDNA阳性 ,其中重叠感染5 8例 ,与HBV重叠占多数 (42 / 5 8) ,单一TTVDNA感染者 35例 ,经临床治疗和护理 ,除合并肝硬化及慢性重症肝炎 16例治疗效果差外 ,其余患者均临床治愈 ,现探讨TTVDNA阳性患者的护理要点。一、TTVDNA阳性患者健康教育35例单一TTV感染者有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损害症状 ,呈急性和慢性过程 ,其中 10例肝穿肝组织形态学检查出现慢性肝炎的组织学改变。本组患者平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南京TTV部分基因的克隆及对其扩增物序列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国南京地区有无TT病毒(TTV)感染。方法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病因未明的肝炎患者血清中的TTV-DNA,并对PCR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在14例非甲~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共检出8例TTVDNA阳性者,对其中一株进行序列测定,该序列与日本TTV部分基因(CLON22)和TTV中国株1相对应位置的核苷酸同源性很高,分别达97.65%和98.99%。结论 在中国南京地区的肝炎患者中存在着TTV感染。  相似文献   

13.
抗艾滋病病毒疫苗研究现状(摘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发现艾滋病病毒(HIV)已有近30年,尽管其他病毒性疾病(如脊髓灰质炎、麻疹、腮腺炎、风疹、乙型病毒性肝炎和流行性感冒等)的疫苗研究都取得了成功,研制有效的抗HIV疫苗却一直未能有所突破。和其他感染性病毒相比,HIV具有一些独特的特性,使其疫苗研发面临更大的挑战。HIV主要感染免疫系统,尤其是特异性地攻击CD4+T淋巴细胞,具有逃避免疫清除的一些机制,同时还可以通过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中建立1种潜伏的贮库。由高突变率和基因重组引起的HIV基因极端多样性则使疫苗研发更具有挑战性。已知HIV有二大类型:HIV-1和HIV-2。目前全球流行的主要是HIV-1;HIV-2则主要流行于非洲西部和中部。至少有2~3种不同猩猩来源的HIV-1引起M,O和N组在人类中的传播。M组又可进一步分为9种不同的亚型和数目众多的流行重组体(CRF)。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差别可达20%。在非洲一些地方,多种亚型同时流行,HIV包膜蛋白高变区的差异可达38%。事实上,单个HIV患者体内的HIV多样性就可能超过全球流感病毒多样性的总和,后者则需要每年制备新的疫苗以应对当年的流行株。目前HIV感染人数已超过3300万,因此,仅HIV序列多样性一项就对疫苗研制、诊断及治疗构成了巨大的挑战。然而,相信尽管HIV的进化是1种持续的过程,且高变区域(如包膜蛋白编码区域)的变异不断累积,为保持病毒蛋白的功能及病毒的感染性,HIV基因型的数目仍然是有限的。因此,应用针对所有或多数HIV病毒株多种不同的抗HIV的抗体及T细胞免疫反应可发挥广谱的抗HIV作用,并克服HIV序列多样性。为实现这一目的,本研究所研发了一系列的工具,如可产生纯的HIV包膜蛋白重组基因的HIV-env重组系统,生产具有复制活性的SHIV-env病毒系统,可用来筛选分泌具有广谱中和活性抗HIV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的huCD4/huCCR5 B细胞转基因小鼠模型及293TTK/env细胞系以及1种新的可同时诱发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的HIV疫苗载体系统。希望上述策略将使有效抗HIV疫苗的研制变为可能。  相似文献   

14.
拉米夫定致乙型肝炎病毒变异及其临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拉米夫定为核苷类似物抗病毒药物,通过抑制HBV DNA复制,能迅速降低慢性乙肝患者的HBV DNA水平,促进ALT恢复正常,改善组织学活动指数,获得一定比率的HBeAg消失及血清转换.  相似文献   

15.
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我们对2004年至2005年10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603例,在输血前进行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2型)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检测,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标本  相似文献   

16.
王长奇  陈燕萍 《江西医药》1999,34(5):282-284
探讨献血员中一种与输血后肝炎有关的病毒TTV的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TTV基因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了135例献血员血清标本。结果 135例献血员TTV DNA阳性率为28.8%,序列结果显示其序列与日本株(NA008394)同源性为83.8%,可能属G2亚型一种。结论 本地区献血中存在TT病毒感染,输血可能成为传播TTV感染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P区基因直接测序方法,进一步了解口服拉米夫定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P区发生YMDD变异的情况,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HBVDNAP基因区,通过直接测序方法与Genebank标准序列对比,对107例慢性乙肝(CHB)患者血清进行P区测序。结果:107例慢性乙肝患者YMDD变异率为32.7%,其中YIDD变异17例,YVDD变异15例,混合变异3例。YMDD未变异组治疗前谷丙转氨酶(ALT)水平显著高于变异者;而YMDD变异组治疗前HBVDNA含量显著高于未变异组;YMDD未变异组与变异组之间治疗前的患者性别、年龄和HBeAg状态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BVYMDD变异可能与患者治疗前ALT水平和HBVDNA含量有一定关系.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血清HBeAg状态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输血传播性丙型肝炎与输血量的关系。方法抗-HCV采用ELISA检测,ALT用速率法测定,HCV-RNA用RT-PCR定性测定,相关因素的统计分析应用χ2检验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输血传播性丙型肝炎发生率与输血量X呈正相关。结论随着输血量的增大,输血后丙型肝炎感染的危险性随之增大,符合Frost-Reed模型。  相似文献   

19.
人类乳突状病毒 (HPV) 的感染普遍流行于世界各地,经由病毒 DNA序列比对,可鉴定出超过 200 种以上的HPV亚型.HPV 病毒能引起人类及动物的感染,主要感染宿主的上皮细胞和组织内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道异羟基洋地黄毒甙配基标记探针(D:g—HBVDNA)斑点杂交试验检测164人份血清HBVDNA的结果,129名HBsAg携带者HBVDNA阳性率64.34%,各类型HBsAg携带者HBVDNA阳性率分别为:HBsAg(+)/HBeAg(+)/抗—HBc(+)94.74%;HBsAg(+)/抗—HBe(+)/抗—HBc(+)38.10%;HBsAg(+)/HBeAg(+)/抗—HBe(+)/抗—HBc(+)33.33%;HBsAg(+)/抗—HBc(+)66.67%。HBcAg(+)HBsAg携带者肝功能正常与否与HBVDNA阳性率之间无相关关系.检查HBsAg携带者的家庭成员35人,其HBsAg阴性,但检出HBVDNA 10例。此10例的其它HBV标志物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者6例,另4例全为阴性。本文对以上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