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老年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其对所采取治疗模式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所处的年龄阶段(60~69岁和≥70岁)将178例接受治疗的老年乳腺癌患者分为A组(103例)和B组(75例)。分析两组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式、疗效及不良反应等差异。结果 A组进行术后辅助化疗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在60~69岁、雌性激素受体阴性及淋巴结转移阳性是术后采取辅助化疗的影响因素(P<0.05);A组的总有效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年龄在60~69岁的乳腺癌患者术后宜采取辅助化疗,≥70岁的乳腺癌患者可采取内分泌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2.
369例ER阳性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评价ER阳性乳癌根治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效果。方法 ER阳性的根治性术后乳腺癌患者分为内分泌治疗及化疗两组,进行全身辅助治疗。内分泌治疗组194例,服用三苯氧胺(TAM)5年,其中绝经前患者均先切除双侧卵巢后再服用TAM。化疗组175例,主要采用CMFVP或CMF方案。结果 绝经后患者的内分泌治疗组和化疗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8.4%和45.4%(P<0.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3%和52.9%(P<0.05);绝经前患者的内分泌治疗组和化疗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2.8%和35.7%(P<0.0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0.7%和60.0%(P<0.05)。但是Ⅰ期患者及腋淋巴结转移≥8个的患者,两者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ER阳性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效果优于或等于化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乳腺化生性癌(metaplastic breast carcinoma,MBC )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 月至2015年1 月55例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治MBC 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MBC 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复发及生存情况。MBC 患者根据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淋巴结阳性组(13例)及淋巴结阴性组(39例);根据术后是否接受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将其分为化疗组(40例)和非化疗组(15例)、放疗组(12例)及非放疗组(43例)和内分泌治疗组(5 例)及非内分泌治疗组(50例)。 并且每例MBC 患者与3 例同期年龄及临床TNM 分期情况基本类似,均接受手术治疗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170 例匹配。结果:MBC 患者5 年无疾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45.0% 及48.2% ,显著低于TNBC 患者5 年DFS 74.7% 及OS83.5% ,且两者之间比较5 年OS和DFS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 肿瘤大小、淋巴结是否转移及接受化疗与否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重要因素。化疗组5 年OS和DFS 明显高于非化疗组的OS(P = 0.008)和DFS(P = 0.033)。 淋巴结阳性组的MBC 患者接受放疗可明显提高其5 年OS(P = 0.030)。 结论:MBC 是一种侵袭性强的罕见的乳腺癌特殊类型,预后较TNBC 差,化疗使其5 年OS及DFS 获益,且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使患者获益更大,对淋巴结阳性患者应行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4.
联合放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佟倩 《肿瘤研究与临床》2006,18(12):830-831
 目的 观察联合放化疗与单一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心肌的损伤。方法 接受含表柔比星化疗或联合放疗的术后乳腺癌患者共68例,对其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表柔比星化疗配合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明显高于单一化疗组。放化疗组出现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36.8 %(14例),单一化疗组出现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10 %(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放化疗增加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建议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心电图,尤其对年龄>60岁和有高血压、心脏疾病病史的患者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32例;阳性对照组(化疗+胸腺肽注射液)30例和对照组(单纯化疗)24例。对三组患者外周血血象(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T细胞亚群(CD4、CD8、CD4/CD8)予以观察对比。结果:化疗前后,实验组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与阳性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术后的患者,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患者化疗毒性,是配合化疗的一种较理想的辅助药物,值得在临床上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85例III期乳腺癌患者治疗的疗效,寻找提高疗效的策略。方法: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85例III期乳腺癌患者接受了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是否接受新辅助化疗分为手术组(41例)和新辅助化疗组(44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性质及治疗结果。结果:新辅助化疗组的无病生存期为59.1个月,明显高于手术组的43.1个月(P〈0.05),新辅助化疗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为36.16%,手术组为34.14%(P〉0.05)。结论: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可提高无病生存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新辅助化疗用于可手术乳腺癌的10年疗效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可手术的乳腺癌10年疗效。方法:可手术的乳腺癌(Ⅱ、Ⅲ期)510例,分两组治疗:新辅助化疗组(A组)251例;术后辅助化疗组(B组)259例。A组术前短程密集联合化疗,每周1次连用4次,休2周行根治性手术。两组患者术后2周内开始化疗,化疗方案和完成化疗周期相同。结果:A组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OS)59.2%,无瘤生存率(DFS)54.9%,均高于B组(28.3%和20.8%)(P<0.05)。A组Ⅱ期患者10年OS78.1%,DFS73.5%,均高于B组(OS 68.4%,DFS 60.7%)(P<0.05)。A组Ⅲ期患者10年OS 42.3%,DFS 40.4%,也高于B组(OS20.4%,DFS 18.4%)(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提高Ⅱ、Ⅲ期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10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使用吡柔比星(THP)和多柔比星(ADM)治疗晚期乳腺癌。对比观察其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4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应用THP为主的联合方案,对照组(18例)应用ADM为主的联合方案,均化疗4个周期以上。结果 THP组有效率(66.7 %)高于ADM组(44.4 %),其毒副作用较ADM组明显轻。结论 THP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疗效与ADM相当或优化,毒副作用较ADM低,作为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一线化疗方案有很好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冲击量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贫血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 43例因化疗导致贫血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冲击量rhEPO治疗10 d,并予口服铁剂,而对照组仅予口服铁剂治疗。结果 4周后评价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比容、网织红细胞计数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 冲击量rhEPO治疗乳腺癌化疗所致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观察复发转移性乳腺癌化疗缓解后序贯内分泌治疗的疗效。方法 8例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先根据既往用药给予化疗,疾病缓解后采用单药内分泌维持治疗。结果 8例患者接受 2~8个(中位4个)周期化疗,最佳疗效均达部分缓解,治疗持续时间为1~6个月(中位2个月),化疗中位治疗失败时间为4个月。随访至2010年12月31日,8例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为 6~86个月(中位为13.5个月)。中位生存期21.5个月(6~86个月)。7例患者分别因严重的骨髓毒性、乏力或消化道反应而终止化疗,1例因紫杉醇变态反应停止化疗。结论 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经化疗疾病缓解后,采用内分泌维持治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有效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近期和远期临床效果,为今后开展前瞻性临床研究作准备。方法对1984~1991年我院住院手术的26例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和48例术前未作任何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作回顾性分析,资料计算化疗后对临床肿瘤退缩程度和生存率作比较。其中新辅助化疗组患者接受一个疗程的CMF方案〔环磷酰胺(CTX)600mg/m2,静脉推注,第1天和第8天;甲氨喋吟(MTX)30mg/m2,静脉推注,第1天和第8天;氟尿嘧啶(5-FU)500mg/m2,静脉滴注,第1天和第8天〕化疗后进行手术。结果新辅助化疗后4例部分缓解。在平均44个月(2~120个月)的随访中,新辅助化疗组8例出现复发(3.8%),对照组32例出现复发(66.7%),18例死于乳腺癌(37.5%)。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相似文献   

12.
报告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Ⅲ,Ⅳ期乳腺癌874例,治疗分A、B两组,A组先行局部治疗,然后辅以全身化疗;B组先用全身化疗再行手术和放疗,继之巩固化疗和内分泌等综合治疗,表明;B组2年生存率,5年生丰,复发率及转移率明显优于A组(P<0.01),认为加强全身治疗并合理配合局部治疗的综合疗法,是提高晚期乳腺癌放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足三里注射联合重组人类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重度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选取乳腺癌术后化疗重度白细胞减少患者57例,随机单盲分为联合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联合治疗组采用地塞米松足三里注射联合rhG—CSF皮下注射,对照组采用rhG—CSF皮下注射,每天检查血常规,观察白细胞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积极治疗后白细胞均顺利恢复至正常水平,白细胞上升至正常水平(≥4.0×10^9/L)所需天数联合治疗组为(4.65±1.25)d,显著少于对照组(8.62±2.8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6,P=0.039)。治疗6d后评估疗效,联合治疗组显效率[65.5%(19/29)]显著高于对照组[25.0%(7/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5,P=0.021);联合治疗组总体有效率[96.5%(28/29)]与对照组相比[92.8%(26/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P=0.372)。结论地塞米松足三里注射联合rhG—CSF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重度白细胞减少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疗效确切,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培美曲赛联合铂类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126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采用化疗后的骨髓抑制程度分为观察组(62例)和对照组(6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培美曲赛+顺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培美曲赛+奥沙利铂治疗,中位化疗为6个周期。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培美曲赛联合铂类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29.0%和31.3%;观察组中50.0%患者处于疾病稳定状态,对照组中45.2%患者处于疾病稳定状态。126例患者经培美曲赛联合铂类化疗药物治疗,总有效率为30.3%,47.6%患者处于疾病稳定状态。126例患者中,随访12个月,82例(65.1%)患者存活,随访21个月时,50例(39.7%)患者存活。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随访12个月的生存率为62.9%(39/62)和64.1%(41/64),随访21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38.7%(24/62)和40.6%(26/6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骨髓抑制、皮疹和消化道不良反应,且多为Ⅰ~Ⅱ级,Ⅲ级以上不良反应率最高仅为15.9%。未出现肾功能损害及心功能损害,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培美曲赛+顺铂与培美曲赛+奥沙利铂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当,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培美曲赛联合铂类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红霉素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红霉素逆转乳腺癌多药耐药(MDR)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P-糖蛋白(P-gp)表达,将P-gp表达阳性者随机分两组:红霉素加化疗组(试验组)28例,单纯化疗组(对照组)14例,采用CAF方案化疗,结果:试验组CR+PR 19例(67.9%),对照组4例(2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红霉素对逆转乳腺癌MDR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骨髓转移临床表现的特殊性、转移规律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女性乳腺癌骨髓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包括乳腺癌骨髓转移发生时间、激素受体状况等及不同治疗策略对预后的影响。24例联合化疗,25例单药化疗,13例未接受化疗。生存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用Log—rank方法进行生存曲线比较。结果62例患者中位年龄39岁(30~71岁),中位病程21个月(1~49个月)。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阳性患者30例(48.4%),阴性19例(30.6%)。发热14例(22.6%)和(或)血象的一系或三系降低34例(62.9%)是乳腺癌骨髓转移的常见表现。联合化疗和单药化疗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个月和16个月(QPH=7.38,P=0.0335),未接受化疗者中位生存期仅1个月。骨髓转移发生偏晚,一般有多处转移尤其是骨转移的背景。结论骨髓穿刺有利于早期发现骨髓转移;骨髓转移晚期体质较弱,单药化疗可能是有效的治疗策略之一,与联合化疗组的患者相比具有生存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乳腺癌患者化疗中的心理状态和心理治疗。方法 对120例乳腺癌患者化疗中心理状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制定心理治疗计划。结果 乳腺癌患者化疗中具有恐惧感者占97.5 %(117例),有焦虑感者占92.5 %(111例),悲观失望、抑郁者占50 %(60例),害怕化疗中不良反应者占47.5 %(57例),对医护人员过度要求和依赖者占15 %(18例)。96.7 %(116例)患者通过心理治疗后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化疗顺利完成。结论 心理治疗在乳腺癌患者化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卵巢去势药物戈舍瑞林联合阿那曲唑治疗绝经前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绝经前晚期乳腺癌患者资料。患者应用阿那曲唑 1 mg,每日1次, 连续口服4周为1个周期;戈舍瑞林 3.6 mg, 每28 d注射1次。所有患者按期评价疗效并分析预后。结果 临床获益率为52.4 %(23/4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PFS)为8.3个月(95 % CI:5.3~11.2个月)。按治疗前是否接受过解救化疗分组,未接受解救化疗组(21例)PFS优于接受过解救化疗组(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9个月比5.8个月,P=0.048)。结论 戈舍瑞林联合阿那曲唑对绝经前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肯定,是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案;对于激素依赖型绝经前乳腺癌患者,可以推荐作为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奥施康定联合放疗、紫杉醇+表阿霉素化疗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80例确诊为失去手术机会或一线治疗后复发转移的晚期乳腺癌合并疼痛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40例。治疗过程中,实施奥施康定联合放疗、紫杉醇+表阿霉素化疗的患者归为观察组(40例);采用放、化疗治疗的患者记为对照组(40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强度变化、疼痛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探讨其临床治疗价值。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强度数字评分(1.50±0.9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01±0.87)分,P<0.05。②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显效率,观察组(85.0%)明显高于对照组(19.0%),P<0.05。结论奥施康定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乳腺癌疼痛,疗效确定,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立体超选择动脉灌注区域靶向新辅助化疗治疗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HER-2表达均为阴性(以下简称“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疗效以及预后影响。方法:“三阴”乳腺癌患者47例,其中Ⅱ期29例,Ⅲ期13例,Ⅳ期5例。随机分为两组:靶向化疗组(24例),术前行立体超选择动脉灌注化疗,其中10例采用MEF方案,14例采用EP方案;对照组(23例),分别采用CMF、CEF和EP方案进行常规新辅助化疗。观察其治疗周期、病灶变化和预后情况。结果:靶向化疗组平均周期15d,病灶缓解率(CR+PR)为91.67%;对照组平均周期31d,病灶缓解率为60.87%。靶向化疗组平均周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47例患者9例在2年内死亡,其中靶向化疗组2例(均为Ⅳ期患者),对照组7例(Ⅱ期2例,Ⅲ期4例,Ⅳ期1例)。结论:立体超选择动脉灌注新辅助靶向化疗作为“三阴”乳腺癌的辅助治疗,具有效果好、治疗周期短和预后佳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靶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