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分析血液分析检验在急慢性白血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来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A组,30例慢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期50例接受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展开血液分析检验,并比较其检验结果。结果经统计,观察组的PLT(血小板)、RBC(红细胞)、HGB(血红蛋白)及MCV(平均红细胞体积)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WBC(白细胞)与CRP(C-反应蛋白)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观察A、B两组上述血液指标同样存在明显差异(P <0.05)。此外,观察A组PLT、RBC、HGB等指标的异常率显著高于观察B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过对患者展开血液分析检验,可有效鉴别其是否存在急慢性白血病,且诊断正确率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控制中临床医学检验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静脉采血,观察血液样本按1∶5000比例稀释和1∶10000比例稀释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和放置于不同温度下的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结果 1∶5000比例下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等血液细胞检验结果与1∶10000比例下血液细胞检验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4~8℃、18~25℃下PLT、HGB、RBC、WBC血液细胞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细胞检测结果会受稀释、放置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需重视检验的基本环节,加强规范化操作,确保血液细胞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控制血液细胞检验质量的方法。方法:此次150研究对象为自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血液细胞检验的患者,获取血液样本后,对血液样本应用抗凝剂进行处理,比较不同抗凝剂配置比以及室温、低温下不同时间段的检测准确性。结果:抗凝剂配置比不同的情况下,PLT、HGB、WBC、RBC等均出现变化,检验结果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室温下不同时间段PLT、HGB、WBC、RBC等均出现变化,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低温下不同时间段PLT、HGB、WBC、RBC等均出现变化,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时间越长,则检验准确度受影响越大。结论: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质量受检测时间、采血部位以及温度等的影响,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有效控制各个检测环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检验血液当中红细胞参数对贫血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贫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9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利用血红细胞分析仪开展血液红细胞检查,分析红细胞在各参数方面的差异。结果 (1)观察组缺铁性贫血患者的血HGB、RBC、MCV、MCH参数比对照组偏低,RDW比对照组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观察组的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HGB、RBC低于对照组,MCV、RDW、MCH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的再生障碍性贫血、肝肾疾病和失血患者的HGB、RBC、RDW低于对照组,MCH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贫血类型的贫血患者在红细胞参数方面存在不同之处,总结红细胞各参数差异可以有效的分析患者的贫血类型,对临床的诊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临床观察对比血常规检测中采静脉血和末梢血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9月的1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85例,分别采取其末梢血及静脉血,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对比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结果的差别。结果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WBC、RBC、HGB、PLT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WBC、RBC、HGB、PLT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13、0.912、0.922、0.901都存在高度的相关性。结论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时,静脉血检测的结果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但是末梢血及静脉血血常规结果呈正相关性,所以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够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155名单纯T2DM患者的血糖、镁离子和血细胞计数,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WBC、RBC、PLT、HGB、Mg2+和GLU检测结果,并使用SPSS21.0进行组间差异和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 GLU与Mg2+、PLT呈明显负相关,与RBC、HGB呈明显正相关,与WBC无显著相关。Mg2+与PLT、WBC呈明显正相关,与RBC、HGB无显著相关。不同血糖水平组的Mg2+、PLT、WBC、RBC差异无显著性,HGB在GLU≥7 mmol/L组明显高于GLU<7 mmol/L组。结论 单纯T2DM患者的血糖与镁离子和血细胞代谢紊乱相关。对于早期或血糖控制较好且无明显疾病的患者,持续监测Mg2+和血常规仍然重要。当Mg2+、PLT下降或RBC、HGB升高时,应密切观察血糖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80例患者末梢血和静脉血血细胞参数的差异.方法 采集患者无名指末梢血,按标准用EDTA-K2真空负压管采集静脉血,在美国BECKMAN COULTER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测.结果 两种方法比较,WBC和PLT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RBC和HGB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末梢血细胞计...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肝豆状核变性(HLD)及不同临床分型患者血常规各项指标水平,探讨其相关病理机制。方法 对493例HLD患者和153例正常对照组用sysmex XT-2000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检测19项血常规项目。 结果 HLD组WBC、NEUT%、RBC、HGB、HCT、MCV、MCH、MCHC、PLT、PCT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而LYMPH%、MONO%、EO%、RDW-CV%与正常组相比均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PV、PDW、PLCR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P>0.05);HLD患者肝型、脑型、脑内脏型3种临床分型血常规分析:3种临床分型以WBC、RBC、HGB、PLT水平降低比较明显,其中脑内脏型患者WBC、PLT低于标准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结论 HLD患者血细胞各项指标均有异常,对临床的诊断、治疗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血常规特征及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GCS)对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对54例COPD患者、63例ILD患者、64例正常人的血常规进行分析,并比较不同剂量GCS治疗前后ILD患者血常规的变化情况。结果 COPD组、ILD组的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1);ILD组红细胞计数(RBC)低于COPD组和对照组(P<0.01),且COPD组RBC升高最明显(P<0.01);ILD组和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COPD组(P<0.01)。GCS治疗后,ILD组RBC升高;低剂量组PLT、淋巴细胞降低(P<0.05),中性粒细胞升高(P<0.05);高剂量组WBC、中性粒细胞降低(P<0.05)。结论 ILD患者血常规红细胞参数低,高、低剂量的GCS均有改善ILD患者低红细胞参数的作用,短期应用高剂量GCS能够降低患者WBC。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方法对70例住院患者同时采集其静脉血和末梢血,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结果,所得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的差异。另外,选择14例住院患者抽静脉血42份,10例住院患者采末梢血30份,其中每例患者在两周内均采血3次,对得到的静脉血和末梢血8种参数的变异系数(CV)进行分析,比较其结果差异。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静脉血与末梢血血常规结果显示,两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色素(HG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H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小板(PLT)等8个参数结果均没有统计学差异;末梢血中WBC、RBC、HCT、HCV、MCH、MCHC、PLT的CV值均大于静脉血。结论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常规时,除少数不易抽取静脉血者,最好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K2)抗凝的静脉血。  相似文献   

11.
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相关因素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 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滨海县中医院90例门诊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Backman Counter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观察静脉血和末梢血常规检查结果 ;比较在室温下(18~22℃)分别于即刻、30min、2h、6h常规测定差异.结果 末梢血检测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检测的平均值均高于静脉血检测值,血小板计数(PLT)平均值低于静脉血平均值(P<0.05),中间细胞百分比(MXD)无差异(P>0.05);2h内静脉血血常规WBC、MXD、RBC、Hb、PIT各项参数与即刻测定结果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置6b后PLT与即刻比较下降明显而MXD比例升高(P<0.05);WBC、RBC、Hb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常规化验结果 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全自劝血细胞计数仪做血常规检测时选用静脉血,应在2h内对样本进行测定,以消除由此要求过失误差.  相似文献   

12.
缺铁性贫血的血象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及血小板计数(PLT)改变。方法选择110例未治疗的初诊IDA患者。测定其血红蛋白浓度、WBC及PLT。结果34.55%(38/110)IDA患者WBC减少;13.64%IDA患者的WBC增加。47.27%IDA患者PLT增加;10.00%IDA患者PLT减少。变量WBC及PLT的校正等级相关系数rs=0.5277,P〈0.01。结论约1/3IDA患者WBC减少;接近半数IDA患者PLT增多,1/10IDA患者PLT减少;PLT减少常伴WBC减少。  相似文献   

13.
张浩  申玉清 《中国药房》2014,(3):221-223
目的:研究鸡血藤醇提物对血虚模型小鼠的补血作用。方法:通过放血以复制小鼠失血性血虚模型;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5 mg/kg)以复制小鼠化学性血虚模型;通过皮下注射乙酰苯肼(20 mg/kg)同时控制饮食以复制小鼠综合血虚模型。60只KM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等体积生理盐水)组、模型(等体积生理盐水)组、乌鸡白凤丸(4 g/kg)组与鸡血藤醇提物高、中、低剂量(30、15、7.5 g/kg)组。制备模型的同时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10 d。测定小鼠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RBC、HGB、HCT、PLT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鸡血藤醇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RBC、HGB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鸡血藤醇提物高、中剂量组小鼠HCT、PLT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鸡血藤醇提物对血虚模型小鼠有良好的补血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液系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丹莪妇康煎膏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的血液影响。方法:EMS患者口服丹莪妇康煎膏,10g/d,2次/d,连续应用3个月后观察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和CA125值。结果:治疗前后血常规(RBC、HGB、WBC、GRA、LYM和PLT)和血生化(BUN、Cr和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A125治疗后有显著降低[(23.23±3.56)U/Lvs(65.76±6.73)U/L,P〈0.05]。结论:丹莪妇康煎膏能显著改善EMS患者的CA125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唇腭裂患儿血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血常规检测参数的变化,为选择麻醉方法和手术时机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8月住院治疗的505例唇腭裂患儿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按畸形和治疗程度不同分为唇裂(A组)、腭裂组(B组)和唇腭裂组(C组);以1岁以内正常婴儿(D组)、1~5岁正常儿童组(E组)共计180名作为对照。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和淋巴细胞百分率(L%)。同时跟踪调查36例唇腭裂患儿唇裂修复前后的血象变化。结果与同一年龄段正常儿童比较,A、B、C3组的WBC和L%均显著高于正常儿,A、C组的RBC显著低于正常儿,A、1岁以内单纯腭裂未经修复(B1组)、C组的HGB显著低于正常儿,A、B1、1岁以内唇腭裂已进行唇裂修复但未经腭裂修复的患儿(B2组)、C组的PLT高于正常儿。36例跟踪调查的唇腭裂患者在唇裂修复后WBC、PLT有显著性降低,RBC、HGB有显著性提高,淋巴细胞百分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唇腭裂患儿更易发生病毒感染或急慢性炎症,表现为某些血象指标的异常,对麻醉和手术可能有一定影响,应该慎重选择手术适应证。唇裂合并腭裂患儿在唇裂修复后,血象指标可能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6.
576例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细胞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海洛因依赖对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 :顺序采取海洛因依赖烫吸及静脉注射者外周血各 2 88例为研究对象 ,以 2 88例经检查血常规在正常范围的健康人群为对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烫吸组、静脉注射组红细胞计数 (RBC)、红细胞比积 (HCT)、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血红蛋白浓度 (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血小板计数 (PLT)、白细胞计数 (WBC)、淋巴细胞计数绝对值 (LYM)、中性粒细胞计数绝对值 (GRAN)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静脉注射组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中间细胞计数绝对值 (MID)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上述各项指标、各级平均值均在正常范围。静脉注射组RBC显著低于烫吸组 (P <0 0 5 )。烫吸组PLT、GRAN显著高于静脉注射组 (P <0 0 1)。海洛因依赖者中 2 7 95 %WBC、15 80 %GRAN高于常模。结论 :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细胞计数中RBC有降低趋势 ,WBC、PLT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90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末梢组各45例。分别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人员血常规检查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小板等检查项目。结果静脉组45例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为,WBC:(5.24±3.16)×109/L;RBC:(3.34±0.98)×1012/L;HCT:(42.35±20.46)%;HGB:(115.75±15.76)g/L;MCHC:(319.78±28.79)g/L;PLT:(228.75±84.78)×109/L。末梢组45例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为,WBC:(5.86±3.18)×109/L;RBC:(3.86±0.87)×1012/L;HCT:(31.46±21.48)%;HGB:(101.56±16.48)g/L;MCHC:(322.43±28.94)g/L;PLT:(213.48±81.46)×109/L。两组患者的MCHC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RBC、HCT、HGB、PLT的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应用静脉血代替末梢血可以有效的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正常人新鲜全血对多台血液分析仪进行比对,使血液分析仪各参数之间具有可比性。方法我们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文件EP9-A的要求,以WBC、RBC、HGB、PLT作为比对项目;以BAYER ADVIA120作为参比仪器对待评仪器SYSMEX XT-1800进行比对分析。结果SYSMEX XT-1800的WBC、RBC、H6B、PLT四项指标的相关系数r都〉0.975,在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系统误差(Bc)均小于规定的允许总误差(Ea)范围。结论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一致,当在同一实验室内具有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分析仪,或用不同仪器、不同测定方法测定同一检测项目时必须要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β-地中海贫血患儿31例红细胞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明卫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03-3704
目的:探讨血常规红细胞参数分析在筛查β-地中海贫血患儿中的价值.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62例-地中海贫血患儿和60例正常对照者检测血常规,比较红细胞参数中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ount,RBC)、血红蛋白含量(hemoglobin,HGB)、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anlar volume,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MCH)、平均血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网织红细胞(retiaclocyte,RET%)等指标.结果:β-地中海贫血患儿的HGB、MCV、MCH、MCHC、RET%等指标均明显异常,与对照组比较P<0.01.结论:RBC、HGB、MCV、MCH、MCHC、RET%等指标是大规模筛查β-地中海贫血患儿最经济有效的方法,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裘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55-56
目的:研究创伤患者血细胞参数及凝血指标的特征以及与创伤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创伤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回顾性分析入院时所查静脉血的血常规和凝血四项指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预后不良组的白细胞计数升高,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血小板计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延长,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与预后良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创伤患者血细胞参数改变和凝血功能紊乱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判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