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与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开展静脉留置针输液的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方法,并总结并发症护理措施以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静脉留置针成功共345例,留置成功率为95.8%,留置失败中9例(2.5%)由于血管处理不当,6例(2.7%)由于病患配合不当,5例(1.4%)由于穿刺失误。结论临床针对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能够有效降低穿刺次数,减少病患的不良事件概率,开展过程中需给予合理的操作技巧,充分重视并发症预防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输液的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许珊珊 《中国校医》2011,25(7):537-538
目的提高婴幼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方法将180例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88例采用正压穿刺双手送管法,对照组92例采用常规穿刺送管法,记录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留置时间。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2~5 d。结论正确的穿刺和送管方法可以提高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刘洁  李冈栉 《现代保健》2013,(22):73-75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的常见问题,制定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住院期间应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的120例患者,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穿刺部位、液体性质、封管液及封管方式与常见问题的关系。结果:静脉炎发生率,静脉留置针留置5d以上(55%)明显高于5d以内;以关节活动部位为穿刺点明显高于非关节部位;静滴等渗液体明显低于静滴高渗液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部位的留置针发生液体渗漏的机会明显高于非关节活动部位;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肝素盐水稀释液进行封管,其发生留置针导管堵塞的机会明显低于单用;采用正压封管的患者,其留置针导管堵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负压封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穿刺部位、熟练运用穿刺技术、合理应用封管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问题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周遥 《医疗装备》2023,(5):142-144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医院收治的82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静脉留置针操作,统计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并统计所有患者基线资料,比较不同资料特征脑梗死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 82例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为(83.67±9.13)h;不同年龄、穿刺部位、固定方式、摄入高渗性液体脑梗死患者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资料特征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短的影响因素为手背静脉穿刺、年龄大、摄入高渗性液体及弹力绷带固定(P<0.05)。结论 手背静脉穿刺、年龄大、摄入高渗性液体及弹力绷带固定是影响脑梗死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静脉留置套管针的护理方法,旨在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寿命。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共收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采用留置套管针对其进行静脉穿刺,并给予科学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留置套管针的时间由原本的1-2天延长至5-7天。结论对脑出血患者的静脉留置套管针进行科学的护理,能够延长其留置时间,有利于患者疼痛的减轻。  相似文献   

6.
贾艳庆 《药物与人》2014,(12):270-270
目的:研究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患儿254例作为护理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7例.其中观察组使用留置针护理,对照组用-次性静脉穿刺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静脉穿刺例次、病患对护理的满意度等. 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为优者比例及优良率为68.50%(87/127)、94.49%(120/127),较对照组48.03%(61/127)、72.44%(92/127)显著提高. 此外观察组病患满意度高达(97.34±1.5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1.77±0.95)分.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护理儿童病患能有效增加穿刺成功率,减轻病患的疼痛. 在增加留置时间后也不影响病患正常生活,刺激小,是静脉输液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对比儿科输液中分别采用BD 24G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和林华24G一次性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签将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儿科病房的8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采用林华24G一次性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和对照组(40例,采用BD 24G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留置针留置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留置针留置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结果:实验组患儿留置针留置4-5d率(42.5%)显著高于对照组(5%),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7.5%),实验组患儿回血率(5%)、堵管率(2.5%)、静脉炎(2.5%)、针刺伤率(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5%、22.5%、10%、10%,两组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林华24G一次性使用正压无针连接式留置针更适合儿科输液应用,留置针留置时间更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较高,可有效降低留置针护理问题发生率,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浅静脉留置针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01月~2009年12月将循证护理应用于260例静脉留置针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0例浅静脉留置针术患者循证护理后,一次性静脉留置成功247例,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开展循证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循证护理后并发症共14例(5.38%),明显低于循证护理前的26例(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解决了临床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树立以科学为依据进行决策的行为方式,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颈外静脉穿刺在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院前急救的96例休克患者分为A组(外周静脉组)与B组(颈外静脉组)各48例,A组采用外周静脉穿刺IB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经颈外静脉穿刺。结果B组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休克纠正时间快、穿刺后针头的脱出率及局部肿胀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行颈外静脉穿刺在院前急救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且安全可靠,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和护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使用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5惠儿进行静脉留置穿刺的输液方法夏效果.结果:295例惠儿留置针留置时间最短1d,最长7d,没有1例因用留置针而出现全身感染.结论:静脉留置针是值得在儿科护理中推广应用的一种输液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局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措施,为降低穿刺局部感染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268例年龄67~80岁老年糖尿病住院患者行静脉留置针后的穿刺局部感染情况.结果 268例行静脉留置针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穿刺局部感染的有15例,感染率为5.60%;>70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局部的感染率为9.52%,明显高于<70岁患者的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4 d,穿刺局部感染的发生率高,达10.98%;行下肢静脉留置针的糖尿病患者穿刺局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1.67%,明显高于行上肢静脉穿刺患者的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年龄>70岁、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感染的相关因素;选择正确的血管及穿刺部位、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对患者血糖的控制等,是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局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规范化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操作技术,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水平。方法对近年来我科实施126例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实施静脉留置针的各类患者126例,出现静脉炎4例,留置期间堵管者6例,穿刺失败者1例,成功115例,成功率为91.27%。结论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实施静脉留置针,并在封管时选择好封管药液及封管方法,可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成功率,延长保留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胡萤 《工企医刊》2013,26(2):143-144
目的总结艾滋病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安全护理。方法对2010年一2011年43例艾滋病病人在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加强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5d~7d,出现回血现象3例,2例诉疼痛拔除,1例因出院拔针,均未发生堵塞、静脉炎,护士均未发生针刺伤。结论提高穿刺成功率,保证置管时间,可减轻病人的痛苦、有效预防感染、减轻护士的工作量、避免医护人员针刺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讨论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价值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近期内收治的103例新生儿,并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1例新生儿实施头皮静脉留置针、B组52例新生儿实施腋下静脉留置针,观察两组新生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以及穿刺点皮肤损伤等情况。同时对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B组新生儿在静脉穿刺针的留置时间及首次穿刺的成功率两方面与A组新生儿比较,均具有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临床给予新生儿实施腋静脉留置针,一方面可以降低新生儿反复穿刺痛苦,另一方面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措施简单、易于操作,这对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规范化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操作技术,提高临床护理人员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水平。方法对近年来我科实施126倒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实施静脉留置针的各类患者126侧,出现静脉炎4侧,留置期间堵管者6倒,穿刺失败者1例,成功115例,成功率为91.27%。结论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实施静脉留置针,井在封管时选择好封管药液及封管方法,可以提高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成功率,延长保留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卓么吉 《现代保健》2011,(14):100-101
目的探讨Y型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及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血管,减轻护士的工作量。方法对570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方法及护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570例患者使用Y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少。结论只有掌握了有效的穿刺方法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才能提高Y型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前臂静脉留置针在乳腺癌静脉化疗中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将66例乳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PICC置管组),对照组33例(前臂静脉留置针组),观察并记录静脉炎、疼痛及主要并发症发生情况、留置时间及日常生活处理能力。结果: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率9%,疼痛率6%,导管并发症率9%,留置时间30~320d,日常生活处理能力正常;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45%,疼痛率36%,留置针并发症率39%,留置时间1~8d,日常生活需人照顾。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乳腺癌静脉化疗中,选用PICC中心静脉置管效果明显优于前臂静脉留置针,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目前在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相当的广泛,其为临床输液护理工作中一项较好的方法,一方面其能够有效减轻婴幼儿由于头皮针进行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另一方面方便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还能够减少临床护士的工作量,节约资源。方法随机抽取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患)L550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并对这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50例患儿留置时间为最短2d,最长6d,平均4d,2例发生局部皮肤发红,无1例因留置针而出现全身感染。经统计得知,观察组患儿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显示,对应用静脉留置针患儿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延长留置时间,这对于节约资源、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对其引起关注。头皮浅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较好的输液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方法对285例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式输液。结果 285例患者留置时间2~7 d,平均4 d。其中,并发静脉炎5例,堵管7例。结论静脉留置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有利于保护血管,方便临床用药。但要加强护理,积极采取各项措施预防感染,做好封管,再次启用留置针时应确保输液通道的畅通。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安全静脉留置针在心内科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本院心内科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0例进行静脉留置针操作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从操作前开始准备,分析操作方法,观察置管并配合相应的干预服务,做好封管液的配置,并分析抢救配合等方面,观察安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效果。结果:对100例心内科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输液后,均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留置时间均在3~5d以内,平均4d。结论:将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法运用到心内科患者的治疗中,可降低反复穿刺风险,且留置针不易滑出血管,易于患者肢体的活动,可以在患者病情变化时为其快速给药,提升抢救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管理质量,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