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足浴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患者西医常规保守治疗及针对原发病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结合中药足浴方法治疗。结果:两组肾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肌酐、尿素氮改善尤为显著(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足浴在改善慢性肾衰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自拟中药方联合药用炭作保留灌肠,对照组单用常规中药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0%,两组比较,P<0.05;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改善情况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配合药用炭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中药保留灌肠,均4周为1疗程。观察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尿素氮及血肌酐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明显优于对照组(57.7%),且治疗组治疗后生化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李楠 《光明中医》2012,27(7):1345-1346
目的 探讨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高位保留灌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积分,以及实验室指标变化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7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9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积分都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实验室指标改善更加明显,临床症状积分降低更加明显,P<0.05.结论 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中药高位保留灌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选用中医辨证分型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血红蛋白(Hb)等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BUN、Scr、Ccr和GFR水平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分型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郑红卫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7):1018-1019
目的观察爱西特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将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62例患者按住院号单双号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爱西特加中药保留灌肠,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检测治疗前后尿素氮及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水平。结果治疗组疗效及治疗后生化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爱西特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7.
结肠透析联合中药制剂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莉 《河南中医》2009,29(2):179-180
目的:结肠透析联合中药制剂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中药制剂保留灌肠;治疗组以结肠透析联合中药制剂保留灌肠。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在整体疗效、症状积分值、Bun、Scr、Hb等实验室指标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结肠透析联合中药制剂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灸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诊断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中药灌肠配合灸法治疗,灌肠隔天1次,艾灸每天1次,疗程14 d。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肌酐、尿素氮均较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联合灸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一定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以收治的100例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尿常规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中药保留灌肠有效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进程。方法将48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给予肾衰一体化治疗,治疗组加中药保留灌肠2次/日,15天一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尿素氮、肌酐等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灌肠制剂使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明显改善,临床应用疗效可靠,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药用碳片合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加用药用碳片合中药保留灌肠,2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血肌酐的降幅大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用碳片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肾衰宁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肾衰宁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保留灌肠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和血肌酐水平均明显降低,而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增加(P0.05),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衰宁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可作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护理干预在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3年收治的1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行常规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应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治疗效果上,观察组总的有效率为86%,对照组则只有52%,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在治疗满意度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满意率分别是90%和50%,差异也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治疗上,中药保留灌肠联合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应当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化浊类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采用益气温阳除湿排毒灌肠方(黄芪、生大黄、白茅根、牡蛎、制附子等)保留灌肠配合西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综合疗效有效率分别为78.13%和53.13%;肾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有益气活血,解毒化浊功效,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5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德全  史利军 《河北中医》2006,28(3):175-176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支持疗法基础上,对照组46例加用自拟温肾泄毒汤口服,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2组均连续治疗60日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谢帮军 《光明中医》2012,27(11):2221-2222
目的观察中药多途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中药汤剂内服、肾区中药离子导入法、中药高位保留灌肠、中药药浴法等多途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血尿酸(SUA)以及血尿常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和各项实验室指标变化均较治疗前好转,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多途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患者,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残存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艾灸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例53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护理及中药灌肠治疗,治疗组配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血肌酐等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明显改善了临床症状,改善肾脏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化瘀消毒汤保留灌肠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将7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化瘀消毒汤保留灌肠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化瘀消毒汤保留灌肠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疗效显著,临床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解毒活血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解毒活血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6例采用解毒活血中药(大黄、蒲公英、生牡蛎、丹参、芒硝等)灌肠,对照组36例给予爱西特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2%,对照组总有效率47.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解毒活血类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本病,可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血尿素氮、肌酐,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0.
加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 《广西中医药》2005,28(3):8-10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配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3例)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3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在降低BUN、Scr和症状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加用中药灌肠治法可有效延缓肾功能衰竭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