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3月~2008年5月在本院感染科门诊和住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6倒,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静点4周后改口服,治疗5个月,联合双环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脂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肝功能、血脂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双环醇与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SAH)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47例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双环醇片,对照组35例单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用量、疗程同治疗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清ALT、AST、TBiL、γ-GT、TC及B超脂肪肝复常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服药后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均有下降。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双环醇能生理性修复已破坏的肝细胞,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恢复,为临床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性肝损伤的疗效。方法87例甲亢性肝损伤患者,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45例)与单一组(42例)。联合组患者采取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方案治疗,单一组患者采取单独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方案治疗。比较两组血清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血清甲状腺球蛋白(HTG)、总胆红素(TBIL)、谷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的SOD为(246.93±90.03)ng/ml,高于单一组的(209.04±76.16)ng/ml,TGA、TMA、HTG分别为(19.56±11.03)%、(20.01±13.88)%、(8.25±7.09)ng/ml,均低于单一组的(24.21±9.16)%、(26.35±14.03)%、(14.95±8.7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ALT、AST、GGT、TBIL分别为(48.6±11.5)U/L、(52.4±8.8)U/L、(61.3±16.2)U/L、(22.4±9.8)mmol/L,均低于单一组的(55.8±11.3)U/L、(56.9±9.8)U/L、(78.2±11.5)U/L、(30.4±12.5)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单一组的6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环醇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方案,可有效调节甲亢性肝损伤患者的肝功能及血脂水平,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58例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以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以肌苷注射液和葡醛内酯片治疗,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经过2周的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24例(82.8%);治疗组总有效率27例(93.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药物引起的肝损伤能迅速缓解症状、恢复肝功能,临床疗效显著,是治疗药物性肝炎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5.
王会锋  杨国钧  袁丽霞  李圆  薛栋 《河北医药》2011,33(17):2651-2652
药物性肝炎又称药物性肝损伤(DILI),据统计,在所有药物不良反应中,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为10%-15%,发生几率较高,目前医疗环境不佳,一旦发生,应尽快缓解症状,减少纠纷发生,为此,我科人员总结了近几年住院的32例药物性肝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以比较各种药物如何能够尽快治疗药物性肝炎,并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丽波 《海峡药学》2012,24(3):154-155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预防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诊断明确的结核病人68例(既往无肝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6制,治疗组用抗结核药物+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易善复)465mg;对照组单用抗结核药物.结果 治疗组肝损伤的发生率(11.1%)明显低于对照组(25.0%),肝损伤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能有效预防抗结核药物肝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针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予维生素C、维生素B6、甘草酸二铵针等药物治疗,干扰素针肌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连续观察3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程度及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总有效率为88%,肝功能恢复总有效率为90%。结论:治疗组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能明显改善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及促进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伍静  何志乔 《云南医药》2014,(2):246-247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肝细胞损害为主的一种炎症反应和纤维化同时存在的全身性疾病,而纤维化是慢性乙肝难治及发展为肝硬化的重要环节,防治肝损害和减缓纤维化的进展对慢性乙肝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2009年1月~2012年12月间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酒精性肝炎患者均戒酒,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独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静脉滴注,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彩超检查结果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肝炎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替比夫定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及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100例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性肝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替比夫定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及双环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3个月后主要症状及肝功能的变化,并定量测定乙型肝炎病毒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值均明显下降,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及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性肝病,安全性好,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 63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给予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保肝基础上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等方面的改变。结果治疗组肝功能(ALT、AST、TBIL)和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具有良好的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环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6年2月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 L中,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双环醇片,25 m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 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92%、10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OD和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MDA水平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上述观察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环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药物性肝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肝炎灵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肝功能异常的脂肪肝患者2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给予肝炎灵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照组单用肝炎灵注射液,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和B超结果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肝功能复常率以及总体疗效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肝炎灵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脂肪肝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7月我院收治的NAFLD患者114例并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57例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对照组57例单独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及血脂水平。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5.96%)明显高于对照组(64.91%),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ALT、AST、TbiL、GGT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HDL-C则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各指标升高或降低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与非诺贝特联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确切,优于单独应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总有效率,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口服双环醇片25 mg,每日3次;对照组50例,口服健肝灵胶囊3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及病毒标志物情况(HBV-DNA、HBeAg)和停药后反跳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12周及24周时,ALT及AST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12周时双环醇治疗组ALT及AST下降幅度较健肝灵治疗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2周后双环醇治疗组未见明显ALT及AST反跳,而健肝灵治疗组在停药12周后ALT及AST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片与健肝灵一样,具有较好的保肝、显著降低血清转氨酶、改善肝功能的疗效,双环醇对ALT、AST的早期下降作用优于健肝灵,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口服双环醇片25 mg,每日3次;对照组50例,口服健肝灵胶囊3粒,每日3次,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ALT、AST)及病毒标志物情况(HBV-DNA、HBeAg)和停药后反跳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12周及24周时,ALT及AST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12周时双环醇治疗组ALT及AST下降幅度较健肝灵治疗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2周后双环醇治疗组未见明显AL及AST反跳,而健肝灵治疗组在停药12周后ALT及AST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环醇片与健肝灵一样,具有较好的保肝、显著降低血清转氨酶、改善肝功能的疗效,双环醇对ALT、AST的早期下降作用优于健肝灵,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药物性肝炎34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傲  石小枫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3):3528-3530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炎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9年收治的药物性肝炎344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对基础病、用药种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转归等总结其发病规律及特点.结果:引起药物性肝炎的基础病主要为肺结核、糖尿病、甲亢、风湿性关节炎、精神性疾病等;引发药物性肝炎的药物种类较多,主要以中药、抗结核药、抗生素为主;临床表现乏力、纳差、尿黄、眼黄、身黄、恶心、皮肤瘙痒等;停药及保肝治疗后治愈率93.9%,肝衰竭发生率6.1%,死亡率0.9%,发生肝衰竭以抗结核药为主,其次为中药.人工肝支持治疗药物性肝炎,可明显降低病死率,缩短病程.结论:应高度重视药物性肝炎,注意了解药物的成分、适应证、禁忌证,影响药物性肝炎的因素主要有用药种类、用药时间及是否合并乙肝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络舒肝胶囊联合双环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治疗的8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4例)。对照组口服双环醇片,1片/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和络舒肝胶囊,5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治疗24、48周两组HBV-DNA和HBe Ag转阴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55%、93.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两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II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1(IL-21)显著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48周HA、LN、PC-III、IV-C、ALT、AST、TBIL、TNF-α、IL-1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FN-γ、IL-21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24、48周时HBe Ag阴转率分别为61.36%、77.27%,HBV-DNA阴转率分别为63.64%、79.55%;治疗组在治疗24、48周时HBe Ag阴转率分别为81.82%、93.18%,HBV-DNA阴转率分别为86.36%、90.91%;治疗组HBV-DNA和HBe Ag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络舒肝胶囊联合双环醇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促进机体病毒清除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定熊去氧胆酸加多烯磷脂酰胆碱药物治疗方案在胆囊结石患者中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64例胆囊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采用熊去氧胆酸加多烯磷脂酰胆碱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熊去氧胆酸药物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胆囊结石溶解效果、治疗前后的胆囊壁厚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胆囊结石溶解率为78.13%,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胆囊壁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胆囊壁厚度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胆囊壁厚度为(2.59±0.20)mm,小于对照组的(2.82±0.40)m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与对照组的3.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选择熊去氧胆酸加多烯磷脂酰胆碱方案治疗,临床治疗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