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吴平利 《现代保健》2012,(26):100-101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62例。给予唑来膦酸治疗,1次,3周,3周为一疗程。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骨转移灶、疼痛缓解情况。结果:经治疗骨转移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61.3%。54例疼痛症状明显的患者经治疗1周后缓解率为75.9%,6周后缓解率为83.3%。治疗1周、6周后的NRS评分、KP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确切,止痛效果好,给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唑来磷酸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 对我院随机抽取的52名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只用唑来膦酸进行治疗;对于治疗组的患者在化疗期间同时使用唑来磷酸治疗.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在止痛方面的有效率分别是53.8%和80.8%,使用唑来磷酸会产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一过性的骨肌肉酸痛和发热的现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很低的[1].结论 运用唑来磷酸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良好,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非常低的,反应的症状也比较轻,患者可以忍受,这种治疗方法非常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杜宜华 《医疗装备》2014,(9):116-117
目的:探讨对晚期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唑来膦酸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疼痛及骨转移状况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例晚期肺癌伴骨转移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唑来膦酸联合芬太尼姑息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两组都积极实施心理指导、用药护理、疼痛护理。结果:实验组26例有效,14例无效,有效率约为65%,对照组16例有效,24例无效,有效率为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骨转移的癌痛患者接受唑来膦酸联合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后,具有良好的缓解癌痛效果,减少了病理性骨折风险,提高了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36例肺癌骨转移患者为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诺维本联合顺铂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唑来膦酸。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功能状态以及骨病灶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感、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5.
唑来膦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Zoledronic Acid)对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52例,随机分组。氯甲膦酸二钠(固令)组26例:300mg静注,每日1次,连用5日,继而口服固令胶囊800mg,1日2次,连用15日。唑来膦酸组26例:4mg,静滴,一次使用。两组均以4周为1个治疗周期,4周后可重复使用。结果控制骨痛有效率,固令组61.54%,唑来膦酸组80.77%,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动能力固令组有效率为42.30%,唑来膦酸组69.2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唑来膦酸组有效率中显效病例占有较高的比例;两组中血钙均明显下降,前后差异显著(p<0.05),组间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能有效控制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性癌痛,改善活动能力,降低血钙含量,临床应用安全、可靠,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7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n=40)采用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n=38)采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2组均单次给药后观察10d。结果:2组止痛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疗治疗;选取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试验组,接受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化疗治疗多器官晚期癌症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05例多器官晚期癌症骨转移患者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静脉滴注帕米膦酸二钠45 mg/次,连用2d,d3开始应用化疗.对照组仅静脉滴注帕米膦酸二钠45 mg/次,连用2d.全组均每4周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治疗前均需采用口服或肌注镇痛药.结果 105例患者应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后,两组疼痛控制总有效率为76.19%;其中治疗组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化疗疼痛控制总有效率为78.18%,对照组帕米膦酸二钠对骨痛治疗的疼痛控制总有效率为74.00% (P>0.05).全组患者应用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后活动能力变化总有效率为64.76% (68/105);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 (P>0.05).结论 帕米膦酸二钠能有效地缓解多器官晚期癌症骨转移疼痛,改善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帕米膦酸二钠联用化疗后不能继续提高多器官晚期癌症骨转移疼痛患者的镇痛疗效和活动功能;对于不能耐受化疗或已放弃化疗的晚期癌症骨转移疼痛患者的姑息镇痛治疗,也可单独应用帕米膦酸二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疗效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骨转移癌采用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病灶,并行骨扫描(ECT)检查,设对照组46例,予单纯放疗或药物治疗。结果56例观察组患者中,疼痛减轻者总有效率94.6%,经ECT检查影像示有效58.9%,对照组止痛总有效73.9%,影像示有效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3Z(P〈0.05)。结论放射治疗联合唑来膦酸的止痛疗效显著,并可改善骨转移癌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以2009年8月-2011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1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均接受NP化疗方案。观察组于化疗结束后回输自体CIK细胞。随访1年,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死亡率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较高,随访期间死亡率较低,QOL评分较高,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赵晓亮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6):1179-1180
[目的]对比分析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8年9月~2010年9年,86例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唑来膦酸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每组43例,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作用效果。[结果]两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和活动改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止痛起效时间和止痛维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和帕米膦酸二钠在治疗肺癌骨转移疼痛具有相似的效果,但唑来膦酸与帕米膦酸二钠相比,具有简单、方便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贾艳姝 《中国卫生产业》2014,(10):143+145-143,145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6例2010年3月--2013年3月入院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其中研究组在化疗基础上加以唑来膦酸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血钙下降、病灶控制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疼痛总缓解21例(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13例(56.52%),对比两组疼痛总缓解率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研究组止痛效果、血钙下降情况、病灶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则无明显差异。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效果优于单用化疗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放疗联合唑来膦酸对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将2008年5月-2011年5月本院收治的62例骨转移癌患者分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和单纯放疗组。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第1天应用唑来膦酸4mg静滴,每4周重复,不少于4次,第2天开始行局部放疗,放疗剂量,常规分割DT40~50Gy/20~25次/4~5周;大分割DT30Gy/10次/2周;单纯放疗组行单纯局部放疗,观察两组止痛疗效及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放疗联合唑来膦酸组止痛效果和活动能力改善情况优于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唑来膦酸治疗骨转移癌可提高疼痛缓解率及活动能力,不明显增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化疗与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化疗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在化疗的基础上增加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病灶稳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采用化疗与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治疗具有显著效果,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榄香烯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间于我院治疗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化疗,治疗组于化疗基础上加用榄香烯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59.09%,P〈0.05。结论:采取化疗治疗联合榄香烯注射液治疗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疾病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疾病治疗效果,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积极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9月收活的62例晚期非小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1侧,观察纽行射频消融联合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化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随访后显示,观察组患者的1年、2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无差异(P〉0.05)。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取射频消融与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治疗,是一种安全性高,效果显著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克唑替尼治疗EML4-ALK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将我院肿瘤科2013年7月-2015 年7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EML4-ALK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多西他赛单药化疗,而治疗组的患者使用口服克唑替尼治疗,以连续治疗21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三个疗程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患者当中有9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总的治疗有效率为60%,而对照组的患者当中的治疗有效率为40%,结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有1例患者出现了明显的呕吐副作用,而对照组当中有6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讨论:使用克唑替尼用于治疗EML4-ALK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仅较传统的治疗药物有更好的效果,而且药物不良反应更低,因此可以考虑将克唑替尼作为治疗EML4-ALK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观察医用三氧联合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55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采用GP方案化疗,其中对照组27例,观察组28例加用三氧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不良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肝功能损伤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细胞免疫功能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三氧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纳入62例Ⅲ~Ⅳ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DC-CIK联合NP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单纯NP化疗。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瘤体大小变化、免疫功能和副反应。结果:治疗组瘤体变化有效率45.16%,与对照组的32.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瘤体稳定率83.8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1.29%(P〈0.05);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CD3+、CD4+细胞比例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与单纯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应用DC-CIK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好,可有效控制瘤体,保护和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2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23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患者给予唑来膦酸注射液静脉滴注,4 mg/次,每4周1次,连用4次.结果 经过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后,疼痛级别明显下降,临床总有效率82.6%(19/23);用药后7 d内起效14例,7~14d起效5例.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