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本院医院感染状况、危险因素及耐药菌的分布.方法:对住院的11 096例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分析医院感染标本来源科室及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状况,并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11 096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330例,感染率为2.97%,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及尿液,主要发生在ICU(28.2%),呼吸内科(18.5%)及普通外科(15.0%);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使用二联以上抗生素、侵入性操作、抗肿瘤治疗、使用免疫抑制剂或激素是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耐药菌感染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最多(45.8%),其次为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20.6%)、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12.7%).结论:医院感染标本主要来源于ICU和呼吸内科,年龄、住院时间,滥用抗生录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产超广谱β内酚胺酶细菌是主要耐药菌.  相似文献   

2.
邹燕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3,(12):1535-153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4月我院ICU36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采取强化隔离措施,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和多重耐药菌监测,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结果经严密监测和护理,我院ICU未发生交叉感染和多重耐药菌的传播。结论采取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强化隔离措施,加大人员培训力度和多重耐药菌监测等多种方法,能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薛永朝  单晓萍  孙莉  陈朝旺 《医学综述》2013,19(7):1321-1323
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多重耐药菌进行监测,以期对联合用药方案的选择提供帮助。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ICU收治的273例院内感染患者进行细菌鉴别和药敏试验(KB法),并进行多重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ICU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8.72%,真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为36.62%和14.65%,绝大多数的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多重耐药菌的合理监测及联合用药方案对降低医院感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本院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现状,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10年1月1日~ 2011年12月31日ICU多重耐药菌进行目标性监测,对多重耐药菌感染和定植患者实施全面的隔离控制措施,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年内ICU共检出目标菌株2567株,分离出多重耐药菌1474株,多重耐药率57.42%,与全院多重耐药菌率为48.44%相比高出8.98%(P<0.05).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率分别是76.66%、76.54%、64.04%、62.90%、50.37%.并在尿标本中检出1株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多重耐药菌发生医院感染283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9.20%.结论 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的各项隔离措施,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交叉感染及暴发,从而保障患者安全及医疗安全.2年来无医院感染暴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ICU内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一2014年9 月ICU内CRBS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和药物敏感试验资料,统计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结果 2011年10月一2014年9月间ICU 住院患者使用血管内置管术 人数为891人,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45人,感染发生率为5.0%(45/891).CRBSI中多重耐药有33人,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为3.7%(33/891),占感染人数的构成 比73%(33/45),结论 多重耐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几乎全部耐药,重视病原菌监测,对控制多重耐药的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及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平 《广西医学》2010,32(10):1275-1277
目的探讨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2008~2009年发生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结果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2008年为1.01%,2009年为0.86%,感染率较高的科室是ICU、烧伤外科、神经外科、干部病房、神经内科。呼吸道感染多见。结论加强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并及时消毒隔离等,可有效控制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菌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2007年1~12月收住ICU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监测,分析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2007年1~12月综合ICU共收治病人349例,发生医院感染54例次,例次感染率为15.76%。分离医院感染病原菌86株,其中前五位为鲍曼不动杆菌27株,肺炎克雷伯菌16株,铜绿假单胞菌12株,白色假丝酶母菌9株,大肠埃希菌7株。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严重耐药和多重耐药。结论ICU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主要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次是真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ICU医院感染病原菌的多重耐药程度较严重,加强ICU医院感染病隙菌耐药菌株的监测,保护有限的抗生素资源,避免耐药菌在医院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评价监测和干预的效果。方法:通过前瞻性调查方法,以2016年6月—2018年6月为调查时间段,对期间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进行目标性监测,对监测的结果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干预前(2016年6月—2017年6月)和干预后(2017年7月—2018年6月)多重耐药菌感染率。结果:医院总共检出多重耐药菌312株,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其他分别有151株、54株、50株、37株、11株、6株、3株。多重耐药菌感染标本来源包括有痰液、尿液、血液、渗出液、脓液、分泌物等,其中痰液是为主要的来源; 312株多重耐药菌,其中MDRO医院感染85株,感染率为27. 2%;干预前多重耐药菌感染62例次,占到总感染数的73. 0%;干预后多重耐药菌感染23例次,占到总感染数的27.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比较高,医院要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减少感染情况的出现,并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可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许敏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8):2304-2305
目的:探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易感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2011年发生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2010年为1.05%,2011年为0.92%,感染率较高的科室为ICU、肾内科、呼吸内科、心内科、神经外科。结论:加强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管理及监测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做好培训并提高临床科室的执行力,是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降低医院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和管理对医院感染爆发的影响。方法:根据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严格管理,落实医院感染的督查、质量控制工作,及时收集、分析评估资料。结果:通过方案的实施,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明显提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重视程度加强,及时发现并控制了2次医院感染暴发和聚集性感染事件。结论:正确实施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与管理,对防范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ICU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与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医院感染以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医院ICU收治的患者痰标本,监测出20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对临床标本监测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采用微量生化反应管鉴定系统鉴定菌种.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是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其对抗菌药物表现为多药耐药性;敏感率最高的抗菌药物是环丙沙星(9090%),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8421%);而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西丁(100%),其次是亚胺培南(80%).结论 通过健全医院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规程,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以及医务人员观念的转变和行为改变,对遏制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攀升和提高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我院ICU病房院内感染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合细菌药敏试验,了解ICU院内感染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特征,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近3年来(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ICU患者中筛选出符合院内感染的病人148例,行呼吸道抽吸痰送细菌室培养,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ICU院内感染呼吸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105株,革兰氏阳性球菌38株,真菌46株.G-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占首位,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且显示多重耐药,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30例,见曲霉菌8例.G+球菌检出率较低,为28株.结论 在ICU院内感染中,呼吸道病原菌以G-菌为主,对抗菌素耐药严重,且多显示多重耐药(%),G-菌、G+菌对抗菌素敏感性高的分别为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同时要加强院内感染监测,规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我院2014年度重症监护病房内铜绿假单胞菌检出情况,结合医院环境,医务人员,护工与患者,从医院感染控制角度出发,提出感染控制措施及临床药敏指导。方法:选自2014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分离出129株阳性铜绿假单胞菌,应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VITEK-32GN鉴定卡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在环境(37株),医务人员(6株),护工(8株),患者(78株)均有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环境中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低于患者(P≤0.05)。结论: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内环境,医护人员,患者体内均有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存活,有多重耐药的特性,并且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要采取积极主动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和有效的目标监测,按照抗菌谱合理用药,预防和控制ICU内医院感染爆发流行与合理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14.
金龙  都鹏飞 《安徽医学》2015,36(7):797-800
目的:了解2013年度某三甲医院医院感染中多重耐药菌感染状况。方法对住院的53885例患者进行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分析多重耐药菌医院内感染患者的科室分布、感染部位以及药敏状况,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3885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1589例,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446例,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血液、粪便及其他分泌物,医院内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较高的科室为血液内科、特诊一科、EICU、儿科血液病区;感染部位主要以下呼吸道和上呼吸道高居首位,其次为泌尿道和胃肠道;多重耐药菌感染以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细菌最多(70.5%,其中ESBL大肠埃希氏菌52.7%,ESBL肺炎克雷伯菌17.8%),其次分别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10.2%)、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为(7.0%)、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2%)。结论该三甲医院2013年度医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较多的科室主要为血液内科、特诊一科、EICU、儿童血液病区,年龄、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并发症、激素的应用是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产超广谱B 内酰胺酶细菌是主要多重耐药菌。  相似文献   

15.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现状及其耐药变化,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03年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病例,统计分析2000年至2003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化。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28.6%)和呼吸内科(22.9%);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65.3%),伤口(20.1%),4a连续监测,仅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于20%,且这8种药物的耐药率都有上升的趋势。结论:危重患者是铜绿假单胞菌的易感人群;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行降钙素原(PCT)监测应用于ICU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价值。方法选择已被确诊的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ICU非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炎性反应水平和在不同的治疗时间段内患者在ICU停留比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为(6.44±1.07)d,对照组为(9.43±1.86)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以及白细胞计数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行降钙素原监测,其指标结果对指导治疗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有重要价值,可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值得各医院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调查ICU多重耐药菌(MDRO)的感染情况,为MDRO医院感染管理的消毒隔离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海南省农垦总医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ICU全部患者中有MDRO感染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ICU 2011年1月~2012年12月分离的所有细菌326株,其中MDRO病例为136株,社区获得的MDRO感染数为67株(49.26%),医院获得的MDRO感染数为69株(50.74%),其中以ESBL大肠埃希菌例数最多,41例,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35例,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30例。MDRO感染部位中,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其次是泌尿系统,再次是血液系统及血管相关性感染;产ESBLs较不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头孢哌酮/舒巴坦、氧哌嗪/他唑巴坦、左氧氟沙星等抗菌药的耐药率均高,且P0.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要预防与控制MDRO在ICU的传播,必须对MDRO进行目标性监测。  相似文献   

18.
徐绍红 《海南医学》2011,22(14):74-75
目的讨论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方法对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ICU收治的3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分析、整理。结果 34例患者好转后转科,4例患者好转后自动出院。结论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有效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及手卫生消毒,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等多种方法,可有效地防止ICU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和扩散,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多部门协作加强多重耐药菌管理,使耐药菌医院感染率减低。方法:依据《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及《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相关要求通过监测发现问题,实施多部门协作联动管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结果:多部门协作联动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措施的落实,在社区多重耐药菌感染上升的状况下,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率2012年较2011年下降4.57%,抗菌药物使用率2012年较2011年下降12.56%,病原学送检率2012年较2011年提高16.25%。结论:多部门协作联动促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更加规范,各项监测指标不断完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128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预防措施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依据.方法 应用ATB细菌鉴定系统鉴定细菌,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回顾分析我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其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结果128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自痰的有96例(占75%)和伤口分泌物15例(占11.7%);亚胺培南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最低(17.9%),对氨曲南的耐药率最高(61.7%).结论医院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十分严峻,加强细菌培养和药敏监测,对有效治疗和预防铜绿假单胞医院感染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