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心源性晕厥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不明原因黑朦、晕厥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下患者黑朦、晕厥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情况。结果 120例中发生黑朦、晕厥49例,其中有39例晕厥发作与严重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一致,主要为心室停搏,且与长R-R间期〉3.0秒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另有10例未记录到晕厥时有心律失常。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源性晕厥可作出可靠的病因诊断;检查阴性者尚不能排除心源性晕厥,应给予多次检查,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不明原因黑朦、晕厥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下患者晕厥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情况。结果 102例中发生晕厥30例,其中有28例晕厥发作与严重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一致,主要为严重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房颤、阵发室上性/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且与长R-R间期〉3.0秒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另有2例未记录到晕厥时有心律失常。结论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心源性晕厥可作出可靠的病因诊断,检查阴性者尚不能排除心源性晕厥,应给予多次检查,以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源性晕厥患者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8例不明原因晕厥、黑朦患者开展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记录病发时的心电图状况。结果 39例存在晕厥,93例存在心律失常,晕厥组中仅6例不存在心律失常,未晕厥组19例不存在心律失常,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不同心律失常类型患者的R-R间期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心源性晕厥患者开展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有效诊断具体病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Holter)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1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行24h或更长时间的Holter检查,嘱其尽量以诱因促使晕厥发作,并记录晕厥发作情况及时间,捕捉患者晕厥发作时心电图变化。结果 61例患者中有33例(54.1%)出现严重心律失常,13例(21.3%)检查过程中出现黑朦、晕厥发作,且发作时间与检出心律失常时间一致,尤其与R-R间期〉3.0s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Holter检查对心源性晕厥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金杯 《吉林医学》2013,(30):6324-6324
目的:探讨24 h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诊断及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有心悸、胸闷、胸痛、气短、黑朦、眩晕、晕厥、抽搐等疑为一过性心源性症状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特征,对两种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均能成功完成心电图检查,无一例中途脱机等无法完成检查病例。24 h动态心动图能检出更多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复杂性的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200例患者常规心电图阳性110例,阳性率为55%,而24 h动态心电图阳性174例,阳性率为87%,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更为敏感,比常规心电图能检出更多的阳性病例,24 h动态心电图对有可疑临床症状的患者应该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远程动态心电监测对诊断心律失常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36例(男性157例,女性179例)有阵发性心悸、胸闷、头晕、黑朦或晕厥临床症状但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holter)均正常的患者实施远程动态心电监测,对传输的心电数据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9例患者出现临床症状与心律失常有关,7例因操作失误造成数据传输失败,60例无异常.结论 远程动态心电监测(TTM)对心律失常诊断优于holter及常规心电图.  相似文献   

7.
心脏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它包括窦房结功能障碍和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的心室率过缓。心室率过缓致脑供血不足,可产生头晕、眩晕、黑朦、近似晕厥、完全晕厥等。周身供血不足可产生疲乏体力活动耐量降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表现。主要原则是明确病人是否因为心动过缓引起了临床症状,对老年心脏病人尤为重要。因为老年人的  相似文献   

8.
岑强 《北京医学》2002,24(1):54-55
缓慢性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病,患者可出现头晕、黑朦、晕厥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阿斯综合征甚至心脏停搏.其治疗除安装心内永久起搏器外,药物治疗多予以β受体兴奋剂及迷走神经抑制剂.但上述药物的疗效并不令人满意,且因其具有较大的不良反应而限制了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并以其安全、方便、疗效确切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肯定.现将近来氨茶碱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 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窦房传导阻滞、房内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室上性和室性逸搏.患者可出现头晕、黑朦、晕厥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阿斯综合征甚至心脏停搏.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迅速增高,治疗本病根本的解决办法是安装人工起搏器 ,因其价格昂贵目前尚难普及.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鸿浩 《当代医学》2009,15(27):7-8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60岁以后发生率显著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倍。房颤可以降低心房功能,亦可因过快的心室率导致心悸、黑朦、晕厥等症状,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为重要的是可以导致血栓栓塞、脑卒中等临床后果。  相似文献   

11.
王惠芹  王晓丽 《河北医学》2007,13(3):360-361
晕厥是由于一过性全脑缺血缺氧所致的短暂性意识障碍并因姿势性肌张力丧失而倒地,发作前常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头晕眼花、黑朦、出冷汗、脉弱、血压低等症状,是常见的临床综合症,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即可自行恢复.但特殊情况需紧急处理,护理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2.
动态心电图对老年人心源性晕厥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4 h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源性晕厥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疑为心源性晕厥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结果 120例患者发生晕厥73例,其中69例晕厥发作与严重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一致,且与长R-R间期>3.0 s及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有关;另4例未记录到晕厥时有心律失常.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怀疑为心源性晕厥的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但对阴性结果者,并不能完全排除心源性晕厥.  相似文献   

13.
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临床常作为对心律失常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晕厥病因鉴别、心肌缺血的辅助诊断、评价抗心律失常治疗效果等。临床上大多数心律失常为间歇或者偶然出现,心律失常病人以心悸为主诉就诊时,常常并不在正当发作时,因此常规心电图很难发现。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对检出偶发或阵发心律失常具有优越性,对于有心悸症状者,对照病人日记中所记录的出现心悸的时间与相应时间的心电图改变,可以判断病人的心悸症状是否由病理性心律失常所致。而以心悸就诊的患者以老年人较常见。本文对200例常规体表心电图正常的老年人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来明确症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以便明确诊断,协助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当代心脏病学的两大流行病学之一.随着动态心电图等心电监护技术的普及,长R-R间期房颤情况愈加多见.发病时常导致患者心慌、心悸、晕厥、黑朦、心力衰竭,脏器供血不足,血栓形成及栓塞等,轻者影响生活质量,重者致死、致残.本文从长R-R间期房颤的病因、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在以后的工作中防止此类患者发生意外伤害,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腹胀、黑朦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6岁,因反复晕厥16年,腹胀1月,黑朦2天入院。16年前因反复黑朦、晕厥,在我院诊断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8年前行单腔起搏器(VVI)安置术,术后长期服用倍他乐克、补达秀等药物治疗,病情稳定,偶有黑朦,心悸症状。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无反酸、嗳气、呕吐及腹痛、腹泻、柏油样大便等症。在院外输液治疗(具体不详)无效。入院前两天,腹胀进行性加重,进食极差,伴黑朦2次,无晕厥,急诊入院。本次发病以来,患者神志清,精神差,无发热。  相似文献   

16.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律失常与猝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Wang Y  Cui YH  Wang DW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5):401-404
目的分析85例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电图、长程心电图及临床资料,探讨HCM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及其与猝死及晕厥的关系。方法收集85例确诊的HCM患者临床资料、心电图、长程心电图记录,分析快速型及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晕厥和猝死的关系,同时结合超声心动图资料,分析心律失常与心肌结构的关系。结果85例HCM中有心律失常者74例,占87%(包括快速型心律失常30例,发生率为35.3%;缓慢性型心律失常21例,发生率为24.7%);有晕厥史的24例患者中,室内传导阻滞、快速心律失常及缓慢型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无晕厥史患者中的发生率高,并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且以室间隔中下部及心尖部肥厚的发生率为高;此外,缓慢型心律失常与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相比室间隔中下部及心尖部肥厚的发生率较高。结论肥厚型心肌病发生晕厥、猝死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缓慢型心律失常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且在有晕厥史或缓慢性心律失常者以室间隔中下部及心尖部肥厚者多见。  相似文献   

17.
刘岚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8):938-939
目的 探讨食管电生理检查联合动态心电图对老年性晕厥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不明原因的老年晕厥患者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及食管电生理检查的结果.结果 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有24例患者在记录期间出现至少一次的缓慢性或快速性的心律失常,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的比例为42.9%,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期间出现晕厥13例,占23.2%,其中1例患者发生晕厥未出现心律失常.结论 动态心电图联合食管电生理检查在老年性晕厥的临床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心律失常是老年性晕厥的主要原因,动态心电图联合食管电生理检查有助于老年心源性晕厥的鉴别诊断,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年龄晕厥患者24h动态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晕厥患者24h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将73例晕厥患者分成二组(老年组、中青年组),分别作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二组中均有恶性心律失常的检出,其中老年组心律失常较为复杂且心率变异降低者较中青年组为多。结论: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不同年龄晕厥患者因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源性晕厥都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生理参数分析远程无线心电监测和动态心电图在社区中的应用价值及效价.方法 使用远程无线心电监测检查系统,建立院外社区心脏病监护网络.采用自身对照,328例因心悸、胸闷、头晕、黑朦或晕厥等不适患者的远程心电监测和动态心电图的检出结果.结果 远程心电监测组检出偶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及心肌缺血等重要心律失常比动态心电图多(P<0.05).远程心电监测24h花费100元,包月300元,动态心电图24h花费287元.结论 对发作无规律、间歇发作、持续时间短的心律失常及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检出,远程心电监测价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余华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9):978-980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出现晕厥、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症状的高危因素。方法将95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按照有无晕厥的临床症状分成2组,对临床特征、心电变化和超声心动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与非晕厥组相比,晕厥组Q-Tc间期延长([447.58±25.48)ms(428.64±20.22)ms,〈0.05];T波峰-末间期心率校正值(Tp-ec)间期延长([118.43±17.65)ms(98.41±14.98)ms,〈0.01];左室流出道梗阻多(45.0%17.3%,〈0.01),有家族史者多(40.0%10.7%,〈0.01),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75.0%22.7%,〈0.01)。晕厥组室间隔的厚度明显高于无晕厥组([2.18±0.24)ms(1.91±0.20)cm,〈0.01]。结论 Tp-ec间期延长、左室流出道梗阻、Q-Tc间期延长及严重心律失常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发生晕厥等严重症状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