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门静脉高压症最为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外科治疗重点是治疗和预防出血. 一、临床表现 1.呕血、便血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约有59%(24%~69%)可能发生出血,第一次出血后6周内再次发生出血,且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2.
李培民  李元 《当代医学》2011,17(5):75-78
目的 探讨应用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2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先行胃冠状静脉、胃短静脉超选栓塞,再行部分脾动脉栓塞,随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变化程度,再出血情况、脾脏缩小程度及并发症等.结果 27例患者手术成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好转.结论 双介入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脾功能亢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诸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相关因素以及相应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再出血患者39例,均经胃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采用多变量逐步判别分析。结果:本组39例患者,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引起16例,PHG引起18例,应激性溃疡5例。结论:术前有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是术后再出血的决定性因素,应激性溃疡、肝功能状况是术后再出血的一般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双介入疗法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为观察组,均确诊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有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经过脾肝门静脉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穿刺,同时,在部分脾脏以及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处进行双介入治疗。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为对照组,该组均择期接受食管静脉套扎术或急诊治疗,对比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1年内发生再出血患者27例,占13.5%,无死亡病例;对照组34例发生再出血,占34.0%,其中有1例由出血引起死亡,严重感染引起死亡1例。结论双介入疗法在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门静脉高压致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炎后肝硬化一个常见的并发症,近10年来,随着肝炎后肝硬化病例的增加,出血的比例有所增加.我院自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97例,随访1~10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因其发病突然 ,出血量大 ,常诱发失血性休克、肝昏迷而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 ,临床上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对抢救病人缓解病情显得尤为重要。1临床资料本科自1998 -2001年共收治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病人26例 ,其中男性25例 ,女性1例 ,年龄28~69岁 ,临床出血以呕血为主 ,多伴有黑便。除其中1例抢救无效死亡外 ,其余25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稳定出院。2出血期的护理2 1及时有效补充血容量在10~15min内迅速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脾切除加食管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6例静脉高压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肝炎后肝硬化并伴有较为严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均有1次以上的出血史。患者均接受脾切除加食管胃底切除术实施治疗。结果:为期52个月的跟踪随访后,全部患者均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复发出血的情况,且在围手术期中没有发生死亡的情况,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应用脾切除加食管胃底切除术的效果显著,不仅可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而且有效降低了复发出血率的作用,可在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20例由于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手术经验。方法对20例由于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症所致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病人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止血率100%,术后并发症死亡率为5%,术后痊愈率95%。结论本方法的疗效是确切的,积极采取手术止血不但可以防止再出血的发生,而且是预防肝昏迷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是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病因,而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病严重的并发症。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血,病死率可以高达30%~50%。因此,早期诊断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在破裂出血前进行较准确的预测,对防止出血、抢救生命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随着超声仪器的发展及新技术的问世,  相似文献   

1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常危及患者生命,亦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首选内科药物治疗。我们应用思他宁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门静脉高压症(PHT)是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瘀滞,导致门静脉及其属支压力升高.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脾肿大,门腔静脉侧支循环形成和开放以及腹水,常伴发脾功能亢进、消化道出血和自发性腹膜炎等.门静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且有50%~60%并发大出血[1].门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是外科治疗的难题之一.外科治疗的目的主要是并发症的治疗,即预防和控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对于病因的治疗,唯一的选择就是肝脏移植[2].现就门静脉症的外科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采用择期脾切除加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 2 6例。 2 6例患者均为肝炎后肝硬化伴有比较严重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 1次以上出血史者。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 5 2个月。随访中无食管曲张静脉复发出血 ,无围手术期死亡 ,效果满意。提示 :脾切除加食管下段胃底切除术能较易为患者所接受 ,疗效较好 ,复发出血率低 ,止血确切 ,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比较理想的一种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选择性门奇静脉断流联合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在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选择性门奇静脉断流联合胃肠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治疗。结果:住院期间无消化道再出血。1例术后胃吻合口出血,继之出现胃吻合口瘘;2例左侧胸腔积液。术后多次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复查食管中下段及胃底曲张静脉由术前中、重度逐渐好转直至消失,24例患者在术后0.5~1年均恢复不同程度的体力劳动能力。结论:选择性门奇静脉断流联合胃肠吻合器食管下段横断吻合术能有效地防治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14.
宋玉娟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4):710-710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常见、最凶险的并发症之一,急性出血病死率平均为32%。为了降低再出血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针对诱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对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48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住院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急诊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对急诊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 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手术50例,有6例(12%)因再出血、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死亡,其余均得到有效止血,近期疗效满意,术后无肝性脑病.3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0年,再出血13例(43%),再出血时间大多发生在术后5年以后.5年生存率70.%,10年生存率46%.结论 掌握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适应证采取急诊门奇断流手术能达到满意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6.
门静脉高压症是由于门静脉系统中血流受阻,血液淤滞或血流量增加,引起门静脉压力增高的一组病理综合征,其主要表现是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并发破裂、上消化大出血和腹水等.正常门静脉压力在1.27~2.35kPa(13-24 cmH2O)之间.平均为1.76 kPa(18 cmH2O)左右.90%以上的门静脉高压症是由肝炎后性和血吸虫性肝硬化引起(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以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为主,脾功能亢进治疗为辅.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护理的突出问题是手术前保肝治疗期及急性出血期的护理和手术后治疗期的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PHT)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体会。方法对37例PHT并食管胃底静脉出血患者采取减流、断流-贲门胃底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3例死亡,34例临床治愈。结论减流、断流-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宗伟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69-69,76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方法 同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8月~2009年1月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55例临床资料.结果 单纯脾切除术35例,无手术死亡及肝性脑病发生,脾功能亢进症状均改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及胃底黏膜下环扎术20例,术后1例发生肝昏迷,再出血1例,腹腔感染1例.术后随访1~6年,所有患者症状均改善.结论 对门静脉高压症术前应积极改善一般状况,增强其抗感染能力,对术前、术后有效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重视各种引流管的管理,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对严重脾功能亢进的肝硬化患者,若无食管静脉曲张及出血史可行单纯脾切除术,但术后需密切随访;若有近期出血或急性出血保守治疗无效、肝功能Child B-C级者选择脾切除加断流手术.  相似文献   

19.
门静脉高压症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最严重的并发症。肝硬化病人中有40%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人中约有50%~60%并发大出血,其突出特点为出血量较大、来势迅猛、病情凶险、病死率高达40%以上,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因急性大出血发生休克而导致严重后果。对EGVB的治疗一直以来是国内外治疗肝  相似文献   

20.
王明华  莫经刚  张法标 《医学综述》2001,7(5):314-314,320
门脉高压症是门静脉系统血流受阻或血流量增加所致的以门静脉压力升高、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腹水为特点的临床症候群。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门静脉高压最凶险之并发症 ,其病死率为 2 2 %~ 84 % ,因此这类患者出血后即期处理尤为重要。下面就门脉高压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药物、内镜介入以及手术等近来的治疗做一回顾。1 门脉高压的药物治疗肝硬化患者肝脏清除能力下降和门体间侧支循环或分流的形成 ,导致肝脏对循环中血管活性物质降解下降 ,循环中血管扩张剂水平上升 ,致使内脏血管扩张、充血 ,最终引起门静脉血流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