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牛磺酸对大鼠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牛磺酸对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的影响。方法在输注胰岛素和葡萄糖引起动物胰岛素抵抗高血压模型上,测量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胰岛素和内皮素及主动脉组织内皮素,用2-脱氧葡萄糖摄取评估骨骼肌葡萄糖转运活性,用乙醇沉淀法测定肌糖原合成,测定肝胰岛素清除。结果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血糖和血浆胰岛素含量增加(P<0.01)。牛磺酸治疗可明显改善上述指标,并增加骨骼肌葡萄糖转运活性,促进肌糖原合成和肝胰岛素清除,同时减轻血浆和主动脉内皮素含量。结论牛磺酸治疗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大鼠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实验性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大鼠肝脏葡萄糖激酶活性的改变。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13只用半量链脲佐菌素(30μg/g体重)加高脂、高糖、高热量饲料喂养18周,制成类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模型,另选用20只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血糖和胰岛素释放水平,同时测肝脏葡萄糖激酶活性。结果糖尿病组肝脏葡萄糖激酶活性(2.17±0.20U/g肝组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2.87±0.11U/g肝组织,P<0.01)。结论肝脏葡萄糖激酶活性降低可能参与NIDDM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作者测定了链脲佐菌素引起的糖尿病大鼠脂肪细胞膜对胰岛素特异结合率、肝细胞膜胰岛素介体释放和脂肪细胞葡萄糖氧化。结果表明:(1)糖尿病大鼠脂肪细胞膜对胰岛素特异结合率较正常大鼠显著增加,其胰岛素受体亲和力没有改变,但受体数目增加;(2)大鼠肝细胞膜加胰岛素诱导时,糖尿病鼠肝膜释放的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力的胰岛素介体量较正常大鼠显著减少;(3)在糖尿病大鼠,基础的和胰岛素刺激的脂肪细胞葡萄糖氧化较正常大鼠显著降低。提示胰岛素介体释放量减少可能是引起受体后胰岛素抵抗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糖原合酶激酶3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原合酶激酶3(GSK-3)作为表达于各种组织的丝/苏氨酸激酶,具有广泛的细胞调节功能,可抑制糖原合成及葡萄糖转运,促进糖异生并阻碍胰岛素信号转导,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发挥升高血糖的作用c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时GSK-3活性明显升高,它可能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抑制GSK-3的活性可能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心悦胶囊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悦胶囊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及心悦胶囊低、中、高剂量组,正常组及模型组均每日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2 ml/kg,心悦胶囊三个剂量组分别每日灌胃150、300、600 mg/kg,二甲双胍组每日灌胃20 mg/kg,连续给药4 w。采用高脂饮食伴小剂量链脲佐菌素55 mg/kg建立大鼠实验性2型糖尿病模型,每周测空腹血糖1次,4 w后检测肝糖原、胰岛素、C-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心悦胶囊中、高剂量组于第2、3、4周空腹血糖明显降低(P<0.05或P<0.01),4 w后肝糖原、胰岛素及C-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LDL-C、TC、TG、TC/HDL-C、LDL-C/HDL-C、FFA及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含量及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心悦胶囊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改善血脂代谢紊乱,并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糖原合酶激酶3(GSK-3)作为表达于各种组织的丝/苏氨酸激酶,具有广泛的细胞调节功能,可抑制糖原合成及葡萄糖转运,促进糖异生并阻碍胰岛素信号转导,抑制胰岛素分泌,从而发挥升高血糖的作用.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时GSK-3活性明显升高,它可能对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抑制GSK-3的活性可能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及其降低PTP1B表达的机制.方法 高脂饮食喂养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黄芪多糖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胰岛素敏感性、内质网应激和胰岛素信号分子表达的作用:采用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TG)、高浓度葡萄糖和胰岛素建立内质网应激和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探讨ATF6对PTP1B表达的调控作用.在人正常肝细胞株HL-7702中瞬时转染编码活化形式的ATF6(p50-ATF6)的pCI-Flag-ATF6(N)(2-366)质粒,分别用ATF6的活化抑制剂AEBSF、毒胡萝卜素、高胰岛素(5×10-7mol/L)和不同浓度的D-葡萄糖预处理细胞.用免疫印迹法检测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组织中磷酸化IRE1、无活性形式的ATF6(p90-ATF6)、活化形式ATF6(p50-ATF6)的表达评价黄芪多糖对内质网应激的作用,采用Western-Blot和RT-PCR法检测PTP1B的蛋白和mRNA表达评价黄芪多糖对胰岛素信号传导的作用:检测空腹和随机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和糖基化血红蛋白、血清胰岛素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黄芪多糖对血糖和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结果 ①黄芪多糖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改善葡萄糖耐量,减少糖基化血红蛋白.②黄芪多糖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磷酸化IRE1和p50-ATF6的表达,增加p90-ATF6的表达;0.1~0.8 g/L黄芪多糖能够减少25 mmol/L D-葡萄糖诱导的活化形式ATF6(p50-ATF6)表达增加,且p50-ATF6表达和PrP1B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③瞬时转染p50-ATF6可致PIP1B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无活性形式ATF6(p90-ATF6)和PTP1B蛋白表达并无显著改变.④高糖、高胰岛素和毒胡萝卜素均可导致p50-ATF6和PTP1B的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采用AEBSF抑制ATF6活性可抑制上述变化.⑤正常情况下红色荧光标记的ATF6点状散在分布于细胞浆中,细胞核内着色很少;高糖使之集中分布于核周和核内,黄芪多糖可使其回到胞浆中.结论 黄芪多糖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联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改善其葡萄糖耐量和增加其胰岛素敏感性;显著减轻其肝脏内质网应激;在内质网应激和胰岛素抵抗的细胞模型中,内质网应激诱导的ATF6活化调节PTP1B蛋白和mRNA的表达;黄芪多糖可通过减轻内质网应激诱导的ATF6活化,逆转ATF6在细胞内转位,抑制PTP1B的高表达,从而发挥胰岛素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8.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作用于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IPS)1、2,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Grb)2,磷脂酰肌醇3激酶(PBK)等与胰岛素信号转导相关的蛋白,使它们的磷酸化酪氨酸残基脱磷酸,衰减胰岛素信号转导,从而产生受体后胰岛素抵抗。PTP-1B(-/-)小鼠、钒盐衍生物等PIRlB抑制剂在不同程度上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外周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氧化,增加肝脏糖原合成,降低ob/oh小鼠的血糖。PIR-1B可能会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与肥胖症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与骨骼肌和其他组织的葡萄糖利用能力下降有关。胰岛素抵抗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糖尿病本身的代谢异常如高血糖或非脂化脂肪酸(NEFA)升高有关。遗传因素和继发的胰岛素抵抗代谢异常可能是由于调节葡萄糖代谢的胰岛素受体和受体后信号传导的改变引起。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后,受体自身磷酸化,受体激酶活化,一些细胞间的底物磷酸化,其中在骨骼肌细胞中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最重要。酪氨酸磷酸化的IRS与脂肪激酶磷脂酚肌醇3’(PI3’)激  相似文献   

10.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作用于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Grb)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等与胰岛素信号转导相关的蛋白,使它们的磷酸化酪氨酸残基脱磷酸,衰减胰岛素信号转导,从而产生受体后胰岛素抵抗.PTP-1B(-/-)小鼠、钒盐衍生物等PTP-1B抑制剂在不同程度上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外周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氧化,增加肝脏糖原合成,降低ob/ob小鼠的血糖.PTP-1B可能会成为治疗2型糖尿病与肥胖症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运用黄芪多糖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检测其血糖、血胰岛素水平、蛋白激酶B(PKB/Akt)活性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的变化.结果 显示,黄芪多糖有降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糖尿病大鼠骨骼肌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PKB/Akt活性和葡萄糖转运蛋白4转位有关.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具有调节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代谢的功能.胰岛素通过激活蛋白激酶刺激外周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抑制糖原异生和糖原分解;加速肝脏葡萄糖合成脂肪酸、抑制脂肪分解.2型糖尿病(T2DM)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肝、骨骼肌及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抵抗(IR).2011年全球糖尿病患者达3.66亿,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5.52亿,其中T2DM占到90%左右.IR和T2DM的准确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大量证据指出氧化逆境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田春雨  薄海美 《山东医药》2014,(1):18-19,23
目的 探讨滋肾清肝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30 mg/kg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对照组、滋肾清肝方低剂量组[灌胃(ig) 250 mg/(kg·d)]、中剂量组[ig 500 mg/(kg·d)]、高剂量组[ig 750 mg/(kg·d)]及罗格列酮治疗组[ig 4mg/(kg ·d)].以滋肾清肝方低、中、高剂量持续给药30 d后测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水平并行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应用滋肾清肝方大鼠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及糖耐量试验中糖负荷后120 min血糖显著降低(P均<0.05),高密度脂蛋白和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 滋肾清肝方能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改善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肝脏葡萄糖激酶(GK)活性及肝脏GK与葡萄糖激酶调节蛋白(GKR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Wistar大鼠,以高脂高热量饲料喂养8 wk,复制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成模型组、小檗碱组、二甲双胍组,各药干预4 wk后,比较各组大鼠胰岛素敏感性、肝糖原、肝脏GK活性、肝脏GK与GKRP蛋白(Western blot法)表达的差异.结果:比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胰岛索敏感性提高(-4.93±0.30 vs-5.35±0.40,P<0.05),肝糖原含量明显升高(136.58±52.57 μg/g vs 65.88±27.80 μg/g,P<0.05),肝脏GK活性升高(226.55±10.62 μkat/g vs 92.69±6.43 μkat/g,P<0.05),肝脏GK蛋白表达增强(1.71±0.49 vs 1.24±0.22,P<0.05),而GKRP表达减弱(1.19±0.20 vs 1.94±0.56,P<0.01);与二甲双胍组比较,小檗碱组肝糖原含量高(136.584±52.574 μg/g vs 89.427±31.97l μg/g,P<0.05),余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檗碱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肝脏GK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对2型糖尿病大鼠肝内脂质含量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尾静脉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2 5 mg/kg) 高热量饮食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和胰岛素分泌试验(IST)结果将其分为糖尿病非治疗(DC)组和糖尿病胰岛素治疗(DI)组,并设立正常对照(N C)组。胰岛素和等渗盐水干预4周后再行OGTT和IST,并检测各组大鼠的血脂、肝脂质及肝组织学改变。采用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来评价胰岛素抵抗。结果D C组血脂、肝脂质含量明显高于NC 组(t值为2.59~1 5.77,P<0.05),而ISI则低于NC组(t=3.1 6,P<0.05),并且肝组织切片中出现明显的脂肪滴;与DC组相比,D I组血脂降低,而肝脂质显著增加(甘油三酯、胆固醇、游离脂肪酸分别增加55.70%,19.87%,22.20%),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脂肪滴增大融合,但是ISI变化不明显。结论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治疗纠正血糖的同时增加了肝细胞内脂质的含量,但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川芎嗪与氨基胍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肾组织RAGE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出生当日Wistar大鼠100只,体重约6g,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随机选取80只左下腹消毒,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100mg/kg。其余20只作为正常对照,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动物先由母乳喂养,于4周龄后雌雄分笼喂养,自由摄水摄食。正常伺养至8周龄,糖耐量试验(按2g/kg予25%葡萄糖灌胃)餐后2h血糖≥11.1mmol/L者选入本研究。将胰岛素抵抗大鼠随机分为胰岛素抵抗组、?...  相似文献   

17.
巨型糖尿病病人纤溶能力低下与血浆中PAI-1活性增高及高胰岛素血症有关[1,2]。I型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内源性的胰岛素分泌,PAI-1在其血浆中的活性变化目前仍存在众多争议。因此,我们选用四氧嘧啶诱导的糖尿病大鼠作为实验对象,探讨PAI-1在实验性糖尿病大鼠中的变化和胰岛素治疗对其活性的影响,以及下肢深静脉的病理变化。材料和方法1.动物模型的建立:雄性SPraque-Dawley大鼠50只,体重180~200g。16只为正常对照组。实验组每只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60mg/kg。注射后2、3、7天分别测血糖及尿糖,以后每周测血糖、尿糖及体重一次…  相似文献   

18.
高糖对大鼠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蛋白磷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高浓度葡萄糖(高糖)对原代培养大鼠脂肪细胞的葡萄糖转运活动、胰岛素信号蛋白磷酸化及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的大鼠脂肪细胞在5,10,15和25mmol/L葡萄糖中孵育24h,然后测定:糖转运活动;胰岛素受体(IR)、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2及蛋白激酶B(PKB)的磷酸化;IRS1,IRS2,肌醇磷脂-3-激酶85亚单位(p85)和PKB的蛋白表达。结果 高糖抑制了这些细胞的葡萄糖转运活动,削弱了IR、IRS1的酪氨酸磷酸化及PKB的丝氨酸磷酸化;下调IRS1而上调IRS2蛋白表达。结论 高糖能抑制脂肪细胞的糖转运活动,诱导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与影响胰岛素信号蛋白多部位的磷酸化及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薏苡仁多糖对实验性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大鼠主动脉内皮素1mRNA表达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75mg/kg)和高热量饲料喂养建立2型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应用RT-PCR半定量分析大鼠主动脉内皮素1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素1mRNA表达量为0.72±0.10,明显高于正常组的0.39±0.01(P<0.01),经给药处理6个月后,与模型组的表达量比较,各给药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素1mRNA有不同程度的下调(P<0.05),其中薏苡仁多糖注射组的表达量0.49±0.12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可能与内皮素1mRNA表达上调有关,薏苡仁多糖保护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可能与其下调内皮素1mRNA表达的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20.
选择肥胖及超重的30名儿童(5~10岁)和50名青少年(12~18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2小时口服糖耐量试验(1.75g/kg体重葡萄糖),每半小时测血糖、胰岛素和C肽。胰岛素抵抗用胰岛素抵抗指数来评价,β细胞功能用胰岛素敏感指数和注射葡萄糖30分钟前后的胰岛素和血糖变化来评价。结果10%儿童和13%的青少年存在糖耐量受损,4%的青少年发现患有2型糖尿病。糖耐量受损人群在糖负荷后胰岛素和C肽水平明显升高,而2型糖尿病青少年30分钟胰岛素变化与血糖变化的比是下降的。胰岛素抵抗在糖耐量受损人群中是显著存在的,BMI是糖耐量受损的最好的预测因子。结论在本地区肥胖儿童和青少年中,IGT受损高度流行,IGT受损人群有明显胰岛素抵抗,但β细胞功能未见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