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对48例60眼行改良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 MMC 巩膜条反折),其中闭角型青光眼4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4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6眼。结果:术后1周1型滤过泡36眼,2型滤过泡20眼,4眼滤过泡扁平,眼压6~14mmHg。术后1月1型滤过泡33眼,2型滤过泡26眼,1眼滤过泡扁平,眼压8~18.5mmHg。46眼随访一年,1眼眼压再次升高,1型滤过泡18眼,2型滤过泡27眼,眼压10~20.5mmHg。结论:本方法在应用MMC的基础上保留切除的小梁组织与原组织不分离,增加了引流间隙,同时无排异反应,不增加手术成本,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新生血管性有青光眼多因持续高眼压 ,药物治疗无法控制眼压而表现出不堪忍受的眼胀头痛 ,视力视野等功能严重障碍甚至丧失。传统滤过性手术后因纤维血管组织增生 ,巩膜切口堵塞 ,关闭而导致无效。最后往往需行球后注入药物或眼球摘除及破坏性手术而告终。作者自 1998年以来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 -巩膜条嵌置加巩膜瓣松解缝线小梁切除治疗此类青光眼 13例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13例患者中男性 8例 ,女性 5例 ,均为单眼 ,年龄最小 2 3岁 ,最大 76岁 ,平均 5 8.6岁。视力 0 .1以上 3例 ,0 .1至光感 9例 ,无光…  相似文献   

3.
小梁切除术几乎可以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青光眼 ,我院于 1 990年至 1 998年对 1 9例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9例 ( 2 5只眼 )青光眼患者 ,男 6例 ( 8只眼 ) ,女 1 3例 ( 1 7只眼 ) ;年龄 38~ 86岁 ,平均 62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6例 (其中急性发作期 4只眼 ,慢性期 2只眼。) :杯盘比 :0 .4以下 4只眼 ,0 .5~ 0 .6者 4只眼 ;房角 :窄角 3只眼 ,宽角 3只眼 ;视野 :正常 1只眼 ,生理盲点扩大 1只眼 ,视野缩小 4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 1例 (其中早期 8只眼 ,中期 8只眼 ) :杯盘比 :0 .5~ 0 .6者1…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施行改良小梁切除术54例63眼,术中应用抗代谢药物及可调节缝线,术后观察视力、眼压、前房及并发症。结果:出院时术后视力与术前视力无变化者18例24眼,提高者27例30眼,降低者9例9眼。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少,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但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的改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60例(165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采用1/3厚度的浅层巩膜瓣、术中前房重建及应用外置可调节缝线的改良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眼压、滤过泡、视力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6个月~10年,平均6年2个月。结果165只眼中,158只眼(95.76%)术后眼压控制优良,功能性滤过泡形成157只眼(95.15%),发生Ⅰ、Ⅱ级浅前房11只眼(6.67%),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改良技术治疗青光眼有助于术后早期前房及滤过泡形成,能主动调整滤过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效果,且操作简单易行,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进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的54例(60眼)患者纳入传统小梁切除术组,将在我院进行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56例(60眼)患者纳入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在术后为其进行6个月至2年的随访观察,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传统小梁切除术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7天后,其患眼中有40眼发生前房形成,占66.67%;有6眼发生Ⅰ度浅前房,占10.00%;有8眼发生Ⅱ度浅前房,占13.33%;有6眼发生Ⅲ度浅前房,占10.00%。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7天后,其患眼中有49眼发生前房形成,占81.67%;有3眼发生Ⅰ度浅前房,占5.00%;有6眼发生Ⅱ度浅前房,占10.00%;有2眼发生Ⅲ度浅前房,占3.33%。传统小梁切除术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眼压的变化情况为:有50眼的眼压小于20mmHg,占83.34%;有8眼的眼压为20mmHg-30mmHg,占13.33%;有2眼的眼压大于30mmHg,占3.33%。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眼压的变化情况为:有56眼的眼压<20mmHg,占93.33%;有4眼的眼压为20-30mmHg,占6.67%;有0眼的眼压>30mmHg,占0%。传统小梁切除术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出现滤过泡的情况为:有52眼出现功能性滤过泡,占86.67%;有8眼出现非功能性滤过泡,占13.33%。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患者在术后6个月出现滤过泡的情况是:有57眼出现功能性滤过泡,占95.00%;有3眼出现非功能性滤过泡,占5.00%。结论:与传统小梁切除术相比,应用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成功率较高,导致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几率较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许建光 《右江医学》2007,35(4):422-423
抗青光眼手术,仍然是目前治疗青光眼的重要方法,虽然近期有人采用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T—Flux植入术,但Cairns(1968)设计的小梁切除,手术并发症少,操作比较简单,仍在基层医院广泛应用.我院从2000年2月至2005年3月,对67例(72眼)原发性青光眼采用一种改良的小梁切除术治疗,提高了手术效果,减少了并发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科 1995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对 138例 15 9只眼施行了小梁切除术 ,经 8mon~ 3a的随访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38例 15 9眼 ,男 5 4例 6 9眼 ,女 84例90眼 ,年龄 2 2岁~ 81岁 ,平均 5 6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6 6只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44只 ,开角型青光眼 15只 ,发育性青光眼 3只 ,继发性青光眼 10只 ,经临床控制眼压、炎症后施行手术。1 2 方法 :常规术前准备 ,显微镜下局部麻醉 ,11点~ 1点方位以穹隆为基底做结膜瓣 ,以角巩膜缘为基底做 (4× 3)mm2 或 (4× 4)mm2 的梯形巩膜瓣或三角形…  相似文献   

9.
薛秋枝 《当代医学》2013,(23):60-60
目的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308眼)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分成观察组90例(154眼)和对照组90例(154眼),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改良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d,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为3.2%(5/154),对照组浅前房发生率为20.1%(31/154)。术后1年观察组功能性滤过泡构成比为90.2%,眼压在21mmHg以下者构成比为94.8%(146/154);对照组功能性滤过泡构成比为65.8%,眼压在21mmHg以下者构成比为66.9%(103/154)。以上数据中,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少巩膜瓣瘢痕、调节房水过量并促进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 方法 20例25眼青光眼患者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3月~1 年,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前房及并发症情况. 结果术后眼压控制好,功能滤过泡形成佳,前房形成快,浅前房、前房积血、滤过泡渗漏、低眼压、脉络膜脱离等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 结论改良小梁切除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青光眼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总结利用角膜缘的解剖关系,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47例64眼。结果改良小梁切除发生并发症7.81%,而对照组18.75%,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x ̄2=3.98)。笔者介绍了手术的体会和要点,并认为改良小梁切除术对降低青光眼手术并发症,提高疗效均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13.
14.
随着手术显微镜的普遍使用,小梁切除术已成为抗青光眼手术的一种常见术式,为观察该术疗效,总结了我院自1989年6月至1990年6月97例140只眼青光眼行小梁切除术之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97例中男31人、女66人。年龄28~87岁,平均55.5岁。急性闭角青光眼40例51只眼;慢性闭角青光眼42例71只眼;慢性单纯性青光眼7例8只眼;继发性青光眼7例9  相似文献   

15.
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07年7月采用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前房穿刺+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治疗青光眼患者128例(149眼),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术后切口对合、前房形成、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前房形成138眼(926%),浅Ⅰ级前房8眼(54%),浅Ⅱ级前房2眼(13%),浅Ⅲ级前房1眼(0.7%)。术后7~10天出院时眼压平均为132mmHg,6个月眼压平均为15.3mmHg,1年眼压平均为17.5mmHg。出院时滤过泡形态分微小囊状型(Ⅰ型)1眼,弥漫扁平型(Ⅱ型)145眼。可调线依据眼压、前房、滤过情况于术后1~2周时酌情拆除,必要时辅以眼球按摩辅助滤过形成,眼压可以下降2~8mmHg。结论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6.
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疗效观察谢金荣(赣州市第一医院眼科341000)对113例原发性青光眼采用小梁切术治疗,并进行了术后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选择本院1985-1990年原发性青光眼小梁切除术113例151眼,男39例,女74例,最大年龄8...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我院于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采用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前房穿刺+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缝线)治疗青光眼患者128例(149眼),术后随访3个月~1年,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术后切口对合、前房形成.滤过泡形态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前房形成138眼(92.6%),浅Ⅰ级前房8眼(5.4%),浅Ⅱ级前房2眼(1.3%),浅Ⅲ级前房1眼(0.7%).术后7~10d出院时眼压平均为13.2mmHg,6个月眼压平均为15.3mmHg,1年眼压平均为17.5mmHg.出院时滤过泡形态分微小囊状型(Ⅰ型)1眼,弥漫扁平型(Ⅱ型)145眼.可调线依据眼压、前房、滤过情况于术后1~2周时酌情拆除,必要时辅以眼球按摩辅助滤过形成,眼压可以下降2~8mmHg.结论 现代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疗效确切,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改良小梁切除术用于高眼压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在高眼压青光眼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3月35例高压青光眼患者(56只眼)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术后情况.结果 35例患者术后眼压控制好,功能滤过泡形成佳,前房形成快;浅前房、前房积血、滤过泡渗漏、低眼压、脉络膜脱离等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改良式小梁切除术操作简便,创伤性小,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是临床上治疗高眼压青光眼的理想方法,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小梁切除术是抗青光眼手术中最常用的滤过性手术方式 ,它几乎适用各种类型青光眼。此种手术经过多次改进 ,目前国内多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以减少可能产生的术后并发症。但这种手术术后最大的问题 ,仍是浅 (无 )前房及其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据近期有关文献记载[1,2 ] ,小梁切除术后 ,浅 (无 )前房的发生率达 4 8%~ 70 %,虹膜前后粘连发生率为 14%~ 2 0 %,白内障形成或加速白内障发展 30 %~ 4 0 %,恶性青光眼 2 %~ 4 %。因此 ,小梁切除术如何减少浅 (无 )前房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具有重要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1996年 4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青光眼患者(70只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以及眼压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率(7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眼压下降更为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帮助患者恢复眼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