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头孢克肟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肠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昊 《上海医药》2017,(6):28-30
目的:分析头孢克肟与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儿科收治的肠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头孢克肟治疗;观察组40例,给予头孢克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两组均以3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 (39/40),高于对照组的80% (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4.1±1.1)d,对照组为(5.2±1.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痛和腹泻消失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 (4/40),低于对照组的30.0% (1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头孢克肟治疗肠炎患儿,不仅疗效显著,还能缩短病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头孢克肟和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1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按照给药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29例与32例。对照组给予头孢克洛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克肟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相关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6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59%,显著高于观察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头孢克洛相比,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更显著,安全性更高,应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对照组应用头孢曲松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0%,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显著,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有效,且治疗成本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何冰冰  陈锋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6,31(9):571-572,575
目的探讨头孢克肟和头孢克洛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口服头孢克肟颗粒剂(1.5—3mg/kg,tid)和头孢克洛干混悬剂(20mg/kg,tid),比较两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8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0.8%和64.0%,不良反应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头孢克肟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效果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2月本科室接诊的100例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克洛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克肟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9.03,4.68;P<0.05);观察组的脱水治疗时间为(3.02±1.02)d,大便恢复正常的时间为(5.49±2.10)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t=9.43,10.37;P<0.05)。结论: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最佳治疗药物为头孢克肟,能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非常低,利于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头孢吡肟治疗新生儿重症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12月~2015年5月收治的166例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3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吡肟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尼西治疗,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后的尿素氮、肌酐、白细胞水平显著低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吡肟治疗新生儿重症下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临床医药实践》2018,(1):54-55
目的:分析比较头孢克肟分散片和头孢克洛缓释胶囊两种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整理2010年1月—2014年6月头孢克肟分散片和头孢克洛缓释胶囊药物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头孢克肟分散片和头孢克洛缓释胶囊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系统损害,其次是变态反应,肾功能损害,肝功能异常等。头孢克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80%)低于头孢克洛(14.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和头孢克洛缓释胶囊治疗时先排除对头孢菌素类过敏的患者,严格掌握该药适应证,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密切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不良反应带来的伤害,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头孢克肟较头孢克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严重的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氨曲南联合头孢吡肟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123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采用随机区组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三组,每组41例.对照1组给予头孢吡肟治疗,对照2组给予氨曲南治疗,观察组则联合给予氨曲南和头孢吡肟,疗程均为7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1%,与对照1组(85.4%)和对照2组(82.9%)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89、13.56,均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细菌清除率达94.3%,较对照1组和对照2组稍高.各组治疗过程中仅发生轻微不良反应,不影响继续用药,并且停药后症状消失.且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吡肟联合氨曲南用于泌尿系统感染治疗,可提高治疗疗效,且不良反应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头孢克洛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8例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使用头孢克洛干糖浆治疗,观察组使用头孢克肟干糖浆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64%,对照组为3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肠炎是一种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式,能减少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头孢克肟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30)采用联合治疗,对照组(n=30)采用单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炎症指标改善情况,免疫功能指标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各项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患儿的血清ICAM-1、血清VCAM-1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孢克肟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较好,安全性尚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头孢克洛分散片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给予头孢克洛分散片,剂量为20mg/(kg·d)分3次口服;同期选择10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给予氨苄青霉素,剂量为50~10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以作对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3%,而对照组为87.0%,组间比较差别显著(P<0.01)。结论: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顺应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金莲花颗粒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儋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7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88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头孢克肟颗粒,体质量≥30 kg患儿,100 mg/次,体质量30 kg患儿,3 mg/kg,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金莲花颗粒,每次1/3~1/2袋,3次/d。所有患儿均规律治疗5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儿IL-8、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主要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8、CRP和PCT血清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IL-8、CRP和PC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和咳嗽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明显高于治疗组的3.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莲花颗粒联合头孢克肟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头孢克肟序贯疗法治疗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支气管肺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头孢曲松钠静脉滴注3d,病情稳定后改为头孢克肟(世福素);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两组总疗程均为7~10d。结果序贯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对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具有高效、快速、方便、节省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孢克肟与头孢克洛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200例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者按照平行分组的方法随机地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头孢克肟治疗与头孢克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头孢克洛组显效、有效及无效患者数分别为24例、42例及3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00%(66/100),头孢克肟组分别为36例、58例及6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94/100),两组治疗疗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会出现咳嗽、身体发热、咳痰、脓栓等不良症状,其中头孢克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头孢克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肟治疗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尤佳,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胶囊(头孢克肟)联合石椒草咳喘颗粒(石椒草颗粒)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观察组62例口服头孢克肟胶囊,0.1g/次,2次/d,石椒草颗粒1~2包/次,3次/d;对照组58例静脉滴注头孢哌酮50—80mg/(kg·d),2次/d,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55%(58/6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3/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83%(55/5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8/5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头孢克肟联合石椒草颗粒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联合炎热清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成两组,观察其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观察组62例口服头孢克肟胶囊,2次/d,联合炎热清片(3s/次,3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哌酮50-80mg/(kg.d),2/d,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32%(56/6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4%(3/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83%(55/5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79%(8/5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口服头孢克肟胶囊联合炎热清片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选择头孢克肟对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儿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以及表现出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23例作为本次实验对比观察对象;观察组56例以及对照组67例患儿的分组依据为轻中度CAP疾病治疗方法的不同;观察组:头孢克肟胶囊;对照组:阿莫西林;通过对比CAP治疗效果、治疗时间以及治疗不良反应等以突出头孢克肟胶囊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在CAP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轻中度CAP患儿表现出的差异显著(P<0.05);在治疗总有时间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轻中度CAP患儿表现出的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同对照组轻中度CAP患儿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CAP患儿,治疗药物选择头孢克肟,可以将患儿临床疾病治疗时间显著缩短,获得显著的CAP治疗总有效率,未表现出明显的不良反应,最终显著提高CAP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黄少波 《黑龙江医药》2021,34(6):1343-1345
目的:探讨头孢克肟与阿奇霉素在儿童感染性腹泻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98例儿童感染性腹泻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阿奇霉素)和对照组(头孢克肟)各49例,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相对更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排便次数相对更低(P<0.05),完全止泻时间相对更短(P<0.05).结论:在儿童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治疗中,头孢克肟与阿奇霉素均可作为药物治疗的选择,其中阿奇霉素具有更好的应用疗效,能够加快止泻,同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干扰,减轻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头孢克肟钠与头孢曲松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药物经济学情况.方法 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克肟钠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并记录2组临床疗效及费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3.9%,高于对照组的84.2%,对照组治疗费用与临床总有效率比值为12.3,低于观察组的3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经济学角度分析头孢曲松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为最佳方案.临床医师在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各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达到更为有效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头孢克肟治疗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 15例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随机数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8例和参照组57例.参照组患儿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进行治疗,研究组则给予头孢克肟颗粒进行治疗.对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7.93%(51/58),与参照组的82.46%(47/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参照组的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克肟治疗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相似,且不良反应少,是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