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7,(7):204-20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与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规律。方法收集2016年9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就诊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尿酸与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随着患者心脏功能级别的增大,患者血尿酸和血浆脑钠肽水平也会随之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脑钠肽水平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表现为正相关(r1=0.75,r2=0.80),和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1)。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脑钠肽水平升高,且会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5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收缩性心力衰竭组(80例)和舒张性心力衰竭组(70例),另选取150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脑钠肽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收缩性心力衰竭组的心电图QRS波时限和血浆脑钠肽水平分别为(137.13±38.26)ms、(80.53±24.65)ng/L,明显高于舒张性心力衰竭组和对照组(P〈0.05);收缩性心力衰竭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8.84±5.87)%,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电图QRS波时限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和血浆脑钠肽水平相关,与左心室收缩功能呈负相关。心电图QRS波时限与血浆脑钠肽水平可用于心力衰竭分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价的临床意义.方法 所选的100例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心功能评定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所选对象的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水平.结果 Ⅱ级、Ⅲ级、Ⅳ级组的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Ⅳ级组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水高于Ⅲ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Ⅲ级组(P<0.05);Ⅲ级组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水平高于Ⅱ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低于Ⅱ级组,(P<0.05).结论 肌钙蛋白T和B型脑钠肽水平的改变对了解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倪永明 《医药导报》2012,31(2):171-172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心功能与血浆脑钠肽的影响。方法将8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均按《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生脉注射液50 mL+5%葡萄糖注射液(糖尿病患者改为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qd;疗程14 d。治疗前后检测心功能及血浆脑钠肽水平。 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80.49%)(Z=-2.142,P<0.05)。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血浆脑钠肽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可改善心功能,显著降低血浆脑钠肽水平,提高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侯淑霞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7):2688-2690
目的 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BNP)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2例与对照组62例,观察组予重组人BNP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心脏功能改善情况与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2、4.96、6.32,均P<0.05).两组治疗后LVESV、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2、4.48,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66.1% (41/62),对照组为48.4%(30/62),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32,P<0.05).结论 重组人BNP应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蒲艳 《贵州医药》2004,28(10):879-881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利钠肽水平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检测54例心力衰竭患者(CHF组其中NYHAⅡ级12例,Ⅲ级24例,Ⅳ级18例)及2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ANP、BNP和CNP的浓度,同时用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NP、BNP浓度显著升高(P<0.01),CNP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ANP、BNP浓度随心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均P<0.01),血浆CNP浓度在NYHAⅡ级患者显著升高(P<0.01),而NYHAⅢ~Ⅳ级患者血浆CNP浓度无明显改变(P>0.05);血浆ANP、BNP浓度与LVEF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BNP的相关性更为显著(P<0.05,P<0.01),CNP浓度与LVEF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血浆利钠肽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关;BNP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7.
彭雯 《中国医药》2013,8(9):1209-1210
目的 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心力衰竭药物合用磷酸肌酸钠,对照组给予使用常规心力衰竭药物.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以及治疗后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2%(74/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4%(67/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SD、LVEDD、BNP、CK-MB水平[(46 ±6)mm、(56±5)mm、(320±107) ng/L、(4.2±1.2)U/L]与对照组[(50±7) mm、(62±6)mm、(392±121) ng/L、(9.1±1.5)U/L]比较均明显下降(均P <0.05),LVEF[治疗组:(58±5)%,对照组:(47±6)%]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评分[(35±10)分]低于对照组[(40±13)分](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能有效提高慢性心率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能有效优化慢性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心功能、血浆N-末端脑钠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5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浆N-末端脑钠肽、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T-ProBNP、hs-CRP、TNF-a、IL-6水平以及LVI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T-ProBNP、hs-CRP、TNF-a、IL-6水平、LVIDd、LVEF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氟伐他汀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减少炎性因子的刺激作用,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脑钠肽水平与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浆脑钠肽水平与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的关系。方法将60例慢性收缩性心功能不全患者根据纽约心脏病协会分级标准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20例。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脑钠肽浓度,心脏彩超检测心脏结构和心功能。结果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脑钠肽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而显著增加(P〈0.01)。结论血浆脑钠肽能敏感地反映和评估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依那普利与环磷腺苷葡胺联合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血浆脑利钠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使用马来酸依那普利与环磷腺苷葡胺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以临床疗效、心功能、活动能力、血浆脑利钠肽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浓度、安全性作为考察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均显著减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6 min 步行距离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对照组比较,血浆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浓度明显上调,脑利钠肽含量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药物治疗安全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依那普利与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脑利钠肽含量和提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浓度。  相似文献   

11.
血浆脑利钠肽与心力衰竭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在心力衰竭患者体内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心功能评估的价值。方法用免疫荧光法测定110例心力衰竭患者(HF组)及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BNP浓度;行超声心动图仪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HF组BNP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HF组随NYHA分级增高其BNP水平越高;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比较,BN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1周BNP值同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1);LVEF与BNP水平成负相关,血浆BNP水平较高者病死率增加。结论监测BNP水平可作为心力衰竭诊断、心功能评估以及疗效及预后的指导指标。  相似文献   

12.
郝学军 《河北医药》2014,(14):2091-2093
目的探讨血浆中B型钠利尿肽(BNP)水平与心力衰竭的关系。方法选取左心室收缩功能衰竭患者100例(试验组),对照组100例,心功能正常。试验组依据美国NYHA标准分级:Ⅰ级患者16例,Ⅱ级患者24例,Ⅲ级患者48例,Ⅳ级患者1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BNP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Swan-Ganz球囊漂浮导管检测肺动脉压(PAP)。结果试验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与LVEF呈负相关(P<0.05),与肺动脉压力(PAP)正相关(P<0.05)。结论左心室收缩功能衰竭时患者血浆BNP升高,与衰竭程度正相关;血浆BNP浓度与肺动脉压力(PAP)呈正相关、LVEF呈负相关,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王仁忠 《河北医药》2010,32(17):2333-233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轻度心力衰竭心肌纤维化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轻度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为Ⅰ~Ⅱ级)72例为观察组,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替米沙坦组,每组36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ⅢNP)和血浆脑钠肽(BNP)浓度,并应用心脏彩声超声测定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PⅢNP和血浆BNP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替米沙坦组血PⅢNP和BNP均明显下降(P〈0.01);且较常规治疗组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可以起到抗心肌纤维化、改善心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浆脑钠肽(BNP)对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接诊的200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20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测量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浆中BNP浓度,分析血浆BNP水平与患者的心功能状态的相关性。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为(575.7±176.5)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8.2±17.9)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浓度随分级从Ⅰ~Ⅳ级逐渐升高,各分级组间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BNP浓度是诊断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血浆BNP水平随心衰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在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中有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BNP)的变化及其监测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患者人院前和治疗后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采用ELISA法监测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30名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各心功能不全血浆BNP水平明显偏高,二者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较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水平和LVEDD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和LVEF呈负相关关系;随着心力衰竭程度越重,血浆BNP水平越高。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型利钠肽水平升高是患者早期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对快速诊断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及迅速判断心衰严重程度有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浆BNP水平检测对慢性心衰诊断、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90例,患者NYHA分级结果在Ⅱ~Ⅳ级之间,对所有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其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脂水平等指标进行检测记录,根据心功能分级及血浆BNP水平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同心功能分级组患者相比血浆BNP水平、LVEF、LVEDD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A组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3.05±0.97)mmol/L]、高密度脂蛋白[(1.39±0.47)mmol/L]、胆固醇[(4.53±1.12)mmol/L]水平均明显高于观察B组[(2.57±0.93)mmol/L,(1.11±0.43)mmol/L,(3.89±1.2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BNP水平能够有效反映机体左室功能的变化,可作为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同左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状态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通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查,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浆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I)和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对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心衰组)、同期肺炎急性期患儿(肺炎组)和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各30例.心衰组分别在急性期(心衰发作后6~24 h)和恢复期(心衰控制后5~7d)检测cTnI和BNP,并与肺炎组和对照组对照分析.结果 心衰组急性期cTnI和BNP水平显著高于肺炎组和对照组(F=5.303、4.632,均P<0.05),肺炎组与对照组cTn1和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组恢复期cTnI和BNP较急性期明显降低(t=4.291、5.393,均P<0.05),但与肺炎组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浆cTnI和BNP是判断小儿肺炎是否合并心衰较为可靠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QRS波宽度与血浆脑利钠肽(BNP)的相关性,评价其判断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心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根据心力衰竭诊断标准(Framingham标准),入选152例患者,明确诊断为心力衰竭。152例患者分别测定心电图的QRS的时限、血浆BNP、左室舒张末径(LVDD)及左室射血分数(EF),并根据QRS的时限分为正常组及异常组(增宽≥120 ms),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QRS时限正常组中脑利钠肽与QRS的时限异常组中脑利钠肽两两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宽QRS(时限≥120 ms)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力衰竭程度明显高于QRS正常者,用于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病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的水平变化与影响。方法选取92例CHF患者为心力衰竭组,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4个亚组:Ⅰ级组26例,Ⅱ级组23例,Ⅲ级组22例,Ⅳ级组21例;选取同期体检中心的20例健康正常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hs-cTnT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舒张期内径(LA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力衰竭组的hs-cTnT、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各亚组间hs-cTnT、NT-pro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NYHA分级增加而升高,心力衰竭组中的心功能代偿亚组(Ⅰ级组)hs-cTnT、NT-proBN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组的LADd、LVEDd、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各亚组之间的LADd、LVEDd、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中的心功能代偿亚组(Ⅰ级组)的LADd、LVEDd、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患者无论有无心力衰竭症状其血清hs-cTnT水平增高,并与心力衰竭程度及NT-proBNP呈正相关,hs-cTnT能较好地反映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检测CHF患者血清hs-cTnT水平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CHF进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王俊  陈安  孙国香 《中国药房》2012,(40):3798-3800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左心室重构(LVR)及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择47例EH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连续治疗2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和左心室射血分数(EF),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和左心室室壁相对厚度(RWT);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BNP水平。并设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EH伴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RWT、LVMI和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EF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浆BNP水平与LVEDd、LVEDs、LVMI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EF呈显著负相关(P<0.01)。比索洛尔治疗后患者血压显著下降(P<0.01),临床总有效率为80.9%;LVR指标显著改善(P<0.05或P<0.01),血浆BNP水平显著降低(P<0.01)。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比索洛尔降压疗效确切、耐受性好,能逆转左心室重构,改善心脏功能,对EH患者血浆BNP水平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