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立  王菊 《淮海医药》2008,26(2):146-146
目的通过总结19例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诊断,治疗过程,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19例患者均经过鼻窦CT、鼻窦分泌物及鼻腔检查,行鼻窦内窥镜手术,术后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通过系统治疗后,经随访15个月,19例患者中18例症状完全缓解,1例术后6个月症状复发后,经鼻腔清理及抗真菌药冲洗,局部症状及分泌物消失,无复发。结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有其独特的临床发生、发展过程,及时的诊断和完善、合理的综合治疗,可降低本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与探讨手术佐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5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42例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根据病变不同程度和范围采用不同术式,术后辅助使用抗真菌药物冲洗鼻腔和鼻窦,3例侵袭性患者术后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结果全部42均成功治愈,术后6个月行鼻内镜检查可见创面愈合良好,窦口通畅,鼻腔及窦腔黏膜上皮化,腔内无异常病变及分泌物。继续随访6个月~2年无复发,治愈率为100%。结论手术是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首选方法,局部抗真菌药物的辅助使用对于预防真菌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表现及术前诊断价值,增进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提高鼻窦内窥镜手术的疗效,降低并发症。方法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并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33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并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作为标准分析评价CT检查对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术前诊断价值。结果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累及全组鼻窦者28例,累及半组鼻窦者5例;CT扫描33例表现为窦腔内充满软组织影,有的伴有多发条状、斑片状高密度影,边界清楚,有的伴有云雾状高密度影,边界模糊;受累鼻窦膨胀27例,窦壁骨质变薄26例,窦壁骨质侵蚀5例,5例病变延伸到临近结构。结论 CT是诊断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的重要影像学手段,能清楚地显示病灶以及受累的程度、范围,为临床分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对我院23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经CT检查确诊,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对其临床疗效观察分析。结果随访612个月,治愈18例(78.3%),好转5例(21.7%)。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视野清晰,创伤小,能保留鼻腔鼻窦黏膜,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对36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施行鼻内镜手术,术后不用抗真菌药。结果:36例均治愈,随访6个月~3年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视野清晰,损伤小,能彻底清除病灶,建立良好的鼻腔鼻窦通气引流通道,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马祖国  胡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17-2118
目的 观察鼻内镜低温等离子辅助下鼻窦手术联合抗真菌药物对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采用鼻内镜低温等离子辅助下鼻窦手术治疗.根据术后抗真菌药物使用与否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6例,术后应用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对照组52例,术后采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至2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56例患者,治愈49例,好转7例,无复发病例.对照组52例,治愈47例,好转4例,无效1例,复发3例.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82,P<0.05).结论 鼻内镜低温等离子辅助下鼻窦手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疗效确切,在预防和降低复发率上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玉芬  何锦添  吴笑英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4):50+52-50,52
目的回顾性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无鼻窦炎的鼻源性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2例无鼻窦炎的鼻源性头痛患者的临床症状、鼻内镜和鼻窦CT检查结果、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患者均表现为鼻、额等部位头痛症状,鼻内镜及CT扫描结果证实鼻腔解剖结构异常。鼻内镜术后随访12个月,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结论鼻腔解剖结构异常是引起无鼻窦炎的鼻源性头痛的主要原因,鼻内镜结合鼻窦CT检查,可提高无鼻窦炎患者鼻源性头痛的诊断水平,鼻内镜手术对无鼻窦炎的鼻源性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采用鼻窦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O11年1月-2O13年1月收治的46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46例进行治疗,将鼻腔和鼻窦内的病变组织实施清除,鼻窦开口进行扩大,使用 O.9%氯化钠溶液对鼻腔进行冲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有无复发情况。结果患者术后症状消失,鼻内镜下观察发现手术创面愈合,窦口正常开放,窦腔内部黏膜再上皮化,没有分泌物。随访1年发现,28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1例复发,复发率为3.57%;8例变态反应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1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2.5%;其余患者没有出现复发。结论真菌性鼻-鼻窦炎采用鼻内镜实施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及鼻内镜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和鼻内镜手术的随访结果。结果 30例真菌性鼻-鼻窦炎中,临床表现为头痛或眼部痛25例,涕中带血12例。CT扫描24例表现为鼻窦内高密度影,20例表现为窦内有斑点状或条块状钙化影,9例表现有骨质破坏。30例均在鼻内镜下手术,开放窦腔,清除真菌团块,通畅引流,均未见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头痛、涕中带血症状均消失,术腔黏膜恢复良好,无一例复发。结论头痛、涕中带血是真菌性鼻-鼻窦炎最常见的临床症状,鼻窦CT扫描存在特征性的表现,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微创、疗效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早期诊断、外科干预措施。方法以最终病理学诊断为依据,总结分析12例慢性侵袭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与随访结果。结果 5例以眶尖综合征为首症,无明显鼻-鼻窦症状,首诊神经内科;其中4例行内镜经鼻鼻窦-眶尖-颅底探查术,3例同时行视神经减压术。7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鼻-鼻窦症状,行内镜下鼻窦开放,窦内病变清除术。术后给予两性霉素B和(或)伊曲康唑,术后平均随访35个月;其中6例治愈,2例症状改善,1例术后17个月复发,行二次内镜下鼻窦开放,随访29个月无复发,3例死亡,分别死于颅内真菌扩散、脑干出血、败血症。结论联合鼻内镜手术及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是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主要治疗手段。鼻内镜下彻底清除鼻窦内坏死组织,直至完全暴露出新鲜组织。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余苏平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9):2997-2998
真菌性鼻-鼻窦炎是鼻腔鼻窦特有的真菌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类似慢性鼻窦炎、尤以黏浓涕、鼻腔异味、涕中带血及鼻塞等症状为主.近10年来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1].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提高及诊断技术的改进,特别是鼻内镜技术的广泛开展和CT的广泛应用,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治有了新的进展[2].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及窦腔冲洗治疗鼻腔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16例鼻腔鼻窦真菌病患者,2例行鼻内窥镜和Callwell-Luc手术联合进路鼻窦手术,14例行鼻内窥镜手术,全部术后窦腔抗真菌药物冲洗.结果:全部病例术后主要症状消失,经5个月~6年的随访,无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及术后窦腔抗真菌药物冲洗为治疗鼻腔鼻窦真菌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2006 年3 月~2010年5 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42 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 例患者经6 月~3 年随诊无复发,获治愈.结论 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效果良好,术后无需抗真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普米克令舒)鼻内雾化用药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迁延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效果,为鼻内镜术后迁延性鼻-鼻窦炎处理提供依据.方法对362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常规鼻内镜下术腔护理后仍存在迁延性鼻-鼻窦炎的16例患者,行糖皮质激素普米克令舒连续鼻内雾化16 d,结合鼻-鼻窦冲洗和抗生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6例迁延性鼻-鼻窦炎术前均为Ⅱ或Ⅲ型慢性鼻窦炎,并伴有变应性鼻炎,术后鼻内镜下术腔护理超过3个月,经普米克令舒鼻内雾化结合其他治疗后,鼻塞、头痛、流脓涕症状消失,变应性鼻炎症状得到控制,鼻腔、鼻窦黏膜水肿渐消退,术腔上皮化,各窦口引流通畅,随访无复发.结论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鼻内镜随访、术腔护理及糖皮质激素雷诺考特鼻内应用,对绝大多数患者有效.普米克令舒鼻内雾化结合其他治疗能治愈少数迁延性鼻-鼻窦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手段。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的39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均作鼻窦CT扫描进行诊断。均进行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定期进行痂皮清除及术腔冲洗,全部患者均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结果病理学检验均见曲霉菌。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消失,随诊6个月均未见复发。结论 CT对真菌性鼻窦炎有重要诊断价值,治疗采用手术清除病灶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真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健康人的鼻腔和咽部黏膜表面均可培养出多种真菌,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或鼻腔、鼻窦微环境发生变化时,可导致真菌大量繁殖、形成致病菌而导致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生。目前真菌性鼻窦炎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以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为主[1],本型病变较局限,以上颌窦最为常见,筛窦次之[2]。对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采用鼻内镜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3]。我科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共收治23例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非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外科技术在治疗真菌性鼻窦炎中的价值.方法对50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彻底清除病灶,充分开放引流,术后一般不用抗真菌药,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随访。结果50例患者,随访1~5年除1例复发外,其余全部治愈,无复发。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创伤小,不损害鼻腔正常生理功能,便于术后复查与随访,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是治疗该病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16例AFRS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血清检测、术后病理结果以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CT有特异性表现,病理切片可见真菌菌丝。16例患者中有3例复发,再次治疗后无复发。结论诊断AFRS主要依据病史、CT表现、病理学检测。鼻内镜手术结合激素应用是治疗AFRS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致病原因、临床特征、鼻内镜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的57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个月~2年,全部病例无复发,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鼻腔、鼻窦局部解剖异常是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鼻内镜手术清除病灶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最有效方法,手术后定期鼻窦窦腔冲洗及鼻内镜检查可防止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特征、发病原因、鼻内镜手术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49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37个月,其中2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3%,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方法,可全方位的开放各组鼻窦,清除病灶。同时也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侵损性操作,并缩短诊治时间。定期随诊可避免和减少复发。该技术可作为治愈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