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伊马替尼、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3例接受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分成3组:A组64例接受伊马替尼治疗;B组31例接受尼洛替尼治疗,C组28例接受达沙替尼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记录进行总结和分析。治疗18个月后,分析患者的完全细胞遗传缓解百分率(CCyR)、完全血液学缓解率(CHR)和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率(MMR)。结果 A组治疗3,6,12,18个月后CCyR、CHR和MMR都呈现出上升趋势。B和C组治疗12,18个月时,CCyR较A组有显著提高(P<0.05);MMR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组CHR在各时间节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随访期间的安全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伊马替尼相比,尼洛替尼和达沙替尼能更快的在患者体内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和主要分子生物学缓解,且疗效优于伊马替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应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86例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实施分析,所有患者均针对其分期类型给予伊马替尼治疗,观察不同分期患者在经伊马替尼治疗后的疗效评估。结果患者在慢性期、加速期及急变期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 R)率、主要分子学缓解(MMo R)的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慢性期患者59均实现完全血液学缓解(CHR),4例未实现;慢性期患者中,低危组血液学反应、细胞遗传学反应及分子学反应缓解率上均明显优于中、高危组。三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实施伊马替尼治疗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伊马替尼治疗不同时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8例早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8例晚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参照组。两组均采用伊马替尼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参照组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3.57%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伊马替尼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伊马替尼与干扰素联合化疗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 L)的疗效。方法:2004年6月—2009年7月新诊断的58例Ph染色体阳性CM L慢性期患者,随机分为伊马替尼组和干扰素联合化疗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伊马替尼组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完全分子学效应率、5年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干扰素联合化疗组(P<0.05)。结论:伊马替尼和干扰素联合化疗都可作为CM L慢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应依据不同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的疗效.方法 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收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患者148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伊马替尼组78例,常规治疗组7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伊马替尼组总有效率51.28 %,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12.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1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应用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能够取得近期良好的临床效果用药方便,毒性反应轻微,明显延长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采取伊马替尼进行治疗的具体方法以及远期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将我们医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所选10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采取数字法加以分组,给予对照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达沙替尼治疗,给予研究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伊马替尼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远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接受治疗之后的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持续时间以及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为其提供伊马替尼治疗具有理想的远期治疗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伊马替尼是一种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主要用于治疗费城染色体阳性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和不可切除或发生转移的胃肠道间质瘤(GIST)。伊马替尼自上市以来显示出了较好的疗效,但研究发现,服用相同剂量药物时,达稳态时伊马替尼血浆谷浓度的差异大,而血浆谷浓度与药物反应及患者的临床获益密切相关。因此,研究伊马替尼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对判断药物疗效、评价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和规避毒副反应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笔者将从病理生理状态、代谢酶和转运体的基因多态性、联合用药等方面探讨影响伊马替尼血药浓度的因素,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达沙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1月收治的伊马替尼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羟基脲和干扰素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沙替尼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达到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时间为(4.1±1.4)个月,短于对照组的(5.9±2.2)个月,且持续时间为(16.7±1.9)个月,对照组为(14.4±2.1)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缓解率为80.0%(16/20),对照组为35.0%(7/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4/20),低于对照组的35.0%(7/20,P<0.05).结论:达沙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效果显著,且起效快、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同药物治疗后树突细胞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干扰素α(IFN-α)、伊马替尼、羟基脲3种药物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后树突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药物治疗后2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及9例正常人外周血树突细胞的含量。结果羟基脲组外周血树突细胞含量较正常人明显下降(P<0.05)。伊马替尼组和TNF-α组外周血树突细胞含量比羟基脲组明显增加(P<0.05),但和正常人相似(P>0.05)。伊马替尼和TNF-α两组之间树突细胞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DC含量明显减少,抗肿瘤作用下降。而伊马替尼和IFN-α可促使体内DC的增殖,从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两者间促使DC增殖的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BCR-ABL和PTEN mRNA表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观察43例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基于6个月BCR-ABL是否下降≥10%分为两组,比较组内及组间PTEN表达水平的关系。 结果 有效组患者初治时和伊马替尼治疗6个月后PTEN 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5)。两组患者6个月后PTEN表达水平较初治时升高倍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有效组BCR-ABL与PTEN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3.174,P<0.01)。 结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PTEN表达量随着BCR-ABL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治疗有效组PTEN与BCR-ABL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报道1例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继发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55岁的女性患者于2009年6月确诊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接受6个疗程R-CHOP方案化疗和1年评估后出现白细胞计数98.96×109/L。骨髓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出可疑费城染色体和BCR-ABL基因阳性,结合骨髓细胞形态学诊断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服用羟基脲治疗1周后,开始服用伊马替尼,并很快获得完全血液学缓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阿糖胞苷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老年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400~600 mg/d,1次/d,根据病情可适当调整剂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盐酸阿糖胞苷,20 mg/m2,6 h滴完,1次/d,每月持续输注10 d,若白细胞(WBC)2.03109/L停止输注。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髓细胞遗传学和血液学缓解率、外周血象变化、ABL1激酶突变率和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主要骨髓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和完全血液学缓解率分别为35.70%、85.7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1.42%、64.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外周血幼稚细胞完全消失时间和血液学完全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ABL1基因突变率为21.42%,对照组患者突变率为35.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治疗组患者原发耐药、复发和死亡发生率分别为7.14%、4.76%、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42%、14.28%、9.5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糖胞苷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老年患者能够有效提高骨髓细胞遗传学缓解率和完全血液学缓解率,降低ABL1激酶突变率,降低患者原发耐药、复发和死亡发生率,且不良反应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慢性髓性白血病应用伊马替尼联合干扰素-a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1年10月—2013年10月确诊为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52例,将其分为研究组(n=26)与对照组(n=26),研究组应用伊马替尼联合干扰素-a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干扰素-a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细胞遗传学的反应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应用伊马替尼联合干扰素-a进行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治疗。  相似文献   

14.
王建萍 《首都医药》2011,(18):27-28
目的探讨提高对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变为首发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免疫表型和临床特点认识的措施。方法对患者进行骨髓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检查,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该患者经常规化疗未获缓解,建议口服格列卫治疗,因经济条件拒绝。结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变为首发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比较少见,伊马替尼能够使部分慢性粒细胞急变,使Philadelphia染色体阳性的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取得完全血液学缓解和细胞遗传学缓解。但目前伊马替尼仍较昂贵,限制了其在临床上广泛及长期的应用,若联合化疗方案,可能减少伊马替尼用量,并延长缓解期。  相似文献   

15.
名刊浏览     
《今日药学》2010,20(7):I0002-I0003
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达沙替尼优于伊马替尼 已有研究证实,BCR—ABL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dasatinib)用于伊马替尼(imatinib)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疗效佳。本研究旨在评价达沙替尼相比于伊马替尼一线治疗慢性期CML的疗效及安全性。519例新近诊断的慢性期CML随机接受达沙替尼100mg qd(259例)或伊马替尼400mg qd(260例)。  相似文献   

16.
名刊浏览     
《广东药学》2010,(7):I0002-I0003
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达沙替尼优于伊马替尼 已有研究证实,BCR—ABL激酶抑制剂达沙替尼(dasatinib)用于伊马替尼(imatinib)治疗失败的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疗效佳。本研究旨在评价达沙替尼相比于伊马替尼一线治疗慢性期CML的疗效及安全性。519例新近诊断的慢性期CML随机接受达沙替尼100mg qd(259例)或伊马替尼400mg qd(260例)。  相似文献   

17.
诺华公司的伊马替尼 (imatinib ,Glivec)在瑞士获得批准 ,可以作为一线药物用于早期成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 ,也可以用于各类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儿童患者。瑞士是第一个批准新增该药上述两项适应证的国家。据公司发言人称 ,在欧洲和美国的申请有望于 2 0 0 3年初获准。伊马替尼一直广泛用于治疗急性期和加重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也是处于该病缓解期的成人患者在使用α 干扰素无效后的治疗药物。同时伊马替尼还可用于转移性胃肠道基质肿瘤。伊马替尼获准作为一线药物使用基于有 1 1 0 6名患者参与的临床试验研究。该研究 1 2个月来的数…  相似文献   

18.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和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 ALL),是由Bcr-Abl癌基因引起的.伊马替尼能抑制Bcr-Abl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慢性期CML的药物,但由于其耐药点突变,使加速期或急变期CML和Ph ALL患者常常复发.尼罗替尼是第2代Bcr-Abl激酶抑制剂,效果比伊马替尼强20倍,对伊马替尼耐药和不能耐受的患者(T3151除外)有广泛的活性.Ⅰ/Ⅱ期临床试验表明,尼罗替尼对伊马替尼耐药或不能耐受的CML患者仍能获得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的缓解.现对尼罗替尼的药理作用、药动学、药物相互作用、安全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伊马替尼属靶向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为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线药物,临床用其甲磺酸盐。随着其广泛应用,耐药也迅速产生。伊马替尼的耐药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个基因、蛋白及信号传导通路的异常表达或改变。本文主要分析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其耐药机制的关系,为实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合理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二线药物达沙替尼(DST)在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因伊马替尼耐药或者不耐受的慢性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P-CML)患者60例为观察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用常规化疗+达沙替尼口服治疗, 治疗期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生存质量评分及不良反应率(肝功能异常、皮疹、疲乏、外周水肿、恶心呕吐、脱发等)。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ORR)[83.33%(25/30)]高于对照组[53.33%(16/30)](χ2=6.23, P < 0.05)。治疗前, 两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3、0.20、0.44, 均P > 0.05)。治疗后, 观察组CD4/CD8(1.03±0.32)、CD3+[(43.77±6.62)%]、NK细胞[(31.12±3.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74±0.28)、(35.79±6.27)%、(28.22±2.84)%](t=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