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的组织修复与功能重建一直是骨科临床治疗中的难题。改善SCI的微环境和细胞移植至SCI部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自我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能在特定条件下转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潜能,并且能像神经干细胞一样在中枢神经组织(脑、脊髓)里迁移和整合,参与神经损伤修复。此外,MSCs还具有取材方便、扩增迅速、无免疫源性、可自体移植等特点,克服了伦理学争议和排斥反应问题。因此,MSCs在SCI修复和细胞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嗅鞘细胞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研究嗅鞘细胞(OECs)和神经干细胞(NSCs)分别及共培养的相互作用,为CNS神经损伤修复提供移植的理论依据。方法 分离培养NSCs和OECs,在无血清DMEM/F12液中NSCs和OECs共培养,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术来分析结果。结果 共培养7d观察OECs能促进NSCs增殖分化,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其中神经元比例高达78.2%。结论 OECs可促进NSCs的增殖分化,其分化的神经元比例高。  相似文献   

3.
干细胞对颅脑损伤的治疗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干细胞移植仍然存在排斥、存活率低等很多问题.研究招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至损伤部位,并诱导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细胞达到修复损伤的作用,从而成为颅脑损伤治疗方法的又一大热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广泛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脑微循环重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血管内皮分化,可抑制神经元死亡和凋亡,并且具有招募、诱导自体神经祖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功能.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神经营养因子之间形成网络机制,共同促进颅脑损伤修复.这种自身修复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有良好前景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4.
许旺细胞可调节自身的存活,并有相当强的分化能力,在周围神经元存活和各种结构形成中起着促进作用。许旺细胞影响多发性硬化等脱髓鞘疾病的病理过程,并在神经纤维瘤Ⅰ型和Ⅱ型中起重要作用。脱髓鞘疾病和中枢及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研究中首选许旺细胞为种子细胞。该文就许旺细胞的起源、功能、病理基础及应用前景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从形态学角度了解白细胞介素1局部应用对外周神经损伤后神经再生的作用。并通过对脊髓前角神经元的研究,初步探讨其有关机制。方法 用昆明小鼠单侧坐骨神经切割伤后一期端端缝合为损伤模型。按是否给予白细胞介素1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术后28d和42d切取坐骨神经和相应脊髓节段,测定神经纤维面数密度比,神经纤维断面面积,髓鞘厚度及脊髓前角神经元计数,脊髓前角神经元等效圆直径,等效圆面积,作定量比较。结果 术后28d,神经纤维面数密度比,神经纤维断面面积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髓鞘厚度无显著性;术后42d,除近端神经纤维断面面积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外,余各指标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损伤侧脊髓前角神经元计数。等效圆直径,等效圆面积在28d和42d,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外周神经损伤局部应用白细胞介素1能促进神经再生,保护脊髓前角神经元。  相似文献   

6.
皮肤创面形成后, 内源性电场(EF)引导表皮细胞向创面中心定向集体迁移, 从而促进创面愈合。这一过程涉及2个功能不同的细胞群体, 即领导细胞(leader cell)和随从细胞(follower cell)。在EF引导的集体迁移中, 领导细胞的定向极化至关重要, 但其潜在的调节机制尚不清楚。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整形外科张家平教授团队在《Burns & Trauma》杂志上发文《CD9 negatively regulates collective electrotaxis of the epidermal monolayer by controlling and coordinating the polarization of leader cells》。研究者首先利用延时显微镜观察到EF以电压依赖的方式引导人永生化KC——HaCaT单层向电场阳极集体迁移;在HaCaT单层的前端, 领导细胞沿着迁移的方向动态形成伪足。免疫荧光染色显示, EF处理组HaCaT细胞中极化的F?肌动蛋白较对照组增加了3.4倍(P<0.05), 证实极化的F?肌动蛋白在伪足形成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生物强度电场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SF)转化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HSF,分为经200 mV/mm电场处理6 h的200 mV/mm电场组和置于电场装置中不通电处理6 h的模拟电场组,在活细胞工作站中观察细胞形态和排列变化;记录处理0、6 h细胞数,并计算细胞数变化率;观察并计算3 h内细胞运...  相似文献   

8.
神经元轴突与施旺细胞(Schwann cells,SC)的相互接触和信号交流,在周围神经发育早期及其损伤后的修复、再生过程中,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发育早期,神经元轴突对SC的增殖、迁移、分化和髓鞘化起着决定性作用。神经损伤后,沃勒变性使轴突与远侧SC失去接触,SC基因及表型发生改变,细胞增殖,促进轴突再生;当再生轴突与失神经SC形成接触则触动其第二次增殖。研究显示,神经元轴突通过Neuregulin 1(NRG1)及其erb B受体介导,提高SC的增殖活力,应用外源性NRG1能够挽救轴突损伤后的SC凋亡,使SC增殖、迁移,促进轴突再生。本文就NRG1对SCs增殖、分化、迁移、髓鞘化和损伤后的逆分化、再髓鞘化调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信号通路对雄激素非依赖型前列腺癌细胞系DU145表面整合素α5、β1的调控.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EG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PD98059对DU145细胞整合素α5和β1表达的影响;采用细胞粘附能力测定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EGF及PD98059对DU145细胞粘附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EGF上调DU145细胞表面整合素β1亚基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231%和248%(方差值为9.0和24.6,P均<0.01),并可促进DU145细胞对纤维连接蛋白(Fn)的粘附和迁移能力.而PD98059则具有相反的作用,下调DU145细胞表面整合素β1亚基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60%和63%(方差值为6.3和15.3,P均<0.01),并可抑制DU145细胞对Fn的粘附和迁移能力.EGF和PD98059对整合素α1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EGF可能通过MAPK信号通路上调前列腺癌DU145细胞表面整合素β1亚基的表达,从而促进DU145细胞对Fn的粘附能力和迁移能力;此调节作用主要发生在mRNA转录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体外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 ells,MSCs)系C3H1OT1/2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细胞的方法。方法取3月龄SD大鼠1只,体重200g,进行神经元细胞的原代培养及诱导上清液的收集,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鉴定。将C3H1OT1/2细胞进行培养,分别用β巯基乙醇(A组)和神经元原代细胞上清液(B组)作为诱导剂,对C3H1OT1/2细胞进行诱导分化;对照组(C组)不加诱导剂进行培养。采用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细胞免疫化学检测原代培养细胞为神经元,表达特异标志物: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 protein,NF)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 enolase,NSE)。A组C3H1OT1/2细胞经β巯基乙醇诱导2h即表达NF和NSE,5h表达强度增强。B组C3H1OT1/2细胞经原代神经元培养上清液诱导,1d有NF和NSE表达,但表达强度比A组弱。各组NSE表达阳性率和强度均高于NF。结论化学分子和微环境体液因素均可诱导MSCs向神经元细胞分化;为MSCs通过神经分化参与脑创伤的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OLE2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BEAS-2B和NSCLC细胞A549、SPC-A1中POLE2的表达水平。构建POLE2过表达细胞模型,q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实验检测NSCLC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NSCLC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qRT-PCR检测MMP9的表达水平。结果 人NSCLC细胞SPC-A1、A549中POLE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支气管上皮样细胞BEAS-2B(P<0.05)。过表达POLE2促进了A549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迁移,上调了MMP9的表达(P<0.05)。结论 过表达POLE2可能通过上调MMP9促进NSCLC细胞的侵袭迁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迁移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及活化的影响。方法分别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MP-2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的活性;运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RK1/2和Akt的磷酸化水平。运用Transwell小室检测肝星状细胞迁移能力。结果 CTGF呈剂量依赖性促进大鼠HSC中MMP-2 mRNA和蛋白表达;同时CTGF能够促进HSC迁移,MMP-2特异性抑制剂能够抑制CTGF的促迁移作用。ERK1/2和PI3K抑制剂能够显著抑制CTGF诱导的MMP-2表达以及CTGF促进HSC的迁移作用。结论 MMP-2表达和活性的增强在CTGF促进HSC迁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RK1/2和PI3K信号通路在CTGF促进MMP-2表达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606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的影响。方法 (1)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检测3组胰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lncRNA表达水平,经对比分析筛选出目标lncRNA LINC00606。(2)采用PCR检测LINC00606在3种胰腺癌细胞系(BxPC-3、PANC-1、SW1990)和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系(HPDE6c-7)中的表达。(3)通过oeRNA过表达质粒上调PANC-1细胞中LINC00606的表达水平,然后将其分为未转染组(Ctrl)、转染pcDNA3.1空载体组(Vector组)和转染重组质粒 pcDNA3.1组(oe-LINC 00606);下调BxPC-3细胞中LINC00606水平,然后将其分为未转染组(Ctrl组)、转染空白(shNC组)及转染组(sh-LINC 00606组);采用RT-qPCR检测各组细胞中LINC00606的表达水平;运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划痕愈合相对百分比,Transwell实验研究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结果 (1)胰腺癌组织中 LINC00606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2)胰腺癌细胞中LINC00606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3)与Vector组相比,oe-LINC 00606组细胞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相对百分比、细胞迁移和侵袭数量降低(均P<0.05);与shNC组相比,sh-LINC00606组细胞克隆形成数、划痕愈合相对百分比、细胞迁移和侵袭数升高(P<0.05)。结论 LINC00606低表达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在胰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神经移植术修复幼年大鼠臂丛神经损伤后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出生18 d SD大鼠24只等分为2组。神经根切断组:将右侧颈,神经根切除0.3cm。神经根修复组:颈5神经根部分切除后取腓肠神经移植修复。采用True Blue注射法逆行标记神经元。于术后4周取颈,脊髓和背根神经节,应用TUN-EL法检测运动及感觉神经元中细胞凋亡情况,并观察两组神经元数量的变化。结果与神经根切断组相比,神经根修复组神经元数量显著增加(P〈0.01),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神经移植术修复幼年大鼠臂丛神经损伤后对近端运动和感觉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围神经损伤后,其近、远端神经纤维将发生瓦勒氏变性(Wallerian degeneration)。许旺细胞(Schwann Cell)起源于神经嵴细胞,是周围神经的种子细胞。目前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主要围绕神经内部结构重建,促进神经纤维再生进行。通过特异性标记物标记、识别移植的许旺细胞,对神经移植效果的评价至关重要。本文就许旺细胞比较常见的特异性标记物进行综述,以期为许旺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及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大鼠正畸牙移动模型,观察PGP9.5在牙周膜(PDL)神经中的表达及变化,探讨正畸力转化成神经元的反应的细胞调控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25只,随机分为5组:加力0、3、7、14、21天组,每组5只。上颌第一磨牙(URM1)施加50g近中向的拉力,按实验期限,分别取不同组大鼠含磨牙及其周围牙槽骨的组织块切片,进行PGP9.5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牙齿压力侧牙周膜神经纤维PGP9.5免疫阳性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灰度值分析、统计学方差分析和t检验。结果:压力侧的神经纤维的密度增加。在第7天牙槽骨表面出现类骨质的沉积;第21天根吸收陷窝处可见免疫阳性的牙周神经纤维。第3、7天牙周膜神经纤维PGP9.5的表达最强(P〈0.05),之后神经的表达开始下降,牙周膜神经密度也逐渐恢复。结论:正畸加力使大鼠牙周膜神经中PGP9.5表达增强,PGP9.5调控神经肽的合成和分泌,可能是神经元细胞调控的重要机制。牙周膜神经在调节骨细胞活性和促进类骨质的形成,以及牙根吸收和修复等过程中可能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周转神经损伤后再生的影响。方法 用硅胶管桥接大鼠双侧坐骨神经缺损,形成神经再生室。左侧室内注入基因重组人CNTF,右侧注入生理盐水(NS)。术后14、30、60和90天取材,行大体、光镜、电镜观察。术后90天行轴突图像分析、电生理检测及霍乱毒素-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逆行追踪。结果 与对照侧相比,实验侧再生有髓神经纤维数目较多、轴突较粗且髓鞘较厚,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潜伏期较短、神经传导速度较快且波幅较高。实验侧CB-HRP标记的脊髓前角运动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侧。结论 外源性hCNTF有明显促进周围神经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解剖、电生理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尺神经损伤是成人周围神经损伤中最常见者,损伤后的功能恢复不佳.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是正中神经、尺神经之间的连接神经.解剖、电生理研究表明神经纤维可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之间交叉支配.大部分研究证实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的存在使临床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症状不典型,尤其是在与腕管综合征、肘管综合征相关时.正中神经-尺神经交通支的发生有遗传性和种系相关性.电生理与解剖研究结果尚未完全一致,但从理论上都认为,明确该交通支在人群中的分布,对减少误诊,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及其并发症,作出正确的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CC)是分布于胃肠道平滑肌和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类特殊细胞,它能产生慢波,传导电兴奋,是胃肠道的起搏细胞,对维持胃肠动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在胃肠道广泛分布的胃肠神经分为胆碱能和硝基能两大通路,对胃肠动力分别有着兴奋和抑制作用.Cajal间质细胞和胃肠神经都影响胃肠动力,学者们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本文就近年来ICC与胃肠神经关系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的综述.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资助(2012CB51810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过表达趋化因子CXCL1促进胃癌细胞迁移及相关分子机制。 方法应用胃癌细胞株(SGC-7901、BGC-823),重组慢病毒方法构建过表达CXCL1细胞株,siRNA敲低胃癌细胞表达整合素β1(integrin β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CXCL1、integrin β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FAK、SRC和ERK的表达,Transwell实验评估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结果过表达CXCL1的SGC-7901和BGC-823细胞中integrin β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细胞,siRNA干扰CXCL1表达后,胃癌细胞integrin β1表达水平下降。外源性CXCL1分别增强SGC-7901和BGC-823细胞迁移能力(2.40±0.44)倍(P=0.002)和(2.08±0.30)倍(P=0.001)。此外,CXCL1还增强FAK、SRC和ERK的磷酸化水平。integrin β1-siRNA可以阻断CXCL1所引起的SGC-7901和BGC-823细胞迁移能力增强(P<0.05)及FAK、SRC和ERK的磷酸化水平。CXCL1调控SGC-7901和BGC-823细胞的MMP-2、MMP-9表达,而敲低integrin β1后MMP-2、MMP-9表达随之下调。MMP抑制剂GM6001抑制7901-CXCL1和823-CXCL1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 结论CXCL1通过integrin β1激活FAK-SRC-ERK通路和调控MMP-2、MMP-9的表达,最终调控胃癌细胞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