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本文根据广东省卫生厅手术室专科委员会提出2009中期评估手术室十大患者安全目标,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提出完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等防范措施,有效消除影响手术室患者安全的各种隐患,杜绝事故、减少差错,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以及保障手术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方法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差错事故及原因,对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通过制定各种相应的工作制度和措施,加强手术护理人员的法制观念,强化法律意识;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从而杜绝了各种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必须规范护理操作的行为,严格执行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提供质量的护理,保证患者的安全,这样才能杜绝手术中的各种差错事故。  相似文献   

3.
王芝霞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210+213-210,213
手术室是医院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患者实施各种手术和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安全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危。手术中一些非常微小的错误都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和伤害,甚至造成死亡。加强管理和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是手术参加人员防范手术中差错事故出现的关键,是杜绝医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的一项关键工作。本文对手术室的格局要求、参加人员须遵守的规章制度和手术室护士的要求做了严格的规范。并提出防范措施,从而达到为患者提供安全高质量治疗和护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王丹 《哈尔滨医药》2012,32(4):296-297
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环节,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减少差错.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及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节奏快,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多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甚至医疗事故.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风险环节很多,贯穿在患者手术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患者安全核查制度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每一位手术患者都按照手术安全核查流程进行手术.结果 实施手术安全核查流程以来,提高了手术患者安全系数,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未发生手术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结论 实施手术安全核对制度有效杜绝了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手术室是一个高风险的医疗场所,具有工作任务重、节奏快特点,稍有疏忽就可能诱发严重后果,容易引起各种医疗纠纷。如何确保病人手术安全,杜绝一切差错事故的发生,严格落实安全核查制度尤为重要。我院在2010年11月份开始上线电子病历以来,正式将手术安全核查制度作为一项核心内容纳入手术室管理中,现将我院手术病人的安全核查实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手术室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手术室的安全管理,保证患者的手术安全顺利和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到位,杜绝因查对不清造成手术错位、术中烫伤、致残、刀口异物存留等严重医疗事故的发生,或因防护不当导致医护人员受伤。  相似文献   

8.
连台手术存在的安全隐患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静 《淮海医药》2011,29(1):79-80
目的 探讨防范连台手术安全隐患,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 加强对手术室护士护理安全知识培训,规范各项护理行为,提高综合素质.结果 手术室护士在连台手术时安全意识得到增强,能正确处理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使各种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结论 确保了连台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避免了护理工作中的失误,有效地杜绝发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杜绝差错事故发生,结合广西河池罗城县人民医院手术室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着重做好以下几点。1完善各项制度制度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是管理的重要手段[1],更是提高护理质量,避免差错、事故发生的保证,根据我科特点及薄弱环节重点完善了如下制度:1.1查对制度为了手术患者安全度过,杜绝、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手术室护士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做到六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高手术室护士对护理安全隐患的认识,制定其防范措施,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方法 总结手术室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安全护理的具体措施.结果 全体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护理安全的重要性,将手术室护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结论 健立和完善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确保了手术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构建手术室围手术期安全管理体系,最大限度的控制手术室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方法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小组,运用安全管理方法,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结合完善的评价系统,持续改进护理工作。结果从2007~2012年每年手术室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50%。结论护士以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1]结合安全管理体系,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辛丹 《中国医药科学》2012,(20):162-163,165
目的探讨现代化的护理模式如何运用到手术室的工作中,以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方法通过总结术前访视、安全复核制度、手术确认、患者确认、体位摆放等途径,分类归纳手术室护理工作常规。结果通过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制定了相应的干预对策。将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降至最低。结论探讨了手术室的安全隐患及经历总结,在医院护理部的监管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依法行医,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共同维护手术室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手术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手术室发生的不安全因素及护理纠纷发生率进行统计,并从管理因素、护士因素、技术因素三方面对手术室护理安全进行全面考察,并针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对实施后与实施前患者坠床率、物品存放差错率、术中低体温发生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我院共行手术791台,与实施前比较,杜绝了坠车、坠床、引流管脱落、折叠现象,术中低体温、皮肤损伤、输液针头脱出、液体外渗、物品错放、标本丢失、患者物品丢失、物品交接不清等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率由实施前的2.62%降低到0.25%。结论加强护理管理,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降低差错率,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降低了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手术室是个特殊的场所,由于涉及面广,人员流动量大,工作环境较封闭,工作节奏快,同时患者病情复杂,易产生意外情况,产生医疗纠纷甚至出现医疗事故的可能性大,加强安全管理是减少质量缺陷,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环节是控制不安全因素,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手术室中的各项危险因素来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方法 详细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实施过程中严格监督,不断完善.结果 有效降低了各项危险因素对患者及手术人员的影响,降低了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结论 一套完整、系统、科学的手术室安全管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从而减少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根据手术室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结合本院具体情况,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完善护理工作规章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及防范措施,可有效将差错或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发生,可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在手术室做好护理缺陷的防范才能保证患者的手术高效,顺利的完成,同时,做好护理缺陷的防范,是杜绝差错事故的有效前提。手术室护理缺陷重在预防,参加手术的人员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精湛的操作技能,要树立协调配合的团队意识,加强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标准化管理,强化在职培训及安全教育,警钟常鸣,并经常探讨改进各种防护措施以消除整个手术期间的安全隐患。通过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杜绝差错事故的隐患,以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医院声誉,从而高水平,高质量的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8.
手术室环境及其工作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使手术室存在诸多风险和不安全因素.通过临床实践及查阅大量参考文献,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和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护理行为,注重手术护理过程中细节的管理和控制,防止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后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134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本院实施管理控制活动前的1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过程中手术室护理情况,记录两组发生术后不良事件的情况,总结分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与防范措施.结果 观察组4例发生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2.98%.对照组14例发生不良事件,发生率10.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工作环境、护理人员、人力资源不足、医院管理缺陷等因素.结论 通过加强护理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进一步建立长效的沟通和交流机制,避开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以提高手术室护理效果,从而提高医院医疗水平.  相似文献   

20.
王凌云  朱丽群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589-2590
手术室人员流动大,护理工作环节多,在麻醉、手术、抢救过程中,存在一些高风险行为,轻则影响护理服务质量,重则造成重大事故或医疗纠纷,给医院和科室带来严重损失。本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潜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以降低护理职业风险,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