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者急性期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待生命体征稳定后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疗法,治疗组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4周后对2组进行康复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高于对照组的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制性运动治疗急性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障碍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mCIMT)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mCIMT进行治疗,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上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FMA、ARAT以及MBI得分均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麦国钊  任醒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8):20+22-20,22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43例患者,使用运动想象疗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FMA评分、MBI评分以及STEF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FMA评分、MBI评分以及STEF评分均明显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能显著改善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系统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对脑卒中病人偏瘫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首发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将两组治疗前后BI指数和FMA积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前BI指数和FMA积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这两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康复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系统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对脑卒中偏瘫病人预后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康复,针刺治疗及康复训练是系统化康复治疗三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均应同等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焦点解决短期咨询(SFBC)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潜江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01例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TOT训练方法,观察组采用SFBC联合TOT训练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及Barthel指数(BI)。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理状况、FMA评分及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上肢运动功能量表(FMA-UE)、下肢运动功能量表(FMA-LE)、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SFBC联合TOT的康复治疗训练可以改善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肢体康复功能及ADL能力。  相似文献   

6.
黄丽君 《安徽医药》2009,13(5):526-52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的药物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和电刺激疗法,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和治疗一个月后各评测一次Fugle—meyer运动功能(FMA)。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均有提高(P〈0.05)但康复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FMA评分变化均数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疗法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应用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本院诊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运动治疗)和观察组(强制性运动疗法),每组各40例,治疗4周后,对两组临床疗效、FMA(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残疾水平)指数评分,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治疗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患者,强制性运动疗法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49-151
目的观察亚急性期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亚急性期偏瘫患者60例(男47例,女13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运动治疗)和治疗组(强制性运动疗法),每组30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FMA评分、改良Barther指数MBI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急性期应用强制性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作业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善的康复疗效。方法对30例脑卒中患者予以运动疗法PT治疗的同时进行系统的OT治疗,并与只进行PT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OT组的运动功能、ADL能力评分均高于PT组,在同一运动功能状态下作业疗法组的ADL能力高于运动疗法组,两组的ADL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OT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不同时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脑卒中亚亚急性期治疗组和慢性期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均采用强制性运动疗法治疗2周。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和改良巴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同组间治疗前后比较,FMA和MBI均明显改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亚急性期组的FMA和MBI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说明CIMT对亚急性期组的上肢运动障碍治疗效果更好。结论在脑卒中亚亚急性期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比慢性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针刺结合运动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及心肺功能的影响,为针刺结合运动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心肺功能的提升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0月至2021年12月选择马鞍山市中医院康复医学中心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化运动康复治疗方案,观察组在运动康复的基础上行针刺治疗,每次30 min,针刺5 d休息2 d,共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心肺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MA、ADL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观察组FM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运动峰值心率、运动峰值代谢当量、运动峰值最大耗氧量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观察组运动峰值心率、运动峰值代谢当量、运动峰值最大耗氧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刺结合运动康复能够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心肺功能,促进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2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62例)进行临床对照研究,2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治疗,康复组加以运动疗法,对每例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分别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thel指数(BI)评分。结果康复组与对照组在入院时临床神经缺损评分及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时2组上述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神经松动术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患者早期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43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年龄45~76岁,随机分为研究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同时运用神经松动术进行治疗。治疗前、治疗后3周分别采用上肢Fugl-Meyer量表(FMA)、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价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研究组、对照组治疗3周后上肢FMA评分分别为(52.41±2.27)分、(39.48±4.42)分;STEF评分分别为(59.41±3.02)分、(47.73±2.62)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效果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神经松动术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上肢功能恢复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强制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强制运动治疗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作业疗法治疗。强制运动治疗组同时采用强制运动疗法训练。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量表评定患者的上肢综合运动功能,并进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定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量表评分、ADL及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强制运动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强制运动疗法结合作业疗法治疗,有利于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全部患者常规治疗原发病及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定。结果 2组治疗后FMA评分和BI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组间FMA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生物反馈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ADL。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技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脑机接口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Wolf运动功能评定量表(WMFT)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肢FMA评分、WMFT评分、MBI评分分别为(31.63±6.60)、(34.13±6.15)、(62.27±10.81)分,对照组分别为(26.50±7.55)、(29.50±8.87)、(51.63±7.16)分;两组患者上肢FMA评分、WMF评分、MB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脑机接口治疗技术能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恢复,并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living,ADL)的影响。方法对吉林市中心医院5年间收治的177例脑卒中患者提供指导性家庭康复治疗方法,并进行跟踪观察,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MBI)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FMA)积分评定。结果家庭康复治疗对177例脑卒中患者均有效,FMA评分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而病史时间的长短对其ADL能力改善影响不大(P〉0.05);但年龄因素对其改善有一定影响(P〈0.05)。结论家庭康复治疗,对不同时期的偏瘫患者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有着显著性作用,但随着年龄增加,其生活质量改善作用渐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学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将75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两组均给予早期康复训练,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行为学疗法;分析治疗前和治疗3、6个月后的步态能力(功能性运动量表 FAC),下肢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简式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步行相关指标(步速和跨步长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 指数)及偏侧空间忽略情况(直线二等分、线段划消及画钟试验)。结果观察组治疗3 个月后的 FMA 评分中的运动功能、Barthel 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且治疗 6个月后的FAC 评分、FMA 评分、步行相关指标、Barthel 指数及偏侧空间忽略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学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较好,不仅可改善偏瘫步态和下肢功能,而且可改善偏侧空间忽略,可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功能训练中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在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及有效性。方法选择我科2015年9月~2017年3月80例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分组。常规康复组用现有的康复方法,镜像疗法组在常规康复组基础上给予镜像疗法治疗。比较两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各项生存质量指标;干预前后患者上肢运动研究测试总分、FMA运动评价、改良BI指数。结果镜像疗法组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干预前两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相近(P0.05);干预后镜像疗法组各项生存质量指标优于常规康复组(P0.05)。干预前两组上肢运动研究测试总分、FMA运动评价、改良BI指数相近(P0.05);干预后镜像疗法组上肢运动研究测试总分、FMA运动评价、改良BI指数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镜像疗法在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的应用及有效性高,可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使其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早期综合康复锻炼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9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患者病情稳定后,常规组2周后进行康复锻炼,康复组则在2~7d内进行康复锻炼,比较2组1月后的肢体功能(MAS)、运动功能(FMA)和日常生活能力(BI)。结果 2组1月后MAS、FMA及BI较治疗前均明显上升(P〉0.05),但康复组上升程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能够显著提高疗效、稳定患者心理、减少后遗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