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预防应用抗菌药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感染的防治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3月—2014年3月入院的6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术前不用药,后者于术前30 min静滴0.9%氯化钠溶液100 m L+1 g头孢曲松钠,术后均进行抗感染治疗,比较剖宫产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为10.00%(3/30),脓性渗出和盆腔炎发生率分别为3.33%(1/30)和0%,均优于对照组26.67%(8/30)、10%(3/30)和6.67%(2/3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WBC、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退热时间(2.21±1.43)d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术前预防应用抗菌药对术后感染有一定预防作用,联合术后抗感染,提高剖宫产术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2.
剖宫产术属于疑菌手术,是否所有的剖宫产都必须予预防感染性用药,至今尚无统一的意见。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往往都会予以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产褥病率。手术、抗生素均是造成细菌生态环境改变的因素。随着抗生素大量的临床滥用,造成耐药菌株的产生,体内正常菌群失调,给临床带来诸多不便,给  相似文献   

3.
4.
徐升贵  曾会军  童帆 《吉林医学》2023,(4):1045-1048
目的:分析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感染和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20~2021年到医院接受剖宫产的73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术后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和观察组37例(术前接受预防性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产妇感染发生情况,两组不同时间白细胞计数(WBC)、干扰素γ(INF-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2.70%)明显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BC、INF-γ、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产妇发生术后感染情况,提高产妇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产妇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剖宫产术前应用碘伏进行阴道消毒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所有相关随机对照研究,按照一定标准对其筛选后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纳入9个随机对照研究,共计3024名研究对象,其中术前阴道消毒产妇1508例,对照组1516例。分析结果表明,剖宫产术前应用碘伏进行阴道消毒能够降低术后子宫内膜炎发生率(RR=0.55,95%CI:0.36-0.85,P=0.007),对胎膜早破产妇(RR=0.29,95%CI:0.16-0.52,P<0.0001)和临产产妇(RR=0.63,95%CI:0.41-0.96,P=0.03)子宫内膜炎发生率降低作用显著,而对胎膜未破产妇(RR=0.73,95%CI:0.50-1.08,P=0.11)和未临产产妇(RR=0.79,95%CI:0.53-1.17,P=0.24)的降低作用不显著。阴道消毒并不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RR=0.80,95%CI:0.53-1.22,P=0.30)和发热率(RR=0.92,95%CI:0.76-1.11,P=0.37)。结论 剖宫产术前给予阴道消毒能减少术后子宫内膜炎发生率,对胎膜早破产妇或临产产妇作用更加显著,但并不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和发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综合干预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对干预前81例(A组)和干预后72例(B组)剖宫产手术病历进行统计,比较、分析评价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合理性。结果B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首剂给药时机合理率、用药疗程合理率与A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1),但药物品种选择适宜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医院干预措施对剖官产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现状得到明显改善,但用药时机不恰当和疗程过长、药物品种选择不适宜等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术后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促进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10年1-7月剖宫产患者187例,调查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率为100%,均采用了静脉给药的方式;抗菌药物应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菌素,以头孢替唑钠为主;无术前预防给药病例,术后用药时间偏长,均>3天;新生儿无预防性滥用抗菌药物。结论:我院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尽合理,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且用药时间过长、术前用药率低。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术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剖宫产术后医院感染情况 ,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调查 381例剖宫产术病例。结果 :医院感染率 11.5 5 % ,例次感染率 11.81% ;手术日前用药率 11.81% ,术前 30 min用药率 75 .5 9% ,术后用药率10 0 % ,二联用药 2 6 9例 ,三联用药 90例 ,四联用药 1例。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存在 :术前 30 min用药以二线药物居多 ;术后抗菌药物联用率较高 ;切口局部用药 ;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9.
剖宫产术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剖宫产术后医院感染情况 ,探讨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回顾性调查3 81例剖宫产术病例。结果 :医院感染率 11.5 5 % ,例次感染率 11.81% ;手术日前用药率 11.81% ,术前 3 0 min用药率75 .5 9% ,术后用药率 10 0 % ,二联用药 2 69例 ,三联用药 90例 ,四联用药 1例。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存在 1术前 3 0 min用药以二线药物居多 ;2术后抗菌药物联用率较高 ;3切口局部用药 ;4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4种用药方案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将311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A(氨苄西林/舒巴坦)、B(头孢噻肟钠+甲硝唑)、C(头孢哌酮/舒巴坦)、D(头孢曲松钠)4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和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4组用药方案的成本分别为1220.17±177.08元、1061.99±76.34元、1097.87±120.50元、996.74±94.24元,有效率分别为82.50%、92.86%、85.90%、85.54%,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79、11.44、12.78、11.65。结论:B方案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较为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低感染风险剖宫产产妇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最佳方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544例,回顾性分析低感染风险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抗生素的不同用药方案。将其分为三组,A组190例,术前30min一次给药,术后不再使用;B组180例,术前30min开始给药,术后继续使用2d;C组174例,手术结束后开始给药,共5d。抗生素应用头孢唑林钠或林可霉素,均为静脉给药。比较三组产妇术后感染、术后病率、术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544例产妇术后感染、术后病率分别为O.92%(5/544)和3.68%(20/544),三组产妇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产妇术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术后病率及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均分别显著低于C组[A组为(41.9±11.6)h、1.05%(2/190)、(4.8±1.1)d;B组为(41.1±16.5)h、1.11%(2/180)、(4.7±0.9)d;C组为(70.1±19.9)h、9.20%(16/174)、(5.9±1.1)d](均P〈0.01)。但A、B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感染风险产妇剖宫产术前30min静脉使用抗生素能显著降低术后病率的发生,术后无需重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2.
《陕西医学杂志》2015,(6):735-737
目的:观察羟考酮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效果。方法:选择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患者60例,ASAI~II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组(ST组),羟考酮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组(QT组)。镇痛泵配方:ST组1μg/kg舒芬太尼+酮咯酸氨丁三醇1.5mg/kg+托烷司琼10mg;QT组1mg/kg羟考酮+酮咯酸氨丁三醇1.5mg/kg+托烷司琼10mg,均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观察术后各时点的VAS评分、BCS评级及各时段的按压次数;术后48h内的不良反应及使用镇痛泵以外镇痛药的比率。结果:与ST组相比,QT组在术后4、6、12、24h的VAS评分显著降低、BCS评级显著升高、按压次数显著减少(P<0.05);QT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ST组有3例患者使用镇痛泵以外的镇痛药,QT组无一例使用。结论:羟考酮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术后PCIA可有效的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较理想的剖宫产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途径。 [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80例腹膜内剖宫产产妇不同途径使用不同种类抗生素的临床效果 ,根据途径及种类的不同分二组比较 :对照组青霉素 甲硝唑 ;观察组头孢拉定 奥硝唑。 [结果 ]1 .术后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 ,对照组 (静脉滴注 )临产组 (5 9± 34)h ,未临产组 (5 4± 2 8)h ;观察组 (口服 )临产组 (5 8± 35 .5 )h ;未临产组 (4 3±34)h ,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结论 ]剖宫产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时 ,如口服用药能达到与静脉用药相同疗效时应采用前者 ,这样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且方便护理 ,又能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观察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的病人120例,分别用吗啡、罗哌卡因单独或联合镇痛,比较4种不同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李丽  ;焦根龙 《吉林医学》2014,(20):4390-4392
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不同部位感染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剖宫产手术97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以剖宫产术后发生感染的产妇58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未出现感染的产妇72例为病例对照组。分析不同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肥胖、有多次流产史、术前多次导尿、肛门及阴道检查、术前未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前血红蛋白低、胎膜早破、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的例数或比例在观察组中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肥胖、有多次流产史、术前多次尿道、肛门及阴道检查、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前血红蛋白、胎膜早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因素为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关于剖宫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总结我院1996年10月至1997年2月共4个月的剖宫产病例163例,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情况。对其中106例术前已破膜的病人选用青霉素G加0.5%甲硝唑静滴三天,或头孢西丁静推一次,剖宫产术后感染率分别为11%、20%,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57例术前未破膜的病人预防性应用青霉素G加0.5%甲硝唑静滴三天,与维生素c静滴组对照,剖宫产术后感染率为9%、8%,亦无显著性差异(P〉0.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昂丹司琼预防择期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取80例择期剖宫产的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手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前应用昂丹司琼.观察术后两组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昂丹司琼预防择期剖宫产术后恶心呕吐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中单次应用抗生素和术后多次应用抗生素对患者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00例剖宫产手术病人分为两组,50例术中单次应用抗生素为实验组,50例术后给3—7天抗生索为对照组。将两组病人术后体温、血象、切口感染、用药费用、术后住院天数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体温、血象、切口感染均无显著性差异,用药费用、术后住院天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剖宫产手术术中单次应用抗生素能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并能为病人减少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芜湖市2009年麻疹、风疹病例的病原特点,探讨麻疹、风疹发病原因.方法 用ELISA法分别对467份疑似血清标本进行了麻疹、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 467份标本分别检出麻疹IgM抗体阳性189份,风疹IgM抗体阳性115份.结论 芜湖市2009年麻疹、风疹病原特点基本相同,但存在着地区分布、发病时间、年龄分布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