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体颅骨粉末修复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兔自体颅骨粉末移植修复颅骨缺损的动物模型,进行相关基础问题的研究,以更好地指导自体颅骨粉末移植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工作.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0只,每只大白兔的顶部人工形成3个直径为1 cm颅骨全层缺损孔A、B、C.孔A为对照组;孔B、C作为实验组移植人工形成缺损时收集的骨粉,其中孔B在移植的骨粉上下面放置生物膜.术后4、8、12周各处死10只动物并取材分析.结果 孔A大部分由纤维结缔组织修复.孔 B早期就能迅速地以松质骨完全修复整个缺损,但松质骨后期的生长、改建、成熟过程比较缓慢.孔C新生骨更成熟,骨性修复慢且不完全.移植的骨粉被逐步吸收.早期新骨形成区可见大量的毛细血管分布.同一缺损,术后12周与术后4、8周形成的新骨钙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期,术后8、12周孔C形成的新骨钙含量比孔B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骨的形成与血管的增生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着密切的关系.生物膜可以促进移植的骨粉早期迅速形成初级松质骨. 相似文献
2.
自体颅骨粉一期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用自体颅骨骨粉一期修复颅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方法 1999年10月~2002年12月,采用自体颅骨骨粉加医用黏合剂原位黏合,对128例重型颅脑损伤、急性颅内血肿、颅骨肿瘤及脑肿瘤并颅骨侵犯开颅术后行一期再植成形术,术后随访3~24个月,通过CT或X线片观察骨质生长情况. 结果一次完成减压及成形术,时间较常规手术延长5~l0分钟,修复颅骨外观正常,无凹陷、突出,术后12个月再植骨与正常颅骨完全融合,类似正常颅骨形态.再植修复成功123例,占96.1%,5例因骨粉量少成形欠佳,但未见脑搏动和缺损综合征,均不需二期修补. 结论自体颅骨骨粉加医用黏合剂一期颅骨再植成形术,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的二期颅骨缺损修补术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颅骨低温酒精保存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分析我院10年间应用自体颅骨低温酒精保存修复颅骨缺损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低温酒精保存方法以及结合文献分析各种修补材料的利弊。男13例,女5例,年龄25—49岁,平均31.2岁。结果本组全部治愈。结论自体颅骨低温酒精保存简单方便、经济实用,适合基层医院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去骨瓣减压后获得的颅骨干燥后保存于普通家用冰箱的冷冻层。术前高温高压灭菌30 min。采用常规颅骨修补术式。结果除术后早期头皮下积液1例、切口感染1例外,余患者通过术后头颅CT检查,骨瓣密度均匀,骨缘无明显吸收,外观满意。结论自体颅骨瓣修补颅骨缺损,术前颅骨保存方便,条件简单,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6.
自体颅骨修复颅骨缺损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骨缺损是整形外科和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的常见病,其形成的原因多见于颅脑外伤、颅内肿瘤手术、以及小儿颅骨先天发育不良等.在治疗中所用的材料很多,如:有机玻璃、硅橡胶、钛板、骨水泥、高密度多孔聚乙烯(medpor)、自体颅骨、自体髂骨、自体肋骨、异体骨、异种骨、组织工程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等,各有其优缺点,可以根据临床的不同需要选择使用,目前研究比较多的是组织工程骨、自体颅骨和骨形态发生蛋白(BMP).而自体颅骨被认为是最佳的颅骨缺损修补材料. 相似文献
7.
不同移植体修复晚期颅骨缺损56例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评估不同移植修复晚期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自1991年以来,应用不同移植体修复晚期颅骨缺损56例,其中应用MEDPOR6例、自体肋骨30例、颅骨外板8例、羟基磷灰石8例、固体硅橡胶4例。结果 经6-12个月临床随访,治疗效果明显,成功率达91.1%,除1例假体外露及1例癫痫发作外,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颅骨缺损的修复,MEDPOR及自体颅骨及肋骨是安全可靠的,羟基磷灰石及硅橡胶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评估不同移植体修复晚期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自1991年以来,应用不同移植体修复晚期颅骨缺损56例,其中应用MEDPOR6例、自体肋骨30例、颅骨外板8例、羟基磷灰石8例、固体硅橡胶4例。结果 经6~12个月临床随访,治疗效果明显,成功率达91.1%,除1例假体外露及1例癫痫发作外,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颅骨缺损的修复,MEDPOR及自体颅骨及肋骨是安全可靠的,羟基磷灰石及硅橡胶须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不同移植体修复晚期颅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自 1991年以来 ,应用不同移植体修复晚期颅骨缺损 5 6例 ,其中应用MEDPOR 6例、自体肋骨 30例、颅骨外板 8例、羟基磷灰石 8例、固体硅橡胶 4例。结果 经6~ 12个月临床随访 ,治疗效果明显 ,成功率达 91.1% ,除 1例假体外露及 1例癫痫发作外 ,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颅骨缺损的修复 ,MEDPOR及自体颅骨及肋骨是安全可靠的 ,羟基磷灰石及硅橡胶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胶原膜引导骨再生的效果 ,探讨胶原膜的理化特性、自体骨髓、膜下空间的维持在引导性骨再生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兔双侧桡骨缺损模型 ,实验组移植胶原膜与复合自体骨髓的自体骨 ,对照组仅移植复合自体骨髓的自体骨 ,并行大体标本、组织学、生物力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新骨生长及成熟骨替代过程较对照组快 ,且有增生的小血管及神经纤维。结论胶原膜是一种理想的骨移植材料 ,它能有效地发挥阻隔及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自身骨泥在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长管状骨钢板内固定产生的自身骨泥有无骨诱导活性,能否作为植骨材料及其临床应用。采用22只兔桡骨钻孔采集的骨泥股部肌肉内植入,在二周时五只兔做ECT检测,在一、二、三周取材,做组织形态学观察和碱性磷酸酶(ALP)检测。另5只兔桡骨中段骨折模型一侧自身骨泥植骨、对侧对照,二周做ECT检测。研究结果显示:自身骨泥植入兔肌袋内一周软骨生长,三周网织骨形成;ALP二周水平最高;二周ECF检查肌肉植入区出现放射性浓集,放射性计数明显高于对侧正常肌肉(P<0.05)。骨折模型植骨ECT计数比值明显高于对侧(P<0.05)。52例56处长管状骨钢板内固定自身骨泥植骨取得了良好效果,无一侧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结果表明长管状骨内固定产生的自身骨泥具有诱导成骨活性,可做为植骨材料,应用于长管状骨骨折钢板内固定一期植骨,可望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将组织工程技术和引导性骨再生技术相结合修复长骨节段性缺损。方法 兔 2 7只 ,动物模型均为桡骨 1 2cm节段性骨 骨膜缺损 ,分成 3组 ,A组 :利用体外构建的细胞 材料复合物膜修复 ;B组 :利用单纯的膜材料进行修复 ;C组 :断端不作任何处置作空白对照。分别观察 3、 6、 12周后进行X线观察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A组的骨愈合优于B组 ,在 12周时已经完成骨缺损的修复 ,B组在术后 12周仍处于塑形改建之中 ;C组 12周形成典型的骨不连。结论 将组织工程的技术与引导性骨再生技术相结合 ,可以比单纯的引导性骨再生更好地修复长骨节段性缺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将膜引导组织再生 (MGTR)技术和接种有同种异体成骨细胞的烧结骨联合应用修复骨缺损 ,为骨组织工程学修复骨缺损提供一种新的模式。方法 48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 ,随机分为A、B、C三组 ,建立兔桡骨不愈合模型 ,A、B组均植入活性烧结骨 ,且A组以聚乳酸膜管包裹 ,C组为空白对照组。术后 2、 4、 8、 1 2周行X线检查 ,并处死动物 ,行大体标本和组织学观察。结果 C组无一例骨缺损修复 ,A组骨缺损修复较理想 ,B组骨再生和髓腔重建较A组缓慢 ,1 2周内有 2例尚未骨性愈合。结论 复合成骨细胞的异种煅烧松质骨体内成骨可靠 ;将MGTR技术和该活性骨联用 ,加速了骨愈合。膜的作用机理可能为 :①物理屏蔽作用 ,阻止结缔组织长入缺损处 ,防止接种于载体上的成骨细胞的丢失。还间接起到收集骨髓基质干细胞和各种骨生长因子的作用。②膜下间隙提供骨再生的微环境 ,提高骨再生数量 相似文献
15.
云南白药促进骨缺损修复及引导性骨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阐明云南白药促进骨缺损修复及引导性骨再生的愈合机制,为临床上治疗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36只新西兰兔制作桡骨缺损不愈合模型和引导性骨再生模型,随机均分用药组及对照组,手术后3d、1、3、5、10、12周取材,观察骨痂愈合程度的差异及骨痂组织学变化,结果:实验组有明显的促进骨缺损修复作用,并在引导性骨再生中的膜内成骨作用强于对照组,结论:云南白药对骨缺损修复及引导性骨再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颞浅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如全额皮瓣、颞枕皮瓣,一期修复头皮及颅骨缺损,在切除头皮、颅骨病灶的同时,行组织缺损修复,缩短病程。方法全额皮瓣除包含有颞浅动脉支外,还包括同侧耳后动脉在内。颢枕皮瓣是以颢浅动脉和枕动脉为蒂的纵跨同侧颞枕区的长头皮瓣。行头皮颅骨病灶彻底切除,以岛状皮瓣修复缺损,供区中厚皮片移植。结果本组共7例,皮瓣移植均成活,供区一期修复,术后随访3-12个月,外形恢复满意。结论该术式对头皮颅骨慢性溃疡、鳞状细胞癌病灶切除等造成的头皮及颅骨缺损,可一期修复。皮瓣邻近取材,修复范围大,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血供可靠,治疗周期短,是一种修复头皮、颅骨缺损的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Chao Yang Kechao Zhu Huiyong Dai Xianlong Zhang Qiaojie Wang Qi Wang 《Orthopaedic Surgery》2023,15(3):750
ObjectiveIn revisio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reconstruction of severe acetabular bone defect continues to be problematic for orthopedic surgeons. This study reports the mid‐ to long‐term survivorship, radiological 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s of impaction bone grafting (IBG) and metal mesh with a cemented acetabular component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severe acetabular bone defects in revision THA.MethodsThis retrospective consecutive study included 26 patients (29 hips: type II B, four; type II C, three; type III A, 10; and type III B, 12) who underwent revision THA, which was performed using IBG and metal mesh, between 2007 and 2014 in our institution.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regularly for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al assessments. Migration and loosening of prosthesis graft integration an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Surviv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a Kaplan–Meier survival analysis.ResultsAt the time of revision, 75.9% of the hips (22 hips) were classified as type III bone defects. The average follow‐up period was 9.4 ± 2.8 (range, 2.4–14.0) years. Of the 29 hips, four hips (13.8%) were assessed as clinical failures; at the last follow‐up, two had undergone re‐revision THA, and two had not been scheduled for re‐revision THA despite radiological failure of the acetabular component. Among them, three clinical failures (10.3%) were due to aseptic loosening, and one (3.4%) was due to infection. Radiographic evaluation showed bone graft integration in all hips during the follow‐up. The Kaplan–Meier survivorship analysis revealed an acetabular reconstruction survival rate of 86.5% (95% confidence interval, 61.4%–95.7%) at 10 years.ConclusionIBG and metal mesh with a cemented acetabular component for revision THA i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treating severe acetabular bone defects, with effective mid‐ to long‐term outcomes due to the solid reconstruction of the acetabular bone defect and restoration of the hip rotation cente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