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照组为静脉溶栓治疗。同时选择健康者作为正常组。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及入院后不同时刻血浆脑钠肽水平,测定正常组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时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后24 h、入院后72 h、入院后第7天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同时刻血浆脑钠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血浆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等愈后的关系。方法入选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发病后7d接受择期PCI治疗的ST段抬高AMI患者42例(A组)及未行PCI术患者34例(B组);使用电化学发光测量不同时间NT-proBNP水平,同时行心脏彩超评价心功能;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半年时动态心电图结果。结果择期PCI治疗组NT-proBNP水平较未行PCI治疗组明显下降;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5天、半年后的超声心动图比较心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新发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 AMI患者择期PCI后NT-proBNP水平有显著下降趋势,且NT-proBNP水平可以作为患者心功能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李世华  吴一峰  李金枝 《河北医药》2012,34(13):1951-1952
目的 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N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心功能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经溶栓治疗后5~7 d实施PCI的AMI患者89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单支病变组(23例),双支病变组(35例)和多支病变组(31例).观察PCI术后第5天、第10天3组血浆BNP浓度,和术后14 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变化.结果 PCI术前3组BNP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5天及第10天BNP浓度与术前相比各组均降低(P<0.05);PCI术后BNP下降幅度与患者冠脉病变支数之间存在相关性(r=0.443,P<0.05).PCI术后14 d与术前比较,3组LVEDVI、LVESVI、LVEF虽有一些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溶栓后择期PCI术后血浆BNP浓度变化对评估AMI患者心功能近期疗效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脑钠肽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保守或介入治疗后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方法 ACS患者95例,介入治疗37例为介入组,保守治疗58例为保守组,健康体检者41例为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入院即刻、第3天、第5天、第10天4个时间点的血浆脑钠肽水平.结果 保守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在入院即刻、第3天、第5天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3个时点动态变化不大(P=0.427);介入组在入院即刻、第3天、第5天的血浆脑钠肽水平也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3个时点动态变化不大(P=0.544).在第10天保守组和介入组的血浆脑钠肽水平都显著回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12).入院即刻、第3天、第5天及第10天介入组和保守组血浆脑钠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第1周内保持较高水平,第10天显著回降,但仍高于正常水平.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保守或介入治疗后10 d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情况相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急诊PCI术前后脑钠肽(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观察99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脑钠肽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溶栓组和介入组,于治疗前、后检测脑钠肽水平。结果 PCI术后BNP水平明显降低(P<0.05),PCI治疗组BNP水平降低优于溶栓组(P<0.05)。结论 PCI术可降低STEMI患者BNP水平,且效果优于溶栓治疗,可能与介入治疗再通率高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面积的关系,研究血浆脑钠肽浓度与患者短期预后相关性。方法选择该院收入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02例作为观察对象,患者根据梗死部位不同分为前壁心梗组(67例)及下壁心梗组(35例),入院后计算心肌梗死面积,观察早期心血管事件。结果两组不同心肌梗死部位的BNP浓度及心梗面积对比中显示,前壁心梗组BNP显著高于下壁心梗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水平与AMI面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AMI的面积越大,BNP表达水平就越高。本组患者发生心力衰竭21例、死亡7例,发生心力衰竭、死亡患者的BNP浓度显著高于未发生组患者,结果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水平与AMI面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AMI的面积越大,BNP表达水平就越高,BNP浓度是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5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发生梗死的动脉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手术。结果 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成功率为96.6%,患者术前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结果为I级44例,0级14例,共使用75枚置入支架,术后患者血流TIMIⅢ级者56例,TIMIⅡ级2例,休克时间过长死亡1例,随访6个月-1年,2例患者出现支架再狭窄症状,经二次治疗后治愈,1例再次急性心肌梗死致死亡。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把2014年7月至2016年9月于我院行PCI术且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各有患者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率与NT-proBNP水平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均显著降低但比较无差异(P>0.05),LVEF水平均升高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2.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0.7%,治疗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治疗术后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灌注与心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换情况,为临床治疗积累经验。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各20例测定血浆BNP浓度,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0例于症状发作后2h、4h、6h、24h测定血浆BNP浓度。AMI患者于症状发作后6h同时测定血清肌钙蛋白含量。结果uA组BNP水平(145.07±78.15)pg/mL明显高于SA组(32.05±7.75)pg/mL,P〈0.01;AMI发病后4h、6h、24h血浆BNP水平(220.15±126.30)pg/mL、(335.83±170.41)pg/mL、(489.90±244.73)pg/mL,均明显高于uA组(145.07±78.15)pg/mL,P〈0.01,且随着症状发作时间的延长而明显增高,P〈0.01。AMI组患者症状发作6h血浆BNP水平与CTnI呈明显正相关,r=0.874,P〈0.01。结论血浆BNP可以作为AMI早期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对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之间在我院就诊的3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回顾所有30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治疗的总成功率为96.7%,术后随访结果显示,4个月后,1例患者发生了LAD支架再狭窄症状,需要再次接受治疗。结论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见,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具有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BNP水平短期内的变化。方法观察对象为7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7~10天后行PCI。49例经球囊预扩后置入支架,23例则直接支架置入,并测定术前、术后即刻、1h、3h、6h、12h的BNP水平。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即刻BNP显著升高,3h达到高峰,12h渐恢复至基线水平。而49例球囊预扩后的BNP水平较直接支架置入术后有升高,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BNP水平有一过性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对冠心病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行择期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10例,随机分为rhBNP组( n =106)和对照组( n =104)。2组患者基础治疗相同,rhBNP组于术前2 h应用rhBNP,首先以1贩.5μg/kg负荷剂量静脉注射,后以0.01μg· kg-1· min-1持续静脉泵入72 h。分别于术前、术后8 h、24 h及3 d测定2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肌钙蛋白I ( cT-NI)、N-末端前脑利钠肽(NT-proBNP)及白介素-8(IL-8)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K-MB、cTNI、NT-proBNP和IL-8水平变化,比较2组患者术后心肌损伤发生率。结果2组术前血清CK-MB、cTNI、NT-proBNP、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rhBNP组术后8 h2、4 h血清CK-MB峰值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8 h、24 h及3 d血清cTNI峰值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2组术前血清NT-proBNP、IL-8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rhBNP组术后8h、24h和3d NT-proBNP、IL-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 rhBNP治疗组PCI术后心肌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冠心病择期PCI术前给予rhBNP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和影响炎症因子对PCI术后心肌损伤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肌钙蛋白(cTnI,cTnT)、心肌酶谱联合脑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诊断价值。方法住院的AMI患者104例,正常对照组来自我院体检科60例。研究两组之间的肌钙蛋白、心肌酶谱联合脑钠肽指标的应用价值。结果 AMⅠ组治疗前和对照组之间的心肌酶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梗指标包括肌红蛋白Mb、cTnI、cTnT,以及新指标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BNP、BNP/AST、BNP/CKMB、BNP/cTnT以及BNP/cTnI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0,对治疗前急性心梗的诊断价值较高。指标的诊断价值排序为:BNP/cTnT〉BNP/cTnI〉BNP/CKMB〉BNP/AST〉BNP。结论 BNP、BNP/AST、BNP/CKMB、BNP/cTnT以及BNP/cTnI的对急性心梗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李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22,28(12):1715-17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血浆B型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AMI急诊PCI患者160例,男性117例、女性43例,年龄(57.54±11.90)岁,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男性59例、女性21例,年龄(56.96±10.84)岁。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血清BNP、hs-CRP的变化情况;分析血清BNP、hs-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曲线下面积(AUC)之间采取Z检验。结果 对AMI患者随访1年,失访5例,失访率为3.13%(5/160);AMI患者1年内MACE的发生率为27.74%(43/155),根据MACE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43例和预后良好组112例。AMI患者PCI手术前后血清hs-CRP、BNP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手术前,预后不良组血清hs-CRP、BNP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hs-CRP手术前后差值大于预后良好组、BNP手术前后差值小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根据AUC选取手术前后血清hs-CRP、BNP差值的最佳诊断截点,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手术前后血清hs-CRP、BNP差值联合预测AMI患者预后的AUC为0.930,高于手术前血清hs-CRP、BNP联合检测的0.777(P<0.05)。结论 AMI患者PCI手术前后BNP、hs-CRP差值对预测其术后发生MACE风险具有较高效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脑利钠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9月入本院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治疗组(静脉注射脑利钠肽治疗组)和对照组(硝酸甘油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醛固酮水平、血管紧张素Ⅱ、肾素以及BNP水平。结果:治疗后的2、5、7d,两组的BNP较之前均下降,其中治疗组降幅大于对照组,且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6h治疗组醛固酮水平、血管紧张素Ⅱ、血浆肾素较治疗前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在此方面治疗前后统计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注射脑利钠肽能够降低患者的BNP、醛固酮、血管紧张素Ⅱ、肾素水平,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型尿钠肽(BNP)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关系。方法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与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及正常人群进行BNP表达比较,讨论BNP对NSTEMI诊断及预判的指导意义。结果 NSTEMI组与STEMI组患者BNP分别为(361.17±103.34) pg/ml、(247.64±71.38) pg/ml远高于SAP组、UAP组及正常组(P〈0.001)。结论 BNP对NSTEMI等具有辅助作用,对区分NSTEMI与STEMI具有临床意义,对急性心肌梗死疾病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穿刺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优缺点.方法 比较经桡动脉介入(TRI组,54例)和经股动脉介入(TFI组,49例)两组行急诊PCI治疗相关资料.结果 两组基本特征、血管穿刺时间及成功率、PCI成功率、麻醉至球囊扩张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而TRI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FI组(3.8%vs10.2%)(P<0.01),住院时问明显短于TFI组(P<0.05).结论 TRI行急诊PCI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与TFI比较,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素(BN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00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另外选择健康体检者100名(对照组),分析两组的血浆BNP水平,并分析观察组发生和未发生心脏事件与血浆BNP水平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显著大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发生心脏事件的血浆BNP水平显著大于未发生心脏事件患者.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与血浆BNP具有相关性,血浆BNP水平可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无复流的疗效。方法将同期于我院行PCI且术中出现无复流的79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硝普钠组)和对照组39例(硝酸甘油组),两组手术方法相同,出现无复流现象后分别经冠状动脉内注入硝普钠(每次用0.05~0.1mg)和硝酸甘油(每次用0.1~0.2mg),术中出现低血压给予阿拉明0.5~1mg。观察两组注射药物后首次和末次冠脉造影图像,分析其冠脉特征(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分级);观察两组冠脉内有创血压、心率变化及术后7d的射血分数;记录患者住院期间及随访80d内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MACE)。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脉内注射药物后:实验组TIMI分级达到3级以上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77.5%vs46.2%,P=0.004),TMP分级达到3级以上的比例高于对照组(75.0%vs48.7%,P=0.016);两组冠脉内有创血压及心率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7dLVEF高于对照组(54.6%±9.2%,43.8%±5.9%);实验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vs20.5%,P=0.038);实验组在平均80d随访期间发生总的MACE事件比对照组相对有所减少(7.5%vs25.6%,P=0.030)。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硝普钠,可以改善AMI患者PCI术中发生无复流后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灌注分级,同时改善患者心功能及预后,是治疗此类患者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