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1例A×B亚型的鉴定,说明血型鉴定中正反定型及ABO亚型对输血的重要性。方法按照试剂所提供的操作方法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测,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抗人球蛋白检测。结果血清学试验表明,被检者的红细胞与A抗体发生凝集,与B抗体不发生凝集,与抗-AB发生凝集,被检者的血清与A1型红细胞、B型红细胞、O型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初步判定为A×B亚型。结论 ABO亚型是ABO抗原以外的抗原性较弱的亚型或变异,主要是由糖基转移酶基因突变或单碱基因缺失等原因导致A抗原或B抗原表达减弱,是导致正反定型不符,血型误判及配血不合的主要原因,给血型鉴定及患者输血带来困难。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ABO血型亚型的存在,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ABO血型鉴定错误是导致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为确保安全输血,在血清学技术中要求使用正反定型方法来保证AB0血型鉴定的正确性。AB0血型系统正定型是指用定型试剂和被检者红细胞反应所鉴定出的ABO血型,反定型是指用被检者血清和已知ABO血型的试剂红细胞进行反应所鉴定出的ABO血型。正定型可检出常见的ABO系统抗原有A抗原和B抗原,反定型可检出的常见抗体有抗一A和抗一B。由于ABO血型系统中缺失以上的常见抗原必然能检出相应抗体,反之缺失以上常见抗体必然存在相应的抗原,所以,正反定型的结果可以相互参照,正反定型相符才能确保AB0血型鉴定的正确性,若出现正反定型结果不符,则不能正确判定AB0血型。出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可以是技术错误,也可以是被检者自身ABO血型抗原或抗体存在问题,除去人为责任因素和试剂质量原因所导致的正反定型不符,笔者就献血者AB0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ABO血型定型中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方法对正反定型不一致血液标本进行不同的血型血清学试验,对存在疑问的标本进行基因分型、测序,分析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进行正确的红细胞分型。结果共检查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标本45例,其中冷自身抗体5例、亚型11例、抗体缺失及减少7例、抗原性减弱10例、因输血或妊娠发生同种抗体5例,自身免疫性贫血7例。对其中9例血型血清学难鉴定标本和亚型标本进行PCR扩增,测序,确定其基因型。结论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无法定型的血液标本,可以采用基因分型及其他辅助手段正确鉴定ABO血型,以保证输血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肿瘤患者ABO血型鉴定不符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12月肿瘤患者ABO血型鉴定不符的28例标本运用ABO正反定型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选等血型血清学试验辅助确认ABO血型。结果 28例ABO血型鉴定正反不符的肿瘤患者中,肿瘤疾病产生冷凝集素致正反不符20例(71.4%),多发性骨髓瘤导致球蛋白紊乱引起血型抗原减弱或抗体丢失4例(14.3%),急性白血病引起血型抗原减弱3例(10.7%),肿瘤输血史出现不规则抗体致正反不符1例(3.6%)。结论肿瘤患者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情况必须足够重视,应结合疾病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来准确鉴定型,从而确保肿瘤患者的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血型鉴定中出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方法 应用ABO正反定型吸收放散试验、唾液血型物质测定、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确定疑难血型.结果 2010年至2013年正反定型不符者264例,其中抗体减弱或消失235例,冷凝集素增高15例,同种抗体8例,抗原减弱2例,血浆蛋白异常3例,ABO亚型1例.结论 对于正反定型不符标本,应通过吸收放散试验、血型物质测定等特殊试验结果综合分析,以确定患者血型,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微柱凝胶法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分析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索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方法 微柱凝胶法,遇正反定型不一致时,自行设计实验分析,结合传统的试管法.结果 被鉴定正反定型不致的30例标本,患者红细胞A抗原或B抗减弱8例占26.7%;冷凝集素增高6例占20%;抗体缺失或减弱7例占23.3%;A亚型3例占10%;蛋白质或血浆异常3例占10%;同种抗体1例占3.3%;自身抗体2例占6.7%.以上这些因素均可影响血型鉴定结果.结论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时,一定要查明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及对策,确保血型鉴定的准确性。方法采用伯乐IH-1000全自动血型分析仪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检测,对ABO正反定型不一致标本采用试管法复检。参考ABO疑难血型三步分析法并结合临床病历资料做吸收放散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血型物质测定试验,改变试验温度和时间等确定患者血型。结果在78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标本中,由生理因素引起55例,占70.5%,由疾病因素引起10例,占12.8%;由特异性抗体引起7例,占9.0%;由非特异性抗体引起6例,占7.7%。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试验,78例正反定型不一致标本均鉴定出准确的ABO血型。结论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标本,通过相关处理方式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准确鉴定出患者ABO血型并找到适合各自的输血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无偿献血者ABO血型正反不符原因.方法 对本血站检验科发现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献血者26例血样进行鉴定分析.结果 导致无偿献血者ABO正反不符的主要原因有3大类:抗原减弱、抗体减弱及不规则抗体的存在.结论 血站在对献血者做血型鉴定时一定要同时做正定与反定.  相似文献   

9.
26例ABO血型正反鉴定结果不符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BO血型系统有两个独特的性质,一是血清中常存在反应性强的抗体,而在红细胞表面缺乏相应的抗原;二是许多组织细胞表面有规律地存在着ABH抗原,而分泌型的分泌液中也存在相应的ABH抗原,ABO血型鉴定是血库实验室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工作,临床上出现的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ABO血型的鉴定出现问题.ABO血型正反定型一致则是ABO血型鉴定正确的关键,正反定型不符包含技术和理论上的原因.现就工作中遇到的ABO血型正反鉴定结果不一致的病例进行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弱血型抗原致ABO正反定型不符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O血型系统具有其他血型系统所没有的独特性质。一是血清中常存在反应强的抗体,而红细胞上缺乏相应的抗原;二是许多组织细胞上有规律地存在着A、B、H抗原,以及分泌型的分泌液中也存在A、B、H物质;这两种独有的性质,使ABO血型系统成为临床输血和器官移植中最重要的血型系统。保证受血者和献血者ABO血型的正确性是安全输血的前提。但由于人类血型系统的复杂性,日常工作中常常有许多原因可引起ABO正反定型不符,使ABO血型难以确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检测ABO血型时出现正反定型不符的影响因素与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该院进行ABO血型检测的患者20 157例,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分析试验技术原因、患者临床资料,以及针对性辅助试验进行ABO血型鉴定。结果微柱凝胶法检测出ABO正反定型不符共165例,检出率为0.82%,在1 64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中出现ABO正反定型不符19例,检出率为1.16%。165例患者中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有87例,剩余78例ABO正反定型不符患者中抗原减弱或缺失患者36例(46.2%),抗体减弱或缺失6例(7.7%),正定型额外反应5例(6.4%),反定型额外反应27例(34.6%),正、反定型同时额外反应4例(5.1%)。结论引起ABO正反定型不符的主要原因有ABO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恶性血液病及自身抗体(假阳性),通过排除人为因素、试验操作技术问题,了解患者临床资料以及进行针对性辅助试验可以正确鉴定血型。  相似文献   

12.
正确鉴定红细胞血型是保证安全有效输血的重要前提。ABO血型是其中最重要的血型系统,通常采用血清学方法正反定型鉴定,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红细胞被致敏,同种抗体干扰,ABO亚型等导致血清学正反定型不符合时,可采用基因分型技术和遗传规律分析作为正确判断血型的辅助手段。本实验室已建立稳定的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  相似文献   

13.
血液病和恶性肿瘤的部分患者,尤其是白血病和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因病情及治疗导致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表现为ABO血型的抗原或抗体减弱。本研究分析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进行正确的红细胞分型和基因分型,对12份肿瘤患者正反定型不一致血液样本进行的血型血清学试验和吸收放散试验。对存在疑问的标本进行PCR扩增第6、7外显子和5-7内含子,对外显子序列进行基因测序。结果表明,9例标本通过血型血清学、吸收放散定型,6例为A型,2例为O型,1例为B型;3例血型血清学和吸收放散无法鉴定其血型的标本,经测序分别定型为O46,B108和A102型,其中有2例因为PCR扩增效果差或者测序结果矛盾,未能给出ABO基因型。结论: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无法定型的肿瘤患者的血液样本,可以采用血型血清血方法、基因分型及吸收放散的方法正确鉴定ABO血型,以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初步建立起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时的操作规程.方法:对41例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标本分别选用洗涤、改变反应温度、吸收放散试验,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实验,以及检测血型物质等实验方法.结果:经确认试验,分别判定为:22例抗体减弱,13例冷凝集,2例红细胞抗原表达减弱,2例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失调引起正反定型不符,1例由于血液中可溶性血型物质过多引起正反定型不符,1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血型抗原改变.结论:ABO血型鉴定出现正反定型不符时,应根据表现型的具体情况和患者的临床资料设计血清学试验,正确鉴定ABO血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血型血清学方法,结合病史分析造成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血液样本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分析其原因,并进行正确的红细胞分型。结果共检查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标本35例,其中不规则抗体干扰8例、移植引起7例、冷凝集3例、血浆蛋白干扰2例、亚型3例、抗体缺失及减弱6例、AB抗原性减弱5例、因补体致敏1例。结论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的血液样本,结合病史及其他辅助手段正确鉴定其ABO血型,从而保证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由于ABO血型抗原较弱或ABO抗体量少,常常导致血型鉴定困难。为了防止婴儿血型鉴定错误,保证婴儿临床输血的安全,本院输血科从2005年7月-2006年12月,对正反定型不一致的病例,采用低离子溶液法鉴定ABO血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耿徽  张娜  姬鹏 《中国输血杂志》2011,24(7):596-598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成分变化对ABO血型鉴定的影响,为正确鉴定多发性骨髓瘤患者ABO血型寻求更为合理的方法。方法 40名MM患者用常规方法做ABO血型正反定型;对正反定型不符者,采用消除红细胞自身凝集、不规则抗体检查、A1抗原检测、直接抗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唾液血型物质检测等方法,以正确进行ABO血型鉴定;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与血型鉴定情况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40名MM患者中30名患者ABO血型鉴定正反定型不符。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成分变化严重影响血型的正确鉴定,应进行多种血型血清学试验,综合分析,以确保血型的准确性和输血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ABO血型鉴定是临床患者输血前的一项重要检查。在某些疾病的影响下,可以导致ABO血型中的抗原或抗体减弱,出现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而鉴定困难的情况,从而影响输血配型。广西贵港市中心医院2009年10月-2010年1月收治的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正反定型不符,采用PCR-SSP基因分型方法正确定型后输血,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微柱凝胶法鉴定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O血型正反定型一致是ABO血型鉴定的关键。出现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1)技术因素;(2)试剂因素;(3)被鉴定者自身血型抗原因素;(4)被鉴定者血型抗体因素;(5)抗原抗体混合因素;(6)其他未知因素。笔者就近3年来本院工作中所遇到的65例ABO正反定型结果不一致原因作一简要分析,并探讨其可能的解决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分析血液标本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采用血型血清学方法进一步试验,ABO基因分型方法辅助验证。结果 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标本455份,采用试管法后正反定型一致213例,不一致的242例中冷凝集素108例、ABO亚型55例、抗体缺失或减弱48例、ABO以外的同种抗体20例、补体致敏7例、AB抗原性减弱2例、假凝集及直抗阳性各1例。结论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血液标本,应根据原因加做血型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试验,以确保ABO定型结果的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