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4例颈段食管癌患者确诊后经专家组会诊,进行量表评分并确定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手术+放疗14例,手术+放疗+化疗10例,手术+化疗6例,放疗+化疗4例。个性化综合治疗组3、5a生存率分别为50%、29%,单纯放疗组分别为22%、25%。两组比较,P<0.05。认为对颈段食管癌实行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可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刘全喜 《山东医药》2010,50(35):50-51
目的 观察对可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实施术前放疗并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9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56例和对照组142例,观察组予60Co放疗并于2~3周后行左胸小切口食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行常规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观察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近期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1、3、5 a总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无进展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放疗并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治疗胸段食管癌可提高近期生存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张泉  吴清泉  常新  彭进 《山东医药》2014,(45):44-45
目的:探索胸段食管癌术后复发、淋巴结转移部位的规律,旨在为术后预防性照射的靶区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182例,回顾性分析其原发肿瘤部位、术后分期与食管癌术后复发、淋巴结转移部位的关系。结果182例食管癌术后复发患者最常见的复发部位为1区/2区淋巴结(112例)、锁骨上淋巴结(45例);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食管癌1区/2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64.3%、61.4%、60.0%,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8.6%、23.6%、25.0%,各段1区/2区、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率比较P均>0.05。Ⅱa、Ⅱb、Ⅲ期食管癌术后1区/2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1.3%、28.6%、49.1%,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9.4%、26.8%、45.3%,各期1区/2区、锁骨上区淋巴结转移率比较P均<0.05。结论1区/2区淋巴结及锁骨上区是食管癌术后常见复发、淋巴结转移部位,应将其作为重要的术后预防性照射靶区。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8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2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原发部位为胃窦66例。胃体10例,胃底贲门6例;临床分期为Ⅰ期50例,Ⅱ期26例,Ⅲ期6例。4例仅行化疗或化疗加放疗;78例接受手术治疗〈64例行根治术,14例行姑息性胃部分切除术),其中76例联合放疗和(或)化疗。全组患者的5、10a生存率分别为甲1.9%、54.5%,5、10a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6.5%、48.7%。认为对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采用以手术为主加化疗或放疗的综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癌根治术中结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在ⅠB2~ⅡA2期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00例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宫颈癌根治术中结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术后两组均给予放疗或放化疗,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均>0.05)。观察组24、3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8%、16%,生存率分别为96%、88%,对照组24、3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8%、34%,生存率分别为88%、76%,两组24、36个月复发率、生存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均<0.05)。结论宫颈癌根治术中结合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治疗ⅠB2~ⅡA2期宫颈癌疗效可靠,可有效控制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不同部位食管癌术后乳糜胸发生率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中上段食管癌与下段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3661例不同部位食管癌术后乳糜胸发生情况。结果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为1.12%,其中中上段食管癌术后乳糜胸发生率为1.48%,下段食管癌为0.68%(P〈0.05)。中上段食管癌术后4d确诊乳糜胸23例(76.7%),再手术率为93.3%;下段为5例(45.5%),再手术率为63.3%(P〈0.05)。结论中上段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再手术率均高于下段食管癌。  相似文献   

7.
张泉  刘欣  韩济华 《山东医药》2007,47(34):85-86
对42例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患者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结果近期有效率84%,0.5、1、2、3a的生存率分别为64.3%、52.4%、28,6%、11,9%。提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放疗后复发患者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其早期并发症较低,且患者多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AJCC/UICC食管癌第八版TNM病理分期系统指导下,分析Ⅰ/Ⅱ期食管鳞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情况,指导临床。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212例Ⅰ/Ⅱ期食管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局部复发率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组患者ⅠA、ⅠB、ⅡA、ⅡB期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00%、8.86%、18.57%、25.00%,腹部复发率2.44%。单因素分析肿瘤T分期(χ2=8.434,P=0.038)、病理分期(χ2=9.942,P=0.019)是影响Ⅰ/Ⅱ期食管癌术后患者局部复发的临床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病理分期的无复发生存曲线较T分期分离更好。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病理分期是影响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HR=2.054,95%CI 1.258~3.352)。结论AJCC/UICC食管癌第八版TNM分期是局部复发的独立预后因素,Ⅱ期患者局部复发率较高,应该给予术后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观察食管癌术前同期放疗联合每周化疗法与三周化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术前临床分期为Ⅱ、Ⅲ期的53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两组。三周化疗组采用三周化疗法,每周化疗组采用每周化疗法,两组同时进行常规放射治疗,放化疗结束4周后进行手术。结果每周化疗组的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三周化疗组(P〈0.05);两组放化疗后的缓解率相近(P〉0.05);两组中位生存期均为24个月;三周化疗组1、2a总生存率分别为70.9%和47.3%,每周化疗组分别为79.6%和44.8%,两组相近(P均〉0.05)。结论食管癌术前放疗联合每周化疗的不良反应低于三周化疗,而疗效和三周化疗法相当。  相似文献   

10.
张欣  李佩忠 《山东医药》2013,53(4):27-29
目的 分析扁桃体鳞状细胞癌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以期明确影响预后的因素并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2011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头颈放疗科治疗的经病理证实、无远处转移的扁桃体鳞癌40例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 40例扁桃体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41.7%,Ⅰ~Ⅱ期5年生存率为74.2%,Ⅲ期为26.1%,Ⅳ期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58,P<0.05).单纯放疗组、综合治疗组(手术联合放化疗组和化疗联合放疗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2.4%和3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09,P>0.05).有、无淋巴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62.2%和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987,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病理分化和颈淋巴结是否转移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Ⅰ~Ⅱ期扁桃体鳞癌的治疗倾向于单纯放疗,Ⅲ~Ⅳ期扁桃体鳞癌的治疗模式和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TNM分期、病理分化和淋巴结是否转移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放射治疗的价值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复习1984-09/1992-12收治初诊食管癌并锁骨上淋巴结转移111例,病变长度位于胸上段20例,胸中段82例,胸下段9例;锁骨上淋巴结单侧转移90例,双侧转移21例;病理诊断98例,余13例为临床诊断.全部采用钻-60外照射,食管DT60GY~66GY,锁骨上健侧照射50GY,患侧60GY—66GY.结果治疗后的一、三、五年生存率分别为49.6%,10.8%,6.3%.病变长度<5.0cm的5a生存率为15%,比>5.1cm的疗效好(P<0.05).疗终X线表现为基本消失的5a生存率为12.5%,而部分消失的5a生存率为1.8%(P<0.05)锁骨上淋巴结>3cm的25例,均在3a内死亡.结论食管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应积极治疗;病变长度食短,预后愈好;疗终X线表现为基本消失的预后较好;锁骨上淋巴结<3cm的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与食管癌后程超分割放疗的疗效。方法 将54例食管鳞癌患者前瞻随机分组至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LCAH3DCRT)组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LCAHRT)组。放疗方法均为前2/3天疗程普通模拟机定位常规放疗40Gy,后1/3疗程LCAH3DCRT组改为CT模拟定位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1.6Gy/次,2次/d,5d/周,20-28Gy),总剂量为60-68Gy,全疗程37-40天;LCAHRT组加速超分割放疗至上述相当剂量。结果 LCAH3DCRT组和LCAHRT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31%和22%,LCAH3DCRT组生存率高于LCAHRT组(P=0.028);3、4、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4%、32%、31%和28%、26%、21%,LCAH3DCRT组无瘤生存率均高于LCAHRT组(P值均〈0.05)。LCAH3DCRT组和LCAHRT组1、2、3、4、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8%、73%、61%、59%、56%和58%、37%、30%、28%、25%,LCAH3DCRT组局部控制率高于LCAHRT组(P值均〈0.05)。结论 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可作为食管癌的首选方法之一,它提高了5年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3.
食管癌根治术后预防性放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 1989-01/1994-06对80例食管癌根治术后行术后预防性放疗,用配对法与同期单纯手术治疗80例食管癌进行对比.结果单纯手术组1,3,5年生存率为76.3%,37.5%,22.5%,术后放疗组1,3,5年生存率为77.5%,56.3%,32.5%(直接法计算生存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卡方检验),无淋巴结转移者术后放疗组1,3,5年生存率较单纯手术组明显提高,有显著差异(P<0.01),淋巴结阳性者1,3,5年生存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后放疗复发率低,无淋巴结转移者术后应放疗,术后放疗组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组.  相似文献   

14.
下咽鳞癌不同方案治疗的临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下咽鳞癌不同方案临床治疗结果, 探讨下咽鳞癌最优治疗模式.方法:回顾分析187例下咽鳞癌临床资料,比较不同方案治疗的生存率,复发率以及喉功能保留的影响.结果:5 a总体生存率44.9%.Ⅰ-Ⅳ期5 a生存率分别为100%,81.8%,47.6%和30.2%.Ⅰ、Ⅱ期生存率高于Ⅲ、Ⅳ期(X2=22.878,P=0.000 1).各治疗组的5 a总体生存率分别为综合治疗 60.8%,单纯手术治疗38.7%,单纯放射治疗 22.0%.综合治疗明显高于单纯手术治疗和单纯放射治疗(X2=4.651,P=0.032;X2=24.248, P=0.000 1).Ⅲ、Ⅳ期5 a生存率分别为综合治疗75.7%和45.3%,单纯手术治疗为33.3%和 17.6%,单纯放射治疗为16.7%和7.7%.综合治疗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手术治疗和单纯放射治疗(X2=4.290,P=0.038;X2=22.247,P= 0.000 1;X2=4.149,P=0.042;X2=11.163,P= 0.001).总体复发率44.9%.Ⅱ-Ⅳ期的5 a复发率分别为31.8%,47.6%和49.0%.Ⅲ、Ⅳ期病例复发率为48.4%,明显高于Ⅰ、Ⅱ期的25% (X2=5.816,P=0.016).各治疗组中,Ⅲ、Ⅳ期病例的5 a复发率分别为单纯手术治疗60.9%, 单纯放射治疗80%,综合治疗26.7%.单纯手术治疗和单纯放射治疗的复发率明显高于综合治疗(X2=9.425,P=0.002;X2=36.064,P= 0.000 1).高、中和低分化鳞癌的复发率分别为34.2%,50%和56.1%.低分化癌的复发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癌(X2=4.977,P=0.026).Ⅲ、Ⅳ期病例中,喉功能保留和不保留患者的5 a生存率分别为72.4%,46.2%和60.0%,36.8%.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咽鳞癌综合治疗优于单一治疗.部分Ⅲ、Ⅳ期病例可行喉功能保留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放射治疗扁桃体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107例经病理证实的扁桃体癌均行单纯根治性放射治疗。根据1997年国际抗癌联盟(AJCC)分期标准,Ⅰ期5例,Ⅱ期14例,Ⅲ期27例,Ⅳ期61例。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lc:回归模型。结果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45.8%。Ⅰ-Ⅳ期5年生存率分别为89.6%、72.2%、54.3%和38.9%。多因素分析显示AJCC分期为主要的预后因素。结论 AJCC分期为主要的预后因素,单纯放射治疗对Ⅰ、Ⅱ期扁桃体癌病变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张泉  刘欣  陶光州 《山东医药》2007,47(25):72-73
将105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同步组53例在术后2。4周行NP方案化疗+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序贯组52例先化疗4个周期,化疗结束后2周内开始放疗,其化疗方案及方式与同步组一致。结果同步组完全缓解率15.1%,部分缓解率45.3%;序贯组分别为7.7%、42.3%,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步组1、2a生存率分别为64.2%、43.4%,序贯组分别为51.9%、32.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同步组1、2a局控率分别为62.3%、52.8%,序贯组分别为48.1%、42.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步组放射性食管炎和WBC下降发生率虽高于序贯组,但经处理后患者均可耐受。提示化疗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可能提高Ⅲa期NSCLC术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分析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常规放疗、三维适形放疗、调强放疗中肿瘤和周围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分布情况,为临床治疗计划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67例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癌患者进行CT定位,分别模拟常规放疗计划、三维适形治疗计划和调强治疗计划,利用等剂量曲线以及剂量体积直方图对计划进行评价。结果常规放疗计划、三维适形治疗计划、调强放疗治疗计划95%剂量线内大体肿瘤体积分别为82.0%,93.1%,99.7%,临床靶体积分另4为82.3%、89.9%、96.2%,计划靶区分别为81.1%、84.0%、96.O%,脊髓最高受量分别为47.0、40.4、42.1Gy,双肺V20分别为35.4%、31.7%、33.5%。结论调强放疗技术能给予肿瘤靶区均匀的剂量分布,使正常组织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揭示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小细胞肺癌(SCLC)长期生存的影响对外科临床十分重要。方法总结1994年1月。2005年1月手术切除263例SCLC的综合治疗效果。分析比较术前新辅助化疗组(A组,n=111例)和术后化疗组(B组,n=96例)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5年生存率38.25%,B组5年生存46.57%。A组5年生存率Ⅰ期60.15%、Ⅱ期35.70%、Ⅲa期40.16%、Ⅲb期14.29%、Ⅳ期0,5年生存率N0-1和N2组为40,12%和39.22%。B组5年生存率Ⅰ期61.10%、Ⅱ期50.23%、Ⅲa期42.32%、Ⅲb期26.47%、1V期0,5年生存率N0-1和N2组为51.91%和42.69%。结论新辅助化疗病例与术后化疗病例相比预后差:SCLC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化疗模式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9.
杨凯  王瓯晨  张筱骅 《山东医药》2006,46(24):49-50
对19例男性乳腺癌(MB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本组MBC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的0.8%(19/2375),中位年龄为64岁,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分别为6、5、6、2例。18例接受手术治疗。腋窝淋巴结转移11例。浸润性导管癌15例,乳腺单纯癌4例。其5、10a生存率分别为66.6%、27.8%。MBC较少见,病程长,临床分期较晚,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宫颈癌临床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70.4%、39.3%,,不同分期间比较,P均<0.01;接受手术与未接受手术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1%、40.5%,两者比较,P<0.01;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无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者的2年生存率分别为20.4%、84.1%,两者比较,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手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宫颈癌患者总生存率的独立因素( P<0.05或<0.01)。结论临床分期、手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与宫颈癌的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