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2(简称白介素-2、IL-2)在机体免疫应答中起重要作用,其可溶性受体(sIL-2R)通过与细胞受体竞争性结合对IL-2起调节作用。血清中sIL-2R的浓度能灵敏地反映出机体的免疫状态,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因此,临床检测血清sIL-2R可作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淋巴瘤、实体瘤、自身免疫病、感染及器官移植等的辅助诊断、判断疗效和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IL -2R)、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6受体 (sIL - 6R)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符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及分类方案第三版 (CCMD - 3)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 30例为观察组 ,(病例组 )PANSS量表评分≥ 6 0分 ;选取正常对照组 2 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及治疗后 6周症状基本缓解后血浆IL - 2、sIL - 2R、IL - 6及sIL - 6R的浓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病例组治疗前血清IL - 2、sIL - 2R、IL - 6及sIL - 6R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治疗后sIL - 2R及IL - 6水平仍有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IL - 2及sIL - 6R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病例组治疗前后相比 ,血清IL - 2及sIL - 6R水平显著下降 ,IL - 6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sIL - 2R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IL - 2、IL - 6及sIL - 6R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3.
吴敏 《中原医刊》2011,(19):48-49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血清INF-γ、IL-2和IL-6进行了检测,并以25例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NF-γ、IL-2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INF-γ、IL-2和IL-6介导的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4.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1例肝硬化患者、13例原发性肝癌和15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IL-6、sIL-6R和sgp130水平。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其受体(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β链sgp130)变化。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6、sIL-6R、sgp130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但较原发性肝癌组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IL-6、sIL-6R、sgp130水平随着Chi1d分级逐渐升高而增加,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血清中IL-6、sIL-6R、sgp130水平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周晶 《中原医刊》2011,(2):45-46,4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按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L-6和IL-8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组CRP、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患者血清CRP、IL-6和IL-8水平依次逐级升高(P〈0.05),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血清CRP、IL-6和IL-8水平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IL-6和IL-8水平升高,与脑梗死体积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检测CRP、IL-6和IL-8有助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支气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并对其差异、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及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3种细胞因子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升高,受到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3种细胞因子均有可能参与了哮喘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喉癌患者的白细胞介素2(IL—2)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方法:IL—2测定采用IL—2诱生及活性测定法,sIL—2R采用双抗体夹心法。结果:喉癌患者IL—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1),而sIL—2R水平则显著增高(P<0.01),并且与喉癌的分型及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sI-2R水平测定配合IL—2测定可作为喉癌临床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32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8,IL-10水平,并以3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P<0.001。IL-10低于正常人P<0.005。血清胆红素含量愈高和凝血酶原活动度愈低,血清IL-8水平愈高P<0.05而IL-10则愈低P<0.01。重型乙型肝炎合并细菌感染患者组,重叠肝炎病毒感染组血清IL-8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IL-10则明显降低P<0.01。死亡病例比生存者血清IL-8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IL-10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检测血清IL-8水平对评估重型乙型肝炎病情严重性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WUSA)法检测70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IL-4、IL-8水平,同时设70例正常对照。结果: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期患者血清IL-4、IL-8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t=11.31,7.71,均P〈0.01),IL-4与IL-8呈正相关(r=0.814,P〈0.01)。结论:血清高IL-4、IL-8水平可能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10 (IL-10)、白细胞介素-17 (IL-17)与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胎膜早破(PROM)的关系并预测S-PE患者PROM风险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6月郑州人民医院发生PROM的49例S-PE患者资料,纳入发生PROM组。另收集同期未发生PROM的49例S-PE患者资料,纳入未发生PROM组。患者均于入院时检测血清IL-10、IL-17水平,且病例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等均完整。收集并比较患者相关基线资料,重点分析入院时血清IL-10、IL-17水平与S-PE患者PROM的关系及预测S-PE患者PROM风险价值。结果:发生PROM组血清IL-10水平低于未发生PROM组,IL-17水平高于未发生PRO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407、6.217,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0、IL-17异常表达与S-PE患者发生PROM有关,IL-17升高可能是S-PE患者发生PROM的风险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P<0.05);IL-10升高可能是S-PE患者发生PR...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扁桃体炎患者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了25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20例健康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结果 急性扁桃体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和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均高于健康人(P<0.05)。结论 三种细胞因子参与了急性扁桃体炎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2.
采用酶联双抗体夹心法,对36例哮喘患者和54例正常献血者(对照组)进行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生白细介素2(IL-2)水平的检测。结果;哮喘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诱生的IL-2活性[吸光度(A)值]为0.2015±0.0225,血浆可溶白细胞介素2(sIL-2)水平为167.5±52.4kU/L,均高于对照组[前者A值为0.1881±0.0300,后者为(114.2±48.6)kU/L(P<0.05,P<0.01)]。提示:外源性哮喘患者发病中存在着T淋巴细胞的活化,导致IL-2诱生水平和血浆sIL-2R水平的增高,二者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黎成强  马泽粦 《右江医学》2007,35(2):118-119
目的观察血清sIL-2R、IL-8、CA19-9和NSE在不同性质胸腔积液中的含量及其对积液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测定并比较102例肺炎性、结核性及癌性三种不同病因胸腔积液患者血清sIL-2R、IL-8、CA19-9和NSE水平。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血清中sIL-2R含量显著高于肺炎性及癌性胸腔积液组(P<0.01);肺炎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血清中IL-8含量显著高于结核性及癌性胸腔积液组(P<0.01);癌性胸腔积液组患者血清中CA19-9和NSE含量显著高于结核性及肺炎性胸腔积液组(P<0.01)。结论血清sIL-2RI、L-8、CA19-9、NSE联检可能对恶性、良性以及各种良性胸腔积液之间的鉴别都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与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进行检测。结果:1.肝癌患者术前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成人(P<0.01)。2.肝癌肿瘤体积大小与血清SIL—2R水平升高幅度有关(P<0.05)。3.手术后经化疗和介入治疗9个月肿瘤无转移有血清SIL—2R水平低于术前(P<0.05),而有转移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测定,不仅能了解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对疾病的严重程度、疗效及判断预后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15.
虞昆  吴育连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9):867-868
目的检测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IL-2、sIL-2R、IL-6、IL-8水平,探讨其与胰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LASA法分别检测30名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的IL-2、sIL-2R、IL-6、IL-8水平,并与30名健康人群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胰腺癌患者外周血清中sIL-2RIL-6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IL-2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胰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体内淋巴因子网络失衡。IL-2水平降低,sIL-2R、IL-6、IL-8水平升高现象与胰腺癌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测定26例慢性肾衰腹膜透析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Ⅱ受体(PBMCmIL-2R)表达、血浆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Ⅱ受体sIL-2R、T细胞亚群及NK细胞活性。结果为慢性肾衰腹膜透析患者mIL-2R表达(41.7±7.67%)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52.98±4.99%);sIL-2R水平(787.69±279.23u/ml)明显高于对照组(304.05±124.12μ/ml);T4/T8比值和NK细胞活性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相关分析表明mIL-2R表达与T4呈正相关(r=0.45,P<0.05);而与sIL-2R、NK活性无关。由于mIL-2R表达减少,sIL-2R水平升高可使IL-2生物学功能发挥受限,并抑制活化的T细胞,故推测慢性肾衰腹透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发生、发展中作用。方法 :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 ,对 5 6例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和 17例正常对照组血清sIL -2R进行了测定。结果 :脑出血组和脑梗塞组急性期sIL -2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 (P <0 .0 1) ;sIL -2R水平与脑出血量无相关性 (r =0 .13 8,P >0 .0 5 ) ;sIL -2R水平随着病情的好转而下降。结论 :sIL -2R可作为判断脑血管病急性期患者病情变化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测定白血病脑脊液中SIL—2R,IL—6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L)患者脑脊液中可溶性白介素 - 2受体 (SIL - 2R)、白介素 6(IL - 6)的表达及意义 ,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 3 0例ALL患者脑脊液 (CSF)中SIL - 2R ,IL - 6水平 ,并与 10名正常者进行对照 .结果 :ALL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NS -L)组较CNS -L已缓解及未合并CNS -L组二者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1) ;CNS -L已缓解组二者水平接近对照组 (P >0 0 5 ) ;骨髓缓解及好转组二者水平低于治疗无效组 .结果表明 :监测二者水平变化有助于CNS -L早期诊断、估计预后、判断疗效 .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T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对29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进行检测。结果:66%的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这部份患者具有较高的疾病活动性。结论: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检测可间接反映类风湿关节炎中T细胞的激活,并与疾病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肺炎支原体感染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本研究对 2 5例肺炎支原体研究急性期 (经血明胶凝集法检测抗体效价 >1∶80确诊 )血清中的IL -2 /sIL - 2R以及IL - 6的检测 ,并通过直线相关性检验初步探两者的关系及在MP感染的发病机理的作用。方法 :均采用双抗体夹心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结果 :急性期MP感染血清中IL - 2的表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sIL - 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IL - 6的表达高于对照组 ,且IL - 6及sIL - 2R在感染初期呈正相关 (r=0 .74 7P <0 .0 5 )。结论 :细胞因子在MP感染的免疫发病机制以及其肺外并发症的发生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