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志辉  张东林  王磊 《实用全科医学》2010,8(2):187-188,F0003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脑膜癌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对39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确诊的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9例患者以头痛、恶心、呕吐、脑膜刺激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常规脑脊液检查以颅内压力增高、蛋白质增高、细胞数轻度增多、氯化物和葡萄糖降低为特点,所有患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均显示异常并查到肿瘤细胞 所有患者MRI和CT平扫均未见异常,15例患者行CT或MRI增强扫描仅3例(20%)显示脑膜异常强化,MRV扫描发现1例横窦闭塞。结论脑膜癌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找到癌细胞是诊断脑膜癌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36例中枢神经系统种肿瘤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即原发性肿瘤的肿瘤细胞的阳性检诊率为11.54?,转移性肿瘤为80%。尤以脑膜癌病的阳性检诊率最高达100%。此外,还发现脑脊液中单核样细胞及激活型单核细胞计数的增高是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特别是转移性肿瘤的脑脊液细胞学特征之一。因此,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性肿瘤有很大的诊断价值。本文并结合文献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葛英  胡向阳 《四川医学》2007,28(6):628-629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确诊为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资料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临床表现、脑脊液常规和生化无特异性,头颅MRI增强扫描对早期诊断有帮助,脑脊液中均查到癌细胞。结论脑膜癌病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转移肿瘤,反复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临床诊断为脑膜癌病的16例患者的临床、脑脊液及影像学分析,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脑脊液细胞学改变.结果:头痛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MRI可见脑积水和不同程度的脑膜强化;MRI平扫检出率较低;腰穿压力增高,脑脊液检查细胞数增高、蛋白增高,易于脑膜炎混淆.结论:脑膜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肿瘤细胞可明确诊断,反复脑脊液查找病理细胞可提高诊断率,MRI增强扫描为诊断脑膜转移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玻片离心仪联合脑脊液细胞图象分析仪诊断系统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Cytospin-3型细胞玻片离心仪和脑脊液细胞图象分析仪诊断系统对60例脑脊液肿瘤标本进行了细胞学检查,脑膜癌患者吖啶橙荧光(AO)染色、高碘酸-雪夫(PAS)染色阳性。结果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0%,其中淋巴瘤阳性率96%,白血病阳性率90%,发现脑膜癌患者10例。结论应用该法进行肿瘤细胞学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6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误诊或确诊困难的情况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脑脊液中找到肿瘤细胞而得到确诊。认为脑脊液细胞学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7.
6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误诊或确诊困难的情况下,经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脑认识 找到肿瘤细胞而得到确诊,认为脑脊液细胞学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成人化脓件腩膜炎的临床特征及脑脊液细胞学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头颅CT或MRI等检查,并经脑脊液细胞学、脑脊液及血培养检验证实的65例化脓性脑膜炎患者资料.结果 行头颅CT或MRI检查并经腩脊液细胞学、腩脊液培养及血培养检验证实,被检测的65例患者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结论 临床表现及典型的脑脊液细胞学改变仍然是化脑诊断的主要依据;早诊断,早治疗,足量,长疗程,选用易透过血脑屏障抗菌药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216例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和148例的头部CT检查,阐明了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方法、各种疾病的特征表现、细胞学检查及头部CT检查对各种疾病的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脊液细胞学在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不同变化,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 FMU-5微型脑脊液细胞沉淀器收集细胞,经染色后观察。结果 208例患儿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及常规脑脊液化验的阳性率分别为93.3%和25.4%。其中病毒性脑炎者154例,化脓性脑炎者32例,结核性脑炎者6例,脑囊虫病者2例。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可靠方法,尤其在常规细胞数不多或介于中间值时,对判断感染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脑脊液细胞学特点。方法应用微管沉淀室法对63例淋巴瘤患者的111份脑脊液标本进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发现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病例14例。19份脑脊液。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阳性率NHD22.22%。脑脊液中细胞数高的病例肿瘤细胞的阳性率高。16份脑脊液细胞数多的13份发现淋巴瘤细胞。细胞数正常也不能排除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本组6份脑脊液细胞数正常发现淋巴瘤细胞。并发现单核细胞。单棱样细胞增多的病例较易发现肿瘤细胞。要对这样的病例进行随访。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恶性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的诊断治疗监护很有价值,是一种方法简单,快速,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脑脊液细胞学特征。方法:对27例确诊为脑膜癌病患者影像学、临床、脑脊液检查的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中,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51±4)岁;主要表现为头痛20例,脑膜刺激征14例;确诊脑膜外肿瘤者21例,其中肺癌11例,乳腺癌4例,胃癌4例,恶性淋巴瘤和卵巢癌各1例,原因不明6例;MRI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脑膜强化;腰穿脑脊液压力高、蛋白增高、多数糖和氯化物降低。脑脊液均找到肿瘤细胞。结论:脑膜癌病多表现为头痛等非特异性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脑脊液细胞学找到肿瘤细胞是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脊液细胞学在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不同变化,为临床提供更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FMU-5微型脑脊液细胞沉淀器收集细胞,经染色后观察。结果208例患儿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及常规脑脊液化验的阳性率分别为93.3%和25.4%。其中病毒性脑炎者154例,化脓性脑炎者32例,结核性脑炎者6例,脑囊虫病者2例。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诊断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可靠方法,尤其在常规细胞数不多或介于中间值时,对判断感染类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的临床、MRI和脑脊液细胞学特点。 方法 对4例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MRI、脑脊液细胞学改变等进行分析。结果 头痛等颅高压表现出现于所有患者;MRI见到脑室扩大和不同程度脑膜强化;脑脊液检查发现细胞数高、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发现癌细胞。 结论 脑膜癌病容易误诊为感染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本病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38例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脑脊液细胞学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出血性卒中、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诊断意义较大,对其它疾病则多无肯定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本实验室4081例脑脊液(CSF)细胞学检查的特异性发现,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1999年8月至2005年2月CSF细胞学检查4081例,CSF标本经玻片离心法制片,常规采用迈-格-姬染色,油镜下进行CSF细胞学分析.结果CSF细胞学特异性发现感染性病原体与恶性肿瘤细胞共52例,占全部CSF细胞学检查的1.27%.结论CSF细胞学检查可特异性发现感染性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脑脊液常规检查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脊液检查项目,是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治疗、病情衍变等方面不可缺少的检测项目,但是在细胞分类计数方面,由于常规检查是湿片镜检,仅靠折光性强弱来对细胞进行观察和分类较为粗略且易受各种因素干扰而产生误差。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经过细胞的收集和各种方法染色后,再对细胞进行细致的镜检,不仅很好地弥补了常规检查的短板,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肿瘤细胞的鉴定等方面还有其独特的优势。随着技术的进步,脑脊液细胞学也在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像应用免疫学对脑脊液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应用细胞化学方法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精确诊断等随之而生。今后脑脊液研究路线应该在结构研究、信息研究和层次研究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细胞玻片离心法对79例白血病患者CSF进行细胞学检查。结果脑脊液检查3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18例(53%)有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19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9例(47%)找到原始粒及幼稚粒细胞,两者53例总的阳性率为51%(27/53);26例淋巴瘤中19例(73%)发现淋巴瘤细胞。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白血病、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侵犯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分析38例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根据脑脊液细胞学特点,能为临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病因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并能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颅内感染性和免疫性疾病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能弥补常规检查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Cerebrospinalfluid cytology,CSFC)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为其进行常规腰椎穿刺,将得到的脑脊液应用FMU-5细胞玻片离心仪直接进行离心制片,然后进行MGG 染色,最后在显微镜下进行阅片和细胞分类,并将检查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检查,在这46例患者中,患有病毒性脑膜炎的患者有29例,其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为(12~38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可见激活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的占比为58%~87%,单核细胞的占比为10%~40%,可见少量的中性粒细胞,其占比为0%~2%,部分病例可见浆细胞,其占比为0.5%;患有化脓性脑膜炎的患者有8例,其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总数为(256~930)×106/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最高可占93%,随着抗菌素的使用,中性粒细胞的占比会逐渐降低,单核-吞噬细胞的比例逐渐增加,进入恢复期后,单核-吞噬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可见少量的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逐渐消失;患有结核性脑膜炎的患者有5例,其脑脊液中的白细胞总数(24~245)×106/L,含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等混合细胞;患有脑膜癌的患者有1例,可见大小不一、核增多、增大、深染、核膜增厚、不规则的肿瘤细胞;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有2例,其中1例出血早期患者的脑脊液中可见大量的红细胞,另外1例出血第5天患者的的脑脊液中可见红细胞吞噬细胞。结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能通过特殊的收集方法最大程度地收集脑脊液细胞,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对临床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