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 1990年— 2 0 0 0年共行低位直肠癌 (距肛缘 7cm以内 )手术 12 8例 ,其中随访时间满 2年的 84例中 ,病理检查证实为肿瘤局部复发 16例 ,现对低位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局部复发的 16例中 ,男性 10例 ,女性 6例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 72岁 ,平均 5 2岁 ,复发时间最短 3月 ,最长 5 0月 ,平均 13.5月。1.2  Dukes分期 局部复发的 16例中 ,术前 Dukes A期 1例 ,B期 2例 ,C期 13例 ,未局部复发的 6 8例中术前Dukes A期 31例 ,B期 2 9例 ,C期 8例。1.3 病理类型 局部复发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内脏肥胖对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疗效的影响。  方法  收集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根据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VFA),将男性≥ 134.6 cm2、女性≥ 91.1 cm作为定义内脏肥胖的标准,将患者分为内脏肥胖组和非内脏肥胖组。  结果  127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包括64位内脏肥胖患者和63位非内脏肥胖组患者。和非内脏肥胖组相比,内脏肥胖组的女性比例更高(P=0.001)、BMI更高(P < 0.001)、开腹的比例更高(P=0.001)。两组患者在年龄、白蛋白、血红蛋白、ASA分级、NRS2002营养评分、Charlson合并症指数、肿瘤位置、TNM分期、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手术持续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内脏肥胖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明显比非内脏肥胖组高(35.9% vs.19.0%,P=0.03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脏肥胖(OR=2.732,P=0.019)和NRS2002 ≥ 3(OR=2.574,P=0.042)为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内脏肥胖是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术后不同镇痛药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0 年1 月至 2012 年12 月重庆市肿瘤医院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 460 例,TNM 分期Ⅰ~Ⅱ期,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 5 组,术毕分别给予舒芬太尼、地佐辛、布托啡诺、吗啡和曲马多行 PCIA,记录各组术后镇痛效果、NK细胞活性和 Th1/Th 2 比率、近期并发症以及远期肿瘤复发转移率,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各试验组术后静息状态下VAS 评分均<3 分,吗啡组皮肤瘙痒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 ),曲马多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 );NK细胞活性和Th1/Th 2 比率各试验组于术毕均显著下降,曲马多组和舒芬太尼组以及地佐辛组和布托啡诺组中分别于术后7 d、14 d 恢复至对照水平(P>0.05 ),但吗啡组术后 14 d 仍显著低于对照水平(P<0.05 );患者术后 3 年内肿瘤复发转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吗啡组、布托啡诺组、地佐辛组、舒芬太尼组和曲马多组。结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使用曲马多和舒芬太尼给予PCIA可促进术后免疫功能恢复且减少复发转移率。  相似文献   

4.
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其中下段直肠癌占到 85 % [1 ] ,传统的手术经腹会阴切除后腹壁结肠造口 ,造成患者精神痛苦 ,带来生活上的不便 ,部分患者因此拒绝手术。近年来 ,随着对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及转移规律的深入研究 ,人们对直肠癌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日益重视 ,而保留肛门功能的直肠癌根治术逐年增多。我们收集了我院自 1996年 1月- 2 0 0 2年 1月采用双吻合器技术行Dixon手术的患者 6 9例 ,现就其临床应用、疗效及并发症等问题讨论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6 9例 ,男 4 8例 ,女 2 1例 ,年龄2 3岁~ 78岁 ,平均 5 2 .4…  相似文献   

5.
李辉 《实用癌症杂志》1999,14(4):316-316
我院自1992年7月至1996年12月,对6例Dukes′B、Dukes′C1期的距肛门7~8cm的直肠癌施行改良Bacon手术时,均免去会阴部剥离肛管皮肤与内括约肌间隙的步骤,而保留齿状线上方2cm的末端直肠,直接将乙状结肠经直肠肛管内拖出,与肛管皮肤一期缝合,手术效果良好,方法简便,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29~62岁,平均年龄41岁。肿瘤部位及肿瘤大小:6例肿瘤下缘距肛门的距离为7~8cm。肿瘤直径<2cm1例,2~4cm4例,>4cm…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腹经骶柱状切除技术对晚期中低位直肠癌综合治疗后复发和转移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晚期中低位直肠癌且可行手术治疗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取经腹经骶柱状切除+术中化疗+术后放化疗,对照组采取经肛门局部切除+术中化疗+术后放化疗。术后随访5年,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1年、3年和5年复发率和转移率以及无病生存率。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率和治疗有效率分别为40%和96%,高于对照组(22%和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3年和5年复发率分别为2%、2%、6%和10%,低于对照组的6%、8%、12%和18%,而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3年和5年转移率分别为2%、4%、10%和14%,低于对照组的6%、10%、18%和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年、3年和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100%、96%、90%和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0%、68%和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经腹经骶柱状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晚期中低位直肠癌综合治疗后复发和转移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无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方法 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患者性别、年龄、肿瘤位置、肿瘤占肠腔周径、Ki-67表达与侧方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而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直径、血清CEA含量、E-cad表达与侧方淋巴结转移相关.其影响作用大小的顺序为:浸润深度>血清CEA浓度>肿瘤最大直径>E-cad表达.结论 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率较低,不推荐常规行侧方淋巴结清扫;肿瘤浸润深度、肿瘤直径、血清CEA含量、E-cad表达是影响低位直肠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对临床上手术方式的制定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对低位直肠癌术后恢复、局部复发率、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7例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性切除的病例资料,其中171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TME),156例全直肠系膜切除+C区(侧方)淋巴结清扫(TME+C)。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两组在性别、年龄、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意义。TME组围手术期住院时间为(10.9±1.8)天,低于TME+C组(14.0±2.0)天;住院费用TEM组为(1.52±0.11)万元,低于TME+C组(2.01±0.15)万元(p<0.05);两组在总体局部复发率上无统计学差异,但Dukes’B、Dukes’C期TME+C组局部复发率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体5年生存率TME组为53.2%,而TME+C组为57.1%,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Dukes’B期TME+C组5年生存率高于TME组(p<0.05);两组在生活质量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Dukes’A和Dukes’C期低位直肠癌行根治术且TME+C术增加患者手术创伤,住院时间延长,但不提高5年生存率;Dukes’B期直肠癌行根治术且TME+C术虽然延长住院时间,但可改善患者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超低位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利用超低位吻合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1例肿瘤距齿状线2~4cm的低位直肠癌实施保肛治疗,行全直肠系膜切除,结肠直肠超低位吻合。术后按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分为3组,齿状线组19例,0~1cm组33例,1~2cm组39例。观察3组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无手术病死率,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7.8%、81.4%、71.2%;经统计学检验,三组间并发症和局部复发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12个月肛门功能优良率评定:齿状线组77.8%,0~1cm组90-3%,1~2cm组94.3%。结论:对于患者强烈要求保肛的低位直肠癌,在手术技巧娴熟的基础上,利用单吻合器在齿状线上2cm内甚至齿状线处实施超低位吻合的保肛手术安全可靠,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182例低位直肠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存在侧方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6%,低分化腺癌及粘液腺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率高.结论:侧方淋巴结转移是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淋巴转移的重要途径,低位进展期直肠癌应在上方淋巴结清扫的同时行侧方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1.
低位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 182例低位直肠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存在侧方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6%,低分化腺癌及粘液腺癌侧方淋巴结转移率高。结论:侧方淋巴结转移是腹膜返折以下直肠癌淋巴转移的重要途径,低位进展期直肠癌应在上方淋巴结清扫的同时行侧方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2.
0引言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直肠癌保肛手术率、局部复发率与生存率是文献中常用的评价患者预后指标。随着研究逐步深入,外科医师在直肠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逐步显现出来,其中外科医师手术量对于患者并发症以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4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TME)对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率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6月共48例行TME治疗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发生吻合口瘘.术后随访6个月-3年,盆腔复发3例.60岁以下男性病人中,性功能较术前有所减弱,但基本正常,尿失禁及排尿困难等症状术后部分存在,随时间的延长(6个月-1年)均逐渐恢复.结论 中低位直肠癌实施TME后,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保肛率及3年生存率明显提高,术后性生活和膀胱功能恢复较好,提高了病人术后长期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低位直肠癌保肛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曦羽  邱辉忠 《癌症进展》2004,2(6):410-414
低位直肠癌通常是指位于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肿瘤.传统的手术方式多以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为主.这种手术方式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较大,生活质量下降.因此,近几年来,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开始尝试新的方法,力求提高病人的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目前较受关注的低位直肠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括约肌保留和全系膜切除(TME)的临床实践与进展.  相似文献   

16.
于滨  李永涛  于跃明 《中国肿瘤临床》2008,35(22):1265-1268
目的:研究中低位直肠癌系膜环周切缘癌浸润的存在规律,为直肠癌的临床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1月至2007年7月期间中低位直肠癌患者41例,均以全系膜切除(TME)原则手术治疗,手术标本制作成HE染色病理大组织切片,显微镜观察直肠系膜环周切缘癌浸润的情况。结果:HE染色病理大组织切片检测中下段直肠癌系膜环周切缘癌浸润阳性率为21.95%(9/41)。高、中分化肿瘤系膜环周切缘癌浸润阳性率分别为16.67%(1/6)、8.00%(2/25),低分化肿瘤阳性率高达60.00%(6/10)(P〈0.05)。肿瘤下缘距齿线距离〈5cm的系膜环周切缘癌浸润阳性率46.15%(6/13),高于≥5cm的阳性率10.71%(3/28)(P〈0.05)。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体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方法(开腹/腹腔镜)均与系膜环周切缘癌浸润阳性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病理大组织切片能客观准确地观察直肠癌术后系膜环周切缘癌浸润情况,术后应常规进行该项检查。肿瘤分化程度低、肿瘤位置低是系膜环周切缘癌浸润存在的高危因素。对于存在系膜环周切缘癌浸润的患者,术后应行规范的放化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E RU S在低位直肠癌中对术前T分期及N分期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与病理的符合率及在直肠癌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CRM)测量中的意义,为术前分期提供客观依据,为手术精准治疗创造条件。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确诊的低位直肠癌患者62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ERUS及MRI检查,分别对原发灶(T)及直肠周围淋巴结(N)进行ERUS分期、MRI分期及病理分期,并测量CRM,评价敏感性、特异性、符合率等。结果:ERUS对低位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总符合率为90.3%(56/62),MRI对T分期与病理总符合率为87.1%(54/62);ERUS对低位直肠癌N分期与病理总符合率为74.2%(46/62),MRI对N分期与病理总符合率为85.5%(53/62)。ERUS对低位直肠癌CRM与病理总符合率为87.1%(54/62);对ERUS与病理测量CRM一致性绘制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ERUS测量与病理测量能够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E RU S可以在低位直肠癌术前对原发灶及直肠周围淋巴结分期进行评估,并测定CRM,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及手术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列西方国家癌症死因的第2位,直肠癌在结直肠恶性肿瘤中占25%。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约为3.1/10万~10.7/10万,直肠癌所占的比例可达70%,其中中低位直肠癌的比例可达70%~80%[1]。早期患者治疗效果佳,然而57%的患者确诊时已属中晚期[2]。这些患者总体存活率低,致残性  相似文献   

19.
自1985年至1995年间,收治直肠癌125例,其中老年中低位直肠癌29例,全部手术治疗。本文根据老年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特点,认为对此类病例的外科治疗应突出以下三点:①手术要以根治性切除为主。②扩大保肛手术的指征不影响此类病例的治疗效果。③故息性手术治疗效果优于其他年龄组直肠和上段直肠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保肛与非保肛的几种低位直肠癌手术术后局部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的差异,探讨术式的选择。方法 收集我院1994—2000收治254例低位直肠癌病例资料,按局部切除术、TME+Dixon术、TME+Miles术分成三组,对其术后局部复发率及5年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局部切除组32例,行TME+Dixon术192例,TME+Miles术30例,总手术保肛率88.2%(224/254)。其中局部切除术组2年内局部复发5例,复发率15.6%,5年生成率100%;TME+Dixon术组2年内局部复发32例,复发率16.7%,5年生成率75.5%(145/192);TME+Miles术组2年内局部复发6例,复发率20%,5年生存率46.7%(14/30)。三组病例的2年局部复发率接近,统计学数据显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病例下缘距肛缘3-7cm的低位直肠癌可根据病灶大小、病理类型及Dukes分期等把握术式选择的适应症,保肛术式为首选,Miles术应视为最后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